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带着红警到漫威 > 第115章 转移焦点

带着红警到漫威 第115章 转移焦点

作者:鲤鱼的盔甲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6:13:21 来源:小说旗

国家与国家之间借钱当然不是随便一句话别人就借钱给你了,一般而言借钱有通过国际银行和签订协议和债券的方式借钱。

国际银行能借的钱太少不在莱茵考虑的范围内,在她考虑范围内的是找美国或苏联借钱,通过让渡一些长远利益来变现,还有发放国债面向国内人民和世界资本。

前者的部分长远利益在质量投射器和太空电梯面前不值一提,让了也就让了,反正早晚都能拿回来。

国债的话凭借联盟的信誉和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上是发多少能收到多少,不存在借不到的状况。

不过为了避免印太多钱导致居民收入大幅缩水,所以莱茵准备先计算一下预造工程的成本再让人发债券。

地球大炮的成本远没有太空电梯那么高,在工程难度上也远比太空电梯要低,根据她的预估大概一千亿欧元就可以完成这个工程。

价格只有太空电梯轨道的十分之一,可谓是十分的“低廉”。

确定成本后莱茵给巴泽尔理事长打了个电话,不过一反常态的,一直在任何工程和决策上都基本赞同莱茵的他却表示了拒绝。

“指挥官,我们不能再造任何超级工程了,尤其是如此敏感的超级工程。”

“为什么?质量投射炮只需要一千亿欧元就可以建成,预计建造时间不会超过两年,两年后我们就可以用质量投射炮来给同步轨道投送各种货物。”

“钱只是一方面问题,主要还是美苏两国的状态。”

巴泽尔叹了口气说道,“美国还好,因为我们最近在帮助其构筑石油贸易体系所以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很好,苏联那边就非常麻烦了。”

到这里不必多说,莱茵立刻反应过来此时的国际局势如何。

由于联盟之前暗中联系美国让其针对苏联的行动给,现在苏联的经济压力变大,虽然家底雄厚但美方的态度却着实让苏联恼怒了起来。

尤其是在非洲苏联的行动频频遇阻让这么多年的大投入全打了水漂,加之欧盟如此巨大的威胁所以让苏联动了狠心思。

现在苏联的兵工厂可是马力全开似乎要来个大的活,此时如果联盟开建质量投射器这种能从地表打到太空的超级大炮,那无疑是在告诉苏联自己也已经做好了正面交锋的准备。

到了那时再稍有矛盾,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就要无了。

可就算是不建造质量加速器那联盟也需要做好交锋准备,否则在国际舆论上联盟会落入下风,这也不好。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既保证安全又能在舆论上不落入下风呢......

略微思考片刻,莱茵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她盯着屏幕重新调整着质量发射器的建造方案并快速对另一半屏幕进行信息浏览。

“既然这样那地球质量发射器的建造就此停止,至于苏联的强势...联盟的势力投射范围主要在欧洲,但这不代表亚洲就没有我们的影响了。”

“您的意思是说让我们去资助亚洲国家制衡苏联。”

“没错。”莱茵起身拉开窗帘看着外面的月亮说道,“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资助亚洲国家,帮助他们从战后的经济恢复过来,现在也是时候收点利息了。”

苏联现在开始大批量制造武器装备无疑触动了全世界各国的敏感神经,说实话自从二战后哪怕经济恢复了。

但所有人都认为三战会马上到来,但后来虫族到来迫使各国合作削弱了这股氛围,现在那股子紧迫感又重新归来了。

其实苏联兵工厂全力运转的原因也不是不能理解,他们西邻联盟、东临美国、南邻蒙古与华国,上头是北冰洋。

来看看这几个国家和苏联的关系,先从实力角度来考虑,最弱的就是南面的蒙古和华国。

蒙古因为地广人稀且军事实力薄弱基本不可能抵挡住苏联的脚步,所以真要抗线还得看华国。

华国此时与苏联的关系并不好,如果用好感度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中立下面那一层的冷漠。

由于中欧班列建造完成,联盟早先于苏联为中国建设起了现代化工业体系,还给予了很多科技援助让其在五常中站稳了脚跟。

从这角度来看华国是比较亲近联盟的,但联盟毕竟是个披着资本主义皮的国家,也不好搞得太过亲近,所以在双方的默契中一直都是保持着若离若及的状态。

反观中苏由于边境线过长导致摩擦不断致使双方关系持续恶化,双方边境总兵力几十万,局势已经十分紧张。

再看东边的美国,美国的阿拉斯加军事基地随时能够调动舰队对苏联实施海上对抗,美国足以牵制苏联的所有海上力量。

最后是西边的联盟,联盟的真正军事力量只在几年前对抗虫子的时候暴露过冰山一角。

目前正面对抗上苏联的规模要处于上风,但在质量上苏联远不及联盟,且不说能够偏转炮弹的突袭驱逐舰,单就是世纪轰炸机投放的智能集束炸弹可以对所谓的钢铁洪流造成致命威胁。

而且联盟的海空军也是强的逆天,苏联在欧洲战场上别说是推进了,不被反推就算是成功。

加上美国各方面在经济上的针对和联盟有意无意的s下绊 子,苏联现在国际上的境况可谓是差到了极点。

对外强敌环伺,内部经济下行导致失业。

苏联要是没有核武器早就被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可即便如此在这种软磨硬泡的状态下苏联也撑不了多久。

经济上苏联搞不过联盟和美国,尤其是矿物资源这方面其实是看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

别人不要转要其他国家的顶多就是损失短时间的产能,以后成本稍微高点,但你自己就要面临产物堆积资源此后再也卖不出去的窘境。

贸易市场的竞争可是十分激烈的,除非苏联的产品具备不可代替性,否则其退出后丢失的市场份额分分钟被其他国家填补上。

相反联盟对于苏联出售的产品中还有不少不可代替的,比如芯片。

这也是为什么联盟一直在进口苏联资源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缓解苏联紧张情绪并且多一张制衡苏联的手牌。

现在苏联转半军工经济一方面是要增强军事实力威慑周围的人,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军工消化掉其国内的制造空缺,避免造成大规模产业工人下岗导致社会动乱。

“加大对华国投资,顺便再次警告华国方面唐山地区的深层地质运动异常,让他们做好防护,能够在他们那里建地震控制器是最好的,不能就稍微敲打一下争取点其它方面的利益。”

挂断和巴泽尔的电话,莱茵吐出一口气望向高挂的月亮心中有了其它的主意。

她不会在地球上造引起战争舆论的建筑,但联盟对外层空间发展的脚步却绝不能停下,既然地球上做不了,那就在月球上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