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番话语,原本闲适躺着的段尘猛地坐直身子,神情变得异常严肃认真起来,郑重其事地道:
“吾胸怀壮志,意在夺取天下,又怎会仅仅满足于区区一个辽东之地呢?这辽东充其量只能作为我成就宏图霸业的根基所在罢了,断不可能成为束缚住我前进脚步的牢笼囚室!”
他很自信,从历史上看,从辽东吞并中原的创业集团不胜枚举。
现在的辽东,背靠华夏,整个各个民族活力,发展新兴工业,稳固下来之后,绝对不比中原诸侯要差。
“主公有此心便好。”
郭嘉还很放心,现在的主公才创业三年,正是最有活力的时候,只是这进驻中原之事不得拖延了。
正当众人讨论激烈之时,军部通讯打来。
段尘让两人小声一些,自己接通通讯。
面前并不是张道北,而是主管外交的李秋。
“段尘,倭国的谈判马上就要开始,在此之前,想问问你有什么需要的,到时候一并提出。”
打胜仗之后,李秋说话很自信,这是有实力的底气。
如今倭国几十万俘虏,整个战**团俘虏都在华夏手中,这次不让倭国掉几块肉,他就不姓李了。
“我这边没有什么需要的,只是希望华夏可以多要求一些融合点赔偿,能够往辽东援建越多越好。”
段尘摇摇头说道。
倭国中,哪怕是战国体系拿到他面前也不太管用,真的运过来他确实也不需要的,还不如多要一些融合点,给辽东来点工业投入。
这段尘是真的缺,越多越好。
想到融合点,他又接着问道:
“不知道你们这次准备了什么条件?”
现在的段尘,自然是有权限询问底线的,况且他也是这场战争参与者。
“我们的底线是100万融合点,还有全部的大化改新秘境,此外就是俘虏当中的战**团,我们不想作为筹码了。”
李秋毫不迟疑直接说道。
“如果我的条件不算上的话,融合点我们至少要150万才算回本,此外,那战**团留下是为了什么?”
段尘有些疑惑,战**团除了三位主将还活着之外,其它的都被他屠杀的差不多了,残留也就几千人。
在他看来,还是融合点更管用一些。
“毕竟是史诗级体系的,而且是巅峰军团,如果能够留下我们好好研究一下,说不定可以在蓝星组建一支常备军。”
李秋说完之后接着解释。
所谓的常备军也就是在蓝星利用超凡体系构建一支军队,早先华夏也有所组建,但都仅仅限于在研究阶段。
如今史诗级体系的残留军队就摆在这里,还是巅峰军团,自然可以好好利用。
对此段尘理解,毕竟他的天赋受限,半年一次,华夏有了融合点之后,能够构建一支蓝星常备军,那是再好不过了。
但他对战国体系实在看不上,说道:
“战国体系毕竟不在我们手中,要用战**团搞的话,受限非常大,人也不好挑,如果华夏想要尝试,三国这边我可以将一批掳掠过来的高句丽山林军交给华夏研究。”
段尘自然不可能直接把辽东军派去当实验品,华夏想要怎么研究他都不清楚,自己的嫡系兵种哪怕是普通士兵也不行。
不过高句丽就没事了,山林军也是其精锐兵种,他派过去一批给华夏,也省得些融合点。
“这···,我还需要请示一下。”
李秋自然想要立刻答应,但事关重大,他还是要询问一下的。
“嗯,估计今年就能送来,也没必要太着急,山林军我直接送到蓝星都没事,可惜需要耗费融合点。”
蓝星人到秘境,时刻都要消耗融合点,秘境人到蓝星也一样,要不然现在的蓝星恐怕早已经移民遍地了。
“这个没问题,我们主要的想法是做基础研究,本土的华夏人其实也是能走超凡体系的,有了这批军队我们就可以好好试一试。”
李秋说的轻巧,至于这所谓的试一试,段尘也想不明白了。
反正华夏这些年在秘境失意,有些精力全部搞到科研上了,现在真正的科技达到了哪种地步,他也想象不到。
“嗯,融合点多要一些,我太需要工业了。”
段尘再次强调之后便关闭了通讯。
郭嘉徐庶两人已经等候多时,都询问道:
“主公,不知道这新工业援助要到什么时候?”
两人来到辽东不少时间,看的书也不少了,自然明白工业的作用,现在的辽东能够一边屯田一边开荒一边搞基建,然后搞着普及教育,组建全甲军队等。
这些可主要都靠着工业。
两次投入,一座昌黎造铁和水泥等重工业基地,加上通辽已经发展起来的轻工业基地,北境玄菟的农工化肥生产基地。
现在的辽东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百姓温饱了。
这要再来几次工业投入,带来的发展收益想都不敢想了。
“估计要一两个月吧,我们做好准备就行。”
段尘也挺高兴,这两年华夏在辽东投入了50万以上的融合点,就已经足够辽东工业起步了。
这要再要个50万,再搞几个工业城市,那他就真的好起来了。
想到这里,他一时间也感到自己确实是吞资源的。
当年华夏一年融合点也不到30万,哪怕是蓝星前10国家,一年能拿到个150万左右都不错了。
这是需要本土和几千个秘境分的。
而现在段尘张口就是50万,是其它主力秘境10年的总投入。
不过他也不是不办事的人,这些资源投入到辽东这里,还是很有回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