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28章 安帝遭勒命难延 刘裕密谋篡位急

几声尖锐而急促的胡哨,从远方划破长空,传入傅弘之耳中。

他心头一紧,急忙回首,只见夏兵如洪流般汹涌而来,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贯耳。

“义真,快走!”弘之大声疾呼,同时抽剑出鞘,目光如炬。

义真闻言,立刻催动坐骑,如离弦之箭般向前飞驰。

弘之则与蒯恩留下,誓死断后,抵御追兵。

夏兵如潮水般涌来,但在弘之和蒯恩的英勇抵抗下,初时竟被击得节节败退。

然而,好景不长,两人向东行进不久,夏兵又如影随形地追了上来。

“走一程,战一场,这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蒯恩喘着粗气,汗水湿透了衣背。

弘之也是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们知道,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就意味着死亡。

义真在前面带着辎重车队缓缓前行,那辎重车沉重无比,行得甚慢。

弘之和蒯恩心急如焚,却又不敢抢前越行,只能一边战斗,一边焦急地等待。

终于,天色渐暗,他们来到了青泥地界。

就在这时,斜刺里突然杀出一支敌兵,来势汹汹。

敌帅正是夏长史王买德,他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弘之咬紧牙关,拼着一死,奋力再战。

蒯恩也是毫不畏惧,两人并肩作战,誓死抵抗。

然而,夏兵人数众多,将他们团团围住。

箭如雨下,弘之和蒯恩的坐马相继被射倒,两人也被擒获。

士兵们见状,纷纷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无一幸免。

司马毛修之因与义真走散,四处寻觅,却不料冤家路窄,又遇到了王买德,被其擒获。

义真在乱战中逃匿于草丛中,左右亲随都已散尽,辎重车也统统失去了。

他孤身一人,形单影只,倍感凄凉。

他暗自嘀咕:“我的财物还在吗?珍宝是否安然无恙?”

然而,此刻他已顾不上这些身外之物,只求能保住性命。

天色已昏黑,义真辨不出路径,心中绝望至极。

他心想:“我恐怕是难逃一死了。”

就在这时,他仿佛听到了有人呼唤他的名字,声音甚是熟悉。

他心中一喜,匍匐着爬了出来,只见眼前站着的正是参军段宏。

“义真,快跟我来!”段宏急切地说道。

他迅速将义真背在背上,策马飞遁。

那马儿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心情,四蹄生风,飞奔而去。

终于,在段宏的拼死保护下,义真得以脱险。

此时,另一边,赫连勃勃正进攻长安。

长安人民不堪其扰,纷纷起义逐走朱龄石。

龄石无奈之下,只得焚去宫殿,出奔潼关。

然而,他却被赫连昌截住去路,进退无路,最终束手就擒。

朱超石是龄石的弟弟,他闻讯后急忙赶至蒲阪,欲探望兄长。

却不料也被夏人所执,送至勃勃军前,与龄石一同被杀。

勃勃听闻傅弘之骁勇善战,便迫令其投降。

然而,弘之宁死不屈,勃勃恼羞成怒,因当时天气严寒,便剥去弘之的衣物,将其裸置于雪窖之中。

弘之在雪窖中叫骂不止,最终惨死。

勃勃遂入长安,占据关中之地,野心勃勃,意图统一天下。

刘裕听到青泥之战失败的消息后,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他不知道义真到底是死是活,下定决心要出兵报仇。

侍中谢晦等人一个接一个地劝他,但他就是不听,固执得很。

就在这时候,段宏骑着快马飞奔而来,告诉刘裕义真已经被救出来了。

刘裕一听这个消息,高兴得不得了,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马上决定不再出兵了。

夜幕降临,刘裕独自登上城北的高台,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这天下即将大乱,而他自己也身处其中,难以自拔。

他望着远方,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凉。

义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彭城。

然而,等待他的却不是凯旋的荣耀,而是降职的诏令。

他被降为建威将军,并兼任司州刺史。

尽管心中有些不甘,但义真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能保住性命已属不易,便也默默接受了。

与此同时,段宏因护驾有功,被晋升为黄门郎,并领太子右卫率,成为了皇宫中的一名重要侍卫。

刘遵考也被召回东都,他的职位由毛德祖接替,毛德祖退守虎牢,以防御可能的敌袭。

然而,毛德祖的命运却并不顺利。

不久之后,他竟被敌军擒获,这消息让刘裕等人心头一紧。

他们深知,这乱世之中,生死无常,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后来,刘裕听到赫连勃勃称帝的消息,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

他想,既然赫连勃勃能在北方称帝,自己为何不能在江南做一个天子呢?

于是,他开始密谋篡位,准备在晚年实现自己的皇帝梦。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刘裕开始大肆封赏亲信。

他欣然接受相国宋公的荣封,毫不客气地领受九锡殊礼。

他还尊自己的继母萧氏为宋公太妃,世子义符被任命为中军将军,辅佐相国府。

在刘裕的封赏名单上,太尉军咨祭酒孔靖被任命为宋国尚书令,青州刺史檀祗成为领军将军,左长史王弘升为仆射,从事中郎傅亮,蔡廓则被封为侍中,谢晦被任命为右卫将军右长史,郑鲜之为参军,殷景仁为秘书郎。

其他僚属也均依照晋朝制度进行封赏,整个朝廷几乎成了刘裕的私人天下。

然而,在这众多受封者中,却有一人毅然拒绝了刘裕的封赏。

他就是孔靖。

孔靖气节可嘉,他深知刘裕的野心,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因此慨然辞去官职。

刘裕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没有强求。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人心难测,强求反而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他硬生生把心头的怒火压了下去,继续盘算着怎么夺取皇位。

刘裕根据一个预言,猜想着晋孝武帝昌明之后,还会有两个皇帝接班。

安帝是孝武帝的接班人,算是一代.

这么看来,晋朝的国运还没到头,应该还会有最后一个皇帝。

可是刘裕已经等不及了.

他心里清楚,这种好机会千年难遇,一不小心就会溜走。

刘裕悄悄地把中书侍郎王韶之叫到京城来,一起商量大事。

“韶之啊,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刘裕用狡猾的眼神看着王韶之。

王韶之心里一哆嗦,赶紧弯腰回答:“我不知道,请相国告诉我吧。”

刘裕冷笑了一声,说:“我打算干一件大事,需要你帮忙。

你知道安帝现在在宫里怎么样吗?”

王韶之心里咯噔一下,他明白刘裕说的“大事”就是要篡夺皇位。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实话实说:“安帝现在在宫里,每天都有琅琊王司马德文进宫守着,就连安帝吃的东西,也得先让他尝过才行。

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

刘裕听了,哼了一声说:“机会不是等来的,得自己去创造。”

王韶之只好连连点头答应。

没过多久,机会真的来了。

司马德文突然生病了,只好搬到宫外的房子里养病。

这可给了王韶之他们一个机会。

他们指使宫里的侍卫,趁安帝不注意,一下子把他按住了。

然后,他们用衣服拧成绳子,硬是把安帝给勒死了。

那场面残忍得让人都不敢看。

安帝,这个曾经的皇帝,就这样在刘裕的阴谋下惨死了。

可是刘裕心里一点儿都不觉得愧疚。

他明白,在这个乱世里,只有强者才能活下去。

他已经走出了篡位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还会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来,直到当上皇帝为止。

刘裕到底能不能成功当上皇帝呢?

安帝的死会引发什么风波吗?

一切都将在下回分解中揭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