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85章 心怀各异,名望不日携手往

今年的房家洼各家各户,俨然是个敢花钱,会花钱的主了。

去年卖柿饼的钱盖房子花去一大半,今年又陆陆续续跟着作坊赚了一些,现在两个作坊正式开工,他们的腰包是越来越鼓了。

有了钱就要花。

这段时间,村里人外出把临近各处的乌桕子和柿子买了个一干二净,现在,他们开始买其他的了。

猪肉,买回家做腊肉,听说刘家要做腊肠,他们家也想学着做。

买油,盐,糖,现在炒菜都要 放油了,用油炒出来的菜,吃个不光香,还特别下饭,吃了干活更有力气。

最最最主要的,肚子里有油水,大家的脸色都变好看了。

买鸡鸭鹅,买南地的水果,买瓜子红枣,买点心,买布,买好布棉布。

房家洼的人,如今的日子是越过越舒服,这是以前从没人敢想的。

作坊里的豆腐是那群老头子在做,切豆腐码豆腐捂豆腐是那群老婆婆在做。拌料腌制是几个熟悉的妇人在做。

蜡烛作坊里的人全是妇人,这活不挑人,干活间隙还能照顾各家里。

而各个家里,除了三岁以下的小孩和不能活动的老人,基本不需要照看,因为老人也在干活,三岁以上的小孩,全都在私塾里读书。

她们每天边干活边听私塾传过来的动静,有时候是在背书,有时候是在吵闹,有时候好似在唱歌。

等到晚上,私塾下学后,就会有几个孩子轮流给大人上课,虽然大人上的课没有孩子们的丰富,但该学的字是一个不能落下。

学了一段时间,村里人已经认得了好几个字,也能跟着学生们一起背三百千了。

真好啊!想想这日子过得就特别舒服,以前哪里敢想呢?

作坊不停工,众人不歇息,而各人的心中也越来越心潮澎湃。

刘小冬最后放弃了白糖,仅凭她的能力,是没法给红糖脱色了。

杜贞念将这个失败的方子让自己的武婢快马加鞭送回县城,给她爹娘观看后,再送一份给京中的外祖。

一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京中的资源那是不可限量的。

自上回杜元杉和宋守沣得中秀才,在房家洼庆贺之后,宋守沣就带着十几份老面酵子回了京中。

关于老面酵子的用途,已经有刘家,房家洼,以及宋家铺子的大厨验证过了。

这十几个老面酵,一半留给宋老爷子,一半再由宋守沣带回朔阳老家。

至于要怎么使用,那宋家人已经想出来几百个点子了。

宋若梅对老面酵子所体现出来的威力深有体会,她预感这会是比她之前从刘小冬那里拿到的所有方子都要值钱,都要轰动。

她这个义女,真的堪比天上的仙女啊。

宋若梅无比庆幸自己遇到了她,也把她认做了义女。

现在不光她,宋家和自己的相公,都在因为刘小冬的一点点动作,而有着莫大的改变。

就说杜庭,县衙的蜡烛作坊现在声名远播,做出来的蜡烛远销周边六个府,这还不够,每次来拿货的商人都说蜡烛太少。

而周边府的乌桕子已经被当河县衙买完了,今年的乌桕子是一颗都不剩了。

据杜庭估算,年前,蜡烛作坊就得停工了,因为作坊连天加夜地不停做蜡烛,乌桕子已经快要全部做完啦。

而现在不到一个月,蜡烛已经卖出去了三万根!

这听起来就是个很可怕的数字,但更可怕的是三万根蜡烛还不够卖。

虽然商队来进货的时候他们已经约法三章,不能搞囤积货物的事情,每个买户,也只能购买一定量的蜡烛,但蜡烛的好处一旦被发现,众人就蜂拥而至,再多也不够买啊。

尤其是各府各县的富贵人家们,以前的蜡烛又贵又少,他们也是多数用油灯,现在当河蜡烛几乎跟一碗灯一个价,那他们当然愿意用蜡烛,方便实惠还禁烧。

有一些世家,开始打听这乌桕子如何做蜡烛的,杜庭当即就说要卖方子,然后把这群人招呼到当河县来,笑嘻嘻地跟人家说,这蜡烛方子早已呈上陛下,估计等到年,方子就会从户部和工部里透出来,到时候你们只管去买这方子。

他杜庭,不管方子,只管卖蜡烛。

他这话一说,这群原本还打蜡烛方子主意的,立马噤声了。

从他手里买方子,跟从皇家手里买方子,那能是一个事吗???

这个杜庭,真是心眼忒多,这个鸿门宴他们算是领教到了。

皇家的东西,就算公布出来,他们也不敢轻易制作,到时候说不得由内务府或者户部工部带头,选一位皇子或公主主持大局,然后建作坊,做产品,赚世家大户们的钱。

这个发财的机会,他们是没有喽。

不过这趟也没白来,杜庭跟他们说了,以后家家户户多种树,当河县的蜡烛作坊会一直在,到时候他们每年可以拿乌桕子来换蜡烛,这样双方都方便又得利的事,可再好不过了。

杜庭给每人送了一份漤柿子,又跟每人要了一份各家的特产,比如什么莲藕,菱角,荸荠之类的。

以前这些东西都是各家不外传的宝贝东西,今年不知怎的,整个梁阳府下的所有县令都在踊跃鼓励大家相互交换,或卖或换,然后留在明年试种。

他们虽然眼光独到,嗅觉敏锐,但也一时不清楚这群县令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尤其这个当河县的县令。

暂时想不明白的众人,自会在不久后就会想明白。

而暂时因为白糖之事挫败的刘小冬,眼下已经被一个消息打晕了头。

宋若梅让宋守沣亲自送回京中宋老爷子的老面酵,已经递给了皇帝。

皇帝在见识过老面酵子的威力后,立马宣布,将向全大周的百姓们发放老面酵子,改善全大周老百姓的饮食。

同时,对宋老爷子,也就是宋尚书,以及宋若梅,和做出老面酵子的刘家人做出嘉奖。

宋老爷子现在已经进入内阁,成了次辅,宋若梅和刘家人的嘉奖正在来的路上。据说,年底前会到达房家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