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 第185章 谁的大清,谁的大明?

崇祯五年二月下旬,圣教兵出南阳突袭山西。

同时,圣教攻陷洛阳。

洪承畴眼见大势不可违,带兵东进。

孙传庭出兵无果,随后退守虎牢关,重整防线。

之后,两人虽时常派兵骚扰圣教,但始终没有与圣教正面决战的意思。

圣教也未曾继续向东追击,布置五万大军防守洪承畴与孙传庭外,其他军队兵分三路。

一路两万人,向西去潼关,经潼关入陕西。

一路两万人,向北去孟津渡,经孟津渡入山西。

一路两万人南下汝州,在南阳府与汝州的交界处防备明军偷袭。

随着三路大军进发,所过之处明军望风而降,陕西与山西两地的疆域纷纷改旗易帜。

崇祯五年三月,清国使者入京师,清国与明国达成停战。

同年四月,清国退兵百里。

在崇祯的指示下,明国与清国签订停战盟约的事情,快速传遍天下。

一时间,朝廷上上下下大肆宣扬崇祯之丰功伟绩,以及明军在北方边境的种种胜利,就差直接说崇祯丰功伟绩,治国有方,实乃大明建国以来最有为的帝王。

当然,主要还是山西和陕西战况很差,否则他们倒是不介意吹一吹。

而大明朝廷如此刻意宣传,消息自然瞒不过圣教的耳目。

崇祯五年四月十日,洛阳城在初夏的阳光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自从圣教将总部迁至此处,这座古老的城市便焕发了新的活力。

洛阳府衙经过半年的修缮与改造,焕然一新。

原本庄严肃穆的建筑,在重新规划后,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功能区域。

通讯室内,报务员们专注地关注着电台,通话声滔滔不绝。

城市规划部门里,绘图师们在巨大的沙盘前,热烈讨论着城市的未来蓝图。

府衙内,官员们进进出出,忙碌非常。

眼下虽然已经是四月,但圣教的战事依旧未曾停止,陕西和山西的战争正在持续,每天都有新的报告送来。

除了山西和陕西的战事,圣教在河南,以及山西和陕西的改革,也正在有序推进。

但这份忙碌并没有让人感到疲惫,反而让圣教的官员们洋溢着幸福欢喜的笑容。

那是收获的笑容。

他们看着圣教的疆域不断扩大,圣教的子民不断增加,身为圣教的一员,如何不欢喜,如何不激动。

只是今日,又有不同。

圣教特情局局长张楚山眉头紧锁,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脚步急促地穿过回廊。

平日里,他总是面带微笑,与同僚们亲切交谈,但此刻,他却仿佛陷入了沉思,对周围同僚的问候充耳不闻。

他的反常举动,让府衙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官员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低声议论着究竟发生了何事。

张楚山是圣教特情局的局长,主要负责对外情报工作,能让他这样紧张,必然是发生了大事。

而就在官员们各自猜测的时候,张楚山已经来到了杨奇伟的办公室。

推开杨奇伟办公室的门,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室内,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

杨奇伟半躺在躺椅上,手中端着一盏清茶,神态悠然。

盈盈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柔和地注视着杨奇伟。

王二则坐在棋盘前,手中捏着一枚棋子,眉头紧皱,眼神专注地盯着棋盘,似乎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走法。

阳光落在棋盘上,棋子的影子在木纹间晃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

张楚山的突然闯入,打破了这份宁静。

王二猛地抬起头,看到张楚山凝重的表情,心中顿时一紧,意识到出事了。

他赶忙站起身来,退到一旁。

张楚山快步走到杨奇伟面前,微微躬身,双手将一份文件递出。

盈盈轻盈地走上前来,接过文件,转递给杨奇伟。

“教主,北方出事了。”

张楚山声音低沉,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清国和明国停战,清国退兵百里。”

王二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瞳孔剧烈收缩,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清国和明国的战争已经打了上百年,几乎从未停止过。

眼下清国和明国突然停战,要说没有缘由,王二自然是不信。

而如今能让清国和明国停战的原因还能是什么?

圣教!

若是清国和明国联合,圣教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即便是两国没有联合,仅仅是面对没有北方威胁的明国,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明**队很多,但真正的核心都在北方边关。

那些军队常年与清国厮杀,绝不是内地的地方军可以相比。

若是明国调动北方边军南下~~~~

想到这个可能,王二的心中涌起一阵寒意,担忧地看向杨奇伟。

杨奇伟接过文件,目光平静地逐页翻阅。

房间内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张楚山和王二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杨奇伟的表情,大气都不敢出。

良久,杨奇伟合上文件,随手扔在茶几上,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哈,倒是有些意思。”

张楚山看到杨奇伟镇定自若的模样,心中的紧张稍稍缓解,腰板也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教主,清国突然与明国停战,只怕与我圣教有莫大关系。”

“眼下最坏的情况是两国联手,其次是清国想要坐看我们与明国争斗,坐收渔翁之利。”

“最好的情况,便是两国虽然停战,但明国并不信任清国,继续在北方保持高强度警戒,不调动北方边军南下。”

杨奇伟伸手示意张楚山坐下,微笑着问道:“依你之见,明国是否会相信清国的停战协议,令北方边军南下?”

张楚山毫不客气地坐下,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清国与明国可谓是血海深仇,要说明国会完全相信清国,我确实很难相信。”

“但随着北方边境的压力减轻,明国应该会调动少量北方精锐前来。一旦明国调动北方精锐,对我圣教而言将会是不小的压力。”

杨奇伟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目光深邃地看着张楚山,再次问道:“你对清国了解多少?”

“可知道清国与明国的区别?”

张楚山闻言,神情变得更加专注,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我对清国还算了解。”

“我们家族曾有人与清国的商人有过联系,故而知晓清国的情况。”

“只是……”

“要说清国和明国的区别,我一时也不知应该从哪里开口?”

“虽然清国的制度继承明国,但两者的区别极大,不同的地方,也是极多。”

杨奇伟爽朗地笑了起来,将茶盏轻轻放在桌子上:“嗯,就说说……国家主体吧。你认为清国的主人是谁?明国的主人是谁?”

张楚山微微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让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但稍作思考后,他还是给出了答案:“明国是朱家一家之明国。”

“清国是满族之清国。”

杨奇伟轻轻摇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你得说法,还不够细致,但大体倒也没错。”

“清国的国家政体继承明国,但与明国又有不同。”

“明国是一人之明国。”

“清国是一族之清国。”

张楚山若有所思,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想明白。

一人。

一族。

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