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 > 第13章 繁荣现 隐忧患

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 第13章 繁荣现 隐忧患

作者:若楚021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4:32:23 来源:小说旗

盛世初兴气象新

岳家军大获全胜后,大宋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岳飞和岳凌霄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与建设,大宋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在经济领域,商业愈发兴旺。岳凌霄倡导的商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人们在商会的协调下,规范经营,拓展商路。大宋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不仅畅销国内,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为国家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沿海的港口城市如泉州、广州等地,商船云集,热闹非凡。码头上,工人们忙碌地装卸着货物,各国的商人操着不同的语言,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文化方面,教育普及成效显着。各地的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学术氛围浓厚。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岳凌霄引入的现代艺术理念,催生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作品。文人墨客们经常举办诗会、画展,交流创作心得。同时,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科技研究机构不断有新的发明创造,如改良的造纸术让纸张更加轻薄耐用,新的印刷技术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

军事上,岳飞和岳凌霄主导的军事改革成果斐然。军队的编制更加合理,训练更加严格,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士兵们的战斗力大幅提升,边境防御固若金汤。各地的军事学堂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为大宋的国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蒙金纠葛牵宋局

然而,此时北方的局势却悄然发生着变化。金国在与大宋的战争中元气大伤,而蒙古部落则在不断壮大。蒙古部落的首领铁木真,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

铁木真野心勃勃,他将目光投向了金国。金国虽然在与大宋的战争中受挫,但底蕴犹存,不甘心轻易被蒙古吞并。于是,金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不断。

金国为了应对蒙古的威胁,不得不重新审视与大宋的关系。一些金国大臣提出,与大宋暂时休战,联合对抗蒙古。而在大宋朝廷内部,对于金蒙之间的纷争,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大臣认为,金蒙相争,大宋可坐收渔利,不必卷入其中;另一部分大臣则担心,若金国被蒙古灭亡,蒙古势力必将大增,大宋将直接面对蒙古的威胁,因此主张与金国联合抗蒙。

岳飞和岳凌霄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两人在营帐中彻夜商讨。岳凌霄眉头紧锁,说道:“岳兄,金蒙之间的局势复杂多变。金国狼子野心,此前与我们多次交战,但蒙古崛起同样对大宋构成巨大威胁。若金国灭亡,以蒙古的野心,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大宋。”

岳飞点头赞同,神色凝重地说:“岳弟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但与金国联合,又不得不防其再次背信弃义。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要先了解金蒙双方的真实意图和实力。”

出使金国探虚实

为了深入了解金国的想法和金蒙之间的局势,岳飞和岳凌霄商议后,决定派遣使者前往金国。经过精心挑选,他们选中了足智多谋的王猛作为使者。

王猛领命后,带着岳飞和岳凌霄的书信,率领使团前往金国。在金国的朝堂上,王猛见到了金国皇帝完颜雍。

完颜雍看着王猛,开门见山地说:“如今蒙古势大,对我大金构成严重威胁。听闻大宋与蒙古并无瓜葛,不知大宋是否愿意与我大金联合,共同抵御蒙古?”

王猛不卑不亢地回答道:“陛下,大宋与金国过往多有战事,虽如今暂享和平,但伤痛仍在。联合抗蒙一事,关乎重大,容我大宋慎重考虑。况且,我大宋也需了解金国此次联合的诚意。”

完颜雍微微皱眉,说道:“本皇诚意十足。若大宋愿意联合,我们可签订盟约,互不侵犯,共同出兵对抗蒙古。待击退蒙古后,双方平分战果。”

王猛心中暗自思量,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陛下的提议,我会如实带回大宋。但在这之前,还望陛下能展示一些实际行动,以彰显诚意。”

在金国期间,王猛还暗中观察金国的军事部署、经济状况等。他发现金国虽在与大宋的战争中受损,但军事力量依然不容小觑,只是国内经济因战争出现了一些困境。

王猛回到大宋后,将金国的情况详细汇报给岳飞和岳凌霄。岳凌霄听完后,分析道:“金国此次联合抗蒙,或许是真心,但也不能排除其利用我们的可能。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防御,另一方面可与金国进行试探性的接触,同时密切关注蒙古的动向。”

岳飞点头表示同意,说道:“岳弟所言甚是。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既不能轻易拒绝金国的联合提议,错失遏制蒙古的机会,又要防止金国的阴谋。”

朝堂纷争乱圣心

大宋朝廷就联合抗金一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丞相赵鼎为首的一派坚决反对与金国联合,他在朝堂上慷慨陈词:“陛下,金国向来背信弃义,此前与我大宋签订的盟约,哪次不是说毁就毁?如今他们面临蒙古的威胁,便想拉我们下水,此乃居心叵测。我们不能重蹈覆辙,与虎谋皮。”

而以枢密使张浚为首的一派则主张联合金国,他反驳道:“丞相此言差矣。如今蒙古崛起,其野心勃勃,若金国被灭,大宋将直接面对蒙古的强大压力。与金国联合,可暂时遏制蒙古的扩张,为大宋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宋高宗赵构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犹豫不决。他既担心金国再次背叛,又害怕蒙古的威胁。

此时,岳飞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联合与否,需谨慎权衡。我们可先与金国进行谈判,提出一些合理的条件,如金国需保证不再侵犯大宋边境,归还部分此前侵占的领土等。同时,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军事建设,提高防御能力。无论最终是否联合,我们都要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各种情况。”

岳凌霄也上前说道:“陛下,岳飞将军所言极是。我们还可派遣密探深入蒙古,了解其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赵构听了众人的意见,沉思良久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你们先做好各自的准备,加强边境防御,密切关注金蒙双方的动向。”

经济繁荣隐弊端

在朝堂为联合抗金一事争论不休时,大宋国内的经济繁荣背后,却渐渐浮现出一些弊端。随着商业的发展,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一些富商和地方豪强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大量购买土地,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佃农。

同时,由于商业税的增加,一些小商人不堪重负,纷纷倒闭。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流民,社会治安受到了影响。而且,为了满足海外贸易的需求,大量的粮食被用于酿酒等非必要产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

岳凌霄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问题,他心急如焚,与岳飞商议道:“岳兄,如今经济繁荣的表象下,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恐将引发更大的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这会动摇国家的根基。商业税过高,不利于商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岳飞深感忧虑,说道:“岳弟,你说得对。我们可建议陛下颁布一些政策,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的赋税,同时调整商业税,促进商业的健康发展。”

于是,岳飞和岳凌霄联名上书赵构,详细阐述了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他们希望赵构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大宋的长治久安。

文化交融生思潮

尽管大宋国内面临着一些经济和政治上的问题,但在文化领域,却因与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各国的文化也传入大宋。

西方的一些科技知识和文化理念,与大宋传统的儒家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传统思想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一股新的思潮。

在学术领域,学者们不再局限于对经典的注释和解读,而是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他们借鉴西方的逻辑思维和实证方法,对天文、地理、医学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在艺术方面,绘画风格更加多样化。画家们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逼真。同时,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融入了外来元素,呈现出别样的风情。

然而,这股新思潮也引发了一些保守派的担忧。他们认为外来文化会冲击大宋的传统文化,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于是,在文化领域,也展开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争论。

岳凌霄积极支持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他鼓励学者们大胆探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一些年轻的学者说:“我们不应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学习。只有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理念,我们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保持活力。”

但保守派的反对声音也不容忽视,这使得文化领域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了摆在大宋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民间异动引关注

随着经济、文化等方面问题的出现,民间也开始出现一些异动。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在生活的重压下,对朝廷产生了不满情绪。一些心怀不轨之人趁机煽动,组织起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些起义军虽然规模不大,但却给当地的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他们打家劫舍,抢夺官府的粮仓,与朝廷的军队发生冲突。

岳飞和岳凌霄得知这些情况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岳凌霄说道:“岳兄,这些农民起义虽规模小,但如不及时平息,恐会愈演愈烈。我们要尽快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安抚百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岳飞点头说道:“没错。我们一方面要派兵镇压起义,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百姓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

于是,岳飞派遣岳家军的部分将领,率领军队前往起义发生地进行镇压。同时,他和岳凌霄亲自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和不满之处。他们发现,百姓的主要诉求是土地和赋税问题。

岳飞和岳凌霄回到朝廷后,再次向赵构进谏,强调解决土地兼并和赋税问题的紧迫性。赵构在了解情况后,终于下定决心,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赋税,以缓解百姓的不满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外交风云再变幻

在大宋忙于解决国内问题时,金蒙之间的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金国在与蒙古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处于下风。为了拉拢大宋联合抗蒙,金国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大宋,带来了更加优厚的条件。

金国使者在朝堂上向赵构表示:“陛下,如今蒙古对大金的威胁日益加剧,大金愿意割让部分边境领土给大宋,以表联合抗蒙的诚意。同时,大金保证,联合期间,绝不侵犯大宋边境,战后所得土地,大宋可优先挑选。”

赵构听后,心中有所动摇。他看着大臣们,问道:“各位爱卿,金国此次诚意似乎更足,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大臣们再次展开激烈讨论。一些大臣认为,金国条件优厚,联合抗蒙可扩大大宋领土,增强实力;另一些大臣则认为,金国反复无常,即便联合,也难以保证其不会再次背叛。

岳飞和岳凌霄经过深思熟虑后,向赵构进言:“陛下,金国此次条件虽诱人,但我们仍需谨慎。我们可与金国签订详细的盟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联合过程中,要保持警惕,加强自身军事力量。此外,我们还应继续了解蒙古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赵构听了岳飞和岳凌霄的建议,决定先与金国进行谈判,商讨联合抗蒙的具体事宜。一场新的外交风云,在宋、金、蒙之间悄然拉开帷幕,而大宋的未来,也将在这复杂的局势中面临新的挑战与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