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20章 萧懿功高遭忌恨 宝卷密谋除功臣

宝卷在东宫的时候,就纳了褚氏为妃。

等到即位后,自然而然地册封她为皇后。

皇后褚氏,乃是故相褚渊的侄女。

但姿貌平庸,皇帝宝卷对她并不怎么垂爱。

相比之下,妾黄氏倒是颇有几分姿色,还生了个儿子名叫诵,被立为太子,黄氏也因此得封淑媛。

可惜黄淑媛福薄,早早地就去了。

这后宫之中,少了黄淑媛这一抹亮色,宝卷自然觉得空虚。

茹法珍、梅虫儿等一班臣子,瞧出了皇上的心思,格外效劳,四处为皇上采艳。

没多久,就选了几十名美女,充入后宫。

这些美女中,余姬和吴姬算是翘楚,宝卷一看就心喜,封余氏为妃,吴氏为淑媛。

可这还不算完,后来啊,他们又弄来了一个潘家女。

这潘家女原本是王敬则营中的营妓,流落到了都城中。

嘿,你别说,这女子真是天生尤物,妖冶绝伦。

体态风流,就像春天后那冉冉飘动的梨云;

腰肢柔媚,好似风前轻轻摇曳的柳带。

一双眼睛,像秋水般清澈又带着几分低横的媚意;

两道眉毛,如春山般长远又画着几分春色。

肌肤白得像雪,异样鲜艳;

头发黑得像乌云,倍增光泽。

更妙的是,她裙下那双小脚,简直不盈一握,让人看了就**。

宝卷第一次见到这潘家女,眼睛就直了。

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天女下凡一样,前所未见。

当天晚上,就召她侍寝。

一宵欢会,宝卷只觉得五体酥麻,整个人都飘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宝卷就迫不及待地册封她为妃。

又过了一个多月,宝卷还是觉得不够,又册封她为贵妃。

这潘贵妃在后宫里的地位,那是噌噌地往上涨。

“皇上,您看臣妾这身衣裳怎么样?”

潘贵妃穿着新衣裳,在宝卷面前转了个圈儿,问道。

“好看,好看!”宝卷连连点头,“只要是你喜欢的,朕都给你弄来。”

潘贵妃抿嘴一笑,心里头那个美啊。

她知道,自己在皇上的心里头,那可是独一无二的。

宝卷为了讨潘贵妃的欢心,那可是下了血本。

所有潘贵妃用的、穿的、戴的,都是极品的珍宝。

不管这东西价值多少,只要潘贵妃喜欢,宝卷就舍得给。

“皇上,臣妾想要那个……”

潘贵妃指着宫中的一个珍宝,撒娇地说道。

“行,行!”宝卷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要你开心,什么都行。”

就这样,宝卷为了潘贵妃,那是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他看来,只要能让潘贵妃开心,花再多的钱也值得。

毕竟,这后宫之中,能让他如此**的,也就只有潘贵妃一个人了。

相传有一琥珀钏,那物件儿,亮晶晶的,值价竟达百七十万之巨。

这等珍宝,自是潘氏宫中众多奢华器皿中的一件。

而那宫中的用具,无一不是纯金纯银打造,耀眼夺目。

内库里头的宝贝,堆得跟山似的。

可潘氏还是觉得不够使,竟还打发人到民间去搜罗。

这一搜罗可不得了,金银宝物的价钱,噌噌噌往上涨,翻了好几倍。

更绝的是,她还让京城的酒馆把该交的酒租,都折成金子来交。

这手笔,可真是大得吓人。

潘氏得了皇帝的特宠,那花钱的架子,也就更摆开了,一点儿也不知道节省。

今儿个要这个宝,明儿个采那个珍,使唤的人来来往往,路上就没断过。

有一回,宝卷皇帝要出游,潘氏那打扮,简直是华丽到了极致,跟皇帝同坐一辆马车出宫。

可宝卷却让她先乘了舆轿走前头,自己跨上骏马,跟在后面。

这天子给妃子当随奴,潘妃可真是出尽了风头。

“陛下,您看我这身装扮,可还入得了眼?”

潘妃在舆轿里,娇滴滴地问。

“爱妃美若天仙,自然是极好看的。”

宝卷笑着回话,眼里满是宠溺。

潘妃爱穿急装,缚着袴子,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都这么穿着。

骑马驰骋起来,那叫一个飒爽。

跑到渴了,就下马从腰边解下个蠡器,舀点茶水来喝。

有时候,宝卷还亲自跑到潘妃的舆轿前,手里端着茶水,递给潘妃。

那温柔劲儿,别提了。

递完茶水,他又一跃上马,继续驰骋。

“陛下,您慢点儿,可别摔着了。”

潘妃在后面喊着,眼里满是关切。

宝卷只是哈哈一笑,马鞭一挥,跑得更快了。

就这么一天跑下来,到了日暮时分,还没说回宫的事儿呢。

宝卷就带着潘妃,往那些他平时亲幸的大臣家里去,留下吃宴。

“潘妃啊,你看这大臣家的宴席,可还合你的口味?”

宝卷一边吃着,一边问潘妃。

“陛下觉得好呢,那便是好的。”

潘妃微笑着回答,那笑容里,满是幸福和满足。

就这么着,宝卷和潘妃在亲幸家留宴,享受着这奢华又惬意的时光,完全不顾外头天色已晚,宫里还等着他们回去呢。

潘父宝庆,因着女儿潘妃在宫中得宠,皇帝特赐府邸于都城之中。

这宝卷皇帝,对潘妃的父亲宝庆格外亲近,开口便唤作“阿丈”。

不单是对宝庆,即便是对着朝中的茹法珍,皇帝也是以“丈”相称,显得亲昵非常。

茹家没有女儿,却也因着这层关系,得了皇帝的一声“丈”。

至于那梅虫儿,更是被宝卷皇帝呼为“阿兄”,可见其受宠之深。

一日,宝卷皇帝兴起,想要学骑马。

这营兵俞灵韵,骑术高超,在都城中是出了名的。

宝卷便找到了他,央求他教自己骑马。

俞灵韵自然不敢怠慢,悉心教授。

宝卷学得开心,一高兴,也唤俞灵韵为“兄”。

这几人,宝卷、宝庆、茹法珍、梅虫儿、俞灵韵,时常聚在一起嬉戏玩耍,如同孩童一般。

玩累了,便一同前往宝庆家中歇息。

潘妃亲自下厨,调羹烹饪,还亲手汲来清水,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

饭菜备好,潘妃便与宝卷并肩而坐,举杯共饮。

法珍、虫儿等人也依次入席,不分男女,不论尊卑,大家开怀畅饮,嬉笑打趣,好不热闹。

其中还有个阉人王宝孙,年纪不过十余岁,生得眉清目秀,宛如处女一般。

宝卷皇帝见了,甚是喜爱,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伥子”,对他宠爱有加。

潘妃见了这王宝孙,也是另眼相看,觉得他小巧可爱,时常让他坐在自己的膝上,一同饮酒作乐。

这王宝孙,真是好福气,能得潘妃如此青睐,只可惜少了件男儿身。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王宝孙因着皇帝的宠爱,也渐渐变得骄纵起来。

夜深人静时,他还能留在皇帝的御榻旁侍寝,这更是让他恃宠生骄。

渐渐地,他开始插手朝政,甚至擅自改动皇帝的诏敕,控制朝中大臣。

那梅虫儿、王咺之等人,虽然心中畏惧,却也不敢轻易得罪他。

有一回,王宝孙竟然骑着马直接进入了皇宫大殿,对着宝卷皇帝指手画脚,大声呵斥。

宝卷皇帝却不以为意,反而笑眯眯地看着他,一副纵容的模样。

众臣见状,心中暗自叹息,却也不敢多言。

宝卷皇帝对王宝孙的宠爱,与日俱增。

他日日夜夜都留着王宝孙在身边侍奉,对他百般呵护,宠爱至极。

从前,世祖赜筑起了那座雄伟的兴光楼,楼顶还施上了青漆,显得分外耀眼。

这天,宝卷和武帝闲聊时,瞥见那楼,心中忽生一念,对武帝说:“这楼虽好,但武帝您不够巧思啊。

何不纯用琉璃来建,那才叫一个华丽非凡!”

武帝听了,只是笑笑,没当回事。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永光二年的八月。

这天夜里,宝卷带着潘妃等一干人,兴冲冲地去夜游。

月光如水,宫灯摇曳,一行人玩得不亦乐乎,全然不知一场大祸即将临头。

就在这时,火神祝融氏仿佛突然闯入了宫禁,大火瞬间肆虐开来,威焰滔天。

那火势之猛,如同狂风扫落叶,一瞬间就毁去了房屋三千余间。

宫门夜里本是紧闭的,没有皇上的敕令,谁也不敢擅自打开。

宝卷他们正在外头玩得兴起,哪知宫内已是一片火海。

等到宝卷闻讯,急匆匆地驰马赶回,传谕开门时,宫内早已是一片焦土,什么都没了。

只见那火光冲天,黑烟滚滚,一片狼藉。

宝卷心急如焚,冲进宫内,四处寻找幸存者。

只见侍女、小妾,烧死的无数,惨不忍睹。

宝卷望着这片废墟,心中不禁叹息:“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若是那楼真用了琉璃,或许还能抵挡些火势,也不至于如此惨绝。”

旁边有人小声嘀咕:“皇上,这火来得蹊跷,怕是天意难违。”

宝卷听了,心中更是烦闷,但此刻也只得无奈接受。

他望着那片焦土,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自己的自责。

“都怪我,若是我能早些发现火情,或许还能救下些人。”

宝卷喃喃自语,但此刻说什么都晚了。

大火已灭,但宝卷心中的火却久久难以平息。

他站在废墟之上,望着那片曾经繁华的宫殿,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悔恨。

那时候,皇宫里有些得宠的人,大家都叫他们“鬼”。

其中有个叫赵鬼的,挺有学问,能读懂《西京赋》这本书。

有一天,他悄悄走到宝卷皇帝身边,小声说:“柏梁宫已经烧了,咱们为什么不学学以前的皇帝,建些新宫殿呢?”

宝卷一听,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决定要建芳乐殿、玉寿殿这些新宫殿。

说干就干,工匠们被召进宫来,没日没夜地忙活。

宝卷要求极高,非要用麝香涂壁,再刻上精美的装饰,真是穷工极巧。

他心里盘算着,此番定要纯用瑠璃,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奢华。

工匠们彻夜赶工,仍是苦不堪言,进度难以跟上。

宝卷心急如焚,便命人四处搜剔佛寺刹殿,凡有玉石狮象,统统运入新屋,充作点缀。

一时间,宫中佛寺被翻了个底朝天,玉石狮像被一一搬走。

这还不够,宝卷又突发奇想,凿金为莲花,遍贴地面。

他拉着潘妃的手,笑眯眯地说:“爱妃,你且徐行而过,看看这金花随步动的景致如何?”

潘妃依言而行,花随步动,步逐花娇,美不胜收。

宝卷从旁看得如痴如醉,连声称羡:“这真是步步生莲花呢!

朕的宫殿,定要成为天下无双的仙境!”

古人说过,快乐不能过度,太过快乐了就会走向灭亡。

像宝卷这种放纵享乐的行为,怎么能不自己加速走向危险和灭亡呢!

却说萧懿率军入京支援,一举平定了崔慧景的叛乱。

宝卷皇帝见萧懿立下赫赫战功,便留他在都城,破格提拔为尚书令。

萧懿的弟弟萧畅担任卫尉,掌管着宫廷的钥匙与守卫之责。

而萧懿的另一个弟弟,雍州刺史萧衍,心中却暗自焦急。

萧衍深知宫廷斗争的险恶,便派亲信吏员虞安福秘密入都,寻机与萧懿面谈。

一见萧懿,虞安福便急切地说:“兄长一举平定贼寇,功高盖主,即便是太平盛世,这样的功劳也难免遭忌。

何况如今乱世纷扰,兄长又怎能自保呢?”

萧懿皱眉沉思,虞安福接着劝道:“依我看,不如率兵入宫,效仿伊尹、霍光的做法,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要

不然,就上表请求返回雍州镇守,对外宣称抵御外敌,这样既能震慑朝内,又能赢得人心,谁敢不从?”

萧懿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这时,长史徐曜甫也从旁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

但萧懿依然不为所动。

宫廷之内,茹法珍、王咺之等人见萧懿威权日盛,心中忌惮不已。

他们凑在一起,窃窃私语,随后悄悄找到宝卷皇帝,密语道:“萧懿恐怕要效仿隆昌年间的旧事,陛下您的性命恐怕危在旦夕啊!”

宝卷皇帝一听,顿时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色苍白。

他深知萧懿的威名和实力,心中不禁暗暗发慌。

沉思片刻后,宝卷咬紧牙关,决然道:“那便依你们所言,即命法珍等人设法除去萧懿!”

法珍等人领命后,心中暗自得意,却也知道这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他们开始密谋策划,如何不动声色地除掉萧懿。

徐曜甫一得到消息,心里就像炸了锅。

他在江边准备了船只,急匆匆地赶到懿的府邸,劝说道:“懿兄,事不宜迟,快随我出奔襄阳吧!”

萧懿却一脸坚毅,慨然回应:“自古人生谁无死?

我怎能背叛尚书令逃走呢?”

萧家兄弟众多,除了衍、畅二人,还有敷、融、宏、伟、秀、咺、恢。

伟和憺已经先一步进了襄阳,敷、融等人还在都城,正忙着准备逃匿之事。

法珍那帮人,生怕萧懿会生出什么变故,就瞅着萧懿在尚书省的当口,拿着敕令赐来的毒药赶来了。

萧懿见状,没有丝毫犹豫,只是对着来传旨的中使感慨地说:“我家弟弟在雍州,心里可一直为朝廷担忧着呢。”

他心中暗想,既然衍有谋反之心,那不如先立个贤君,或许还能保全齐朝的江山。

说完,懿毅然决然地饮下了毒药,自尽了。

萧懿的弟侄们,大都逃走了。

只有萧融被法珍那帮人逮住了,也被处死了。

这边徐曜甫心急如焚,一边安排着后续事宜,一边遣直了后将军郑植,对他吩咐道:“郑将军,你务必尽快前往,刺杀萧衍,绝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