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十年代开始,笔友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流行,尤其是以中国,美国和日本最为流行,又随着个人移动通讯的发展而慢慢消失。
钟卫华并没有回答,只是笑笑。
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开始八卦的时候,你只会越描越黑。
八卦的人,只会去抓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所以你的解释都是徒劳。
你说你快要饿昏了,她说你马上二婚了。
你说你喝不了酒,她说你活不了多久。
……
投稿的事情,起码还得等几天才能收到消息,这个年代,车,马,书信都慢。
他抱来了一堆杂志,其中包括《人民文学》《读者》《青年诗人》这一类当下的主流杂志,疯狂的汲取营养。
“你好,我来还书的。”
一声清脆的女声,把他的思绪拉了出来。
抬头一看,才发现是陈小旭,算算日子,她也差不多该来了。
不过这几天,他都忙着练字,写稿,改稿,倒是把这件事忘了个干净。
“好的,我带你过去吧。”
钟卫华合上书,站起身,便朝着图书室走去。
陈小旭瞄了一眼,正好看见封面上写着《青年诗人》几个大字。
她脚步轻盈的跟上钟卫华,语气有些欣喜的问道:“你也喜欢看青年诗人吗?”
“嗯,但是我看的比较杂,像是《十月》《读者》《人民文学》这一类的我都看一些。”
“真的?我也喜欢看这类书,我还在青年诗人上发表过诗歌的。”
“cool”
钟卫华本能的发出了一声赞叹。
“没想到你还会英文?”
陈小旭惊奇的询问。
“会一点点。”
虽说后世的钟卫华也是个学渣,但是他的英语水平倒是还行,高考英语考了130 ,在大学还考过了六级。
甚至大学毕业后,有了出国打工的想法,所以还去考了雅思,雅思出分7.0。
可惜的是,高考倒在了数学这门学科。
朋友会离开你,兄弟会背叛你,对象也可能会绿你,只有数学不会,因为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对了,那你知道投稿的话,大概需要多久时间有消息吗?”
说不紧张是假的,这毕竟是自己第一次投稿,又不熟悉这个年代的流程。
“怎么?你也想投稿吗?你想投哪本杂志?”
“是的,我已经投了人民文学,是一个短篇小说,也不知需要要多久才能回消息。”
“大概要五天左右,具体还得看编辑的审稿速度,每家杂志好像也不一样。”
陈小旭思索一番后,这才给出了答案。
钟卫华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失望,这也太慢了。
想当初,他往某点投稿,十分钟就能收到编辑的回复稿件:很抱歉,你的作品并未达到过稿标准……
由此看来,科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起码给个痛快!
…….
不过他可不止投了一家人民文学,连带着《青年文摘》也一并投了。
这时候,可没有禁止一稿多投。
所以他直接投了两家,如果投一家杂志的过稿率是50%,那么投两家的过稿率不就是100%了吗?
自己可真是个天才!
至于为什么顺便投了现在声名不显的《青年文摘》,主要还是竞争小,容易过稿!
……
就这么聊着,两人之间也逐渐熟络起来。
钟卫华发现,其实在生活中的陈小旭,并不像电视剧中的林黛玉柔弱的性格,也不像是一般的东北女生那么彪悍,而是比较活泼,思维有些跳跃,并且文青气比较重。
走的时候,陈小旭还偷偷的给他塞了一张鞍山京剧团的演出门票,然后装作不是很在意的说道:“刚好我这多了一张京剧团的门票,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这算是正式约会吗?”
钟卫华挑了挑眉头。
因为两人的关系逐渐熟络,所以钟卫华才能开个不过分的玩笑。
“约你个头,我可没时间,我还得在后台帮忙呢。”
说罢,没等她回答,陈晓旭便迈着步子离开了馆内。
只是步伐的频率明显加快了。
出了大门后,她才放缓了步伐。
……
当天晚上,躺在床上的钟卫华,拿着这张话剧票,看了看日期,是在下周天的下午。
时间还早,于是便顺手将票放在床头边的抽屉中。
这个时代,实行的还是单休制,双休制度得等到1995年才正式开始实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暗自给自己打了一声气后,便沉沉睡去。
……
“叮玲玲…叮铃铃”
清脆,响亮且急促的闹钟声响起,带着这个时代的特色。
他伸出手,不停的在床头柜上摸索着,终于摸到一个扁圆形的物体,然后抬起手顺势一拍,世界顿时清静了。
怎么又要起床?
昨天不是刚起床吗?
怒火jpg.
他睁开眼,叹了口气,这才不情不愿的起床。
黑马目前不指望了,只有先当牛马了。
身为牛马,我很抱歉。
身为一个合格的牛马,每次闹钟一响,就已经想好了八百条请假理由了。
说是这么说,不过该起还得起。
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每次起床的时候,身体都在提醒自己,正值青春年少。
因为每天最早升起的,不一定是太阳。
......
“儿子,蒸了两个馒头,放在桌上,你记得吃,我先出门了。”
老妈丢下一句话后,便匆匆出门。
经过几天的时间,他已经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特别是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自信,就算是小泽老师来了,自己也能和她过两招。
别问为什么才两招,因为他也没自信,再好的天赋也不一定抵得过人家夜以继日的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