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66章 祖父心事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66章 祖父心事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曹逸家春分播种的小范围育秧在父亲和大爷的精心照料下,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父亲和大爷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秧田边,仔细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他们弯着腰,目光专注地审视着每一株秧苗,仿佛在对待最珍贵的宝贝。

为了确保秧苗能够茁壮成长,父亲和大爷根据经验,适时地浇水、施肥。他们深知,这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最终的收成。

在阳光的照耀下,秧苗一天天地拔高。父亲和大爷看着逐渐茂盛的秧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可以将这些秧苗移植到更大的田地里,期待着今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曹逸家春分播种的小范围育秧,与那些没有育秧直接播种的农田相比,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曹逸家精心育出的秧苗,长得整齐且健壮,叶片翠绿而富有生机。而那些直接播种的农田,种子的出芽率参差不齐,秧苗的生长速度也有快有慢,整体看起来显得杂乱无章。

由于经过了育秧阶段的精心呵护,曹逸家的秧苗根系更为发达,能够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在面对恶劣天气时,也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而直接播种的秧苗,扎根较浅,在风雨来临时,容易倒伏,影响生长和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愈发明显。曹逸家的秧苗茁壮成长,仿佛一片绿色的希望之海;而直接播种的农田,还在为苗株的稀疏和生长不均而烦恼。

村里的乡亲们发现曹逸家育秧后,那反应可谓是五花八门。

老张头扛着锄头路过,看到那整齐健壮的秧苗,眼睛瞪得老大,嘴里嘟囔着:“哟呵,这曹家咋弄的这秧苗,咋就长得这么好哩!”

隔壁的王大婶提着菜篮子凑过来,一边瞧一边啧啧称奇:“这可真是新鲜法子,咱可从来没这么试过,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李大叔站在田埂上,眉头微皱,心里犯着嘀咕:“这要是真行,咱明年也得学学,可别错过了好法子。”

村里的孩子们也跟着凑热闹,在田边嬉笑打闹,嘴里喊着:“曹逸家的秧苗长得比我们地里的都高!”

最激动的要数杨铁蛋的爷爷,他直接跑到曹逸家,拉着曹逸父亲的手说:“曹老三,你这是要给咱村开创个新路子啊,可得好好跟我们讲讲。”

有看好的,也有很多人不看好曹逸家的育秧方式。

刘婆子撇着嘴,阴阳怪气地说道:“哼,瞎折腾啥,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不用,搞这些新花样,能成才怪!”

杨大爷蹲在一旁,抽着旱烟,摇摇头说:“我种了一辈子地,就没见过这样育秧的,等着瞧吧,指不定要出啥岔子。”

孙大嫂扯着嗓子喊道:“别到时候颗粒无收,哭都没地儿哭去!”

杨三叔则一脸严肃地告诫周围的人:“都别跟着瞎起哄,老老实实按老办法种地才保险。”

父亲和大爷自然也听到了村里的那些议论声。

父亲听后,只是默默地低着头,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但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他对大爷说道:“大哥,甭管他们咋说,咱们精心照料着,看到底行不行。”

大爷则是冷哼一声,气呼呼地说:“这些人,就知道守着老黄历,咱们做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瞧瞧!”

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大爷心里还是忍不住犯嘀咕,毕竟众口铄金,那些不看好的声音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头。

祖父知道后,把父亲和大爷叫到跟前,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说道:“孩子们,甭去管那些风言风语,既然决定这么干了,就好好干!咱曹家从来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只要咱自己心里有底,有决心,就放手去做。”

父亲和大爷听了祖父的话,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信心。

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父亲,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大爷也拍着胸脯保证道:“有您这句话,我们啥都不怕,一定把这秧苗育好,让那些说闲话的人闭嘴。”

尽管村里的闲言碎语不绝于耳,但这对曹逸的一大家人丝毫没有产生影响。

父亲每日依旧早早起床,精心地照料着秧苗,仿佛外界的声音都被那绿油油的秧苗所隔绝。大爷则专注于查看土壤的湿度和肥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农事操作,那些不看好的话语在他耳边如风过无痕。

母亲和大娘每天在厨房里忙碌着,为家人准备可口的饭菜,她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对于村里的议论只字不提。姐姐们在屋内织布,那穿梭的梭子不曾因外界的干扰而有半分停顿。

大哥曹帅练武现在已经不用祖父监督了,最开始每日鸡鸣时分,曹帅便跟着祖父来到屋前的空旷草地。

祖父让曹帅先扎马步,双脚外开,膝盖微屈,腰杆挺直如松,头顶一碗清水,水不可洒出半滴。曹帅初时觉着容易,未几,双腿便颤抖不止,汗水如注般淌下,那碗中的清水也微微晃动。他紧咬双唇,苦苦支撑。

扎完马步,便是俯卧撑。祖父严令曹帅一口气需做满两百个,且动作务必标准。曹帅的双臂渐感酸麻无力,可一思及祖父的威严神色,便又奋力坚持。

而后是仰卧起坐,曹帅躺在草地上,双手抱头,艰难地一次次起身。每起一次,腹部便传来一阵剧痛,然他不敢有丝毫怠惰。

基本功练罢,祖父又令曹帅绕着草地疾跑,需在规定的时辰内跑完二十圈。曹帅气喘吁吁,拼命迈动双腿,脚底与草地的摩挲令他脚掌生疼。

到现在每日天色未明便起身,先围着村子慢跑数圈,活动筋骨。待身体微微发热,便回到家中庭院。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紧戟杆,双目凝视前方。首先是扎马步,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重心下沉,仿若脚下生根。这看似简单的动作,曹帅却要保持半个时辰,汗水顺着额头不断淌下,浸湿了衣衫,他也纹丝不动。

扎完马步,开始练习基本的刺戟动作。他双手用力将戟向前刺出,口中发出“喝”的一声,力求每一次刺出都迅猛有力。

祖父在一旁仔细观察,不时出声指点:“帅儿,手臂再伸直些,腰部发力!”曹帅闻言,立即调整姿势,重新刺出。

练完刺戟,便是挑戟。他将戟由下往上挑起,仿佛要把天空都划破。这一动作对臂力和腕力要求极高,曹帅起初只能挑起几次,便感到手臂酸痛,但他咬着牙坚持,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的极限。

到了午后,阳光炽热,曹帅却没有休息。他开始练习戟的横扫动作,双手挥舞着沉重的戟,风声呼呼作响。每一次横扫,他都想象着面前是敌人,要以雷霆之势将其击败。

傍晚时分,曹帅也不停歇,继续练习着各种招式的衔接与转换。祖父会突然出手攻击他,以检验他的反应能力和实战技巧。曹帅全神贯注,应对着祖父的每一次攻击,虽然常常被祖父轻易制住,但他从不气馁,反而更加刻苦地练习。

曹帅学习的很刻苦,常常练到月上中天仍不罢休。

夜晚的凉风拂过,却吹不散他周身的热气。他双手紧紧握着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些复杂的招式,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到位。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滴滴落下,在地上形成一小片水渍。

有时,他练得太过投入,以至于手脚都磨破了皮,鲜血染红了戟杆,他也仿若未觉。只是在稍作停歇时,简单处理一下伤口,便又继续投入练习。

村里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曹帅练武时发出的呼呼风声和他沉重的喘息声。

祖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也明白,只有这般刻苦,才能真正掌握家传武学的精髓。

时间来到清明节这日,祖父都会默默地一个人在书房。

书房里弥漫着陈旧书籍的气息,祖父坐在那张老旧的书桌前,目光凝视着窗外飘洒的细雨,神情落寞而又凝重。

他的面前摊开着一本泛黄的家族族谱,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名字,仿佛在与那些逝去的亲人对话。

偶尔,他会微微闭上眼睛,深深地叹一口气,那叹息声中似乎包含着无尽的思念和追忆。

这一日,祖父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中,那些与亲人共度的时光、欢笑与泪水,都在他心中不断翻涌。

他不愿被人打扰,只想在这寂静的书房里,独自与内心的情感相伴,向逝去的亲人默默诉说着未曾说出口的话语。

父亲和大爷都知道祖父在清明节这日会独自在书房缅怀。

他们心领神会,默默地不去打扰祖父,只是在门外轻手轻脚地走过,生怕惊扰了祖父的思绪。

深知祖父对家族过往的深情,也明白这份默默的怀念是祖父心中的一片净土,所以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份宁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