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戏说封神榜 > 第二十七回 太师回兵陈十策(中)

戏说封神榜 第二十七回 太师回兵陈十策(中)

作者:阿尼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8 17:08:26 来源:小说旗

只见闻太师威风凛凛地站立于大殿之上,他身形高大挺拔,浑身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那强大的气场仿佛能够冲破云霄直达天际,足有两米八之高!此时的他面色凝重,双目圆睁,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着殿内众人。

紧接着,闻太师猛地扯开嗓门大声喊道:“诸位先生、大夫们且慢!莫要急着回府去了,快快随老夫一同前往我的府邸吧!咱们聚在一起好好商议商议,共同谋划一番应对之策。老夫就不信了,凭我多年的经验和智慧,定能想出绝妙的法子来收拾眼前这个烂摊子!”他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响亮,在整个大殿内回荡不息,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百官一听,也没二话,就跟着闻太师来到了太师府。到了银安殿,大家各自找地方坐下。闻太师一脸严肃,开口说道:“各位大夫、先生们,老夫在外征战多年,一直在北方忙着平叛,不在朝中。但我闻仲承蒙先王托孤的重任,那可是一刻都不敢忘了先王的遗言。可现在这朝廷,简直乱套了,各种不讲道义的事儿层出不穷。大家都凭良心说话,可别瞎编,把知道的都一五一十说出来,老夫自有平定的办法。”

这时候,有个叫孙容的大夫站了起来,恭敬地说:“太师在上,如今朝廷那是听谗言、远贤臣,整天沉迷酒色,杀害忠臣,阻碍大家进谏,伦理都给弄没了,国家政事荒废得一塌糊涂,这种事儿太多了。要是大家一起说,恐怕会把太师您给弄晕乎了。不如大家都安静坐着,就请武成王黄飞虎老大人从头到尾给老太师详细讲讲。一来太师您听得清楚明白;二来百官也不会乱哄哄的。不知道太师您觉得咋样?”

闻太师听了,眼睛一亮,点头称赞道:“孙大夫这主意不错!黄老大人,老夫已经搬好小板凳,洗干净耳朵,就等您详细说说啦!”

黄飞虎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末将就不得不细细道来,保证如实陈述。天子自从纳了苏护的女儿妲己,这朝廷就一天比一天乱。把元配姜娘娘挖了眼睛、烙了手,还杀了儿子,搞得绝后。又把诸侯骗到朝歌,随意杀戮大臣,还胡乱斩杀了司天监太史杜元铣。就因为听信妲己那狐媚的话,搞出了炮烙这种残忍的刑罚,害死了上大夫梅伯。还把姬昌囚禁在羑里整整七年。在摘星楼内设虿盆,好多宫娥就这么惨死在里面。又建造酒池、肉林,那些内侍们也跟着遭殃。为了建造鹿台,大兴土木,上大夫赵启去劝谏,结果被搞得坠楼而死。还任由崇侯虎监工,这下可好,贿赂横行,三个男丁就得抽两个去干活,独生男丁也不放过,有钱的人就能花钱买清闲,可怜那些老百姓,累死在台下。上大夫杨任去劝谏阻止鹿台工程,直接被挖去双眼,到现在尸体都找不着。之前鹿台上有四五十只狐狸变成仙人去赴宴,被比干看破了,妲己就怀恨在心。现在又不明不白地在内廷收了个来历不明的女子。昨天更是听信妲己的话,说她心疼,非要玲珑心做汤治病,逼得比干剖心,就这么含冤而死,灵柩还停在北门呢。都说国家要兴盛,吉祥的事儿就会出现;国家要灭亡,妖孽就会频繁现身。现在那些谗佞小人跟天子好得就像黏在一起,而忠良之士却被当成仇敌。这朝廷残酷暴虐,荒淫无度到了极点。就像我,屡次呈上谏章,结果都被当成废纸,我们这些臣子想进谏都难,上下完全阻隔了。正在大家都没办法的时候,恰好太师您奏凯回国,这可真是国家的幸运,万民的幸运啊!”

黄飞虎这一番话,那叫一个详细,从开头到结尾,把这些事儿说得明明白白。闻太师听完,气得大声叫道:“竟然有这种离谱的事儿!就因为我在北海打仗,结果让天子把纲常都给搅乱了。我辜负了先王的嘱托,耽误了国事,这可真是老夫的罪过啊!各位大夫、先生们先请回吧。我三天后上殿,自有奏疏呈给陛下。”

太师把众官员送出府,叫来徐急雨,下令封了府门,还交代说一切公文都不许投递。直到第四日面君之后,才允许开门处理事务。徐急雨领命,麻溜地就把府门给关上了。这事儿还有诗为证呢:

太师兵回奏凯回还,怎知国内事情多奸邪。君王失政乾坤混乱,天下分崩国家政事艰难。

十条奏疏安定国家,九重宫殿削除奸顽。山河旺气本该如此,总用心机也只等闲。

话说闻太师这三天,那是一门心思扑在写奏疏上,写成了条陈十道。第四日,就入朝面君了。文武官员都知道闻太师要上奏本,这天早朝,两班文武都早早聚集,百官朝拜完毕。

纣王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说:“有奏章的就出班,没事儿就散朝啦。”

左边班中,闻太师赶紧上前,行礼称臣道:“臣有奏疏呈上。”说着,就把奏本小心翼翼地铺在御案上。

纣王拿起奏本,开始阅览:

“具奏疏太师臣闻仲上言。奏为国家政事大变,有伤风化,宠信淫邪亲近奸佞,逆天治理施行惨刑,大大触犯天变,隐忧难以预测之事:臣听说:尧接受天命,把天下的事儿当作自己的忧患,可从来没把当皇帝当成享受。所以他诛杀驱逐那些乱臣,一门心思寻找贤圣之人,结果得到了舜、禹、稷、契还有咎繇这些大圣人辅佐他的德行,贤能的人担任各种职位。那时候教化到处施行,天下和和美美,老百姓都安于仁义,各得其所,干啥都符合礼仪,做事从容不迫,这就是‘王者必世而后仁’的意思。尧在位七十年,才把皇位让给虞舜。尧去世后,天下人不归顺尧的儿子丹朱,而归顺舜。舜知道这事儿躲不开,就登上了天子之位,让禹当宰相,靠着尧留下的那些辅佐之人,继承了尧的大业,结果垂衣拱手,啥都不用操心,天下就治理得特别好。还创作了韶乐,那叫一个尽美尽善。

“可看看现在陛下您继承皇位之后,本应该施行仁义,多给老百姓点好处,爱惜军民,对文官有礼貌,敬重武将,顺应天地。这样的话,社稷就能安定,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可谁能想到,陛下近来整天沉迷酒色,亲近那些奸佞小人,连夫妻恩爱都没了,把皇后炮烙挖眼,杀害自己的子嗣,这不是自己断了自己的后代吗?这些可都是无道之君才会干的事儿,是自己给自己招来灭亡的灾祸啊。臣希望陛下能痛改前非,施行仁政,兴办好事,远离小人,亲近君子。要是能做到这些,差不多社稷就能安稳,万民也会钦服,上天也会顺应,国祚就能长久,风调雨顺,天下就能享受太平之福了。臣我冒着得罪陛下的风险,把条陈开列在后面:

第一件:把那鹿台给拆了,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别再折腾了;

第二件:废除炮烙这种残忍的刑罚,让谏官们能放心大胆地尽忠进谏;

第三件:把虿盆给填平了,这样后宫的祸患自然就没了;

第四件:把酒池、肉林都给弄没了,省得诸侯们在外面议论纷纷,说咱们坏话;

第五件:把妲己给贬斥了,重新立个正宫,让内廷再也没有被蛊惑的忧患;

第六件:好好审查那些奸佞臣子,赶紧把费仲、尤浑给杀了,让大家心里痛快痛快,这样那些不贤之人就会自己跑远了;

第七件:打开粮仓,赈济那些闹饥荒的老百姓,让大家能吃上饭;

第八件:派使者去招安东南的叛乱,别再打仗了;

第九件:到山野里去寻访那些有才能的遗贤,消除天下人心里的疑虑;

第十件:多听听忠谏,把言路打开,让天下的事儿都能传到陛下耳朵里,别再被蒙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