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126章 热火朝天,邀请宴会分工忙

刘小冬听祖母说到这个什么邀请答谢宴的时候,很是结实地被村里人朴实和善良给撞击到了。

好吧,她一开始带村里众人做事的原因,其实是怕自己太富,被惦记上了。

她一个穿越来的后世人,随身系统还电量耗尽死机沉睡去了,要啥啥没有,叫天天不应,只能想方设法地搞点小钱,让自己的生活好一点,这样才能苟到系统醒来,她才有回去的机会。

刘小冬虽然没有坏心思,但要说大公无私,也不能完全做到。

实在是,这个时代的情况就是,想活下去,活得好,就得抱团取暖。

而房家洼人其实是她选中的第二个抱团对象。

第一个是宋若梅。

她一开始没想那么远,直到卖给宋若梅两个方子之后才认真思考了一下后续的事情。

不过作坊的建设,和目前房家洼的情况,也跟之前的打算有出入。

原本她还想自己开荒,开出来后自己养殖,羽绒服这个事,至少要在一两年之后才大规模上市。

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开荒开到一半她发现光凭房家洼这一点人口,是万万做不来这么大的产业的。

于是她打算把抱团对象扩大。

过水镇上那几个秀才,就是现成的。

里正家也要搞好关系,毕竟打通村与村之间的势力,里正是最最不可忽视最最重要的人缘。

虽然她们这个里正因为一些私人问题对房家洼记恨良久,但是里正娘子已经倒戈到她们房家洼来了呀。

这可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老天爷给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房家洼人做事向来快,头天刚跟刘家说这个邀请宴的事,第二天大家都在家里做菜了。

秦容还大清早就抱着王意来刘家通知,今天一天,刘家都不能开锅,不然她这个被特意安排来传话的人没办好事,一定会被其他人打骂的。

打骂是不可能真的打骂,但刘家继续开锅,就是秦容通知不到位,村里其他人肯定要急的。

于是刘家人今天不得不做一回老享受了。

老享受是过水镇的土话,意思就是等着安排吃喝的老贵人们。

这种人一般都是过水镇人开玩笑,羡慕别人家生活好,日子好,而夸人的话的。

谁家要是有几个老享受人,那说明这家家底非常丰厚,还有人能赚大钱。

为此,过水镇还有句老话:夸你老享受,你就只享受;骂你老享受,你也只享受。

无论是夸是骂,老享受都是让人梦寐以求的事。

不过也有一些长辈会在骂小辈的时候说他们是老享受。

一般这种时候,都是气急败坏到手足无措了才会说。

不管怎么说,老享受,是个实实在在夸人的好话。

房家洼人热火朝天地忙起来,在他们家赶制羽绒服的一众绣娘们也看得眼热。

她们这群绣娘这段时间都是吃住在房家洼各家,这里面有十五个绣娘是陈力张从麻城镇或四宝县请来的,其余的几个都是陈力真和秦红棉从过水镇上找来的。

过水镇上的这几个绣娘,是多少听到了一些房家洼的事迹的,也吃过腐乳和变蛋。

但陈力张请来的这十五个绣娘,就是完全不知道房家洼情况的。

一开始她们只想着赚钱,谁也没有其他想法,甚至来的路上听说房家洼是个村子,还有些忐忑,以为自己会吃不饱睡不好。

哪知道到这里一看,好家伙,家家户户前后进大院子,青砖绿瓦大高墙,最厉害的是能吃到白米饭和白馒头。

天啊,这是什么好日子?她们家在四宝县的,也是有些见识的,但家家吃干饭吃肉的,却少见。

而且一个小小的村子,竟然有一个私塾,村里孩童无论男女都去私塾读书习字,就连大人也要上完课。

更别说还有作坊了。

这简直超出了她们这群绣娘对村子的想象。

所以这群绣娘一来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慑住了,过了几天之后,开始彻底服气。

继而导致,她们每天睡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讨论房家洼。

拿房家洼跟自己家做比较,看到过水镇的商队和村里组建的货郎挑队伍,又看到县令一家对村里的大力支持。

一些绣娘便越来越想跟房家洼各家打好关系。

她们都是靠一手手艺吃饭的,既然房家洼需要这样的手艺,那她们就可以留在房家洼。

只是她们大多都是成家有了孩子的,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们想来,但也要看家里的意思。

然后商量来商量去,修娘们就把主意打在了小辈们的身上。

谁家还没个亲戚,谁家还没个小辈呢。

房家洼的小孩子们也多,十二三岁,十四五岁的就有好几个。

再翻过年,这群孩子就能提前相看起来了。

虽说大周律法规定不满二十周岁不可成亲,但提前个四五年相看,再提前一两年定亲,那可是比比皆是的。

跟房家洼结亲,是最快的攀关系方式。

到时候有了她们说媒的这条线,利用自己的手艺和房家洼的作坊,那还愁没有赚钱的机会吗?

其实她们在自己家也是不缺赚钱机会的,只是羽绒服这件事特殊,陈力张找到她们的时候,也将情况说明白了,这次的报酬要比平时做衣服的报酬多很多。

但她们做下来之后,已然把事情紧急这四个字忘了,只记得好几倍的报酬和眼前的繁华。

不过不打紧,反正这群人被房家洼吸引到就是事实。

这事刘小冬要是知道可就太开心了,她就是觉得房家洼人手不够呢,要是真的能来人,她就要拍手唱歌了。

大周户籍制度严格,出府都要路引,虽然这玩意好办,但费事不是。

寻常家庭,轻易不会搬迁,除非遇到大灾大难,就像房家洼这个村在过水镇的存在一样。

村里众人分工明确,男的在外头搭草棚子摆桌子,女的在家里做饭做菜,小孩子们帮着摆凳子摆碗筷。

刘小冬看着这群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房家洼人,心底也由衷地祝福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