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69章 桃城重逢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第69章 桃城重逢

作者:周末在家吃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3:17:36 来源:小说旗

车队缓缓驶入桃城郊外,周桐掀开车帘,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远处的山峦依旧青翠,路旁的田野里,稻穗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周桐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家乡的味道。

“桐哥哥,这里就是桃城吗?”徐巧坐在车内,透过车窗望着外面的景色,眼中带着一丝好奇。她并非在桃城与周桐相识,因此对这片土地并不熟悉。

周桐微笑着点头:“是啊,这就是桃城。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都熟悉。”他说着,目光中透出一丝怀念。

车队继续前行,远远望去,城门口站着两个穿着衙役服装的人。他们的官服已经有些破旧,袖口和衣角都磨得发白,显然是常年奔波的结果。两人看到车队靠近,赶紧上前确认。

“哎呀,这不是赵德柱吗?”其中一个衙役认出了赵德柱,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还真是你啊!前几天任命文书下来,老爷说你们要回来,我们都不信。百姓们这几天都在城门口等着你们呢,怎么来得这么慢?”

赵德柱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路上耽搁了点时间,不过总算是回来了。”

另一个衙役也笑着拍了拍赵德柱的肩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赶快跟我们进城吧,大伙儿都等着呢!”说完,两人转身跑回城里,一边跑一边喊:“是的!是咱桃城的英雄们回来了!”

没过多久,城门口便涌出了大批百姓。他们手持野花,挥舞着自制的木剑,孩童们兴奋地奔跑着,嘴里高喊着:“钰门英雄回来了!钰门英雄回来了!”

周桐下车走向人群,百姓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他们的欢迎和感激。周桐一一回应,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

徐巧坐在车内,透过车窗望着外面的景象,轻声对周桐说道:“桐哥哥,看来大伙儿还没忘记你呢。”

周桐回头看了她一眼,笑道:“是啊,桃城的百姓最是念旧。”

忽然,一个瘦弱的中年妇女挤到前面,拉着周桐的衣袖,激动地说道:“周大人,您还记得我吗?鼠疫那年,是您和欧阳先生救了我家小虎的命啊!”

周桐仔细一看,认出这是当年那个濒死的孩子的母亲。他笑着点头:“记得,记得。小虎现在怎么样了?”

妇女抹了抹眼泪,回头招手:“小虎,快过来!”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从人群中钻了出来,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妇女拉着孩子的手,激动地说:“小虎,快给周大人磕头!要不是周大人和欧阳先生,你早就没了!”

男孩听话地跪下,周桐连忙扶起他,摸了摸他的头,笑道:“不必如此,看到你健健康康的,我就放心了。”妇女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周围的百姓也被这一幕感动

车队继续前行,终于抵达了府衙。府衙前,县令陶明早已等候多时。他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见到周桐下车,他微笑着走上前,握住周桐的手,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激动:“小周,好久不见。”

周桐笑着回应:“陶老,一年不见,您还是这么硬朗。”

陶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问道:“欧阳先生和赵宇将军他们……是不是……”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周桐一愣,疑惑地问道:“陶老,文书上没有写吗?师兄和赵叔他们被皇上看中,留在京城施展他们的抱负了。”

陶明这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好啊好啊!活着就好,活着就好!老头子果然没看错人!”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朝廷只送来你的任命文书,其他的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级别太小,消息不灵通。”

周桐笑着点头:“原来如此,难怪您会担心。”

陶明拍了拍周桐的肩膀,转身从桌上拿起一个略显陈旧的茶杯。

茶杯的釉色已经有些剥落,边缘还有几处细小的裂痕,显然是用了多年的旧物。

他倒了一杯水,递给周桐,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小周,没有酒了,只能......以茶代酒........”

周桐接过茶杯,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表现得十分豪爽。他放下茶杯,笑道:“陶老,您的心意我领了。这杯茶,比任何酒都珍贵。”

陶明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他叹了口气,说道:“小周,老朽虽然没什么大本事,这些年也一直想为百姓做点事,但实在是能力有限,有愧于这个县令的身份。

如今你回来了,老朽也算是松了口气。你放心,我虽然老了,但还有几分薄面,一定会好好帮你,为桃城的大伙儿好好生活着。”

周桐郑重地点头:“陶老,您太谦虚了。有您的帮助,我一定能让桃城变得更好。”

这时,徐巧从马车上下来,走到周桐身边。陶明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笑着问道:“这位是?”

周桐微微一笑,坦然说道:“陶老,这位是徐巧,我的未婚妻。”

陶明闻言,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连连点头:“好啊好啊!小周,你终于有了归宿,老朽真是为你高兴!”

他转向徐巧,笑着说道:“徐姑娘,欢迎你来桃城。小周是个好孩子,你可要好好待他。”

徐巧听到周桐的话,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眼中满是幸福和羞涩。她轻声说道:“陶老,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桐哥哥的。”

陶明满意地点了点头,拍了拍周桐的肩膀,笑道:“小周,你可真是有福气啊!”

他搓着手,眼眶发红地围着周桐和徐巧转了两圈,突然一拍大腿,嗓门洪亮得像是要敲锣打鼓:“这婚事可马虎不得!咱们桃城多少年没出过这么大的喜事了,必须得摆流水席!从城南到城北,红绸挂满街,鞭炮放它三天三夜!”

他越说越激动,手指在空中划拉,仿佛眼前已是一片喜气洋洋,“对了,我认识个老木匠,打的雕花婚床那是一绝,明日我就叫他来量尺寸——”

“陶老!”周桐哭笑不得地打断他,“我和巧儿还没定日子呢。”

“日子?择日不如撞日!”陶明瞪圆了眼,忽然又泄了气似的挠头,“罢了罢了,你们年轻人自己拿主意。不过——”他猛地凑近周桐,压低声音挤眉弄眼,“洞房可得安排在衙门后宅!老头子我亲自盯着布置,保准又喜庆又暖和!”

徐巧耳尖泛红,悄悄拽了拽周桐的袖子。周桐会意,连忙岔开话题:“陶老,您方才说衙门都收拾妥当了?您自己住哪儿?”

陶明挥挥手,笑得豁达:“我在城北赁了个小院,临着桃溪,每日钓鱼种菜,正好享清福!朝廷文书上说了,我这把老骨头就给你当个辅佐官,正合我意!”他忽然板起脸,佯装严肃,“先说好了,往后你批公文,茶水可得管够!”

衙门后宅的青砖小院显然被精心打扫过,墙角的老桃树修剪得齐整,石阶缝隙里的杂草一根不剩。老王叉腰站在院中,身后跟着灰头土脸的大虎、二壮和三滚——三人肩上扛着扫帚,怀里还搂着从马车上卸下的箱笼。

“少爷,这屋子是旧了些,”老王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露出里头光秃秃的土墙和竹简堆成的“书柜”,“但胜在干净!您瞧这地面,我让三滚拿皂角水刷了三遍!”

三滚立刻挺直腰板,鼻尖还沾着灰:“刷得俺手都秃噜皮了!”

徐巧扑哧一笑,指尖拂过竹简上斑驳的字迹:“《桃城水利注》……桐哥哥,这是?”

周桐抽出一卷竹简,叹道:“当年我与师兄闲来无事,一同写的,难为陶老还留着这些。”

他忽然转身,手臂撑在徐巧身侧的门框上,低头轻笑:“就是委屈我家巧儿了,跟着我住这漏风的屋子——”

“漏风才好呢,”徐巧仰头,眸子亮晶晶的,“夏天凉快,冬天……”她话音未落,便被周桐拦腰抱起,惊叫一声搂住他的脖子。竹帘被风掀起,斜阳将两道依偎的影子拉长在泛黄的墙面上。

“周桐!门没关……”徐巧捶他肩膀,脸红得像是檐下晾晒的辣椒。

“老王早把闲杂人等都支走了。”周桐将她放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指尖缠绕她一缕青丝,“再说,我抱自己夫人,天经地义。”

徐巧指尖戳他胸口:“谁是你夫人?三书六礼还没——”

未尽的话语淹没在突如其来的吻里。竹简从柜顶滑落,哗啦啦惊起窗棂外偷看的麻雀。

暮色渐沉时,老王蹲在灶房门口剥蒜,听着屋里叮叮当当的动静,笑得满脸褶子挤成一团。大虎抻着脖子往主屋张望,被二壮一巴掌拍在后脑勺:“瞅啥瞅!没见少爷和夫人正忙着‘收拾书房’?”

三滚抱着一摞碗碟凑过来,挤眉弄眼:“王大人,您说咱是不是该准备小主子的虎头鞋了?”

老王举着蒜头作势要砸,嘴角却翘得压不住:“再浑说,今晚你就睡马厩!”忽听得主屋门响,他立刻绷起脸咳嗽一声。

周桐挽着袖子跨出门槛,衣襟上还沾着墨渍;徐巧跟在后面,发髻微乱,手里却稳稳端着个插满野花的陶罐。两人站在阶前相视一笑,夕阳将影子融成蜜糖般的暖色。

“少爷,东厢收拾好了!”老王扬声喊。

“来了!”周桐应着,忽然转身将徐巧拦腰抱起,惊得她手中的野花簌簌颤动。

“周桐!”

“门槛高,怕夫人绊着。”

檐下三人组看得目瞪口呆。大虎捅了捅二壮,压低声音:“俺以后娶媳妇也要这么抱!”

三滚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光映着憨笑:“那你得先找个能一只手抡大刀的姑娘——”

“干活!”老王一锅铲敲在灶台上,溅起的火星子惊得三人作鸟兽散。炊烟袅袅升起,混着蒸饼的香气,漫过桃城崭新的黄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