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75章 回家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第75章 回家

作者:周末在家吃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3:17:36 来源:小说旗

周桐勒住缰绳时,夕阳正给梯田镀上金边。徐巧的裙裾扫过马鞍,被他稳稳托住腰肢落地。远处传来陶明中气十足的吆喝:\"夯土要掺秸秆!说了三遍了!\"

\"周县令!\"正在垒石堰的老汉直起腰,古铜色脸庞笑出沟壑,\"您看这田垄可还成?\"他脚边竹篓里蜷着个熟睡的孩童,脸上还沾着泥星子。

周桐蹲身捏了把褐土,指尖搓开碎秸秆:\"老伯这手艺,该去工部领俸禄。\"转头对徐巧笑道,\"比咱们在玉泉山挖的陷阱讲究多了。\"

徐巧正要接话,忽然被个扎羊角辫的女童拽住衣袖:\"仙女姐姐,我娘说这个给你!\"油纸包着的槐花饼还带着体温。女童娘亲在十步外赧然摆手,围裙上沾着新泥。

陶明杵着竹杖过来时,正看见周桐对着摊开的舆图比划:\"居住区得离水源百步,茅厕要建在下风口。\"朱砂笔在山坳处画了个圈,\"劳烦陶老带人砍些毛竹,搭临时窝棚最是便宜。\"

\"你小子当老夫是工头?\"陶明笑骂着敲他后背。

徐巧从怀中掏出三色布条,递给陶明:“陶老,红色标记水源,蓝色是垦荒区,黄色是居住区。这样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陶明接过布条,眯着眼看了看,笑着点头:“好好好,巧儿姑娘心思细腻,这法子妙得很!”

他转头对周桐说道,“难民的住所倒是不急,等明日他们过来再说。咱们先把材料备好,到时候让他们自己动手搭建,咱们的木工也不多,省得忙不过来。”

周桐点头赞同:“陶老说得对。等今日送粮食过去的时候,我派人去统计一下难民里的匠人和其他有手艺的。要是有木工、泥瓦匠什么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万科!”周桐突然提高声音喊道。

“到!”万科从人群中钻出来,手里还抱着账本,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你带二十人去给难民送粮食。刚刚说的话你听到了没?顺便看看有没有匠人。”周桐吩咐道。

万科一听,苦着脸说:“老爷,后勤事务太无聊了,让我去干点别的吧......”他翻了翻账本,哀嚎道,“老爷!整整五十车粮啊!照这个吃法,撑不过半月!”

周桐挑眉:“你是管后勤的,这事儿你不管谁管?”

万科无奈地叹了口气:“是,老爷......”

周桐见他这副模样,放缓语气说道:“干好点,到时候去‘借’东西的时候,我让你也去。”

万科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真的?”

周桐点头:“一言为定。”

万科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人离开。

周桐转头看向赵德柱:“德柱,你选点人,到时候在这巡防队加强巡逻,确保难民出意外。”

赵德柱拍着胸脯,粗声粗气地说道:“放心吧,有俺在,没人敢捣乱!”

周桐又对陶明说道:“陶老,卫生问题可不能忽视,当年鼠疫的教训可别忘了。”

陶明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放心,我已让人在安置点挖了排水沟,还准备了草药。到时候再安排人每日洒扫,绝不会出问题。”

夕阳的余晖洒在梯田上,周桐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万科准备带着人离去。他忽然想起什么,快步追上万科,拉住他的袖子:“对了,万科,你顺便把难民里有辈分的话事人都带过来,咱们先好好聊聊。”

万科点头:“老爷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他走了两步,又回头提醒道,“老爷,您可别忘了答应我的事儿!到时候让我和那三胖子一起去!”

周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说话算话,不会忘的。”

万科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人离开。

周桐转身回到徐巧身边,看着天色,轻声说道:“巧儿,咱们去看一下地形吧。”

徐巧点头,柔声应道:“好。”

周桐和陶明打了个招呼:“陶老,我们先去看看地形,您在这儿盯着点。”

陶明笑着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注意安全。”

周桐点头,转身走向枣红马。他蹲下身,拍了拍自己的膝盖:“ 这次准备给多少小费呀?”

徐巧脸颊微红,轻轻踩上他的膝盖,被他稳稳托住腰肢,翻身上马。周桐随后翻身上马,坐在她身后,轻轻一抖缰绳,枣红马便小跑起来。

两人的身影渐渐远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暖意。

周围的百姓看着这一幕,纷纷感慨起来。几位夫人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瞧瞧人家周县令,多体贴!再看看咱们家那口子,整天就知道喝酒打牌。”

汉子们听了,嘀嘀咕咕地反驳:“人家周县令那是读书人,咱们这些粗人哪能比?”

陶明站在一旁,捋着胡须笑道:“等日子变好了,大伙儿一起帮着小两口操劳操劳婚事,热热闹闹地办一场!”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梯田上忙碌的身影继续行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秸秆的清香。

周桐带着徐巧骑马出城南,和门口的守卫打了招呼。守卫们见是周县令,纷纷恭敬行礼,其中一位老守卫笑着说道:“小说书,路上小心些,还带着徐姑娘呢。”

周桐点头应道:“放心,等回来了请大伙儿喝酒。”

徐巧坐在马背上,疑惑问道:“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周桐笑了笑,眼中带着几分温柔:“回家。”

徐巧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轻声问道:“你父母回来了吗?”

周桐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还没呢。我刚去桃城当兵的时候,我那便宜爹娘就出去游山玩水了,到现在也没个音讯。”

徐巧抿嘴一笑,打趣道:“你这么说,倒像是他们不关心你似的。”

周桐耸了耸肩,笑道:“他们啊,向来如此。不过这次回去,我倒要看看,我那便宜老爹见到我穿着官服,还带了个儿媳妇回来,会是什么表情。”

枣红马踏过土路时,徐巧忽然攥紧他的衣袖:\"桐哥哥,你说...... 他们会喜欢我吗?\"

周桐低头轻笑,温热的鼻息拂过她耳畔:\"我娘当年为了抢回被山贼劫走的羊,能追出二十里地 —— 你说她会不喜欢你这能把我治得服服帖帖的小娘子?\"

两人一路说笑,周围的景色渐渐变得熟悉起来。周桐的心情也随着马蹄声起伏,既有激动,也有几分忐忑。

毕竟,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处青砖小屋前。

“到了。”

周桐勒住缰绳,翻身下马,随后伸手扶徐巧下来。徐巧仰头望着门楣上褪色的\"周\"字,有些紧张,手里拉了拉自己的衣袖。

周桐走到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片刻后,门内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门被打开,一个中年妇人探出头来。

\"陈嬷嬷?\"周桐怔在原地,官服袖口被徐巧悄悄攥紧。

老妇人手中的擀面杖\"当啷\"落地,面粉扑簌簌沾上衣襟,她看到周桐的穿着,先是一愣,随后定睛一看,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哎呀,是少爷回来了!快快快,进来坐!”

周桐也有些意外,笑着问道:“陈嬷嬷?你没跟我爹他们一起走?”

陈嬷嬷激动地拍了拍手,笑道:“老爷夫人出门前让我留下来看家,没想到少爷您突然回来了!”她一边说着,一边将两人迎进屋内。

进了屋,陈嬷嬷这才注意到周桐身后的徐巧,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位姑娘是……”

周桐笑着介绍道:“这是徐巧,未来的少奶奶。”

陈嬷嬷一听,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好好好,少爷当兵回来,果然不一样了!这位姑娘一看就是大家闺秀,真是郎才女貌!”

徐巧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头,脸颊泛起红晕。

陈嬷嬷又仔细打量了周桐的官服,眼中满是自豪:“少爷,您这是当官了?”

周桐点头笑道:“是啊,我现在是咱们城的县令了。”

陈嬷嬷听了,更是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老爷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得不得了!”

周桐笑了笑,随即问道:“对了,我爹他们还没回来吗?”

陈嬷嬷摇头道:“还没呢。老爷夫人上次来信说还要再玩一阵子,估计还得过些日子才回来。”

\" 她转身翻出个雕花匣子,\"去年老爷寄来的蜜饯,我特意留了......\"

周桐按住她手:\"嬷嬷,我是来看看就走。\" 他指了指官服,\"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还没烧完呢。等过些日子有空了,我再带巧儿回来好好陪您聊聊。”

陈嬷嬷连忙起身,将两人送到门口,叮嘱道:“少爷,衙门里要是缺什么,尽管让人来家里拿。我做主,绝不会让您为难。”

周桐笑着点头:“好,要是有需要,我一定不会客气。”

陈嬷嬷又看向徐巧,慈爱地说道:“姑娘,有空常来家里坐坐,咱们家虽然不大,但胜在清净。”

徐巧微笑着点头:“谢谢嬷嬷,我会的。”

两人上了马,陈嬷嬷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去,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她才转身回屋。

进了屋,陈嬷嬷径直走向一间小屋,坐在书桌前,研墨提笔,字迹工整而瑰丽。她将写好的信仔细封好,随后唤了一声:“小桃。”

一道身影应声而入,恭敬地站在她面前。陈嬷嬷将信递过去,低声吩咐道:“把这封信送到老爷手上,告诉他,少爷回来了,还带回了那位少夫人。”

小桃接过信,点头应道:“是,嬷嬷。”

陈嬷嬷看着小桃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笑容,轻声自语道:“户部徐家的小姐,当真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