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160章 经验起手,老面酵发面教程

在用老面酵发面这个事情的话语权上,王冬麦说自己技术领先,那估计没人敢反驳她。

不过这也是她发坏了一百多斤面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老面酵子一做出来的时候,她压根看不上这玩意,要不是因为家里姑娘说这个能让死面馍变蓬松软呼,嚼起来不累牙还能吃出甜味,那她是铁定不会浪费面的。

要知道,面可贵了,尤其是白面,她以前都没吃过白面,也就今年家里有点小钱了,才开始吃的。

老面酵子发面主要讲究一个经验,没错,面发多了,经验就来了。

一块巴掌大的干面酵子,泡开后加入生面简单搅拌让其醒过来后,这样一海碗的量可以和最多十斤的面。

不过五到八斤是最适合的状态。

夏天和面后,不消一个时辰就可以起了,春秋两季,只要面团在暖和处,不消半天也就可以起了,而冬天,由于天太冷,最好是借助热乎的灶台来催发。

但温度也不宜过高,以她家为例,锅灶里最好是所有柴禾都燃尽半个时辰后将面团放置在锅内。

这样利用灶膛内的余温,就可以将面团催发。

而对于锅灶内的柴禾,也是有讲究的,稻草茅草一类,极易燃极易产生草木灰的,余温持续时间最短,适合夜间催发,这样放置一夜,第二日早起可以安心做馒头。

而芦苇,蒿子,细树枝一类的柴禾,产生的草木灰多,但余温却可持续两个时辰,比较适合早晨和面,下午做馒头。

而真正的砍下来劈成一节一节的大木头,这种才是余温最多的,也是没有经验的人最不适合用来在冬天催发面团的柴禾。

因为会用力过猛,一不小心就会把面团催过头,这样底部被烤干的面团,再拿出来接触到冷空气,做出来的馒头就会不好看,比正常的馒头硬些,小一些。

馒头发硬,个头小,一般都是发面不成功的表现。

而这才是发面的第一步,给发好的面加面碱,才是最考验人的活。

由于没有食用碱,所以这个碱就是刘小冬自己制作的草木灰碱水提纯出来的碱片,在做馒头时加水融化后制作的简易碱水。

而又由于刘小冬对于碱的用量也没有一个定量,所以,就由着王冬麦和赵来英婆媳一次一次试了。

一般,三斤的面用老面酵子发好后,需要用到的碱片为成年女性的大拇指指甲大小的碱片两块,再混合小半碗温水,搅拌融化后在每一次揉搓面团队时候逐步加入,直到把碱水加完,全部揉进发好的面团里为止。

而碱水揉面,王冬麦也是掌握了一个做法,那就是用四个手指全部沾满碱水,和面三次,面团将手指上的水全部沾掉,再如此重复第二次,直到所有碱水都揉进面团里为止。

当然,无论是第一次用老面酵子和面,还是第二次加碱水的时候揉面,或是第三次正式地做馒头,接触到面的双手都是必须用温水彻底洗干净的。

不光刘小冬如此要求,王冬麦和赵来英教村里其他人做面食的时候也是如此。

人的两只手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接触东西,吃喝拉撒睡,农活家务牲畜作坊,基本都是靠双手,可想而知,这双手会有多脏,所以,做饭的人的手是必须干净的。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为防万一,给宋若梅的老面酵子发面方子里还是详细地要求了,和面的手无论如何都要干净。

不然手上残留的很多看不见的脏东西会破坏酵头的活性,这样会导致发面不成功。

当时王冬麦在教村里人做馒头时,就有人问,既然老面酵子能直接发面,为何还要重复在发好的面里加碱水,又把发好的面揉硬,直接用发好的面做馒头不好吗?

王冬麦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让人直接做了两份馒头对比。

等结果一出,众人不得不感叹加面碱的重要性。

加了碱水的面团,经过二次发酵一刻钟后再蒸出来的馒头,可以说是各个膨大白净,按上去软乎乎的。

而没加碱水的又没揉搓的面团,蒸出来的是发黄的都是面疙瘩块。

结果显而易见,虽然大家不知道这里面的知识,但作用肉眼可见,众人不得不信服王冬麦。

当时王冬麦回家后跟家人说起时,还在夸赞刘小冬有先见之明,让她在被别人问到加面碱道理的时候,不过多解释,直接做一组对照馒头就可。

这样直观的结果展示,是最好的教学例子。

刘小冬说过,加面碱是为了中和掉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因为老面酵子跟腌酸菜一样属于发酵食品,这类发酵食品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酸味,面团发起来也是如此,而老面酵子在和面时候散发出来的香味和一点酒味,其实就是酸味。

这个酸味如果过多,在做馒头时候,经过高温蒸烤时,大量的发酵酸类物质就会死去,从而导致面团发硬缩小。

而碱水加入后,可以改变老面酵子里酸性物质的特性,让其在蒸烤时不再惧怕高温,而是提高它们的运动量,让它们在面团里开心旋转蹦跳,这样就会在馒头里产生许多气孔。

这些气孔就是它们跳出来的。

好吧,这些是刘小冬给自家人的解释,不过这样说,,他们反而听得明白,要是她把她学过的知识说一遍,一些新名词他们估计还要问,她可不想一一解释。

王冬麦带着厨娘在厨房亲自示范和讲解发面的过程,还按面量融了碱水,让厨娘下次根据自己和面的量来适当地加减碱片数量。

而留老面酵子这个步骤,也是不能忘的,一定要在第一次和好面之后从面团上拽下来巴掌大的面团,留在碗里,准备下次再发面用。

至于保存老面酵子,那就非常简单了,要是发面发得勤,直接放碗里搁在菜柜里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干净就好。

要是用得不勤,可以晒干用布袋子挂起来,保证老鼠或其他偷吃的野货们不吃掉就好。

这样下次要发面了,直接把干面团加水泡开后再和面,效果一样。

一个老面酵子,只要保存的好,可以用十几年都不会坏。

当然,这话刘小冬没有跟别人说,只说了,老面酵子不会轻易坏,可以一直用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