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责任关天 > 第五章 市长暗访 一、现场调研

责任关天 第五章 市长暗访 一、现场调研

作者:月圆十六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3-28 07:21: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9月12日上午8点50分,水城码头。开快速船的卢大傲正满心欢喜地准备搭载几位游客前往库区。就在他即将启航之时,薛松和高贵眼尖,发现船上竟没有配备救生衣。薛松眼疾身快,立刻一屁股坐在船上,大声制止航行;高贵则在岸上,双手紧紧抓住船的缆绳,那架势,仿佛在说“今天这船,没救生衣就别想开走”。

“两位大哥,我们这价格都谈好了,我都好些天没揽到生意了。今天就通融通融,让我把这趟活儿干了,下次我保证把救生衣妥妥地带在船上。”卢大傲满脸堆笑,带着几分央求的口吻说道。

“不行,今天说破天都不行,除非你马上把救生衣拿上船。平时三番五次提醒你带,你就是不听。这生意做不成可别怨我们,我们有自己的职责,也有难处,我可不能因为你赚钱,把自己饭碗给砸了。”薛松一脸严肃,语气斩钉截铁,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老板,您就开您的船,别管他们。这是我带来的客人,你们这么搞,简直是破坏旅游环境。好多事儿都是你们这些人给搅和坏的,小心我去投诉你们!”人群中,一位小年轻满脸不满,对薛松和高贵的管理横加指责。

薛松稳稳地坐在快速船的船头,拦住准备上船的游客,耐心解释道:“大家出门游玩,图的就是个开心、安全。在外头,咱都别赌气。要是船上有救生衣,你们放心坐;要是没有,我今天就不下船。我们这么做,可全是为了你们好!您要投诉,那是您的权力。”

“我们都会游泳,坐快艇不就是图个刺激嘛,谁乐意穿那救生衣啊。真要有个万一,也不找你,你操那么多心干啥?”一位二十几岁、打扮时髦的漂亮女游客,也皱着眉头,对薛松抱怨道。

“坐快速船必须穿救生衣,我们怕的就是那万分之一的意外。您找不找我是一回事,我尽不尽职责那可是另一回事!”薛松依旧坚守原则,毫不退让。

就在这时,季元来到码头上检查薛松他们的值班情况。远远地,他瞧见薛松、高贵正和乘客争得面红耳赤,便赶忙快步朝他们走去。

“你们还真较上劲了,我和游客们跟你们说了半天好话,一点用都没有。不让做生意,我们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啊?你们的那些费用还想不想要了?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别成天搞得这么吓人,事故在哪儿呢?好不容易来几个游客,都被你们吓跑了。要是这生意做不成,我就带着一家老小去你们家吃喝,你们的钱也别想拿!”卢大傲在游客们的怂恿下,情绪愈发激动,说话也越来越难听。

“卢老板,您要去哪吃饭那是您的自由。我们和你们打交道这么多年了,您心里应该清楚。就算挨了打,我们还不是照样坚守岗位,该管理就管理,一步都没退让。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这份责任在身,您就是用八抬大轿抬我来管,我都懒得管,难不成我们天生就喜欢找不痛快?”季元满脸无奈,这些年和船主打交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就说这个卢老板,四年前,差点就把季元家的饭桌给掀了。

“老卢,跟他们费什么口舌啊,他们就靠这个吃饭的!成天在这儿喊着注意安全,把游客都吓得不敢来了。我们这快速船都开了三四年了,什么时候出过事故?没有游客,我们就没饭吃,没钱给你们发工资,你们也只能喝西北风。救生衣我这不拿来了,这下没话说了吧?”卢老板的妻子,抱着一摞救生衣,一边嘟囔着,一边费力地往船边挤过来。

薛松见船主老婆拿来了救生衣,这才从船上下来。几个游客见状,哄堂大笑起来。季元他们三人,脸上既有无奈,又透着一丝欣慰。

“没出事故可不代表不用预防,他们管理那是职责所在,真出了事可就晚了,到时候哪个游客还敢来?季元,季市长来了。”人群后面,突然有人高声喊道。

季元赶忙回头,原来是交通局的章局长在说话。码头中间,稳稳地停着三辆轿车,车旁站着一群人,其中有季副市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王局长等。季元急忙快步上前,与章局长他们一一握手打招呼。

不知哪个游客调侃道:“市长大人都来了,别耽误人家宝贵时间,赶紧开船走吧。”

卢老板等游客都坐好后,迅速启动船舶,离开了码头。船后,掀起一尺多高的波浪,船上坐着的两个女游客,兴奋地将手伸进水里,欢快地戏着水。

“季元,今天季市长一行是来调研水上安全工作的,你陪着季市长先在船上转转,一会儿认真汇报下情况。”章局长吩咐道。

季元赶忙和季副市长、王局长等人握手问好。今天是水城的冷集,码头上冷冷清清,没几艘船。码头左边,停泊着八艘小客船,有些船主把船舱锁好后,去镇上忙活了;码头右边,停着六艘小快速客船。季元一边陪着季副市长检查,一边诉苦,说执法有多难,经费有多紧张,同志们都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季副市长听到经费短缺的情况,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章局长也忍不住朝季元看了一眼。

季副市长在检查快速客船时,发现有的船上没有救生衣,有的船上救生衣被集中装在一个袋子里,便皱着眉头问季元:“救生衣怎么是这么个落实情况?这可是个老问题了,怎么能装在袋子里呢?”

“救生衣其实都按规定配足了,只是他们怕放在船上没人看管,容易丢失。这些小快客生意不好做,船主一般把救生衣放在用来揽客的摩托车上。他们守在通往码头的路口,一看到有小车往码头方向来,就骑着摩托车去撵,谁先撵到客人,生意就归谁。”

“谁批准他们把救生衣放在摩托车上的?这简直是糊弄人!我有好几次去库区,都发现船上没有救生衣,船员也不提醒乘客穿。你们海事处是怎么进行现场监督的?就知道喊没钱,却不好好管事。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还跟我讲,这违章的不能罚款吗?罚款不也是钱吗?就这么工作,谁给发工资?季元,我跟你说,再让我发现这种问题,你就别干了!”

季元静静地听着,心里的怒火却在一点一点往上冒。刚才码头上那一幕,您又不是没看见,我们怎么没管理?工作这么艰难,执法环境如此恶劣,工资和经费又这么匮乏,你们又为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只知道强调责任,却不管责任怎么落实。工资发不出来,同志们哪还有积极性?连最基本的管理设备都没有,叫同志们怎么开展工作?说让我走,我还巴不得走呢,不是一直想走走不了嘛!季元心里窝着一肚子火,脸色越来越红,差点就要冲季副市长发起脾气来。

他刚要开口:“季市长,刚才……”

“季元,你们的管理条件确实艰苦!季市长说什么,你就好好听着,要加强管理,尽可能消除事故隐患。”章局长生怕季元在季副市长面前发脾气,赶忙打断他的话。季元看了章局长一眼,只好强忍着心中的不满。

他们一行人又来到运送库区乘客的小客班船上,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忙着拍摄。季副市长仔细查看了几艘船的证书,边看边和船主聊起了安全管理的事儿。

船主徐明华是个爱说话的人,见季市长上了自己的船,和自己聊安全工作,便趁机说道:“这安全工作确实该抓。今天市长来了,我想代表船员们跟市长反映点情况,不知道市长愿不愿意听?”

听徐明华这么一说,其他几位船员也立刻围了过来,有的船员附和道:“是该好好说说了!”

“老徐,有什么事等会儿再说,市长多忙啊!”季元赶忙抢着说道。

“跟你说?我天天跟你说,你能解决吗?”徐明华满脸不满,没好气地回道。

“老徐,有什么事尽管说,能解决的我们解决,解决不了的,也给你解释清楚。”季副市长微笑着,对徐明华说道。

“老徐,有事以后再说,季市长他们忙得很,你别跟着瞎凑热闹。”季元还想阻拦。

“季主任,今天这么好的机会,该说的我一定要说,你拦也拦不住。”徐明华铁了心,不顾季元的阻拦。

徐明华和另外两个船主跟着季副市长来到了海事处。办公室里一下子挤满了人,天气又热,办公室里没有空调,一台老旧的电扇飞速旋转着,可大家脸上、背上还是不停地冒汗,汗水湿透了衣衫。

季副市长坐在季元的办公座椅上,顺手拿起季元的公示牌,翻看着。公示牌正面,“山水市地方海事处”几个大字,用粗大的楷书书写,格外醒目;姓名一栏写着“季元”,职务是“主任”,职称是“经济师”,编号为“01”;反面则用粗大的行楷写着:“宁为安全操碎心,不留隐患害人民”。

章局长征求意见道:“季市长,开始吧?”

“好,让老徐几位船老板先说说。”季副市长点头应允。

徐明华清了清嗓子,说道:“季市长,别的我也不多说。第一,我们库区有几万人,经常坐船进出。这码头上是不是该建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让乘客能有个歇脚的地儿?我们在这办公室里吹着电扇都嫌热,那些乘客在烈日下暴晒,是什么滋味,你们刚才也亲身体会了。库区的群众也是人啊。第二,船上的各项税费能不能减免一些?我们主要运送的是乡里乡亲,还有读书的学生。热集的时候,跑一个来回;冷集的时候,船就只能闲置在家。有些线路,船太多了,三四天才轮一次班。乡里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我们一艘船,花了3万多块钱,投入这么多劳动力,一年毛收入还不到15000元,除去油料钱、设备钱、船舶维修钱,还有各种税费,一年到头,落不了3000元钱。”

“3000元?老徐,你可别吹牛。去年一年,我连2000元都没挣到,还不如出去打工呢!”另一个船主余学忠忍不住插话道。

“你别打岔!工商、税务、环保、治安这些单位,平时找他们办事,难如登天;可一到收费的时候,就都冒出来了,不缴费就锁船、带人,我们在经济上、心理上都吃不消。海事处的几位同志,成天在码头上守着,一会儿说这里不安全,一会儿说那儿有隐患;今天要这设备,明天要那证书,后天又要个什么牌子,哪一项不要钱?有时候船上多坐几个人,他们就不依不饶,又是警告,又是罚款。我们知道安全重要,可也不至于多坐几个人就出问题吧!再有,现在库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都用上液化气了。可液化气不让上船,办红白喜事的烟花鞭炮也不准带,那群众怎么把这些东西弄进库区?有些事能不能灵活点处理,就为这事,我们不知道跟海事处的同志吵了多少回。上次薛松要没收一位乘客的鞭炮,要不是我拦着,两人差点就打起来了!最后一个问题,群众在河汊里下的渔具,妨碍航行。我知道政府整顿治理了好几次,可前脚刚治理完,后脚又有人铺上了。船主和网主经常扯皮,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好,迟早得出大事。”徐明华曾经是地级市委书记联系的专业户,山上种着果树,河边有围垦,还养了几十头猪,是远近闻名的能人,见过大世面,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季元一直在旁边认真做着笔记,刚开始,他还担心老徐会说些对海事处不利的话,可听着听着,却觉得有些好笑,季副市长说海事处没管好,徐明华又说海事处管理太严了。

“老徐说的这几个问题,都很关键,我们都记下来了。候船设施的事儿,章局长,你们赶紧向省里反映,我们现在是‘直通车’,可以直接找省厅争取项目资金,尽快解决群众遮风避雨的问题。税费减免这事儿,涉及的部门比较多,政策性又强,我回去找个机会,在政府办公会上提出来研究一下,不过减免的可能性不大。至于安全问题,那可不是小事,昨天没出事,今天没出事,不代表永远不出事。安全检查工作,要以预防为主。我们的船上,有时候载着几十个人,还带着禁止携带的‘三品’,有的连救生、消防设备都不配、不带。真要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办?真出了事,我这个市长就当不成了,其他领导也要受处分!海事处还得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依法履行职责,别怕得罪人。我们有时候,宁愿听骂声,也不愿听哭声。你们几位船主,特别是老徐同志,思想觉悟很高,平时要多宣传安全知识,多理解、支持、配合海事人员的工作。他们也不容易,一年到头,风吹雨打,搞安全检查、现场监督,真的就像这块牌子上写的那样,‘宁为安全操碎心,不留隐患害人民’。不违法的致富,我们支持、鼓励,可人命关天呐!安全隐患,必须坚决消除,坚决打击!老徐,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季副市长最后询问道。

“没什么了,候船问题要是能解决,那可就了了库区群众的一桩心愿。税费减免的事儿,还得麻烦季市长多费心。”徐明华说完,便带着三位船员,转身向外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