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80章 冬闲农忙,政令纷纷解民忧

这几天,房家洼的开荒队伍决定停工,专心辅助女性工作队伍做蜡烛,和外出购买一事。

杜庭在县城的蜡烛作坊已经销了两批蜡烛,虽然第一批大多是送出去的,但第二批可是周边县城商队亲自过来买的。

其中各县县令还专门派人跟杜庭预定。

杜庭也不含糊,明码标价,同时也可以拿你们自己县里的乌桕子来抵货款。

这种以货抵货的合作方式,立马就在整个梁阳府境内火热起来。

由于乌桕子容易得,做蜡烛又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除了打模具的木匠手都磨出火了,其余人全都高兴地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时辰用来做蜡烛。

这蜡烛,薄利多销,乌桕子又易得,制作又容易,商人还亲自带队来买,简直比他们原先上衙还舒服。

也因为乌桕子蜡烛大火,杜庭便顺势向各县县令发出建议,让全体百姓培育乌桕子,所有山头破地全都种上乌桕子树。

另外也要大力栽种杨树,柳树,槐树,构树等一类容易活长得快的树来当柴禾。

但最最主要的,都不能占用耕田,要保证各县有最基本的粮食产量。

同时,大力推广开荒,各镇,各村,河边滩地,山坡,围坝,能开出来全都开出来,能开多少开多少,开出来的,只要经过县衙登记,便可以成为自己的田地,或建屋,种粮,养殖,爱怎么规划怎么规划。

要是家里实在没人种田,可暂时卖给县衙,县衙以普通田价收购,五年之内不买回,这地就归县衙所有。

杜庭这么一搞,当河县开荒大热,周边各县也开始趁着冬季农闲踊跃开荒。

杜庭还联合各县,实行农具共享,让六房和各村镇的木匠工人改造农具,成功一具可得五两银钱和县令嘉奖令。

又找到梁阳府代知府,求他去向隔壁府城养殖牛羊驴鸡鸭鹅的专业家族们购买这些家禽和牲畜,最好是能有人跟随知道养殖。

牛和驴用来充当劳动力,羊鸡鸭鹅用来吃食,他没说的是,这些家禽蛋是最先能实现经济价值的。

这一系列的动作做下来,不可谓不劳师动众,但却鞭策了各地的老百姓,尤其是那些办佃农们。

以往他们被各种限制,没钱没地没工具还没粮,现在好了,县令亲自发话,要改革,对,改革,各种改革。

没钱?没事,你们去给我打乌桕子,摘柿子,卖给县令。

没地?没事,你们去给我开荒,开多少都是你的。

没农具?没事,改造的一批新农具,县衙免费租给你们。

没劳动力?那更没事了,牛和驴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还有人教你们怎么使用呢。

大家听到这些消息简直不不敢相信,比腊月打雷还稀奇。但当卖乌桕子和柿子拿到钱后,却又实实在在感受铜钱的重量。

有了这些钱,村民们便有了底气,也更愿意相信县令是真的在帮助自己了。

各地县令见治下的百姓踊跃参与他们的号召,也是简直不敢相信,但一想到当初杜庭笑眯眯地跟他们说:你们只管等着被百姓拥戴吧!就觉得杜庭这个人是个能掐会算,有几把铁刷子的人。

于是便时不时去跟杜庭打听这些消息。

要说他们不会治理吗?那倒未必,主要就是太会治理了,导致管理模式有些僵化。

而老百姓也在这些年的治理下,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自动规避掉有可能的其他风险,比如开荒,比如卖柿子。

要知道,这在以前没人敢干,别说开荒,就是卖个柿子,还没摆摊呢,税就要先交上去,等卖完了,又会有人来问你要钱。

一筐柿子,卖个二三十文,有一半以上都要交税,简直是比老虎还大开口。

这还没加上平时的孝敬。

导致村民都不怎么敢卖东西,大家都做来自己吃,或者私下村子里自己换着吃。

这就导致大家一直没有钱。

要说不收税的有吗?也有,粮食,和田。

你去卖吧。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需要用钱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大张旗鼓地去卖家里的特产。

不过现在好了,这些税都被取消了,尤其是老百姓,只要你田里有东西,想卖多少卖多少,一个铜子儿的税都不收,各县城的入城税也悉数取消。

县令大人还鼓励大家来卖各种东西的时候买些鸡鸭鹅回家围着。

没多余粮食喂?那就喂个两三只呗。

到时候下了蛋就可以拿来买,等开荒出来,田多了,农具和牛也来了,种粮食的地多了,粮食就多了,那不就有多余粮食喂这些家禽了嘛。

你现在喂个几只,不到一年,就能生几十个蛋,这些蛋能卖还能孵,不就有了下一批家禽了嘛。

事情都是由小做大,钱也是由小赚大的,县令大人说了,不要嫌弃一个铜子儿。

这不要嫌弃一个铜子儿的宣传语,在梁阳府境内飘荡了很久。

而房家洼蜡烛大队刚做完第二批蜡烛,外出买柿子的人又拉回来一千多斤柿子。

第一批做了五百多根蜡烛,倒不是没有材料,主要是蜡烛模不过,石二和陈大郎两个人连天夹夜的做模具,这几天也才赶出来五多个。

这五百多个模具一次性可以全部浇筑完毕,但为了让蜡烛完全冷却,必须保持两天一夜时间,因为现在的天气还没有到冷到穿芦花袄的地步,铸形不完全,在售卖中长期颠簸和搬运都会导致蜡烛变形。

再加上第一批的模做的也实在有些粗糙,蜡烛的表面带有一些毛毛躁躁的痕迹,卖相也不是特别好。

于是俩人不得不又把模具打磨了一遍。

这第一批蜡烛,就被分发给房家洼各家,这样,家家户户点上自己做出来的蜡烛,天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削柿子皮。

等蜡烛做了四千根时,石大便把许秀才他们几个请到了房家洼,准备跟他们详谈卖蜡烛的生意。

谈生意这事,房家洼的人都没做过,于是就请宋夫子和杜贞念来出面代理。

村里人全部一起参与听讲。

而赵小狼自从来到这个村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时间郁郁寡欢了,甚至都没什么时间关心他爹的病情了。

因为他被刘礼夏拉着去做事去了。

这主要还是刘小冬说的,说人家穷,爹又有病,最缺钱,不如让他多干活多赚钱来给他爹看病。

然后,赵小狼就成了房家洼最忙的外人,也是赚钱最多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