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 第2章 这是大明?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第2章 这是大明?

作者:春风卷碧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4:32:21 来源:小说旗

这时,戴思恭带着药箱向前,说道:“陛下,臣请旨为太子妃娘娘把脉。”

戴思恭头发略微发白,因为医术高超,常为宫中皇子妃嫔消除病痛,而且是太医院院使,公认的医学权威,因此多受朱元璋的信任。

朱元璋见他开口,点头。

“准!”

戴思恭起身,但并未立刻进屋,有宫女上前拿布条蒙住他的双眼,又等了半刻钟时间,才有宫女引他至床前。

戴思恭深吸一口气,努力定了定神,行礼,道:“臣戴思恭为娘娘把脉!”

无人应答,只有产婆的指挥声与太子妃的痛苦叫声。

他说完这句话,就感觉有人抓住了他的手,放在了一个布片上,戴思恭随即开始把脉。

戴思恭在脑海中迅速梳理着所见所闻,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开始分析太子妃的病情。

思索片刻后,他收回手,又有人领他出去。

解开布条后,就看见朱元璋阴沉的脸,吓得他连忙跪下。

朱标问到:“戴太医,如何!”

戴思恭答道:“太子妃这是产前气血大亏,加之胎位略有不正,才致使气息不稳。当务之急,需先以药力稳住气血,再行助产之法。” 说罢,他迅速从药箱中取出纸笔,奋笔疾书,开出了一剂药方。

“此药为达生散,人参、黄芪、白术可补气健脾,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陈皮、紫苏叶理气宽中,白芍药缓急止痛,大腹皮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

“太子妃服了此药,当有惊无险!”

众人松了口气,朱元璋脸色好看了些,说:“由你亲自煎药!”

“是!”

戴思恭领旨煎药,刚下完药,却见不远处有一小太监也正在煎药,刚滤出药汤。他为人谨慎,于是出声道:“小公公,你在煎的什么药!”

吕氏早于所有人到达此处,正在安排宫女太监做各项事务,在朱元璋、马皇后、朱标的面前表现自己。闻听戴思恭此言,心里咯噔一下。

装作不经意的看向朱元璋和马皇后,发现二老没有注意她后,迅速与满脸狼狈的王太医对了个眼神。

那小太监说,“这是刚刚王太医开的方子!”

王太医上前说道:“此乃脱花煎!”

戴思恭闻言道:“脱花煎主要用于难产,太子妃目前虽然痛苦,但她并不是头胎,只是胎位略有不正,不适合用此药!依我看还是达生散稳妥些!”

王太医只是东宫属小太医,而戴思恭却是太医院院使,是王太医的顶头上司的上司,他哪敢反驳只能称是。

吕氏暗暗注意,心底暗道一声可惜。

在等待药煎好的过程中,戴思恭隔着一段距离,仔细询问产婆太子妃之前的情况,包括饮食、作息以及胎动等细节。根据产婆的描述,他又通过产婆,指导调整了太子妃的卧姿,以助于胎儿顺利娩出。

终于,药煎好了。太子妃常逸云喝下了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日渐西斜,不知不觉已经两个时辰过去,终于传来了一声嘹亮的啼哭。

众人尽皆大喜。

......

朱英是一位着名的科学家,父母双亡,却聪明伶俐,从小就富有神童的称号,并在十六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北大学。

博士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颇具声望的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的才华得到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科研能力,他迅速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了研究所的核心骨干力量。

那原本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朱英如往常一样,与同事们一同进行着实验检修工作。实验室场所中,各种精密的仪器闪烁着光芒,数据在屏幕上不断跳动,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沉浸在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中。

突然,实验失败了!!

其他,实验人员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先是高能射线无情地穿透了他的身体,仅仅过去一秒钟,身体各处的机能已经丧失。紧接着就是数万度的高温,将他的身体化为了灰烬。

只在那个时空留下了几缕淡淡的青烟,和风一吹就消失不见的灰烬。

......

“嗯?”

“我没死,这是哪里?”

“这个老头又是谁?”

朱英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笑眯眯的老脸,他努力的分辨周围的环境,却发现自己对身体的掌控力很弱。

我怎么成了一个婴儿了?

难不成真的有转世投胎这一说,朱英原本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此时也不得不对自己的学识产生怀疑。

朱元璋抱着自己的好大孙,看着怀里的大孙子看看这里,看看那里的,老怀大慰,稀罕的不行。

“去去去,你朱重八也会抱孩子,快给我吧!”马皇后担心他手上没有轻重,一把将孩子抢过去,放到常逸云的身边。自己则是蹲在床头,逗弄着小婴儿,说道:“老大家的,这次你可是给老朱家立大功了!”

谁?

朱英心头十分震惊,刚刚抱我那个老头是谁?重八?

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难道我不仅仅是转世投胎了,还成为了朱元璋的孙子?

“母后!这是儿媳分内的事儿,不敢言功!”

常逸云满脸宠爱的看着自己的孩子,略显苍白的脸上,还有止不住的虚汗。他看着旁边的朱标,说道:“殿下,这孩子还没起名字呢!”

朱标一直守在她身边,满眼含笑,说道:“这取名字孤可抢不了先,有人比咱俩急呢!”

“好,你小子!”朱元璋原本就被马皇后嫌弃了一番,这会儿听到朱标的打趣,一时间挂不住脸面,上前给了朱标一个大脖溜。说道:“名字咱早就想好了,就叫朱雄英!”

朱雄英。

朱英一瞬间就在脑海中检索到了朱雄英的信息。没有别的原因,这是作为一个明史爱好者心中的一个意难平。

对于每天晚上必读明史的朱英来说,朱雄英他可太了解了。

朱雄英是大明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子,生于洪武七年十月,卒于洪武十五年五月。

他父亲是中华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如果朱雄英不早夭的话,他妥妥的就是大明的第三代帝王。

而且就是因为其早夭,打乱了传承格局,影响了后面一大群功勋武将的命运,也为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很多人推测,如果在朱元璋晚年时,朱雄英还活着,洪武大帝或许并不会举起屠刀,而朱棣可能也并不会选择发动靖难。

大明可能后面也就没有叫门天子,整个后世的历史可能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每想起这段历史,朱英总是叹息,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但是现在,自己竟然穿越了!

竟然成为了朱雄英,或许大明的命运会在自己的手中改变。

想到这里,朱英,不,朱雄英笑了!

“哎哎,你看这孩子,睡着了还笑了!”

满堂尽皆都是欢喜,对于皇室来说,大明后继有人,传承有序。对于下人来说,只要主子高兴,他们就不用担心人头落地。对于太医们来说,自己九族的命终于是保住了。

仅有一人,面上随着大家一起祝贺皇明传承有序,大明千秋万代。实际上心底里恨透了。

吕氏晚间回到自己的寝宫,脸上阴沉如雨,低声道:“不是说都安排好了吗!”

有一宫女在下阶匍匐在地,听到声音后,膝行上前,说道:“本来药已经煎好!只是戴太医阻拦.....”

吕氏挥挥衣袖,她自己也知道这种事不能强求,强求容易掉脑袋,只能再找机会了。

“把药处理好!另外近期不要与王太医联系!”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