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86章 几方汇聚,好事便向眼前来

刘小冬一点都不想跟这群皇家人沾上,她只想在这个房家洼,在当河县内,活得安稳快乐,寿终正寝。

但既然义母宋若梅派人说了这事,那这个功,她们刘家就得接。

好在宋若梅也算知道她的性格,在信中详细说了她和宋老爷子的安排。

本来带回去的酒曲和老面酵,宋老爷子一个都不打算献给皇帝的,但宋老夫人知道酒曲和老面酵的好处后,便让宋老爷子把老面酵子献给皇帝,而酒曲拿回朔阳老家酿柿子酒去。

这酿酒,需要时间陈酿,而发面馒头,你一天就能做出来,尝过的人立马就会到处说。

而且宋家眼下虽然不被各方挟制了,但依旧是众人眼中盯着一块肉。

若是用这老面酵子,换宋家一个安稳的境界,那便问皇帝要多一些嘉奖。

而且皇帝也希望民间出现一些祥瑞之兆,好为之后的事添些彩头。

宋老夫人知晓而来酒曲和老面酵的来龙去脉之后,让宋老爷子将刘家婆媳给推了上去,向皇帝给赵来英和王冬麦求了一个诰命。

能在当河县乃至梁阳府安稳一生的诰命!

杜贞念细细将其中缘由说与刘小冬听了,听完这些,刘小冬才好受一些。

给自家祖母和母亲诰命,那这是再好不过的事。

只要不是自己,就算让他爹当王爷她都无所谓。

而说到酒曲,朔阳宋家已经开始着手制作柿子酒了。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好消息,不对,是两个好消息。

朔阳老家派人送来了一些豆酱和梨膏。

而这做豆酱和梨膏的方子正是端午节时刘小冬送给宋若梅的。

刘小冬一听有豆酱和梨膏,立马打起精神,问道:“有多少?现在到哪了?”

杜贞念见她情绪转得如此快,已经不想说她了,点着她的头说道:“族长特意派了两队人马护送,我猜,最少不会少于十坛子。”说完顿了顿又道,“而且据说还带了一车的梨树和大豆种,准备留在房家洼种植。”

有一车的梨树苗?还是今年培育出来的?还有大豆?那可真是太好了。

今年端午节宋若梅带了的那几棵桃啊梨啊杏啊的,都太少了,而且有大豆,让北地的大豆跟她们这里的大豆混种,说不定会提高大豆质量呢。

这个消息可真是这段时间以来,最最最好的消息了。

刘小 冬得了这个消息之后,便把白糖失败的挫败感一扫而空,每天开心上课,下课回来就逗猫摸鹅,顺便还去看看刚买来的几只羊。

三只小猫正是黏人的时候,加上天气又冷,人一逗它,就往人怀里钻,钻熟了之后,刘小冬便大着胆子抱着它们上课。

气得宋夫子说也不是打也不是。

然后刘小冬就把小猫往宋夫子怀里一丢,委屈巴巴地说:“夫子是个读书人,该知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 只是带个小猫上课,它不捣乱,我不耽误学业,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宋夫子无语,身体僵硬地抱着小猫,然后看着自己怀里喵呜喵呜叫着的小猫咪,不得已只能自己抱着。

不出一天,宋夫子就爱上了这只黏人的小猫咪。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刘小冬,在背后露出狡黠地一笑,心说,我就不信没人不爱小猫咪。

不过,这猫咪刘小冬并不打算送给宋夫子,因为她自己想养着。

家里的那只鹅,现在已经成了刘枕月的专属宠物,每次她画画的时候,鹅子都会蹲在她脚边。

现在刘枕月已经不去跟刘小冬挤一床睡,在自己的屋子睡了,屋里还特意给鹅子做了一个小窝。

一人一鹅两个小娃娃相处地很是融洽。

而三只猫,刘小冬打算给杜冬云,刘礼秋和她三人各养一只。

以后就让三只小猫咪跟随她们三个一辈子。

为此三人打算等过了年,猫咪长大,三人便开始让猫咪抓阄,然后再各自给它们取名。

现在还小,三只养在一起,正是互相温暖培养感情的时候。

过水镇,四家商队陆续回来,也带了了不同的东西送来房家洼。

其中,乌桕子,鸡蛋鸭蛋,是最多的,还有一些大豆,十几只鸭子,十几只鹅,外加几麻袋的调料。

粮食倒没有买到。

不过已经比之前预想的要好很多了。

尤其是买到了活鸭活鹅,刘小冬就想要这些呢。

商队也交代这些人家,来年多养鸭养鹅,他们会常年收购。

刘小冬要鸭子和鹅,并不是单纯为了吃,而是为了它们的绒。

大周没有棉花,或者说,就她知道的,整个当河县都没人穿得起棉袄。

不管穷人还是富人,基本都是穿芦花袄子。

而要是她做出来一套羽绒服呢,是不是就可以代替棉袄了呢?

所以她年初就让她娘王冬麦和村里个人对外放出话去,养鸭养鹅养鸡。

秦红花和老秦秀才家就是因此,才多孵了一些鸡鸭的。

羽绒服,是她一早就想到的御寒衣服,只不过碍于情况不得不推迟到今年。

其实按年初的打算,刘小冬是打算自己养鸭养鹅的。。但在看到房家洼开荒的速度,和作坊的忙碌程度之后,她便把这个任务转嫁给了周边的农户。

尤其是大当河沿线的水草丰富地区的农户们。

这些农户,包括有田庄的地主,秀才,富户,贵人们,他们或多或少都养殖这些家禽,只不过原先养殖的量不大。

现在有了商队的游说和购买,来年他们一定会多多养殖。

以后沿着这条大当河,甚至更远的河边,鸭子和鹅养得越多,羽绒服产业就会越发达。

这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产业啊。

也是带动周边经济最重要的一根链条啊。

而且不光做羽绒制品。

蛋类也是最主要的食物,作坊里的变蛋,蛋黄酥的咸蛋,还有肉。

鸡鸭鹅多起来,价格就会便宜,农户们赚到钱就会买肉吃,这样,大家的生活才会变好,身体才会健康强壮起来啊。

我刘小冬来这里没有什么高级愿望,唯愿此地的百姓们都能吃饱穿暖,健健康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