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20章 严母信条:黄荆棍下出好人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第20章 严母信条:黄荆棍下出好人

作者:跑滩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21:08:13 来源:小说旗

在李准守孝的这一年时光里,每至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他总会陷入那一段段难以忘怀的梦境之中。梦境里,母亲那严厉却又饱含深情的面容总是清晰浮现,往昔那些被母亲严苛管教的场景,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放映。

回想起李准三岁那年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落在堂屋的地面上小李准独自一人坐在堂屋那高高的门槛上玩耍,他双眼紧闭,双脚悬空,小身子随着晃动的双脚有节奏地摇摆,嘴里还不时发出欢快的哼唧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就在这时,门外悄然伸出一只小手,那只小手带着几分调皮与好奇,悄无声息地从他脑后将其肩膀猛地往后一拉。毫无防备的小李准瞬间失去重心,整个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向后倒去。“啪” 的一声脆响,他的后脑重重地磕在地上,那声音在寂静的堂屋里格外刺耳。小李准下意识地用小手摸了摸脑后,原本光滑的后脑瞬间肿起一个鸡蛋大的包块,疼痛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小家伙再也忍不住,“哇” 的一声大哭起来。

小李准一骨碌爬起身来,满脸愤怒,眼眶里还噙着泪水,他紧紧拉住偷袭他的小男孩,那小男孩脸上带着一丝惊慌,但又夹杂着些许得逞后的窃喜。小李准刚想挥起小拳头打下去,就在这时,母亲桂花恰好走进堂屋。桂花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布衫,发髻高高挽起,眼神中透着平日里的威严。见状,她立即大声呵斥道:“住手!” 那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让小李准和小男孩都不禁打了个哆嗦。

小李准委屈地哭着告状:“母,是老表从背后拉我摔倒了,我还撞了一个大包。” 他一边抽泣,一边用小手比划着头上的包块,希望能得到母亲的安慰与庇护。

桂花柳眉倒竖,原本温和的面容此刻变得严肃起来,大声吼道:“过来,跪下!” 那语气不容置疑,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小李准不敢有丝毫违抗。

小李准满心不情愿,嘴里嘟囔着:“又不是我的错……” 但又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好慢吞吞地走到一旁跪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抽抽搭搭地问道:“母,又不是我的错,为啥子要罚我罚跪?”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委屈与不解,直直地望着母亲,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桂花一言不发,转身从祭祀供桌上取来一些油灯碗里的桐油,那桐油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微微的光泽。她轻轻倒在手掌上,缓缓摩擦双手,待桐油均匀地涂抹在掌心后,她走到小李准身边,蹲下身子,温柔地按摩着他脑上的包块。她的双手虽然因为常年劳作而略显粗糙,但按摩的手法却轻柔而熟练,仿佛能将疼痛一点点地驱散。

一边按摩,她一边大声训斥道:“你知道为啥罚你跪吗?古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一个小娃儿,坐在那么高的门槛上晃荡,稍有不慎就容易摔倒受伤,何况你背朝门外,全然不知身后的危险,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她的声音虽然严厉,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关切与心疼。

母亲的按摩手法轻柔而熟练,渐渐地,小李准感觉疼痛减轻了许多,他停止了哭泣,小声说道:“母,我晓得错了。” 他低下头,脸上带着一丝羞愧,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有些鲁莽。

王桂花自土墙取一小木条,站起身来,高声道:“仅知错无用,需铭记于心。记住,响鼓还需重锤,荆棍下出好人!” 言毕,持木条重打三下,每一下都带着几分力度,打在小李准的屁股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那疼痛让小李准忍不住扭动了一下身子,但他咬着牙,没有再哭出声来。

如今想来,那竟是母亲为数不多的严厉,然亦是深深的爱意与教诲,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李准亦念及,母亲为使其有更多光阴读书,自幼禁其务农。别家孩童在稻田里嬉笑奔跑,捡拾谷穗,满心欢喜地用换来的谷穗去换糖吃,那甜蜜的滋味仿佛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而母亲却言宁售己之嫁时首饰换糖与儿,亦不许他荒废读书时光。那是怎样的一种望子成龙的期盼,如璀璨星辰,照亮他前行的漫漫征途。常言农村子弟幼时不苦读,长成何以居官?母亲的话语,如同警钟,时刻在他耳边回响。

李准又想起五岁那年,华蓥山的冬日,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雪稀稀落落,难得一见。然而,气温却低至零度以下,冬水田的水面结了一层薄冰,那冰面如同一块巨大的玻璃,轻触即碎。成人对这冰面不以为意,可在孩童眼中,却觉饶有兴味。他们常以各类形状的容器制冰糕,再添上些许白糖,放入口中,那丝丝凉意与甜蜜的滋味,成为了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小李准与伙伴最爱玩扔冰漂,他们会仔细地择薄片瓦片或石块,持于右手,原地转一至三圈,然后猛地扔出去,那瓦片或石块便如离弦之箭般在冰面上飞驰。近的有十几米,远的能漂几块水田近百米,看着那冰漂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孩子们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

家门口的田埂堆满了大小石块,小李准穿着新鞋,满心欢喜地在田埂上玩耍,并未留意脚下的危险。突然,他的脚陷入石缝,一阵剧痛袭来,他眉头紧皱,脸上满是痛苦之色,忍不住大声呼喊:“疼,疼死我了!” 伙伴们见状,先是一愣,随后哄笑起来,他们的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里显得格外刺耳。非但无人援手,他们反而一哄而散,皆奔逃而去。小李准知其将禀报母亲,若母见之,必受斑竹炒瘦肉之责打。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奈,双脚在石缝中奋力挣脱,可石缝却像一双无情的大手,紧紧地抓住他的脚。他的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脸上写满了焦急。

就在这绝望之际,小李准突然停止哭泣,开始冷静思考。他看了看周围,发现可以用另一足踢开石缝外的石块。于是,他强忍着疼痛,用另一只脚一下又一下地踢着石块。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感觉鞋带有解,遂忍痛弯腰,双手颤抖着解之。那双手因为疼痛和紧张而不停地颤抖,但他没有放弃,经过一番努力,未几竟得解脱,缓缓从石缝中移了出来。他寻一竹竿挑出鞋子,拂净灰土复穿上,佯装无事归家。母亲看到他时,微微皱眉,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与关切,问道:“儿啊,为何鞋子沾满灰土?” 李准支支吾吾不敢言语,眼神闪躲,不敢直视母亲的眼睛。母亲虽未深究,但那目光却似能看穿他的心思,让他的心中一阵忐忑。

小李准未及家门,母亲与众伙伴已出,李母怒欲罚其跪。就在这时,祖父李大春路过,他身形高大,面容慈祥,平日里总是笑眯眯的。问明缘由后,他捋了捋胡须,言非但不可罚跪,反当盛赞,遂述当年小司马光以石砸缸救落水伙伴之事。李母听后,若有所思,方赦小李准。可如今,那些曾经的嗔怒与宽容,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如熠熠生辉的珍珠,镶嵌于岁月的长河,永不褪色。

李准经常在梦中哭醒,他心中悲呼:“母,您为育我自幼吃苦耐劳之品德,桌上饭粒必令捡起食尽,碗中粒米不许剩余,汤羹亦须饮净。在外不得私食,不可奢靡铺张,往六十里县城赴考亦仅许步行,不许乘轿。您至广东,宁乘空气污浊、令人呕吐不止之三等底舱,亦不升舱,唯念节省,宁苦自身,不欲累及县令父亲治下百姓之负担。母亲啊,我至今未获取功名,实乃不孝!”

那自责与悲痛,如汹涌澎湃的海啸,几欲将他淹没,泪水如断了线的珠串,滚滚而落,浸湿衣衫。他在梦中伸出手,仿佛想要抓住那已经逝去的母爱,可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幻,遥不可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