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219章 秘境贸易与北方发展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第219章 秘境贸易与北方发展

作者:工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17:38:26 来源:小说旗

“下一步,我们就是要开始建设与各个秘境的贸易线路,具体的细致还待商议,华夏会根据秘境的情况,制定完善政策,大家也可以协同思考一下。”

张道北再次说道。

融合点自由之后,早先华夏无条件大规模支持的局面肯定是不可能维持了,想要将整个盘子给做大了,那其中贸易是必不可少的。

像是这等变化,米国倭国甚至汉斯国等早一步的国家,早已经探索透彻了。

“此外,蒙古西征秘境的北伐战争,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点项目,今年我们很可能会再次出动大规模兵力,而这次面对的敌人,只会更为危险。”

郭战也提到了秘境战争。

融合点自由之后,所谓的秘境战争就很大程度是全面战争形态。

段尘确实留下来了两股部队,但真的想要维持,肯定是需要华夏和李凯之自己立住的,更多的他实在管不了。

“辽东这边,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比较大,很可能只能小范围的实现贸易,更多的还需要华夏支援。”

现在段尘也是直言不讳了,南边袁绍和公孙瓒估计也快了,所谓的稳定发展,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像是这样的贸易,只有秘境局势稳固的可能进行,诸如段尘、李凯之这样的,确实也没有什么开发能力。

这些军部也明白。

华夏军部与探索者保持着某种默契,好似是早期大唐的皇帝和节度使,节度使掌握大权,但某种程度上完全效忠于中央。

但对于华夏来说,这种联系会更为紧密。

至于说探索者独立?或是华夏剔除探索者势力?

这两个问题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探索者势力看作为国家势力的延伸,而探索者本身是实际掌权者和代言人。

具体来看,段尘就是军部一员,是军部SS级权限,神话三国区统领,是掌握大权的军部封疆大吏,是地方实力派。

但他和军部不是两个国家。

神话三国体系强大,独立性很强,很多的官员和武将,都不是军部的探索者,而是段尘自己发掘的嫡系人才或是世家势力。

这就产生了段尘权力上的说一不二。

但更多的地方,内政却是一个大秘境区的统领,加上麾下的官员。主要的掌控力量都是军部的一员,根本就没有所谓独立一说。

诸如赵甜,其麾下的几个丞相,还有各个地方长官,甚至是边境异族聚集区的总督,探索者占很大一部分。

某种程度上来说,探索者归属于晚唐秘境总督区掌管,而赵甜就是晚唐秘境总督。

可以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是军部S级权限人物。

段尘则是神话三国区总督,军部SS级人物,只是影响力基本与最顶尖的SSS级齐平了。

如此而已。

最终的讨论结束。

华夏国的第一批,贸易选定了【晚唐】【二战华夏】【高句丽渔阳节度】这三个秘境,剩下的四个主力秘境都是立足未稳的,因此暂不进行。

·····

融合点自由,华夏走入了一个新阶梯,而段尘也该回到辽东种地了。

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辽东大地被大自然赋予了新的生命,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辽阔的大平原上,冬季的积雪开始逐渐消融,大地母亲在轻轻褪去冬日的银装。

随着积雪的融化,第一次春汛也如约而至。

积雪融水像欢快的孩子一样,哗哗地奔腾着,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它们在大地上留下了一片肥沃广袤的土地,这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这片黑土地肥沃而丰饶,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正嗷嗷待哺,期待着种子的播撒。

密集的河渠将河水引入到大平原的各个角落。

这些河渠以一座座重镇为中心,如蛛网般向外延伸扩展,将生命之水输送到每一片需要滋润的土地。

在大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村庄如同点点繁星,点亮了一片片黑土地,逐渐覆盖了整片平原。

望着这片大平原,段尘不禁感叹道:“我喜欢辽东。”

他的语言很匮乏。

这个时候他如果能够说上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或许也能够人前显圣。

再不如,他也可以期待一下说些什么:喜看麦菽千重浪。这样希望收获的诗句。

最不济段尘也可以来上一句:妇姑荷箪食,百姓携壶浆。这样的描述百姓劳作的口口相传的诗句。

但他最终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只能是说上一句:“喜欢而已!”

“主公且看,前方这些村落便是乐浪人和高句丽人的聚集区了。”

王烈一路跟随,同样骑着高头大马,边看边向着段尘讲解道。

段尘闻言,顺着王烈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平原上,分布着许多村落。

这些村落规模不大,但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哦?我看这些百姓虽然生疏,却也能安稳耕作,松嫩之地教化的很好啊!”

段尘不禁赞叹道。

他定睛细看,发现这些村民中,有一部分人的面容与汉人略有不同,想来应该就是乐浪人和高句丽人了。

这些人虽然外貌有些差异,但他们同样在大平原上辛勤地耕种着,有的甚至已经开着播种机开始干活了。

段尘心中暗自点头,如今农机分派到村,由三老掌控,这不仅提高了耕种的效率,也让百姓们的劳作变得更加轻松。

“主公,乐浪人本就基本已成汉民,高句丽人这些年也多从事农耕,除了扶余人和部分蛮族之外,松嫩两郡百姓农耕倒也是安稳。”

王烈解释道。

段尘对王烈的工作成果表示满意,这位北方松嫩两郡主官,刚一上任便很好地缓解了松嫩两郡的矛盾,并且合理地安排百姓进行春耕,使得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段尘一路从北境城北上,沿途所见,百姓们生活虽然比不上南方的繁华,但也算得上是安居乐业。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段尘心中暗自感叹:

“彦方(王烈字),做得确实很好了。北方两郡有他在,我也能安心了。”

他对王烈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此之前,松嫩两郡一直是由张飞和太史慈严格把守,实行军事化管理。

所谓的开垦荒地、进行第一批屯田等举措,实际上都是在军管的强制下推行的。

然而,自从王烈来到这里后,短短两个月时间,他不仅将各项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同化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

无论面对哪个族群,王烈似乎都有办法对他们进行教化,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

如今,春耕已经开始,各地的农机分配合理,民族得到妥善安置,城市布局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各种治理一方的政策纷纷得以实施,拥有近 200 万人口的松嫩两郡终于开始正常运转起来。

某些时候段尘也不得不承认,大儒还是很有分量的,这位王烈的虽然没有精神天赋,但是文士技【仁德催丰】很有效果。

是非常不错的民望运用类文士技,只要有民望,发展农业非常快。

而段尘当前对北方的定位主要就是农业,他要让松嫩两郡,成为辽东后方的大粮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