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56章 增税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56章 增税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大年初五,本应是喜庆祥和的日子,可巳时刚到,差役就气势汹汹地来到村里,毫不留情地大声宣布:“今年税收更改,十税一!”

村民们正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氛围中,听到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大过年的,这不是存心不让人活吗?”老张头气得直跺脚,手里的鞭炮都掉落在地。

李大娘搂着孩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年还怎么过啊?”

年轻的小李握紧拳头,眼睛里满是怒火:“简直是丧心病狂!”

差役却不管不顾,冷哼一声:“这是上头的命令,谁也别想违抗!交不上税,等着坐牢吧!”说完,便扬长而去。

村民们望着差役远去的背影,心中的喜悦被绝望和愤怒所取代,这个新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一位年老的村民坐在村头的老黄葛树下,回忆着往昔,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沧桑。

他缓缓说道:“我小的时候啊,那还是三十税一,日子美满得很呐。一家人不愁吃穿,逢年过节还能有点小热闹。后来我成家没多久,就变成十五税一了,虽说日子紧巴了些,但好歹还有点余钱。可谁能想到,现如今又变成十税一了,哎……”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村里百姓听闻税收十税一的消息后,顿时炸开了锅。

李大爷坐在自家门槛上,愁眉苦脸地叹气:“这日子可怎么过哟,本来就紧巴巴的,这下又得多交不少税。”

王大嫂一边哄着哭闹的孩子,一边抹着眼泪说道:“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还要多交税,这不是要逼死人吗?”

赵大叔气得把东西往地上一扔,破口大骂:“这官府也太黑心了,简直不给咱老百姓活路!”

刘婆婆颤巍巍地说道:“老天爷啊,开开眼吧,救救咱们这些苦命的人。”

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满是抱怨和无奈,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唉声叹气,愁容满面。

曹逸一大家听闻消息,祖父坐在堂屋的主位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简直是不让人活了!”祖父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晃了几晃。

曹逸的父亲紧皱着眉头,在一旁说道:“父亲,如此下去,咱们家也难以支撑啊。”

曹逸的母亲面露忧色,轻声道:“这可如何是好?听说秀才可以减免赋税。”

曹逸紧紧握着拳头,咬牙说道:“祖父,那我定要快点考取秀才,为咱家争取这减免赋税的机会!”

祖父语重心长地说道:“逸娃儿,你还小,现在不用太过操心,好好学习,才能考取功名。”

曹逸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祖父:“祖父,我知道您是为我好,可我也想尽一份力,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

祖父轻轻拍了拍曹逸的肩膀:“好孩子,有这份心是好的,但读书才是你当下最重要的事。只要你能考取功名,咱们家就有希望。”

曹逸重重地点了点头:“祖父,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祖父沉默片刻,长叹一口气:“考取秀才谈何容易,但这也是一条出路。不过,咱们也不能光指着这一条路,还得想想别的谋生法子。”

曹逸的大爷思索着说:“要不咱们多种些经济作物,拿去集市上卖,兴许能多些收入。”

曹逸的大娘接着说道:“我可以多做些针线活,绣些帕子、香囊之类的,拿到集市上去卖。

曹逸父亲说道:“父亲,我家的野兔舍到了春季繁衍会多出不少小兔崽子,到时候可以多卖点钱。”

祖父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这倒是个法子,可得精心照料着,别出了岔子。”

曹逸也跟着说道:“爹,我也会帮忙照看野兔舍的。”

母亲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只盼着能顺顺利利,多挣几个钱,好把这赋税给交上。”

祖父说道:“家里的钱财可以维持几年现在的消耗,不必太担心,有好的方法就做。”

曹逸的父亲接话道:“父亲,依我看,咱们当下应以多养家畜为主。可以多买些小猪崽和羊羔,精心喂养,等长大了能卖个好价钱。”

母亲点头应和:“是呀,咱们还能养些牛,既能耕田,日后卖了也能有不少收入。”

大哥说道:“鸡和鸭也不能少,下的蛋能自己吃,也能拿去卖。”

二姐补充道:“养的多了,还能卖些幼崽给其他人家。”

祖父听着众人的想法,微微颔首说道:“今年先把野兔子多养些,买两头牛回来,地里更轻松,还可以拉东西,再喂点鸡鸭,供自家吃蛋。猪和羊嘛,咱们先看看情况,明年再说。”

父亲立刻接话:“父亲,我定会用心照看好兔子,保证让它们健健康康地繁衍。”

大爷一脸严肃地说:“那买牛的事儿就交给我,定要挑两头壮实的。”

祖父满意地点点头:“好,好!那大家就各司其职,咱们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曹逸听完家族的决定后去野兔舍看了会,只见那些野兔或蹦蹦跳跳,或安静地咀嚼着草料,他心里默默盘算着如何能让它们更好地繁衍。

看了一会儿,曹逸便回屋看书卷。他深知读书考取功名对家族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不能在养殖之事上投入过多精力,唯有努力读书,将来才能给家族带来更大的荣耀和保障。

屋内,曹逸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书卷,时而眉头紧皱,思考书中的难题,时而奋笔疾书,记录下自己的心得。

春节还没过完,日子还是要过。虽然街头巷尾还弥漫着节日的余韵,大红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但家里的生计问题可容不得半分懈怠。

清晨,当家的早早起身,看着还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孩子们,心中虽有不忍,却也无奈。他轻轻叹了口气,开始筹划新一年的农事。

主妇也没闲着,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简单的早饭。一边做饭,一边盘算着家里的存粮还能支撑多久。

孩子们陆续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还没从节日的慵懒中完全恢复。可当他们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也懂事地收敛了玩闹的心性。

“春节虽好,可这日子还长着呢。”当家的喃喃自语道,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又要为生活奔波忙碌起来。

曹逸家在村里属于过的比较好的,可即便如此,新年已过,一切却也和原来一样没什么变化。

清晨的阳光洒在庭院里,曹逸从睡梦中醒来,看着熟悉的房间摆设,心中明白,日子依旧要照常过。

家中的几间大屋虽算宽敞,但也有了岁月的痕迹。父母依旧每日辛勤劳作,操持着家中的里里外外。

厨房里,母亲熟练地准备着早饭,虽然食材算不上丰盛,但也能让一家人吃饱。父亲则在院子里检查着农具,准备开春后的农事。

曹逸走出房门,帮着父亲整理杂物,心中想着:“虽说咱家在村里过得不错,可也不能安于现状,得想法子让日子更红火。”

邻居们偶尔路过,投来羡慕的目光,夸赞着曹家的殷实。可只有曹逸一家人清楚,这看似不错的生活,也需要他们不断努力去维持和改善。

大爷想着家里早点有牛,最近几日都在打探消息。

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庄,鞋子都磨破了。有时遇到好心的人,会给他指个大致的方向;有时则会吃闭门羹,被人当作是别有用心。

这一日,大爷来到一个偏远的小村,向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老农打听。老农停下手中的活儿,眯着眼想了想,说道:“听我那在镇上做工的侄子说,镇西头的张大户家最近要卖几头牛。”大爷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声道谢后,顾不得疲惫,拔腿就往镇西头赶去。

到了张大户家,大爷看到院子里的几头牛,个个膘肥体壮。可张大户开的价却让大爷犯了难,那价格远远超出了他的预算。大爷咬咬牙,试着跟张大户讨价还价。张大户却是一脸的不耐烦,态度坚决,不肯让步分毫。

大爷无奈,只能失望地离开。回去的路上,大爷心情沉重,脚步也变得愈发沉重。但他心里想着家里对牛的迫切需求,暗暗下定决心,明天还要继续去打听。

回到家中,大爷一脸的沮丧,家人围过来询问情况,大爷把在张大户家的遭遇说了一遍。

父亲皱着眉头说道:“这价格确实太高了,咱们再想想办法。”

曹逸在一旁说道:“大爷,您别灰心,说不定还有其他的途径能找到合适的牛。”

第二天,曹云又早早地出门了。这次他决定去更远的乡镇碰碰运气。一路上,大爷走得气喘吁吁,却一刻也不敢停歇。

终于到了隔壁镇,大爷在集市上四处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卖牛的贩子主动找上了他,说自己有几头不错的牛要出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