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105章 收获的季节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105章 收获的季节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二娘仔细地检查着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物件。

“二娘,东西都带齐了吧?”曹逸问道。

二娘点了点头,说道:“都齐了,咱们这就出发。”

三姐手里提着一篮干粮,微笑着说:“有了咱们的帮忙,家里的稻谷一定能很快收完。”

一路上,曹逸兴奋地看着道路两旁金黄的稻田,那一片片稻田仿佛是被阳光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微风拂过,沉甸甸的稻穗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一首美妙的乐章。

曹逸的目光被那饱满的稻穗深深吸引,它们低垂着头,像是在谦逊地诉说着丰收的故事。每一株稻杆都挺直了腰杆,仿佛在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稻田里偶尔会飞起几只小鸟,它们在稻穗间穿梭,似乎也在为这丰收的景象欢呼雀跃。

曹逸忍不住伸手去触摸那金黄的稻穗,感受着它们的柔软和饱满。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秋收的期待。

“二娘,你看这稻子长得多好啊!”曹逸兴奋地说道。

二娘微笑着点头:“是啊,今年是个丰收年,咱们可得加把劲,把这些稻谷都收回家。”

三姐望着稻田,眼中也满是欢喜:“这么多稻谷,咱们可有得忙咯。”

曹逸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让他沉醉其中。他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在稻田里辛勤劳作的场景,也看到了丰收后堆满粮仓的喜悦。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他们生活的希望和寄托。

回到家之后,一大家人已经去了地里。曹逸他们赶忙放下东西去地里帮忙。

当他们匆匆赶到地里时,一大家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劳作着。看到曹逸他们,长辈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爷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大声说道:“你们可算来了,就等着你们来添把力呢!”

大娘也笑着迎了上来:“一路累坏了吧,快歇歇再干活。”

大哥曹帅放下手中的镰刀,跑过来接过曹逸手中的工具,说道:“二弟,一会儿跟着我,我教你怎么割得又快又好。”

大姐曹丽则递过来几壶水,说道:“先喝点水,解解渴。”

曹逸和二娘、三姐看着这一张张亲切的面孔,心里暖暖的,二话不说就加入了劳作的队伍。

曹逸的父亲和母亲也想在这丰收的时节亲手收获稻谷,野兔舍那边需要人看着,便带着曹相一起在那边照看喂养。

曹逸的父亲在野兔舍里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笼子,确保野兔们都有足够的水和食物。母亲则在一旁轻柔地抚摸着一只小野兔,眼中满是慈爱。

“当家的,你看这几只小兔子长得多快呀。”母亲微笑着说道。

父亲点了点头,“是啊,可得照顾好了,都能卖个好价钱。”

曹相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时不时地问这问那。

“父亲,为啥这只兔子的毛颜色和其他的不一样呢?”

父亲耐心地解答着曹相的问题,“这是因为它们的品种不同,就像人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一样。”

一家三口在野兔舍里忙碌着,虽然这里没有收割稻谷时的热闹喧嚣,但也充满了温馨与希望。

曹逸的祖母带着二姐曹艳和妹妹曹娟在家喂养家畜和做饭。

祖母虽已头发花白,但动作依旧麻利。她双手利落地将草料抱起,均匀地分发给圈里的猪、鸡和羊。那些牲畜们一拥而上,欢快地吃着。

二姐曹艳提着沉重的水桶,脚步匆匆,一趟又一趟地为家畜们添加清水。她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晶莹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可她顾不上擦拭。

妹妹曹娟,小小的身躯努力地帮忙拿着小盆,紧紧跟在祖母和二姐身后,那模样乖巧又认真。

“艳儿,水别洒出来了,仔细着些。”祖母一边分发草料,一边扭头叮嘱道。

“知道了,祖母。”曹艳应着,手上的动作又加快了几分。

祖母她们忙完喂养家畜的活儿,抬头看看天色,又匆匆走进厨房,开始准备一家人的饭菜。曹艳熟练地帮忙洗菜切菜,细长的豆角在她手中被切成均匀的小段。曹娟站在一旁,小手紧紧地抓着要递给曹艳的调料和工具,眼睛专注地盯着姐姐和祖母的动作。

厨房里弥漫着烟火的气息,祖孙三人默契地配合着,为这个丰收的日子增添了一份温暖的家的味道。

祖父则牵着牛,慢慢地走在乡间小道上。牛儿悠闲地吃着路边的青草,祖父时而停下脚步,看看牛儿吃草的情况,时而抬头望着远方的田野,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赵鹏表哥和张辽张合两兄弟都回各自的家帮忙秋收。

赵鹏一回到家,就立马换上了粗布衣衫,跟着父亲走进了金黄的麦田。他挥舞着镰刀,动作熟练而有力,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小姑家中,张辽和张合齐心协力。张合负责将割下的麦子捆扎好,张辽则把一捆捆麦子搬到牛车上。兄弟俩配合默契,虽累得气喘吁吁,却一刻也不停歇。

他们深知,这一年一度的秋收,是全家的希望,也是辛勤劳作一年的成果,必须全力以赴。

一大家人看着越来越热的天气,决定先回家吃饭,等天气凉点再去田里。

众人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向家中走去。曹逸走在队伍中间,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水,嘴里嘟囔着:“这太阳可真毒啊。”

二娘笑着回应:“可不是嘛,先回去吃顿饱饭,养足精神。”

回到家中,饭菜已经摆上了桌。大家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祖父喝了一口汤,感慨道:“累了半天,这饭菜吃着格外香。”

吃完饭,众人或靠在椅子上小憩,或坐在门口扇着风,稍作休息,等待着天气凉快些再继续去田里劳作。

在这秋收的忙碌时节,大多数人都选择带着干粮在地里解决午餐。

田间地头,人们找个树荫处,或席地而坐,或靠在树干上。从怀里掏出用粗布包裹着的干粮,有的是几张硬邦邦的面饼,有的是几个已经凉透的窝头。就着水壶里的凉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一位大叔咬了一口面饼,粗糙的面饼在嘴里艰难地咀嚼着,他却毫不在意,说道:“能填饱肚子就行,抓紧时间多干活。”

旁边的小伙子嘴里塞着窝头,含糊不清地应和着:“是啊,早点干完活,心里踏实。”

几个妇女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干粮,还不忘互相打趣几句,给这繁重的劳作增添了几分轻松。

虽然这干粮简单粗陋,也没有热乎的饭菜可口,但人们为了抢收庄稼,毫无怨言,匆匆吃完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中去。

有些村民的烟囱里升腾起袅袅炊烟,那是妇人们在为劳作的家人准备饭菜。大街小巷里,孩童们嬉笑玩耍,偶尔会被长辈们唤去帮忙拿个东西。

打谷场上,铺满了金黄的稻谷,人们用农具翻晒着,谷粒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璀璨。一旁的老牛悠然地吃着草,偶尔发出一声低沉的哞叫。

村口的银杏树下,几位老人坐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田间的小路上,不时有拉着庄稼的牛车缓缓走过,车轮吱呀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远处的田地里,还有未收割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等待着人们的归来。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忙碌而又欢快的气氛中。

下午天气稍微凉快一些,曹逸一大家又开始去地里忙碌。

曹逸扛着农具,走在最前面,脸上满是干劲。二娘和三姐紧跟其后,手里也拿着工具。

到了地里,大家二话不说,立刻投入到劳作中。曹逸弯下腰,熟练地收割着稻谷,手中的镰刀快速地舞动着,一茬茬稻谷被整齐地割下。

二娘和三姐则在一旁将割好的稻谷捆扎起来,动作利落。

祖父在田埂上指挥着,“这边多割一些,那边的再等等。”

祖母也没闲着,她把大家喝空的水壶装满水,送到每个人手中。

一家人齐心协力,田间只听见镰刀割稻的声音和人们的喘息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劳动画卷。

劳作到天色渐暗,大家终于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此时每个人都已疲惫不堪,但望着那一堆堆收割好的稻谷,脸上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把稻谷装上车,咱们回家!”祖父大声说道。

众人纷纷行动起来,将稻谷一捆捆搬到两辆牛车上。曹逸和大哥用力地抬着沉重的稻捆,汗水再次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二娘和大娘则细心地把散落的稻谷收拾起来,不让一粒粮食浪费。

装好车后,祖父一声吆喝,两辆牛车缓缓地向着家的方向驶去。车轮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辙印,仿佛记录着这一天辛勤劳作的痕迹。

晚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大家跟着牛车缓缓走着,心情却格外舒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