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剑武药仙 > 第77章 离开

剑武药仙 第77章 离开

作者:风起之黎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0 05:49:09 来源:小说旗

当大周皇来到城门口时,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眼前的景象让他为之一震——只见城门外,黑压压一片,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勇士,他们心怀壮志,誓与大周皇共赴国难。

这些将士们,如同钢铁长城般整齐列阵,每一声名号的报出,都伴随着震天响的呐喊,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直冲云霄。

“末将张猛,率麾下五百铁骑,誓死效忠陛下,肝脑涂地!”张猛的声音如同雷鸣,响彻天际。

“小将李勇,领三百敢死之士,紧随陛下左右,刀山火海,在所不辞!”李勇的誓言,坚定而热烈,如同燃烧的火焰。

……

在这激昂的氛围中,更有无数老兵挺身而出。

他们虽已年迈,但战意不减当年。

那些略显生锈的战甲,见证了往日的辉煌与沧桑;重新握紧的刀剑,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们的眼神依旧锐利如鹰,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大周国的热爱。

此时,大周皇挺身而出,手中天子剑高举,剑尖直指苍穹,仿佛要刺破这压抑的黑暗。

“众将士!”他振臂高呼,声音激昂而悲壮,“妖族肆虐,山河破碎,家国危在旦夕。今日,吾等当以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守护身后那万家灯火的安宁,扞卫大周的尊严与荣耀!”

随着大周皇的话语落下,将士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

他们纷纷高举武器,齐声呐喊:“誓死守护大周!誓死效忠陛下!”

那震天响的口号声,如同滚滚雷鸣,回荡在天地间,宣告着他们不屈的意志与坚定的决心。

“愿随陛下,共抗妖族!”众将士的呐喊声如雷鸣般响彻云霄,每一声都蕴含着无尽的忠诚与勇气。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是对家国深沉的爱,是对胜利坚定的信念。

大周儿郎,铁血铮铮,无惧妖族宵小之威胁。

他们面庞坚毅,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仿佛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必死的决心,却也饱含着对胜利的渴望,他们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了大周的存亡,更是为了身后那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为了那份永不磨灭的荣耀与尊严。

大周皇一马当先,身骑战马,手持天子剑,那剑尖仿佛直指妖族的心脏,也指向了胜利的方向。

他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不可侵犯的王者之气,带领着这群英勇无畏的大周儿郎,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那片未知而危险的战场。

没有退缩,没有犹豫,只有前进的脚步和坚定的信念。

他们知道,这一战,将是他们生命中最为辉煌的篇章,也将是大周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生死,无论胜负,他们都将是大周永远的骄傲,是后世传颂的英雄。

李苍缘凝视着众人渐行渐远的身影,眼眶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泪光,但他倔强地咬紧了牙关,不让泪水落下。

因为深知,这离别虽痛,却是为了更辉煌的未来,是他心中那份骄傲与坚持的体现。

随着一声清脆的马蹄声,李苍缘跨上骏马,扬鞭策马,踏上了离开大周国的征途。

这是他人生中的首次远行,眼前的世界广阔无垠,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然而,回望身后,那片熟悉的土地虽承载着无数回忆,此刻却仿佛成了回不去的过往。

天地间,风起云涌,李苍缘的心中既有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也不免泛起一丝孤寂与苍茫。

他知道,从此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那份对大周国的眷恋将如影随形,但同样坚定的,是他要在这浩瀚天地间,为自己寻得一席之地,让曾经以他为傲的人们,有朝一日能因他的成就而更加自豪。

就这样,李苍缘带着复杂的心情,一步步远离了故土,向着未知的前方进发。

半个月的艰难跋涉后,一支疲惫不堪、成员年龄参差不齐的队伍缓缓穿行于北荒草原那无垠的绿意之中。

阳光洒在草尖,却似乎难以驱散众人脸上的疲惫与风尘。

就在这时,走在队伍最前端的年轻人,眼中闪过一抹光亮,他突然停下脚步,扬起手臂,用尽全身力气大喊:“大家快看!我们看见城池了!”

这话语如同一股清泉,瞬间滋润了每个人干涸的心田。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目光穿越草原的辽阔,定格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那里,一座城池的轮廓在夕阳下渐渐清晰,仿佛是希望的灯塔,在无尽的荒野中指引着归途。

一时间,队伍中爆发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有的人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喜悦也是释然;有的人则激动地相拥而泣,仿佛所有的苦难在这一刻都得到了释放。

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纯真的笑容,老人们则相互搀扶,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这份突如其来的希望,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每个人的脚步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前方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家园,是他们可以安放疲惫、重启生活的避风港。

在这支充满期盼的队伍中,一位年轻人紧握缰绳,小心翼翼地引领着一匹载有沉睡者的马匹。

马背上的年轻人,正是李苍缘,他仿佛与世隔绝般,沉浸在梦乡之中,对周遭的一切浑然不觉。

牵马的青年心中充满了矛盾,既不愿打扰这份难得的宁静,又深知即将抵达的目的地对于所有人意味着什么。

于是,他尽量压低声音,轻柔而坚定地呼唤着:“仙长,仙长,起来了,我们快到了。”

这细微却充满温暖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湖面,渐渐渗入了李苍缘的梦境。

他缓缓睁开眼,迷蒙中望见了牵马青年关切的眼神,以及远处那座在夕阳下泛着金辉的城池。

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李苍缘忍不住伸了个懒腰,身体因长时间的骑行而略显僵硬,但脸上的笑意却如同晨曦般温暖而明媚。

“终于到了吗?”他轻声自语,目光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对即将展开新生活的期待。

那座城池,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旅途的终点,更是新的开始,是梦想与希望交织的地方。

李苍缘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与期待全部吸纳进胸膛,然后,他轻轻拍了拍马背,对牵马的青年微微一笑,示意自己已准备好,可以继续前行了。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北荒草原上,这支由大周国百姓组成的队伍,正在缓缓前行,他们都是由逃离大周国的百姓组成。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逃难的艰辛与对未来的迷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不屈与希望的光芒。

这一切,都要从李苍缘的加入说起。

其故事始于一次偶然的相遇与英勇的救援。

当初,李苍缘离开熟悉的故土不久,便在一次偶然的旅途中,遇见了一支十几人组成的小队伍。

他们本是普通的百姓,却因不幸遭遇了几只纳元境的妖兽,被追得四处逃窜,生命危在旦夕。

就在那生死存亡之际,李苍缘挺身而出,没有丝毫犹豫。

他凭借过人的剑法与修为,成功击杀了那些凶猛的妖兽,救下了这群无助的百姓。

这份恩情,对于那群人来说,无异于再生之恩,他们对李苍缘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敬仰。

感激之余,他们诚挚地邀请李苍缘一同前行,希望能在这危机四伏的旅途中,有他这样一位强者相伴。

而李苍缘,彼时正对未来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便欣然接受了这份邀请,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随后的日子里,这支队伍在旅途中不断壮大。

他们遇见了许多同样在荒野中漂泊、孤苦无依的落单人,每当这时,李苍缘和队伍中的其他人都会尽力拉拢他们,给予他们庇护与温暖。

而每当遭遇妖兽的袭击,李苍缘总是冲在最前,以他那不凡的实力,一次次化解危机,保护着队伍的安全。

就这样,随着一次次的相遇与并肩作战,队伍的人数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与故事,但在李苍缘的带领下,他们凝聚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共同面对旅途中的种种挑战与困难。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次偶然的相遇,以及李苍缘那毫不犹豫的出手相救。

就在众人满怀期待,即将踏入齐兰国城门的那一刻,一排守城的将士突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将士们的眼神锐利,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显得格外威严。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这么多人来我齐兰国?意欲何为?”守城的将领声音洪亮,语气中带着一丝戒备和质询。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询问,队伍中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老者缓缓从人群中走出,他的背虽然有些佝偻,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老者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看着眼前的齐兰国将士,语气平和地解释道:

“齐兰国的勇士啊,莫要惊慌。我们并非什么不速之客,而是大周国的百姓。一路逃亡至此,我们已经筋疲力尽,只想入城中休息几日,以恢复体力,再继续前行。”

老者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了守城将士的耳中。

他们仔细打量着老者和他身后的队伍,只见众人虽然衣衫褴褛,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屈与坚韧。

守城的将领听了老者的话,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之后,他点了点头,示意身旁的士兵让开一条路。

“好吧,既然是逃难至此的大周国百姓,我们齐兰国自然不能见死不救。你们可以进城休息,但务必遵守我齐兰国的规矩,不得滋事。”

将领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但更多的是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众人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他们纷纷向守城的将士表示感谢,然后有序地进入了齐兰国的城门。

在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善意。

这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缓缓走近,面带微笑,以温和而坚定的手势引导他们跟随。他开口道:

“我们齐兰国虽地处偏远,但也时刻关注着邻邦大周国的动态。

对于你们所遭遇的困境,我们深感同情,只是碍于国力所限,无法直接助你们抵御那汹涌的妖兽潮。

但请相信,我们的心与你们同在。

你们并非孤独的漂泊者,在此之前,已有众多大周国的流民在我们齐兰国找到了避风的港湾。”

“我们的国王陛下,以宽广的胸襟和深厚的仁德,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国门,欢迎每一位逃难而来的大周国民众。

我们不仅开放了边境,更设立了多个设施齐全、管理有序的安置营地,确保你们能够在这里得到急需的庇护与安宁。

官府上下一心,全力协调资源分配,确保每位流民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食物、温暖的衣物以及及时的医疗照顾,让你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了促进流民与本地居民的融合,我们齐兰国还推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政策。

我们鼓励流民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同时也积极保护和传承你们的原有文化传统,让多元文化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学堂和私塾的大门向所有流民子女敞开,让他们能够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成长播下希望的种子。”

“此外,我们还积极为流民创造就业机会,鼓励你们参与农业耕作、手工艺制作或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通过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对于那些拥有特殊技能或才华的流民,我们更是倍加珍视,给予重用和提拔,让你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放异彩,为齐兰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