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102章 张牙舞爪,偷吃美食的野猴

刘小冬陷入了沉思。

就在昨天,她还因为挖荠菜而对这块土地有了新的感情,可今天还没过完,她就又感受到了来自别人的恶意。

果然,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在处处掣肘着她,时时提醒着她。

刘小冬抱着两只猫躺在后院里晒太阳,思考着重要的人生话题。

刘枕月“噔噔噔”地小跑过来,大喊着:“二姐,二姐,冬云姐她们来了。”

刘小冬猛一听还以为自己睡着了在做梦,杜冬云?她不是昨天下午才走的吗?这才过了一夜为啥又回来了呢?

“她们来了一个马车队呢,好多人,好多东西。”刘枕月一口气说的差点没缓过来,说完后赶忙捋了捋自己的胸膛。

刘小冬这下反应过来了,这不是在梦里,是她义母带着家里人来她家了。

两只猫适时地从她怀里往两边跳,刘小冬站起来,“噔噔噔”地往前院跑。

“等下我啊,二姐。”刘枕月赶忙追上去。

宋若梅带着杜贞念杜冬云,拉来四辆马车的货,来到了刘小冬家门口。

“义母?贞念姐?冬云?”刘小冬看到眼前这三个人,才真真切切地感觉这真的不是梦。

杜冬元双手叉腰,对她哈哈一笑:“是不是没想到我又回来了?没想到吧。”

刘小冬心道:我还真没想过你会今天回来。

赵来英,王冬麦俩人也在,宋若梅听到刘小冬喊她,走过来一把将她抱在怀里。

“冬姐儿,义母都想你了。”

这一个温暖的拥抱,让刘小冬听到了自己澎湃的心跳声。

杜冬云围着这对母女笑个不停,说道:“我爹也来了,不过半路遇到村长他们,就跟着一块去镇里了。”

刘小冬一听,卧槽,这真是太巧了!这下有好戏看了。

杜贞念在指挥车夫们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刘礼夏带着赵小狼也过来帮忙,刘礼秋还在屋里裁纸包柿饼呢,刚才听到说杜贞念过来了,还以为就是她姐妹俩呢,就没丢下手上的活。

宋若梅:“对对,先把东西搬进去,这回啊,有家里送过来的豆酱和梨膏,还有小叔让人从浙地运过来的甜杆子,小叔回家的时候特意交代,这甜杆子一定要亲自交到冬姐儿手上。”

刘小冬一听甜杆子,瞳孔都不自觉大了一圈:难道是甘蔗?制糖的甘蔗???

她连忙往卸货的车旁看去,果不其然,倒数第二辆马车的最下面摆了一层的甘蔗。

虽然细看上去跟她在现代吃的那种红皮长甘蔗有很大区别。

这甘蔗是绿皮细长甘蔗,长得也是歪七扭八,一整个就像抽风的麻杆子。

可尽管如此,刘小冬依然对这些“甘蔗”如获至宝,激动地跑过去啊啊大叫。

在场的人都没法理解她的兴奋和激动,但是却能感受到她对这个东西的重视程度。

刘礼夏跟赵小狼率先把这些甘蔗拖进院子,刘小冬顾不上其他人,跟上去就拽出来一棵,把梢子上的半干的叶子扯下来,用力一掰,掰下来两节啃起来。

众人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刘小冬弯着腰,张着血盆大口疯狂地啃甘蔗…皮!!!

杜冬云忍不住尖叫出声:“刘小冬?你饿成这样???”

众人听后都觉得不对,但又不知道杜冬云说得哪里不对,王冬麦见自家女儿这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子,实在是尴尬又无语。

她义母就在眼前,这丫头也不收敛点,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哪里不知道说什么,是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刘小冬啃完甘蔗皮,咔滋一口咬下甘蔗,嚼吧嚼吧,感受到甘甜地汁水才心满意足地恢复原本的神态。

“呜…我跟…你们说……呜呜…这个…甘蔗…是……真的……很甜……”刘小冬呜哇呜哇地边吃边说。

王冬麦彻底没眼看了,说道:“你就慢一点吃都不行?非要那副样子?”

刘小冬吐出被嚼吧干净的甘蔗渣,摇了摇头说道:“娘,你不懂。”又对宋若梅道,“义母,太感谢你把这个带过来,我都不知道夫子帮我找过这个,太感谢夫子了,等明年回来我保证要写一百幅大字给他。”

宋若梅呵呵一笑:“感谢就不必了,就是下回咱们见到新鲜东西,稍微收敛一些。原是我知道你,不然还真以为你是怎么了呢。”

杜冬云嘿嘿笑道:“我猜娘现在心里一定在说,不知道还以为你被野猴子咬了呢。”

众人哈哈大笑,刘小冬迫不及待啃甘蔗的样子,真的很像双手捧着抢来的东西吃的野猴子。

有了“甘蔗”刘小冬再无心关注其他事,她数了一下,一共一百二十根,歪七扭八的占了六成,长得还算直溜的占了四成。

宋冬梅说,这些甘蔗是浙地百姓用来熬糖浆的,只是今年遇到海风,很多甘蔗被大风刮倒了后长歪了的。

信里还交代了如何用这种甘蔗熬糖浆,如何培育种植。

刘小冬拿过信,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虽然她早就知道如何做这些事。

宋若梅又说:“朔阳老家还送来了两麻袋的甜菜根,也是可以熬糖浆的。”

刘小冬忽觉双喜临门,高兴地抱着宋若梅撒了一下娇。

宋若梅此刻才觉得这才是她这个年岁小姑娘该做的事,躲在娘的怀抱里撒娇讨欢。

但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刘小冬就甩开小腿,跑出去看甜菜根去了。

宋若梅愣在原地,看着刘小冬的背影,宠溺又无奈地摇了摇头。

因为她们来得急,王冬麦接待她们后,就跑去厨房给她们做饭去了,宋若梅怕她整出来一桌子大菜,跟去厨房亲自交代不要这么费事,她们一行人在路上也是吃了馒头的。

如今,老面酵在刘家和宋家已经被运用地十分熟练。府城的宋家酒楼和食铺,已经上新了馒头包子,发面油饼等几样发面类面食,深得顾客们喜爱。

宋老爷子将此面酵子献给了皇帝,皇帝让膳房试验后,已经开始向大周各府推进,预计到年底,当河县的老百姓们就能得到官府发下来的老面酵了。

府城的宋家铺子已经在择机教授想学的人家如何发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