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102章 我这名声还有名士投奔?

昌黎城

段尘已经来到昌黎有两个年头了,去年华夏对昌黎的一大批投资,如今也早已经见到了效果。

宽阔的街道两边树立着特制的太阳能路灯,每到夜晚亮起,整条街道亮如白昼。

因此也兴起了几条夜市,工厂建立,百姓富庶之后,城中的商贸也繁荣起来,其中有官府创办管理的超市,也有百姓开设的私人店铺。

早先世家的米粮店,杂货店,布料店等等,逐渐被官府的超市,饭店,衣物店所取代,这种渐变的革新是温和的刀子。

看不见,却总能割到世家最敏感的那一块。

两年来,昌黎城作为段尘的统治中心,实现工业化之后,大量人口涌入,也随之扩大了几倍。

内部的老旧城墙该拔的拔掉,在外围由钢筋混凝土修建的新城墙已经颇有规模。

其中主要工程,全部都是华夏一手承建,单从昌黎变化发展来看,也能看出华夏对段尘投资不留余力。

甄家车队进入城中,车辆在主干道行走,两边还能看到各种专门保留的景观树和人行道。

这里没有车辆撵出来的深厚车辙,有的只是平坦坚硬的土地,和围在两边的几层高的民居。

其中各种店铺一应俱全,仔细看来竟然比邺城还要繁华。

甄宓将帘子拉开,水汪汪大眼一眨不眨的盯着外面,好似要将这一切印在脑海中。

“宓儿,快到了,你也准备一下。”

张氏交代一声,便看到车队停到了一间巨大宅院门口,宅院位于昌黎工业区边缘,是段尘专门修建开发出的一片区域,用于卖给世家赚钱用的。

宅院古色古香,亭台楼阁,建筑精美,大门气派,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威严而有神。

甄宓下车,一边跟随母亲走入宅院,一边感叹:

“母亲,这里竟比邺城还要繁华一些。”

她从小生活在河北一个县城当中,但也曾经因为跟随父亲前去邺城住过。

那里同样有平坦宽阔的道路,有繁华的商业街,甚至由于民望增幅,也能出现各种几层乃至十几层高的建筑。

甚至由于审配的坐镇,城中商贸法令可以直接实行,各项税收直接收取,繁重货币也能依靠票证在邺城和周边县所支取,商贸应该更繁荣才对。

但相比眼前的昌黎,总感觉是少了些什么。

神话三国的大都市由于有各种功能的文士坐镇,加之民望增幅,有的夜晚同样能够照明,有的街道从来都是干净的,有的百姓总是能够感到幸福,脸上总会露出笑容。

特别是都城洛阳,有文士能够保证风调雨顺,炙热的阳光烧不到城中百姓的皮肤上,冬季的寒冷也侵扰不入城中半处,冬暖夏凉不是说说。

可惜早已经被董卓摧毁,早先护佑城市的民望也随之消散掉了。

“天下如此大,我也本以为邺城已经是北方最大最繁华的郡城,现在来看,这昌黎城也不遑多让。”

“能够将一边郡之地治理如此富庶,这段尘真可谓是雄主!”

张氏也感叹一句,随之带着女儿走入院落,挑选各自房屋,安置下人和物资。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张氏叫来家中下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拜帖安排道:

“将这个送到将军府中去。”

看着下人离开的背影,张氏心中忐忑,拿起笔和昌黎纸再次写信,在拜见段尘之前,她需要和丈夫故交郭嘉好好谈谈。

·····

23年3月中旬,此时距离段尘接待中原流民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时间,每日从山海关涌入上万流民,让辽东本就薄弱的官僚系统雪上加霜。

不仅是早先的探索者和辽东的官吏,就连段尘和郭嘉每天也是忙的团团转,一连多天空旷的将军府内文书不断,各项来往频繁。

府中处理公务的“办公室”很大,其中设立了十多张案牍,其中只有两张、有人使用,一张是主座段尘,另一张是陪座郭嘉。

案牍之上是堆积如山的公文,和不断响起的电话,旁边的桌子上有专门办公人员手敲键盘快要冒烟,速度极快。

郭嘉的头从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抬起,不顾及凌乱的头发和胡须,拿起一张公文便来到了段尘面前:

“主公,豪族带来的佃户人口过多,这些时日至少有300户豪族,10多万佃农,也是时候开始第一波迁移了。”

说着,他将一张表单交给段尘,上面是他们在昌黎修建的“别墅区”的购置情况,一个月的时间,基本没有多少空旷地方了。

“奉孝,这些天豪族的拜帖都快将我给埋了,其中还有不少世家的,是应该集中起来好好商议一番了。”

段尘也抬起头来,头发同样凌乱,满眼血丝,虽然从华夏临时拉来了不少能够干活的人,但很多事情还是需要他来亲力亲为的。

“对了主公,我们招贤馆这个月也考核出了第一批人才,您要不要前去看看?”

郭嘉摇摇头,让自己清醒一些,在自己的那凌乱的案牍上来回翻找,重要是找到了今早刚刚送来的招贤馆情况。

那案牍被其一通糟蹋,又如同猪窝一般,段尘几次想要劝告,却总被其以乱中有序而搪塞过去,久而久之也就懒得管了。

拿起名单,从上往下看去,下到十多岁的少年,上到耳顺乃至古稀之年的老者,足足好几页,上千人。

这倒是给段尘惊住了。

“怎么这么多人?”

他仔细想着,在招贤馆设立的题目虽然不难,但一个月上千人通过,还是让他难以反应。

“这也算正常,平时这些豪族和寒门除了征辟和举孝廉之外很少有其它为官的出路,现在中原人才大量北迁,主公开设招贤馆正中了他们的需要,其中我还亲自接见了不少名士。”

说着,郭嘉指出上面几个人的名字,有的竟然能让段尘感到熟悉,随之他也难免妄自菲薄:

“我这名声,怎么还有名士上赶着投奔呢?”

说到这里,他苦笑一声,本以为自己已经自绝于世家了,现在看来不仅仅有豪族移民辽东,还有名士出山辅佐,一时间到成为香饽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