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70章 百废待兴(上)

天色微明,县衙正厅内

周桐站在厅堂中央,手中握着一卷名册,目光扫过堂下站立的众人。衙役、文书、随行的士兵们整齐列队。徐巧站在屏风后,手中捧着一盏热茶,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周桐的背影。

“诸位,”周桐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有力,“今日是我们正式接手桃城政务的第一天。桃城虽小,但事务繁杂,尤其是眼下春耕在即,粮务、治安、民生,样样都需抓紧。今日我便将各位的职务安排妥当,大家各司其职,务必尽心尽力。”

他展开名册,目光落在第一行:“赵德柱,你任巡防队长,专管城内治安。桃城虽无大乱,但战乱刚过,流民众多,治安不可松懈。你带十名衙役,每日巡城两遍,若有滋事者,按律处置。”

赵德柱挺直腰板,抱拳应道:“放心,有我在,绝不让桃城出乱子!”

周桐点点头,继续道:“冯顺,你为贴身文书,负责记录每日政务、整理案卷。急务堂每日辰时开堂,你需提前准备,确保每案有据可查。”

冯顺就是小顺子的原名,他上前恭敬地接过名册:“老爷放心,我一定仔细记录,绝不出错。”

周桐的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万科,微微一笑:“万科,你心思细密,做事稳妥,后勤事务便交给你统管。粮草、物资、衙内日常用度,皆由你负责。若有短缺,及时报我。”

万科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好嘞。”

周桐又看向几名身材魁梧的士兵,点名道:“老赵,你挑三人编入粮务队,专管粮食调配、春耕物资发放。眼下春耕急迫,粮务队责任重大,务必确保百姓有粮可种,有田可耕。”

老赵挺了挺胸膛,粗声粗气地应道:“好。”

周桐满意地点了点头,最后说道:“其余人等,各归其职,听候调遣。桃城虽小,但事务繁杂,大家务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众人齐声应道:“是!老爷放心!”

屏风后,徐巧轻轻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缓步走出,柔声说道:“桐哥哥,安排得真周到。”

周桐回头看她,眼中满是温柔:“巧儿,你怎么出来了?晨间风凉,小心着凉。”

徐巧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我没事。只是看你忙了一早上,连口茶都没喝,特意给你端了盏热茶。”

周桐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虽然不是什么好茶,但依旧沁人心脾。他放下茶盏,握住徐巧的手,低声道:“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徐巧脸颊微红,轻轻抽回手,低声道:“桐哥哥,大家都在呢。”

周桐笑了笑,转身对众人说道:“今日事务繁多,大家先去准备吧。辰时急务堂开堂,务必准时到场。”

众人应声散去,厅堂内只剩下周桐和徐巧。周桐长舒一口气,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低声道:“巧儿,桃城百废待兴,我真怕自己力不从心。”

徐巧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桐哥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有大家在,桃城一定会好起来的。”

周桐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是啊,有你们在,我什么都不怕。”

晨光洒进厅堂,映照在两人身上,仿佛为这忙碌的清晨增添了一抹暖意。

辰时初刻,县衙后堂

周桐与陶明对坐于一张老旧的木桌旁,桌上摊开几卷泛黄的账册,墨迹斑驳,显然已有些年头。陶明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此刻正用枯瘦的手指指着账册上的数字,眉头紧锁。

“小周啊,”陶明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去岁钰门关战事吃紧。当时大伙儿都上山避难,今春若误了播种,怕是要闹饥荒啊。”

周桐闻言,眉头也皱了起来。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木窗,望着衙门外那棵枯瘦的榆树,树梢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显得格外刺耳。

他沉默片刻,转身问道:“陶老,山上避难百姓带回的粮种还剩多少?”

陶明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只够播三十亩,且多是陈年旧种,发芽率怕是低得很。”

周桐走回桌旁,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索片刻后问道:“城中富户可有存粮?能否借来应急?”

陶明苦笑一声:“富户们早在前些日子就纷纷闭门谢客,说是自家也不宽裕。我派人去问了几家,连门都没让进。”

周桐冷哼一声:“这些人,平日里倒是威风,一到紧要关头就缩头缩尾。”

陶明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不过,倒是有个线索。酒楼汪掌柜离城前曾私藏百石粮于地窖,钥匙交予其侄汪小六。但这汪小六随难民入山后,至今下落不明。”

周桐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立刻拍案道:“贴告示,寻汪小六者赏糙米一斗!再让老赵带人搜遍旧酒楼地窖,务必找到这批粮食!”

陶明点头应下,随即又犹豫道:“小周,这批粮食即便找到,恐怕也不够全城百姓播种。眼下春耕急迫,若是误了农时,今年怕是……”

周桐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陶老,粮种之事我来想办法。您先派人统计城中无田可耕的百姓,看看能否组织他们开垦荒地,或是租借富户闲置的田地。”

陶明点头称是,随即又提醒道:“小周,开垦荒地需大量人力物力,且新田头几年收成不佳,百姓未必愿意。”

周桐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那就以工代赈。像上次鼠疫一样,这次的话我们就组织无田百姓修水渠、筑堤坝,每日付米半升。既能解决他们的生计,又能为桃城水利打下基础。”

陶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笑道:“小周,你这法子倒是巧妙。只是修渠筑坝需大量粮食,咱们的存粮怕是撑不住啊。”

周桐微微一笑,眼中透着几分狡黠:“陶老放心,粮食之事我来想办法。您只需将百姓名册整理好,其余的交给我。”

陶明点点头,起身拱手道:“小周,有你主持大局,我这把老骨头也算是放心了。”

周桐连忙扶住陶明,语气诚恳:“陶老,您为桃城操劳多年,晚辈不过是接您的班。日后还需您多多指点。”

陶明拍了拍周桐的肩膀,笑道:“好,好!有你这句话,老头子我就算累死也值了。”

陶明离开后,周桐独自坐在桌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眉头紧锁。徐巧从屏风后走出,手中端着一碗热粥,轻声说道:“先吃点东西吧,忙了一早上,连口热饭都没吃。”

周桐回过神来,接过粥碗,勉强笑了笑:“巧儿,你怎么又亲自下厨了?这些事让下人做就好。”

徐巧摇摇头,柔声道:“我闲着也是闲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心里也踏实些。”

周桐喝了一口粥,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了些。他放下碗,握住徐巧的手,低声道:“夫人煮的粥就是不一样,喝了之后浑身都是干劲。”

徐巧脸颊微红,轻轻抽回手,低声道:“就你会说话,你先忙正事,我去看看老王那边需不需要帮忙。”

周桐点点头,目送徐巧离开,随即又拿起账册,仔细翻阅起来。他知道,桃城的困境远不止粮种短缺,但眼下只能一步一步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