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 第74章 各显神通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第74章 各显神通

作者:春风卷碧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23:32:53 来源:小说旗

浇筑法只要克服了流动性和模具的问题,其展现出的性能相较锻造法而言,具有显着优势。采用浇筑法制成的物件,上下厚薄必然均匀一致,而锻造法就不一定了!

除了他们这一组,其余19组用的都是锻造法,就是将铁锻造成钢之后,将其打成钢板,然后在卷成铁管,这种方式十分耗时,而且还需要中途不断加热,锻打的成功与否,全看工匠的技艺高低!

当下,浇筑法和锻造法各有优劣,不好说谁的更优秀,朱雄英找来纸笔,通过现在工匠们表现出来的技艺,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将其记录在纸上!

通过接下来两个时辰的观察,朱雄英发现有几个制作速度很快的组都进行了精细化处理,为增加强度和射程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思考。

第三组制作的最快,不但将全组15人的铳管制作完成了,而且他们还制作了一些工具,等他们制作完这些工具后,朱雄英看出来他们想干什么了。

他们竟然想刻制膛线!

朱雄英原本预想的是,现在大明工匠应该是不知道膛线是什么的,但是现在却逐步刷新朱雄英吧对这个时代工匠的认知。

事实上,就考古证据表明,永乐年间,就已经出现火铳膛线,并应用于实战了!元代火铳的内壁就已经出现了纵向划痕,这说明这期间一直有工匠进行积极探索!

第十三组的制作速度是锻造法中最慢的,没有别的原因,这是由于他们制作的枪管竟然比大家的都要细,而且却更加的长,这让朱雄英也十分感兴趣。

火铳的射程和枪管的长度、弹丸的直径都是有关系的,其最佳数据大体为,弹丸直径与枪管长度的比值为1:120,但是这些工匠明显还没有掌握最佳比例,不过这也是十分显眼的表现了!

第十七组也有一些创造性的表现,他们竟然在尝试给火铳的内壁淬火,真是大胆的想法,倘若这一尝试成功,火铳内壁淬火区域硬度会大幅提升,而外部依然保持较高韧性,理论上能够承受更多火药,从而增加射程!

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让朱雄英对于古代工匠的智慧有了新的认识,这简直是全天下最好的工匠了!

第五组就是任思毅这一组了,现在他们要进行浇筑了,泥胚分为两部分,为上下开合的。只见工匠们将泥胚放到,中间部分有一个小口,并且预留了很多出气口。工匠们合作将坩埚中的钢水一个个倒进泥胚的小口中。再将钢水放进炉内,取出泥胚中的钢铳,清理干净之后,再次进行重复操作!

由于浇筑口是管道的中心点,并且预留了出气口,这让钢水可以快速流入模具,出气口则是可以让铁水中的气体跑出,不会留下孔洞!

一直浇筑了三次之后,选了其中最好的十五把,开始进行精打磨!而那承受了三次的泥胚,已经有了些许的开裂。

...

一直忙活到接近正午时分,所有的工匠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开始等候指示,这时候,老朱派人送来了十几个陶罐,这些陶罐的底部都放置了生石灰和草木灰进行防潮!罐口处用麻布和麻绳密封,朱雄英知道这里面放的是火药。

于是他又命人去购买了一批杆秤过来,吩咐姚广孝指挥大家,空出来一片长70丈(224米),宽十丈(32米)的区域!

一端是并排着,披着铁皮的假人,另一端就是射手发射的位置了,朱雄英给他们做了很多防护装置,测试者每人必须穿戴好盔甲,在一个宽宽厚厚的铁板后边,透过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铁孔发射,还有一排十分微小的孔洞进行观察。

铁板前面是一盆连接着鼓风机的炭火,由于大家制作的都是火门枪,需要用明火点燃!当射手准备好了之后,透过铁孔,进行简单瞄准,并且将火门靠近炭火,脚踩一下鼓风机,炭火就会漏出高高的火苗,点燃火门中的火药,进行发射!

这样可以保证射手的绝对安全,即使是枪支不幸炸膛了,射手顶多会受到惊吓,而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危险!

至于假人那边,朱雄英在测试场两边,各自安排了三名观察员,拿着望远镜进行观察记录,他和姚广孝则是在最安全的后面,各自拿着望远镜进行观察!旁边也各自有几个观察员进行记录!

在开始之前,朱雄英郑重宣布了检验规则:

“各位,本王今天来的早,看到了诸位的技艺十分精湛,心里甚是喜悦。接下来,我来介绍检验规则!”

“你们每人,拿着自己做出的火铳,到发射台进行发射,只要射程能达到30丈,就说明其火铳质量合格,立即发放高级工匠腰牌,即日起享受高级工匠待遇!”

“这还没完,我将要从你们之中选拔出一批当官的管理你们,另行发放俸禄,当然也是技艺高的人才能当,射程最远、最不容易炸膛、最节省火药的那位就是你们的一把手,此次官员只有三位。”

“每位工匠在发射之前,需要称量火药,经确认后,会有人员专门记录每次发射的用量!好了,该说的,本王已经说了,时间不早了,开始吧!”

长时间以来,工匠的地位都是低下的,从他们以前的工资就可以看的出来,一个月只有120斤米,三钱银子,真还不如去种地,这时候朱元璋收税并不高,农民的收入还是挺可观的!现在来到了吴王府,吴王殿下立刻提高了他们的待遇不说,竟然还能让他们当官?

一时间,工匠当中开始议论纷纷,当官不就意味着可以拿两份钱?这让一些技艺高超的人跃跃欲试,谁也不愿意落后与人!

随着朱雄英一声令下,传唱官就开始拿着人名册开始念道:

“第一队,贾老五,出列!”

“贾老五,火药用量七钱!”

“击发三次,射程未达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