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17章 找来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第17章 找来

作者:一只九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39 来源:小说旗

下午老刘头和刘树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小秦秀才的私塾收学生,但现在不收,要等到年后再收下一批。

可只收男孩,不收女孩。

刘树有些无奈地说道:“那秦秀才说了,来他私塾读书的孩子都是立志要考科举的,不能让女人污秽了这神圣之地。”

刘小冬脸色当场就变了,瘦小的黄色小脸肉眼可见地黑了两度:“真是个道貌岸然的假君子,女子污秽,他还是他娘生的呢?我看他才污秽,他就是茅坑里的屎泡子。”

刘树见她女儿脸黑成包公,气急败坏地大骂,身上汗毛直竖,连忙上手捂住了她的嘴。

“我的老天爷啊,你大人有大量不要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啊。”

然后拖着四处乱蹬的刘小冬进了屋:“我的姑娘啊,你是怎么了,怎么跟鬼上身一样,一下子乱吼乱叫起来了,你可吓死爹了。”

刘小冬被他爹捂嘴的时候就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刚才的她有些过激了。

在她的星际国家里,无论男女,都有全年龄段的义务教育。她从一开始想让家里人都读书开始,就没落下过女孩子,虽然想过难,但没想到会这么明目张胆地歧视女性。

士可忍孰不可忍!

她一下子就暴跳如雷,女子污秽,满是臭男人的私塾圣洁?

啊!我去你爹的圣洁,一群藏污纳垢的伪君子而已。

“以后谁也不许去这家私塾读书,遇到这家人也绕道而行,不然晦气沾身,长不高,不吉利。”刘小冬如是说。

她刚才大喊大叫,家里人也都听到了,但破天荒地并没有责怪她说那些话。

现在她这么一说,家里人又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貌似有些不对劲啊。

不过刘小冬懒得计较了,都是一家人,没有二心才好呢,她也省事。

眼下去镇上读书她已经彻底不考虑了,甚至想到以后做什么事都不带镇上玩。

然后又考虑是不是要几个娃娃全部去县城读书。

可是一下子目标有点太大了。

她一时半会还没想好。

刘小夏见她脸色稍缓,凑过来小声道:“那个,冬妹,我年纪大了,就不读书了,就在家帮着种田,再顺带做着柿饼就可以了。”

刘小冬转过头难以置信地看着低着头依旧比她高很多的大哥。

然后刘小秋也凑上来,很是安慰地说:“冬,你别气,姐姐也不读书,你跟小妹和小弟去读。”

刘小冬哭笑不得,这两个半大孩子是在安慰她吗?这种自我了结的安慰方式实在是过于残忍了。

镇上读不了,就去县里读呗,实在不行花大钱请个夫子来家里教也不是不行。

而且她还有柿饼没卖呢,相信柿饼卖了后,她能赚更多钱,到时候夫子就请两个,一个白天教一个晚上教,羡慕死别人。

不过这些都是生气时的想法,不能作数。

她脸色一变,用非常肯定 的语气说道:“读,所有人都要读书,你种田,想跟爷爷一样种一辈子吗?你看看他种田多辛苦。”

刘小夏被说的脸色臊红,一边的爷爷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个人小但主意特别正的小孙女。

刚才她咋呼着骂人的样子实在是不像他刘家的人,他跟老伴赵来英生活一辈子了,连跟人红脸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孙女不像他家的,但又是他家的。

不过这样也好,不怕事,还有主意。

就是年龄太小,还不够沉稳,不过不怕,有他和老婆子在,两个人多花点心思,教一教,等到他们入土的时候,相信一定能把孙女教得沉稳又有主意的。

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就开始说教,他要等晚上的时候跟老婆子商量一下。

这件事不欢而散,大家都默契地没再说读书的事。

但都没闲着,因为刘小冬已经讲起了芦苇滩的事。

既然决定开荒,那就趁着现在农闲搞起来。

早一天开动,明年春天种庄稼的时候就多锹地。

管他什么税不税,里正不里正的,刘小冬说的对,先搞起来,等准备得差不多了再说,不然永远搞不起来。

刘家人莫名又诡异地跟着刘小冬的步调走。很是神奇。

村子里的人这几天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老刘家的人不再摘柿子晒柿子了,而是全家大小一起出动去割芦苇挖芦苇。

老刘头拿着镰刀熟练地将芦苇贴根割掉,刘小夏和刘小秋将芦苇捆得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边。

刘树跟在后面挖地堆出一套田埂来。

最小的两个孙女一人拿着一个木锄头在地上这刨刨那刨刨。

这一行为看着有点太反常了。

有人过来打听,刘树就说实话,然后遭到男人一顿嘲笑。

刘家人听了也不恼,可也不理会他,只埋头干自己的活。

过了两天,老王家王满带着王冬粮也加入了割芦苇开荒的部队。

人一多,活就好干一些,不出四天,两家人就整理出一亩多的地来。

刘树和王冬粮都是干活的好手,两个人修的田埂结实又宽,外围还挖出了五步远的空地,防止芦苇跟田太近,把田埂穿透。

之前嘲笑他的人便有些急了,开荒,虽然大家都知道不能开,也不敢开,但大家都不开也就算了。

这老刘家一下子带了这个头,他们不做,就感觉亏了。

于是第二天有几家也零星出来在芦苇滩开荒地。

只不过他们在靠近他们房子的南边芦苇滩开,不在刘家这边靠近北边的滩地开。

刘小冬心里想笑,不错,这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做事,这才是最正确的路线。

要问她为啥不让老刘头提前跟各家讲,不还是从做柿饼这事上看到了房家洼子人的性格了嘛。

上赶着的不是买卖,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主动做才是对的。

所以,当杜婆婆带着小厮架着驴车找到房家洼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房家洼子的人都在芦苇滩里热火朝天地挖地,修田埂。

那小厮对杜婆婆说:“他们这是在服劳役吗?”

杜婆婆努力瞧去,也看不出明堂,看他们挖的地明显不是种庄稼的,但是也没听说房家洼子这里在服劳役啊。

她家大人来了一年多了,压根就没提过服劳役。

不管了,她打发小厮去问问他们刘树家在哪里。

小厮跑得快,回来的也快,指给杜婆婆说:“就在前面。”杜婆婆顺着他的手指,就看到不远处北面的山脚下有几个熟悉的身影。

刘小冬完全没想到杜婆婆会亲自找上她家。

一看到杜婆婆和那个熟悉的小厮时,她以为自己弯腰太久眼花了。

杜婆婆看她小小年纪拿着木锄头弯腰在田里干得热火朝天,就有些心疼,心说果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刘家一众人见到杜婆婆均是震惊不已,但还是规矩地见了礼,然后刘小冬就甩甩手上和脚上的土,朝杜婆婆走去。

老刘头和老王头以及王冬粮压根不认识杜婆婆。老刘头还听自家儿子儿媳说过,老王头和儿子真是两眼懵。

见婆子穿的是衣服布料是好布料,还坐这驴车,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不过杜婆婆不知道他们的无措,她直接拉起刘小冬,也不嫌弃她手上的泥,心疼的说道:“可怜见的,瞧累的都瘦了。”

刘小冬:她这几天每天都吃肉,还吃猪油炒的茭白,她娘还说她脸上长肉了呢,个子也长高了一点。

“婆婆,你来我家有什么事吗?”刘小冬问。

杜婆婆:“是又是,夫人让我来接你去家里坐坐。”

刘小冬嘴巴快张成o形:“夫人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杜婆婆笑道:“是有事,好事儿。”

这时候刘树,老刘头他们走了过来,几个人又跟杜婆婆见了礼,杜婆婆便对刘树说道:“我家夫人请冬姐儿去家里玩会。”

刘树一下子就懵了,这,县令夫人请自己女儿去家里玩?怎么听怎么奇怪。

不过他也没拒绝的权利,看了他爹一眼,又看向女儿,啥也没说就答应了。

于是一行人便带着杜婆婆回了趟家,又跟赵来英和王冬麦说了一下。

王冬麦慌的手脚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想请杜婆婆喝口水,发现家里没有茶杯,忙拿出碗来倒了两碗水,想放点糖在里面,又发现家里根本没有糖,差点把盐放进去了。

杜婆婆也没怪她,直接说明来意,也婉拒了喝水,便要家里一个大人跟着刘小冬一块去县城。

驴车带着刘小冬和刘树出了房家洼子,一路朝南,往县城的方向去了。

房家洼子一下子炸开了我,平常有什么事,大家都在背后小声讨论。这回见刘家来了辆驴车把刘树父女俩拉走了,顿时就一窝蜂地跑来刘家,打听到底是什么事。

他们以为刘家父女是得罪了什么人,一来问财发现不是,但刘家也说不知道什么事,几番问下来,见王冬麦确实像不清楚的,便作罢,顿时一哄而散。

徐氏等人走了,便担忧的问女儿:“冬麦,你告诉我,是不是树子在外面惹了什么祸事?”

王冬麦有些晕:“娘,不是的,是冬丫卖柿子的那家人,她找冬丫头去她家玩会。”

徐氏将信将疑,但心到底还是悬着的。

坐车就是比走路舒服,驴车晃晃悠悠地,刘小冬还没新鲜完一刻钟就瞌睡来袭,杜婆婆拿出软垫让她躺下去,所以等刘小冬醒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