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三月,东宫。
距离朱雄英出生的那天,已经过去差不多一年半了。
这一年半来,朱雄英一直在适应自己的新身份,很多时候都像是在做梦,充满了不真实感。
我真的来到了大明?
但是每天都是温香软玉抱着自己,不时流入口中的甘甜乳汁,让他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自己确实因某种不可抗因素转世成为了朱雄英,并且还携带了前世的记忆。
现在还储存在大脑里的知识和记忆,是朱雄英目前最宝贵的财富。
朱雄英已经思考过了,当务之急是挽救自己这一家人的命运,朱标这一脉不知道是遭天妒还是怎么着。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
在原本历史上,洪武十一年,懿文太子妃常氏去世,年仅24岁。
洪武十五年,五月,皇长孙朱雄英去世。八月,马皇后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去世。
随后皇孙朱允炆被朱元璋抱有厚望,作为皇位继承人。
前世朱英第一次知道这段历史的时候,就心存疑虑。难不成这朱允炆的气运就这么好?但凡历史差一点点他也当不了皇帝啊!
再有就是,朱标这一家子也太惨了吧!
这其中或许有不为人知的皇家秘辛。
......
“娘,你看,弟弟又在发呆了!”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姑娘正在逗弄摇篮里的朱雄英,常逸云则是在一旁笑而不语,手中则是在缝补一件小女孩的衣服。
“他才这么大一点,怎么就跟个小大人儿似的!”小女孩看着这里,看看那里,不时间一蹦一跳的,晃得摇篮高高的。
“怡儿,你莫要晃太过了!”常逸云看到,连忙阻止,让一旁的侍女去看着朱雄英,又招手让小女孩过来:“过来,娘给你补好了,莫要再爬上爬下了!”
这个小女孩就是朱雄英的姐姐,江都郡主,朱怡则。
在原本的历史中朱雄英知道,常逸云在洪武四年嫁给朱标,婚后七年时间里孕育了两儿两女。
以前朱英总是认为朱雄英是常氏的第一个孩子,现在看来却不是。细细想来也是合理的。
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常氏卒于洪武十一年。中间只有四年的时间,如果朱雄英是老大的话,那常氏也太猛了,一年一个,都不用休养的吗。
这也是朱雄英目前判断常逸云去世的原因,生产过多。现在自己的娘亲才二十二岁左右,就已经有了一个四岁的姑娘,一岁半的儿子了。
就算是她身体再健康,再连着生两个孩子也会让她身体受不了的。这也许就是她早逝的原因。
现在朱雄英还是个小不点,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也没有能力去做。
他的小眼睛转转,哎?或许可以这样。
哇......
一声嘹亮的啼哭,响彻大明东宫的每一处角落。
突然的哭闹不止,让一旁的宫女手足无措,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止住婴儿的哭闹。
“阿桃,怎么回事儿,让本宫看看!”常逸云察觉出来不对,于是起身上前查看。
那名叫阿桃的宫女,有些手足无措,说道:“娘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小殿下刚刚还好好的!”
一旁的朱怡则古灵精怪,眨眨眼睛,道:“应该是他肚子饿啦,阿桃姐姐,你给他吃口奶就好了!”
阿桃脸一红,说道:“郡主,小殿下刚刚才让奶娘喂过呢!”
常逸云抱起朱雄英,轻轻拍打他的后背,耐心安抚道:“英儿,你想要什么?”
看着面前慈爱的面庞,朱雄英一时间忘了哭,前世的他是个孤儿,从来没有感受过母爱。来到这个世界后,常氏对他无微不至,让他两世为人终于有了母爱。
正是因为如此,朱雄英说什么也要改变她的命运。
所以朱雄英哭的更凶了,边哭还边说:“爷,爷!”
什么?常逸云心头疑惑,现在的朱雄英是可以发出简单的音节的,想什么爹爹、娘亲什么的会喊,但是一般都得有人在旁边引导,然后朱雄英学着说,今天怎么没人引导,突然就喊爷爷了。
......
乾清宫
朱元璋正在大发雷霆,一声声龙吟震得宫殿瓦砾都在颤抖。
“好啊,原来各地都有这种欺君罔上的行为,这是不拿咱当回事儿啊!咱要砍他们九族的脑袋!”朱元璋拿着手中的奏疏,正是又发现了地方上有盖空印的情况,原本只是以为盖空印存在于少部分地区没想到这么普遍。
明初规定,地方府、州、县等各级政府每年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所报数字必须与户部完全相符,才能够结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整个账目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且需要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
但这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的,因为钱粮会损耗。
由于当时交通极为不便,从地方到京城往返路途遥远,为了避免因账目不符而多次往返,各地负责财政事务的官员都会事先准备好盖有官印的空白文册,以备在户部审核出问题时能及时修改。朱元璋发现这一情况后,认为这是严重的欺君罔上行为,于是下令严惩。历史上因为此案牵连了数万人。
现在又查出来这么多地方官员,看来朱元璋又要举起屠刀了。
“父皇,这些人也并非都是存了谋逆之心,而是为了免收奔波之苦。不过其中不乏中饱私囊的人,依儿臣看,待查明原委,没有做出贪墨的官员,给予适当处罚。确有欺上瞒下,贪墨钱粮的,诛三族就够了!”
朱标一直在朱元璋身边,这几个月因为空印案已经砍了近万人的脑袋了,户部一整个杀空了。再杀下去,地方上怕是也杀空了,再杀下去谁给他们老朱家干活!
地方官员:太子爷仁义!
朱元璋当然知道,制度存在漏洞,但是这些官员明明都知道这些事,却没有一个人将此事说明,这几年,国家不知道有多少蛀虫利用这件事中饱私囊。
他听到好大儿的话,心里也想,不行就再少杀点,给标儿再攒攒人情。突然殿外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朱元璋心里大感奇怪。
这时候,云奇蹑手蹑脚的进来禀报,说:“陛下,太子妃娘娘携皇孙在外求见!”
朱元璋听到这话,展颜消愁,龙颜大悦,说道:“还不快请进来!”
朱标听到太监的禀报,心里也是很奇怪,按理说逸云不是不识大体的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乾清宫呢!
正思索间,就见常逸云抱着着朱雄英进来行礼,朱雄英还在她的怀中哇哇大哭,嘴里还喊着爷爷。
“儿媳见过父皇。”
“逸云,这是怎么回事儿。”朱标上前,接过常逸云怀里的朱雄英,问道:“雄英这是怎么了!”
“是啊,老大家的,你也别跪着了!这是咋回事儿!”朱元璋这时候也没心思看什么空印案了,一把从朱标手里抢过朱雄英。获得了朱标两个白眼。
“回父皇的话。”常逸云站起身来,将刚刚朱雄英吵着叫爷爷的事情说了。
“儿媳从未见雄英如此,一时间唐突,来到乾清宫,请父皇恕罪!”
说来也奇怪,刚刚还吵着要爷爷的朱雄英,到了朱元璋怀里就不哭了,瞪着个大眼睛,朝着朱元璋,奶声奶气的叫:“爷爷!”
“哎~”
朱元璋哪受得了这个,一颗心不知道都美成什么样了,哪里还会怪罪,便叫常逸云坐下,开始逗弄朱雄英。
“乖孙啊,是不是想爷爷了啊!”
朱雄英自然知道怎么表现,呲个大牙就在那里乐呗,就是他现在还没长出大牙来。
真诚才是必杀技。
果然老朱喜欢的不得了。
朱雄英这才开始他的目的,只见他歪歪扭扭的晃动自己的身体,仿佛要爬到朱元璋身前的桌案上去,嘴里咿咿呀呀的说着听不懂的话,但隐隐约约好像是要到桌案上去。
朱元璋感到有趣,索性就帮了他一把,看这小娃娃想干什么,任他将桌案上的奏章整的一团糟。
朱雄英目标非常明确,奔着桌案上的墨就爬过去了,好在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砚台中有很多墨。他伸出自己胖乎乎的小手,从砚台中沾出墨来。
“这小玩意儿,莫不是还想写字不成!”朱标觉得好笑,就要上前将朱雄英抱下来。
但随后发生的一幕,让大家都惊掉了眼珠子,只见朱雄英真的在桌案上写字。
“什么?”
朱元璋和朱标都凑过去,就连常逸云也站起身来往前凑了凑。
这是......
“大明?”
朱元璋心头巨震,他竟然看到自己的大孙子,歪歪扭扭的写出了两个字,虽然很丑,但是只要识字的人都能认出来,这写的就是大明?
“这......”朱元璋扭头问常逸云,道:“老大家的,这是你教他的?”
常逸云这时候也看清了好大儿干了什么事儿,自己心里也是疑惑,于是说道:“父皇,如今雄英话还说不利索,儿媳怎么会教他写字呢!”
“难道这世上真有人生而知之?”朱标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