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01章 昭业荒淫乱宫闱 萧鸾密谋换天日

却说那齐国的嗣主昭业,坐上皇位已经一年多了,还特地改了个年号叫隆昌。

他心里琢磨着,以前处处受人管束,不能随心所欲。

现在可好了,大权在握,想干啥就干啥。

于是,他整天就躲在后宫里找乐子,也不管什么辈分大小,一股脑儿地胡闹,开些没正经的玩笑。

世祖在世的时候,穆妃早早就没了,也没立皇后。

后宫里剩下的羊贵嫔、范贵妃、荀昭华几位,年纪都不小了,倒也没闹出什么出格的事儿。

可昭业他老爸文惠太子的宫里,还留着几个宠姬呢,一个个长得那是水灵灵的,风韵犹存。

不过啊,这贞洁和放荡,那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性格品行也各不相同。

其中有个叫霍家碧玉的,年纪最小,身材妖娆,模样儿也俏。

文惠太子活着的时候,就因为她温柔体贴,特别疼爱她。

现在文惠太子没了,她一个人孤零零的,看到点什么东西就触景生情,心里那个难受啊。

昭业呢,也是个懂风情的人,两个人眉来眼去的。

昭业穿着随便,一副风流样子;

霍家碧玉呢,既不疏远也不亲近,巧妙地迎合着他。

就这么着,你有情我有意,时间一长,俩人就勾搭上了。

有一天,昭业在后宫闲逛,碰巧遇到了霍家碧玉。

他眨巴眨巴眼睛,笑着说:“碧玉啊,你看你今天这打扮,真是越发迷人了。”

霍家碧玉脸一红,低声说:“陛下别取笑了,臣妾不过是随便收拾收拾。”

昭业凑近了一步,轻声说:“哪儿能是随便收拾啊,这分明是特意为我打扮的嘛。”

霍家碧玉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陛下真会说笑。”

俩人这么聊着聊着,就越聊越近乎。

昭业心里那个美啊,心想:这后宫里,还真是有乐子找呢。

霍家碧玉呢,心里有点忐忑。

但看着昭业那热情劲儿,也就半推半就地迎合着。

这么一来二去的,什么礼义廉耻,早都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更有那个宦官徐龙驹,他就像个媒婆一样,忙着给两个人牵线搭桥,在一旁不停地撺掇,还暗暗地帮忙安排一切。

这家伙,真是个撮合的高手!

于是,在那云遮雾绕的密室里,两人开始暗地里筹划,海誓山盟,竟然真的成了夫妻。

那亲密的劲儿,简直没法说,就像是鸾凤颠倒,蝴蝶浪荡,蜜蜂疯狂一样。

徐龙驹这家伙脑子还挺活,他又想出个主意,对外宣称是要送霍氏去当尼姑,然后跑到皇太后王氏那里,花言巧语地禀报了一番。

王太后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奸情啊,就吩咐人把霍氏带走了。

徐龙驹呢,却偷偷地把她带到了西宫,让她和昭业整夜地在一起寻欢作乐,想怎么乐就怎么乐。

为了怕别人议论,他还把霍氏的姓给改了,改成了徐氏。

这样宫廷里就不会有人私下议论,免得传出笑话来。

不光如此,徐龙驹还选了好多美女进来,给昭业当妾当丫鬟。

就连两宫里的侍女,也被他挑了不少过去。

不过啊,霍氏毕竟是文惠太子的宠姬,所以她特别出名,昭业也就格外宠爱她。

有一天,几个宫女聚在一起嘀咕:“你们听说了吗?

西宫里那事儿,传得可沸沸扬扬了。”

“哪能不听说呢。

那徐龙驹真是会捣鬼,把个霍氏弄进去,还改了姓,以为这样就没人知道了?”

另一个宫女撇撇嘴。

“哼,这宫廷里的丑事,哪是能瞒得住的?

迟早得败露!”有一个宫女小声说。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齐宫里的这件丑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四面八方。

大家都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这齐宫的丑史,也就格外地被人播扬开来了。

更可恶的是那皇后何氏,简直就是个领头的放荡女人。

想当年她在西州的时候,因为昭业进宫去伺候皇上,她一个人晚上睡不着,寂寞难耐,就把那个侍书马澄勾引到宫里来,俩人偷偷好上了。

后来何氏被迎进宫做了皇后,跟昭业表面上还挺恩爱。

但昭业这家伙,见一个爱一个,见俩爱一双,还是让何皇后独守空房,尝尝那孤枕难眠的滋味。

何皇后心想,我以前都已经不守规矩了,现在又何必装贞洁呢?

这时候,昭业身边有个叫杨珉的,长得白白净净,嘴唇红红的,模样特别俊俏。

何皇后一眼就瞧上了他,心里盘算着怎么把他弄到手。

有一天,何皇后找了个机会,悄悄让宫女把杨珉带到自己宫里,还摆了一桌酒席,想跟他调**。

杨珉本来就是个善于逢迎的人,一看皇后这么抬举自己,哪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几杯酒下肚,俩人就手拉着手进了内室。

接下来发生的事,不用说,谁都能想象得到,肯定是**,一番**了。

这时候的昭业呢,他正忙着跟自己的庶母眉来眼去,根本顾不上何皇后。

何皇后也乐得跟杨珉私会,俩人各玩各的,互不干涉。

昭业上头和庶母勾搭,何皇后下边跟幸臣私通。

他们俩是井水不犯河水,谁也别嫌谁,谁也别说谁。

说起来,这也算是种“公平交易”吧。

昭业这家伙,不光好色,还特别爱玩。

他经常带着身边的随从,换上便装偷偷溜出宫去,在市井街头乱跑乱窜。

有时候,他们甚至跑到他老爸崇安的墓地里,在那儿扔泥巴、比跳远,玩各种低俗的游戏。

玩得高兴时,昭业就大手一挥,随便赏赐,百万钱财都不在话下。

他手里攥着钱,跟钱说话:“我以前想花你一文钱都难,现在可好了,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要是钱有神智,估计得回他:“快花快花,反正明年又轮不到你用了!”

说起来,昭业的爷爷世祖赜,那可是个出了名的节俭之人。

他库里攒了五亿钱,斋库里还有三亿,金银布帛更是多得数不清。

可到了昭业这儿,这些钱就像沙子一样,他随便挥霍,一点也不心疼。

祖宗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当,子孙就这么败光了。

有一次,昭业带着何后和他宠爱的姬妾,一起进了主衣库。

他们从里面拿出各种宝贝,互相扔着玩,砰磞砰磞的,宝贝全都摔碎了。

昭业呢,反而笑得前仰后合。

有时候,他还让太监和小厮们随便拿。

不一会儿,库里的东西就快被拿光了。

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还有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这些人都是昭业的宠臣。

珍之这家伙,内里谄媚奉承,外面却威风八面。

宫廷里的要职,想得到就得先给他送礼,得跟他讲好价钱,然后他才会把你写在推荐信上。

只要他一保奏,准能成。珍之才干了几个月,家里就堆满了金银财宝,富得流油。

他常常不等皇帝下旨,就擅自拿宫里的东西,还随便调遣人手。

官员们私下里都这么说:“宁可违抗皇上的命令,也不敢不听珍之的!”

宦官徐龙驹得了新差事,被任命为后阁舍人。

他整天就待在含章殿里,头上戴着黄纶帽,身上披着黑貂裘,朝南坐着,对着案几,替皇帝画敕令。

他身边的侍从和侍卫,跟皇帝坐在龙椅上时没啥两样。

这牵头人的位置,可真是风光无限啊。

说起来,卫尉萧谌是世祖赜的族侄。

世祖以前就让他做宿卫,还让他参与机密大事。

还有个征南谘议萧坦之,跟萧谌是同族,以前在东宫做过直阁。

昭业皇帝呢,因为这两个人都是他的亲信老朋友,所以也特别信任他们。

有一天,萧谌外出住宿,昭业皇帝一晚上都没睡着。

等萧谌回来宫里当值,心里才踏实。

萧坦之呢,经常进出后宫。

昭业皇帝每次游玩宴饮,都让他跟着侍奉。

昭业皇帝喝醉了就不管不顾,脱衣服露身子。

萧坦之就赶紧去扶他,劝他注意点儿。

昭业皇帝刚开始还听听,可后来老毛病又犯了,还是那样。

再说何皇后,她私下里跟杨珉有来往。

怕事情败露惹祸,对昭业皇帝比以前更亲热了,千方百计地讨他欢心。

昭业皇帝高兴得不得了,把皇后的亲戚都接到宫里来,让他们住在耀灵殿。

那斋阁的门,整天整夜都开着。

里面外面的人混在一起,乱糟糟的,一点儿规矩都没有。

就像那混沌初开的世界,分不清东南西北。

有人就议论了:“这昭业皇帝,是不是子业皇帝转世来败坏齐朝的江山啊?

就这样,宫里的人都议论纷纷,对昭业皇帝的行为感到不满和担忧。

昭业皇帝则整天醉生梦死,根本不管这些。

当时可真把一位宰辅惹急了。

他一次又一次地上书给皇上,劝皇上要改邪归正。

可皇上呢,就像没听见一样,连个回音都没有。

这位宰辅心想,我干脆直接进宫去说吧。

每次都被那个叫周奉叔的家伙拦在宫门外,就是不让进。

宰辅心里是又急又气,急中生智,就想了个办法。

他想,参照历史上伊尹、霍光的先例,废立皇帝。

这位宰辅就是尚书令西昌侯萧鸾。

当年就是他帮着把昭业皇上扶上位的。

现在他成了朝中的大红人,大事小事都得他点头。

至于武陵王曅,虽然也得皇上信任,但比起萧鸾来,政治经验还是差了点儿。

每逢遇到事儿,他就往后躲,让萧鸾拿主意。

有一天,萧鸾又在宫里和几个大臣商量事儿。

他瞅着武陵王曅说:“这事儿你看怎么办?”

武陵王曅挠挠头,说:“我还是觉得,这事儿得慎重,你看着办吧。”

萧鸾心里暗笑:这武陵王啊,还是太嫩了点儿。

这时候,竟陵王子良也在旁边站着。

他之前因为一些事儿,已经被皇上怀疑了。

他生怕惹事,缄口不言。

萧鸾独揽朝政大权后,发现昭业皇帝整天沉迷于享乐,还不肯听劝。

萧鸾心想,得找个靠谱的人商量,看能不能换个皇帝。

他想到了前镇西谘议参军萧衍。

于是把他找来,一起密谋废立之事。

萧鸾开门见山地说:“你看这世祖的儿子们,大多没什么出息。

唯独那随王萧子隆,世祖的第八个儿子,还挺有文才的。

现在他镇守荆州,地势险要,咱们得先把他召回来,免得以后闹出乱子。”

接着,他又叹了口气,“不过,我怕他不愿意来,这可怎么办?”

萧衍沉思片刻,安慰道:“随王虽然名声在外,但其实没什么真本事。

他手下那帮人,像司马垣历生、太守卞白龙,都是见钱眼开的货色。

你只要给他们个高官做做,他们肯定乐意来。”

萧鸾一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拍手称赞:“妙哉!那我就征召垣历生为太子左卫率,白龙为游击将军。”

果然,这两人一听到消息,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就赶来了。

接下来,萧鸾又想把萧子隆召回来,封他为抚军将军。

萧子隆也没多想,也就来了。

萧鸾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不过,萧鸾还担心豫州刺史崔慧景。

这崔慧景可是高、武两朝的老臣,万一他不服从,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萧鸾决定派萧衍去当宁朔将军,镇守寿阳。

崔慧景还以为自己莫名其妙地得罪了谁呢,穿着便服就出来迎接萧衍。

萧衍一番好言相劝,说这都是为了大局,崔慧景也就信了,跟着萧衍一起进了城。

这样一来,萧鸾算是把荆州、豫州都安抚妥当了,外头的威胁算是解除了。

就这样,萧鸾在安抚了外忧之后,开始着手准备宫廷内部的清理工作。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