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21章 计除山阳谋大局 誓师起兵定乾坤

话说植弟绍叔,曾为衍宁蛮长史。

那时候,朝廷里的法珍等人,心怀鬼胎。

他们派遣植弟前往雍州去刺杀萧衍,还私下里嘱咐他,要联络绍叔,瞅准机会动手。

绍叔和植弟一碰面,植弟就把他兄长的来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萧衍。

萧衍呢,非但没生气,还特地备下了一桌酒宴,让人挑到绍叔家里,说是给植弟接风洗尘。

他自己也备好了车马,亲自前往。

宾主落座,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萧衍忽然笑着对植弟说:“朝廷派你来谋算我,今日这闲宴之上,我特地顶着脑袋等你来取,你何不趁早动手呢?”

植弟一听,也哈哈大笑起来,说:“且待明日再取公首级不迟,今日咱们还是先饮酒作乐吧!”

酒喝得差不多了,宴席也即将散去。

萧衍又让植弟把城里的府库、兵马、器械、舟舰都看了个遍。

植弟看完之后,回到绍叔那里,感叹道:“雍州的实力,当真是坚不可摧,想要轻易谋取,恐怕不易啊。”

绍叔听了,眉头一皱,坚定地说:“兄长回都之后,大可实言相告天子。

若真要打雍州的主意,绍叔我甘愿率领众人,奋力一战,与萧衍一决高下!”

植弟在绍叔家住了两日,眼看时候不早了,便提出告辞。

绍叔一路送他到南岘,两人边走边聊,心里都不是滋味。

植离开都城的时候,懿还没死,所以植并没有提到这件事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那个坏消息像突然刮来的寒风一样,传遍了全城。

萧衍听到了这个消息,朝着东方大哭起来,伤心得不得了。

到了晚上,他忍住悲伤,把参军张弘策、吕僧珍,长史王茂,别驾刘庆远,还有功曹吉士瞻这些人叫到家里来,一起商量大事。

萧衍表情严肃,开口说道:“那个昏庸的皇帝残暴不仁,坏事做得比夏桀、商纣还过分,我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呢?

我们应该一起进都城,废掉昏君,拥立明君,共同挽救国家!”

张弘策一听,握紧拳头,气愤地说:“说得太对了!我们早就忍无可忍了,就等着一声命令呢!”

大家都点头,齐声答应。

第二天早上,萧衍出来处理事务。

他把手下们都召集起来,眼神坚定地说:“今天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我们必须齐心协力,一起商量大事!”

手下们士气高涨,回应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响亮。

接着,他们竖起军旗,聚集大家,兵马很快就集合起来了。

有一万多穿铠甲的士兵,一千多匹马,三千艘船,队伍浩浩荡荡。

萧衍又叫人拿出以前存起来的竹子和木头,修补船只。

大家分工清楚,事情很快就办好了,效率特别高。

将领们又要船桨。

吕僧珍一听,马上说:“我有好几百张船桨,马上搬来!”

说完,就命人把船桨搬了出来。

每艘船分了两张船桨,正好够用。

正准备整顿军队出发的时候,萧衍突然听到消息。

朝廷派了辅国将军刘山阳过来,说是要去荆州。

还计划和荆州的长史萧颖胄联手,一起偷偷攻打襄阳。

萧衍心里一惊,马上想了个办法。

他派参军王天虎骑着快马赶紧往江陵赶。

一路上还不停地给路过的州府写信。

信里说刘山阳正往西边去,打算同时攻打荆州和雍州。

王天虎一路飞奔,心里牢牢记着萧衍的吩咐,一点也不敢马虎。

萧衍这边呢,也没闲着。

他亲自给萧颖胄和他兄弟各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得特别真诚,邀请他们一起起义,一起打进建康去。

再说萧颖胄,他是齐祖萧道成的族侄。

他爸爸萧赤斧以前当过太子詹事,在朝廷里也是很有名望的。

萧赤斧去世后,萧颖胄就继承了爸爸的职位,经常辅助各位王爷到地方上去镇守。

现在,南康王宝融,也就是明帝的第八个儿子,管着荆州。

他看萧颖胄挺能干的,就让他当了冠军将军西中郎长史,代理荆州府州的事。

这天,萧颖胄正在府里忙公务,突然手下拿来一封密信,一看是萧衍写的。

他皱着眉头,心里想:“萧衍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怎么会突然约我起义呢?”

他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这时候,萧颖胄的弟弟萧颖达走进来了。

看哥哥一脸愁容,就问:“哥哥,你怎么了?

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萧颖胄把信递给弟弟,叹了口气说:“你看看,这是萧衍写来的,约我一起起义,你说我该怎么办?”

萧颖达接过信,仔细看了看,也皱起了眉头。

他想了一会儿,说:“哥哥,这事确实挺难办的。

不过,萧衍这个人一向很有威望,而且志向远大,他的提议也许值得考虑。”

萧颖胄点了点头,但心里还是犯嘀咕。

他想了想,说:“弟弟,这事关系重大,我们不能轻易决定。

你看,要不要再找人商量商量?”

萧颖达摇了摇头,说:“哥哥,这事太机密了,不能往外说。

我看,还是我们自己拿主意吧。”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半天,还是没个结果。

山阳带着一行人,慢慢地走到了巴陵,然后就在那儿停了下来。

一眨眼过了十多天,一直犹豫着没往前走。

这期间,颖胄早就把天虎打发回去了。

天虎又按照萧衍的吩咐,带回来一封信给颖胄,信里详细说了该怎么应对。

颖胄心里琢磨着,就把参军席阐文和谋士忱叫来,三个人一起进了书房,关上门悄悄商量。

阐文先开口,说得斩钉截铁:“萧衍养兵马,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江陵的老百姓一直怕襄阳的势力。

再说我们兵力差得远,根本打不过他们。

就算侥幸赢了,朝廷反而会多心,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现在,如果我们想办法除掉山阳,和雍州联手,另立一个皇帝,号令天下的诸侯,说不定能成就一时的霸业呢!”

忱听了也点头同意,接着说:“朝廷现在嚣张得很,京城的达官贵人们都吓得战战兢兢,生怕出错。

我们好在在远地方,还能暂时保住自己。

可朝廷现在竟然派山阳来,想借我们的手对付雍州,这明显是卞庄刺虎的计谋。

你们没听说萧令君的事吗?

他带着几千精兵,打败了崔氏十万大军,结果还是被坏人陷害,最后丢了性命。

萧雍州更是才智过人,天下无双,山阳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一旦山阳打了败仗,朝廷肯定会怪罪荆州,说我们不帮忙,那时候我们就左右为难了。

还不如早点听席参军的话,想个别的好办法呢。”

萧颖达听到他俩说话,心里也来劲了。

他点头同意说:“你们俩说得有道理。

我哥的事儿,咱们怎么能不帮忙呢!”

说完,三个人就围坐在一起,开始商量大事。

颖胄皱着眉头说:“席参军让我想办法骗杀山阳,但这计策该怎么弄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阐文,脸上满是愁容。

阐文眼珠一转,冷笑着说:“山阳那家伙磨磨蹭蹭不前进,明显就是怀疑咱们。

这样吧,咱们来个‘突然袭击’,把天虎那家伙的脑袋砍下来,送给山阳当个‘见面礼’。

山阳一看,肯定高高兴兴地跑来,到时候咱们就有机会了。”

颖胄听了,心里直打鼓,说:“可要是杀了天虎,萧雍州能不疑心我吗?”

他手心都出汗了。

阐文摆摆手,一脸自信地说:“这有啥难的!

咱们先给萧雍州写封信,把骗杀山阳的苦衷说清楚。

用一个天虎的人头换山阳,我想萧雍州也能理解咱们的难处,会体谅咱们的。”

颖达在旁边听得很清楚,插嘴说:“这计策倒是挺巧妙,就是……就是太狠了点!”

颖胄按照大家商量的办法,派人去给萧衍送信。

然后,他把天虎叫到屋里,一脸严肃地说:“天虎啊,你和刘辅国熟,现在只能先委屈你一下,借你的脑袋一用了。”

天虎一听,吓得魂都没了。

他刚想说话,颖达已经冲进来,从背后嗖地抽出佩剑,一剑就把他给杀了。

颖胄马上让人把天虎的头割下来,送给山阳。

同时,他开始准备车马牛只,到处放话说要起兵打雍州。

这消息一传出去,城里城外的人都议论纷纷。

山阳收到天虎的头,心里虽然有点怀疑,但也信了几分。

他就一个人,穿着白衣服,只带了十几个随从,就去见颖胄。

山阳心里想:“颖胄啊颖胄,你总不会连我也敢害吧?”

其实颖胄早就准备好了,他让前汶阳太守刘孝庆等人藏在城里,自己就带了几个人出城迎接山阳。

山阳一看颖胄亲自来迎,心里就踏实了点,跟着进了城。

谁知道刚一进城,颖胄突然发个暗号,埋伏的兵就都冲出来了。

山阳一看,吓得脸都白了,就算他再厉害,这时候也顶不住了。

一眨眼,山阳就被乱刀砍死了。

山阳的副将李元履在城外等着消息呢。

一看城里乱了,就觉得大事不好。

不一会儿,就有人跑来告诉他山阳被杀了。

李元履一听,心里那个苦啊,想:“这可怎么办才好?”

他看了看四周,自己的兵虽然多,但现在没人帮忙,只能咬咬牙,带着大家向颖胄投降。

颖胄心里犯嘀咕,怕司马夏侯详不肯跟自己一条心。

他想来想去,决定找柳忱商量对策。

柳忱一听,笑了笑说:“这事儿好办。

最近夏侯详的儿子不是来求婚嘛,咱们还没答应呢。

现在咱们要干大事,一个女儿算什么!”

颖胄一听,眼睛一亮,连忙问:“那你的意思?”

柳忱干脆利落:“就把咱家闺女许给夏侯详的儿子夔,这样他还能不跟咱们一条心?”

颖胄点头称赞,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他很快就跟夏侯详提了亲事。

夏侯详一听,自然满心欢喜,答应得十分爽快。

这样一来,大家伙儿的心就算绑在一起了。

接着,颖胄他们奉了南康王宝融为主公,发布戒严的命令。

宝融这孩子才十三岁,能懂啥大事,一切都是颖胄在拿主意。

宝融不过是个名义上的领袖罢了。

颖胄又安排萧衍负责前锋的军事指挥,自己则统管留下来的军队。

他还给夏侯详封了个征虏将军的头衔,派宁朔将军王法度去巴陵一带巡视,宣扬他们的威名。

这一切安排妥当后,颖胄还没忘了一件大事。

他派人把山阳的首级送到雍州,向那边的盟友示好。

同时约定了来年二月,大家一起发兵,直捣建康。

在此,咱们还原一下天虎被杀前的情况。

原来,萧衍派天虎送信的时候,对张弘策说:“兵法里说了,攻心才是最厉害的招数。

天虎这次去荆州,我给好多人都写了信。

但就给南康王手下的那帮人,只准备了两封空信。

这样一来,外人肯定会觉得南康王心里有鬼。

他说不清楚,就只能全心靠向我们了。

这两封啥也没写的信,就能稳住一整个州呢!”

萧衍的这番计谋,就这么不经意间说出来了。

天虎带着信上路了。

没过多久,颖胄那边用计成功诱捕了山阳,赶紧写信来告诉萧衍,还说了杀天虎的事儿。

萧衍看了信,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就那么沉默着,算是默认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山阳的头被送来了。

还带来个消息说,进军要推迟。

萧衍问:“为啥要推迟?”

来使回答说:“因为年月不好,所以得推迟。”

萧衍一听就火了:“打仗全靠一股子拼劲,啥事儿都得抢先,还怕这怕那的。

要是拖拖拉拉十来个月,肯定得后悔。

再说了,太白星都在西边出现了,我们这是正义之师,有啥不利的!

想当年周武王伐纣,还逆着太岁呢,也没听说要挑年月,最后还不是成功了。

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事儿也不能半途而废,还磨蹭啥呀!”

张弘策在旁边听着,连连点头:“大人说得对,事儿不能拖,得赶紧行动。”

萧衍随即就让来使回去了,自己亲手写了封给南康王的信,请南康王称帝,准备马上起兵。

写完信,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对张弘策说:“这事儿要是成了,天下大局就定了。

咱们得齐心协力,一起干大事。”

张弘策拱手回答说:“大人您放心,弘策一定尽全力,辅佐大人成就大业。”

就这样,萧衍决定不再等了,马上发兵。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