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独自一人在那晃晃悠悠地走着,身旁既无陪伴之人,更不见一匹骏马相随,就这样一步一步、吭哧吭哧地整整走了一天。要知道,文王如今已然年岁渐长,身体不复往昔那般健壮,这一路走来可谓是艰辛异常。
眼看着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文王终于在前方不远处瞧见了一家客舍。此时的文王,就如同望见救命稻草一般,心中满是欢喜与期待,急忙加快脚步朝着客舍走去。
待到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文王略显疲惫的脸上,他伸了个懒腰,收拾好行装后便准备继续踏上前行的道路。然而,就在这时,文王下意识地伸手去摸自己的口袋时,却突然脸色一变——天哪!他的口袋里竟然空空如也,一分钱都没有!
正当文王为此感到焦虑不安之时,店中的小伙计察觉到了异样,走上前来大声喊道:“嘿!这位客人,您昨晚的住店钱还有今日的酒饭钱,怎么一文都没给呀?难不成您以为这里是什么可以随意白吃白住的地方吗?”
文王赶忙解释:“实在对不住啊,我现在身无分文。这钱先给我记着,等我回到西岐,马上派人加倍送来,肯定不食言。”
小伙计一听这话,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吼道:“嘿!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啊?居然敢在这里胡言乱语、信口开河!咱们这西岐可不比其他地方,这里可是一片祥和安宁之所。西伯侯千岁大人以仁义为本,悉心教化着每一位子民。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相互之间充满了关爱和尊重,就连走路的时候都会主动给对方让行呢!而且呀,如果有人不小心将东西掉落在路上,根本不用担心会被他人拾走,因为这里的百姓们个个都是品行高尚之人。还有哦,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城镇安静得连一丝狗叫声都听不到,所有人都能安心入睡,过着无比惬意舒适的生活。所以说,你少在这里瞎掰扯那些有的没的,赶快痛痛快快地把银子交出来,把账给结清喽!否则的话,我可就要把你扭送到西岐城,让你去拜见上大夫散宜生老爷啦!等到那个时候,有你好受的,看你后不后悔!”
文王还在那保证:“我真不是耍赖,肯定不会失信的。”
正吵着呢,店主人出来了,问:“咋回事啊,吵吵嚷嚷的?”小伙计就把文王欠饭钱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店主人瞧了瞧文王,虽然年纪大,但精气神和长相一看就不一般,便问道:“你到西岐来干啥呀?咋连盘缠都没有?我又不认识你,这饭钱咋能随便记呢?你得说清楚咯。”
文王无奈,只好坦白:“店主人,我不是别人,我就是西伯侯。之前在羑里被关了七年,好不容易承蒙圣恩赦免,能回国了。路上遇到我儿子雷震子,他救我出了五关,这才弄得我囊中空空。这饭钱你先给我记几天,等我到了西岐,马上差人送来,肯定不会赖账。”
店家一听,这眼前的居然是西伯侯,吓得赶紧“扑通”一声倒身下拜,嘴里还念叨着:“大王千岁!我这小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连您都没认出来,罪过罪过!大王您快里边请,我马上给您准备酒浆,我亲自送您回西岐。”
文王问:“你叫啥名字啊?”店主人回答:“小民姓申,名杰,我们家五代都在这儿住。”
文王一听,挺高兴,又问:“你有马吗?借我一匹,好赶路,等我回了西岐,一定重重答谢。”
申杰有点为难地说:“大王,我家就是小户人家,哪有马呀。家里就有头磨面的驴儿,我把鞍辔收拾收拾,您先骑着它赶路。我亲自在旁边伺候您。”
文王也没别的办法,只好同意。离开金鸡岭,过了首阳山,一路上起早贪黑地赶路。当时正是深秋,秋风“呼呼”地吹,梧桐叶“哗哗”地飘,枫树林一片翠绿,景色看着是挺美,可寒鸦在那“哇哇”地叫,蟋蟀也在那“吱吱”地哀鸣。再说文王,离开故乡这么久,看到这景象,心里那叫一个不平静,恨不得马上插翅膀飞到西岐,和家人团聚,解解这心里的忧愁。咱先不说文王在路上的事儿了。
另一边,文王的母亲太姜在宫中,正思念着西伯呢。突然,风“呼呼”地刮了三阵,风中还带着吼声。太姜心里一动,赶紧让侍女焚香,拿金钱推演先天之数。一算,好家伙,原来西伯在某天某时就会到西岐。太姜高兴坏了,马上传令百官和众世子,去西岐接驾。
众文武和各位公子一听,那叫一个欢喜,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西岐的老百姓也热闹起来,牵着羊,担着酒,家家户户焚香,那香气飘得满大街都是。文武百官和各位公子,都穿上大红的吉服,就等着迎接文王。这骨肉团聚、龙虎重逢的场面,那喜庆劲儿直接翻倍。有诗为证:
万民欢悦走出西岐,迎接龙车经过大道。羑里七年如今已满,金鸡岭一战断绝追兵。从今圣德超过尧舜,眼下灵台建立帝基。自古贤良如《周易》稀少,臣忠君正可见太平盛世。
咱再说文王这边,和申杰一路往西岐赶。转过一条小路,文王远远地就瞧见了故乡,心里一下子就不是滋味了,暗自想:“当年去朝见商纣王的时候,遭了那么大的难,哪想到今天回来,都过去七年了。青山还是那青山,可好多人和事都不一样了。”
正感叹着呢,就看见两面红旗在那飘啊飘,紧接着“轰隆”一声大炮响,簇拥出一队人马。文王心里“咯噔”一下,正惊疑呢,就看见左边是大将军南宫适,右边是上大夫散宜生,后面还跟着四贤、八俊、三十六杰,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祁恭、尹籍都趴在路旁迎接。
次子姬发赶紧跑到驴前,“扑通”一声拜倒,说:“父王,您被囚禁在异国他乡,一天天过去,做儿子的却不能为您分忧解难,我真是天地间的罪人啊。求父王宽恕。今天终于又见到您了,我心里太高兴了!”
文王看着这么多文武和世子,忍不住落泪,说:“我想着今天这场景,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我本来没家没国没臣子没儿子,现在又都有了。我在羑里被关了七年,都想着老死在那儿了,没想到还能重见天日,和你们团聚,这心里反而觉得怪凄惨的。”
大夫散宜生赶紧上前说:“当年成汤也被囚禁在夏台,可一回国,就治理好了天下。如今主公回国,更得修明德政,养育百姓,等待时机。谁能说今天的羑里,不会像当年的夏台一样,成为主公成就大业的契机呢?”
文王一听,严肃地说:“大夫,你这话可不对。这可不是臣子该对君主说的话。我在商都犯了罪,承蒙圣恩,只是囚禁我,没杀我。虽然关了七年,可这正是天子的浩荡洪恩啊,我就算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后来还封我为文王,赐给我黄钺、白旄,让我专门负责征伐,还赦免我回国,这是多大的恩宠啊!我应该尽臣子的本分,为国家捐躯,这都报答不了万一。大夫你咋能说这种话,可别让各位文武产生不好的想法。”众人听了,都心服口服。
姬发又上前说:“请父王换身衣服,乘坐辇车吧。”文王就按他说的,换了王服,坐上辇车,还让申杰跟着一起进西岐。
一路上那叫一个热闹,欢呼声不断,音乐声、笙簧声交织在一起,家家户户焚香结彩。文王坐在銮舆里,两边的执事排得整整齐齐,幡幢把阳光都遮住了。百姓们都大喊:“七年没见大王了,今天大王终于回国,我们就想亲眼看看您,心里才踏实。”
文王听大家这么说,就骑上了逍遥马。百姓们一看,欢呼声更大了,喊着:“今天西岐又有主心骨啦!”人人都欢欢喜喜,对文王那是真心拥护。
文王出了小龙山口,看见两边文武和九十八个儿子都跟着,可唯独不见长子伯邑考。一想到伯邑考被做成肉酱,自己还在羑里吃了儿子的肉,文王心里就像被刀绞一样,剧痛难忍,眼泪“哗哗”地流。他赶紧用衣服掩面,作了一首歌:
尽臣子的节操奉旨朝商,直言劝谏君王想要匡正纲常。谗臣陷害被囚在羑里;不敢怨恨天降的灾殃。邑考孝顺为父赎罪,鼓琴之音屈害忠良。吃儿子的肉痛伤骨髓,感激圣恩位至文王,夸官逃难路上遇到雷震,命不绝幸得救济我的疆土。如今回到西土团圆母子,唯独不见邑考心碎肝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