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 第142章 知青点的计划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第142章 知青点的计划

作者:青舟梦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9:06:08 来源:小说旗

刚刚在台下,肖青河听完大队长公布的三件事,就知道计划有变。

只能立马跟三小队小队长请假,让夏舟舟跟许冠玉,去打谷场稍远的没人角落等他们。

然后自己跑去其他两队,带着聂楼他们去开个小会。

聂楼等七人聚齐,肖青河才小声交代自己知道的消息,然后让大家赶紧商讨出一个统一意见,他们再去找大队长谈话。

肖青河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聂楼也知道,他们知青不能占太多人,不然容易跟村里产生矛盾。

聂楼虽然支持肖青河的想法,但他也不好独自决定,所以,又主动问向没表态的其他两位男知青:

“许冠玉,袁新,你们是怎么想的?

你们要是不同意,只让三位女知青去参与报名,那你们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一切按成绩说话!

不过,扫盲班估计也得秋收后,才有时间开展。

村里这么多人,肯定白天教孩子,晚上教大人。

城里秋收都会放假,让孩子回村里参与秋收。

大家当了老师,每年学校也要放农忙假,全体参加春耕和秋收的,你们自己估量吧!”

许冠玉看袁新半天没说话,就主动开口道:

“我不想做老师,你们知道我家的身份,我是再也不想,跟这些沾边了。

现在我家都躲起来了,我不想成为村里人的老师,万一再被举报,会连累其他家人的。”

聂楼理解的点点头,知道许冠玉是被吓怕了,他的身份本来就有问题,肯定是越低调越好。

石柔这时候也嚷嚷起来:

“我也不想做老师,我可教不了别人,而且我也不想带孩子。

聂大哥,你知道我的力气的。

既然农忙大家都要参与,那平时上工那点活,对于我来说小意思。

可比每天教书育人轻松多了,下工后还有自己的时间,我可不想晚上去上课。

而且秋收后,我们就要猫冬了啊,扫盲班还要上课呐!”

聂楼看石柔这娇弱的外表,确实不适合去教村里那些成年人,做老师可是要有耐心的。

村里扫盲最困难的是大人,白天要上工,晚上抽时间学几个字,再加上年纪大了,肯定学得吃力。

聂楼估计,刚开始天冷,肯定还是会学习的。

除非下大雪,不然东北猫冬那么长时间,正适合村民学习。

袁新这么久不说话,肯定是想去当老师的。

既然石柔自愿退出,聂楼也没意见,于是表示道:

“那袁新你就跟夏舟舟、陆笑笑一起参加报名吧!

刚好她们俩是女生,我们也不放心。

你们一起有个伴儿,平时去工作,我们也放心点。”

肖青河听见这句话,也赶紧说了一句:

“袁新,那你保护好我妹妹她们,别让村里人欺负她们。

要是有什么问题,你就先挡下来,然后找我跟聂大哥,让我们来解决!”

袁新听完大家的话,才高兴的拼命点头。

袁新是想不上工,去当老师的。

上工得每天下地干活,哪有做老师体面。

袁新他也是知青点的人,肯定不会让其他人欺负两位女知青。

不说聂楼,光是肖青河县里有人,能落实建学校,他就得保护好她们俩。

袁新虽然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但他也不是什么坏人,只是他们家孩子多,每个人都养成了为自己考虑的性子。

自己都不替自己考虑,那还指望谁能替自己考虑呢?

袁新一直以来的想法是,要想生活过得好,就得多替自己着想一点。

袁新也不是非要工作,只是觉得做老师比种地强,而且石柔跟许冠玉都自愿退出了,他不得抓住这个机会嘛!

聂楼看大家意见统一,又跟大家商量其他的事情。

最后决定,建学校后,当老师的知青,放弃工资和编制,还是按工分计算。

他们又不缺工资那点钱,大家都有副业,但没有工分换粮,拿着工资,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粮票买粮食,还不如要工分好呐!

村里人需要钱,需要工资,而且有编制的老师能升职加薪,说不定还有机会调到镇上。

他们知青只需要粮食,又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农村,早晚会回去的。

他们知青自动退让,不要这些福利待遇,村里人还敢对他们有意见吗?

肖青河让其他知青回去各自的小队,他带聂楼一起去找大队长谈谈。

聂楼跟肖青河刚走到大队长旁边,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会计发现了。

大队长跟会计交换一个眼神,才跟着两人去仓库谈话。

聂楼先把他们知青的意见跟大队长说了,又提了一个小要求。

想让两位女知青,只用负责白天给小孩上课、扫盲,理由是女知青跟村里人不熟,晚上男村民多,不太安全。

袁新跟其他当选村民,可以负责晚上给村里人扫盲。

大队长看他们这么识趣,退让这么多,只有这么点小要求,当然没有意见了,一口答应下来。

又保证会照顾好三位知青,不让村里人为难他们,也会全程安排人手,管理扫盲活动的开展,督促大家学习。

肖青河等他们说完,才跟大队长暗示,自己县里有熟人,关于建学校,可以出一份力。

但是事成以后,大队长需要保证,她们三个老师身份,不会被村里人抢去。

还有这次知青下乡,他们都出一份力,走走关系,送送礼,看能不能推了这次分配知青,免得来破坏村里的评选。

肖青河的意见是,下放人员可以多要些,知青就能不要了就不要了。

实在不行的话,最好选择跟下放人员有关系的知青。

大队长当然想这么安排,听聂楼说这批知青不好,他今天也跟县里人打听过了,这一批确实都是问题青年。

大队长毕竟是退伍老兵,也有自己的关系网,县里、镇上都有当时一同退伍的战友。

现在混得好的,都成各处领导干部了。

这些年一直保持联系,不然他们大队也不会年年能被评为先进。

虽然他们大队确实表现最好,但领导也有自己的考量。

大队长能接受他们大队表现不够好,不能被评为先进,却接受不了什么平衡之道。

反正只要知道不是自己大队的问题,大队长就敢去找其他人反映。

弄得公社的领导都怕了他,从来不敢弄虚作假,对底下的大队都是一视同仁,谁表现好,谁就能当选先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