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098章 三大船厂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098章 三大船厂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徐熙霞她们三个是九点半多了才回到船上的,一个一个开开心心兴奋的不得了,上了船还在叽哇叽哇的说着。

三个人都买了东西,大包小裹的。

买了衣服。你也搞不懂她们为什么要在这地方买衣服,三个人平时穿的基本上都是尚品的定制,也不知道平时会不会穿。

不过女人就是这样的,看了喜欢也就买了,她们才不会去想什么时候穿。

还买了油醪糟。这东西是用糥米做的,再加芝麻、桔饼、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枣、白糖等等先煎后煮,吃起来又甜又香。

小黄给张铁军买了两盒涪陵白茶,到也是有心了。

“就买了这些?这地方的特产还是不少。”张铁军看了看她们买的东西。

张凤白了张铁军一眼:“要不明天我给你买一车回来?”

“啥?”

“榨菜呀,还有红心萝卜。要不然再给你整几头黑猪养船上,想吃了就现杀。”

“那还是算了吧。”

几个人都笑起来。

要说涪陵什么最出名?那必须得是榨菜萝卜和黑猪啊,可惜都不合适买回来。榨菜船上就有,早餐会拌成小菜来吃。

榨菜这玩艺儿是确实出名。

张铁军小时候那会儿它就是老张家饭桌上的常客了,那会儿全国的副食商店和供销社都卖,可下饭了还便宜。

讲究的用点油炒一炒,舍不得就直接切了吃,反正怎么都能吃。就是生吃嘎嘎咸。

在那个时候,其实榨菜都是算好的了,起码它味道还可以,也容易咬,最难受的是盐黄豆,那是真费牙呀,吃了还一个劲儿的放屁。

现在的人谁能想象,一碟子盐黄豆就着干饭吃,这就是一顿。

红心萝卜也是好东西,这玩艺儿在东北叫心里美,口感上要比普通青萝卜好吃的多。

至于黑猪,这东西以前不稀奇,以前大家养的都是黑猪,是在两千年以后才慢慢消失的,变得珍贵了起来。老贵了。

中华原种猪。这么说吧,老祖宗优选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包括狗和猫。

几个人还买了合川桃片和江津米花糖,还有脐橙。涪陵也是产脐橙的,从九三年开始引进种植,九六年已经形成了规模。

这地方还产猕猴桃,红心猕猴桃,可惜这会儿还没到能吃的季节。

脐橙这东西好吃,口感味道都相当霸道,不管是涪陵的还是奉节的,或者巫山的,其实都是从彭水引进过来的,都好吃。

就是吃这玩艺儿一弄一手果汁,不小心还会弄脏衣服,就有点不大方便。不方便用来待客。还有枇杷,芒果也是,只适合一家人悄悄吃。

这家伙,要是张铁军请几个省长书记的,大家围在一起吃的满手满脸,你想想,是不是不大好看?那场面想想都感动。

到是可以提前切好了拿上来,不过那就没有那个感觉了。

三个人把买的‘好吃的’一样分了点给张铁军,把衣服放下,提着东西就去找张红艳和黄文芳分享去了。

大家都住在一层,串门到是方便。

蒲副省长年纪大了,又喝了酒,已经去睡下了,服务人员和安保员们出于职业习惯都是悄眯眯的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人影。

只有这几个女人疯叨叨的也没有什么顾忌,说笑声在中庭都能听得见。

秦哥几百年不变的埋在文件堆里尽心尽责的忙着工作。

张铁军就有点苦逼了,今天一天啥也没干就陪着老人家聊天了,这会儿老人家去睡了,他得补功课,要把一些文件批阅出来。

一直忙活到半夜,蒋卫红过来催了好几次,总算是弄了个差不多,这才回去洗漱睡下。人家三个都睡着了。

张铁军也不想打扰谁,自己随便找了个空房间睡下。整个这一层就住了他们十几个人,房间有的是。

虽然睡的晚,但强大的生物钟还是在六点过就把张铁军叫醒了。

到底是年轻,身体机能杠杠的,正是熬夜的好时候啊,虽然只睡了不到六个小时依然神采奕奕生龙活虎,感觉自己还能大战三百个回合。

洗漱完活动了一下,张铁军从房间出来下到一楼甲板,绕着游轮外侧跑圈。虽然游轮的甲板外部都是封闭起来的,但并不影响跑步。

当然了,这也是人少,如果船上住满员了估计就不行了,除非起个大早趁着大家都没出屋。

安保队员也要晨练,不过他们在顶层出操。

跑了两圈张铁军才注意到,游轮的边上又停了一艘客轮,瞅着还挺大的,比自己这艘长还高,不由的就多瞅了几眼。

也就是两条船离的并不远,虽然江面上有着薄雾,张铁军还是看清楚了这条船的名字,东方之星。

张铁军想了一会儿就想起来它是谁了。

这条船在十九年之后不但会扬名国内,还出圈到了国外……船翻了,四五百人只跑出来十来个。

东方之星是九四年下水的长江游轮,翻的那会儿都二十一岁了。

咱们规定的客轮年限是三十年,二十一岁到也不算老,只不过这条船,还有它的弟弟妹妹们都属于是早产儿,先天有点不足。

再加上中间又进了几次大改造,把船的模样身材结构都改了,包括压载舱和调载舱。要说胆子也是真大,是真拿安全没当什么事儿。

不过,九六年这会儿,这条游轮到还没经过折腾,还是当初下水的样子,瞅着有点憨憨的。这也是它安全性最高的一年了。

它有一个哥哥,是足月顺产的,叫东方大帝号,有四个早产弟妹,分别叫东方之珠,东方王子,东方皇宫和东方皇苑。

为什么说它是早产儿,不,早产船呢?

东方大帝号是东方轮船公司的第一条游轮,而且档次很高,是涉外游轮。原来东方轮船公司是跑货运的,大帝号是公司涉入旅游行业的开门船。

大帝号由唐家坨的东风造船厂设计建造,所以说它是足月顺产。

而东方之星和它的弟弟妹妹就比较神奇了,是东方轮船公司自己的造船厂拿着大帝号的图纸硬干出来的,就问你厉害不厉害。

要知道东方轮船公司造船厂在这以前只能建造小吨位货船,连资质都没有。这中间的差异可就大了去了。

要不怎么说到处都有能人呢。

一个只被允许,也只有建造三六八千瓦拖轮,三百到五百吨级驳船和六十米以下钢质趸船的主要以维修为主的小厂,就敢造客轮。

你敢信?可他就敢干,不但敢干,还干出来了。一下干了五艘。

第一艘的时候吧,还没那么自信,是找涪陵川东造船厂建的主体壳子,大概也是学习学习的意思,然后发现好像挺简单的。

就是这条东方之星。

不过他们到是也没自信到自己无所不能的地步,后来几条船改造的时候,找的是渝城造船厂。

渝城造船厂是老牌军工企业,也曾经是渝城最大的造船厂,六六年成立于巴县明月坨,代号429厂,是生产猎潜艇的。

川东造船厂生产潜艇。

川东造船厂,潜艇下水

当时还有一个位于长寿的卫东造船厂,生产快艇。鱼雷快艇。

6625型

当时布局在江津,茶山,万县,涪陵,武隆还有主城区的十五家工厂,一个供应处,一个工业局,一个转运站,

还有四家研究所,全部都是给这三家造船厂配套的,包括茶山红江厂。真的是大手笔,是中国海军的奠基工业。

想一想,那个时候,几十家造船工业的相关厂和院所,几万职工十几万家属还有院校毕业生。

从大城市出发,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翻山越岭开山筑路挖洞建桥安营扎寨,在荒山僻岭中建起了一座座工厂。

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也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有了自己的潜艇,猎潜艇和水面攻击舰船。

然而,一觉醒来终是空,这些苦干实干的英雄老厂一抬头,就看到了一个叫市场的陌生怪物。大家都需要转型,转产,得想办法活下去。

一直到九六年这会儿,还有很多厂陷在调整之中,举步维艰,那些当年义无反顾的人们已经老了,陷入在贫困交集当中。

时也命也,在这场世纪大转折当中,大家纷纷想办法自救,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也走向了不同的结果。

渝城造船厂选择的是继续造船,承接造船和船体改造业务,东方之星就是他们的手笔。最后这家老船厂在零四年底宣布破产。

川东造船厂这家潜艇工厂,给东方之星造船壳子的老厂选择了变通,他们研究起了预热器,做长江大桥的钢结构,给渝城轨道交通生产道岔。

一边挣钱一边钻研技术研究焊接工艺,一边寻找方向,最终成为了我国七大造船厂之一。

而卫东造船厂,国营442工厂,6625型鱼雷快艇的制造者,更名为渝州纸厂,生产瓦楞纸和箱板纸,在三峡工程中进入了关闭名单。

现在只留下有几栋生活区的家属楼依然屹立在山腰上,成为历史的见证。

废弃的厂区

说远了。

这艘东方之星明年就会进入明月坨渝城造船厂进行大改造,加长船身封闭船舷,连船首都改掉了,主体结构被严重破坏,为日后的翻覆打下基础。

因为转产转制的原因,前几天张铁军在渝城召集渝城船舶企业的时候,主要偏重的是原来的配套厂,造船厂只有东风参加了。

主要是渝城造船厂已经是一个大维修厂,而川东造船厂在生产预热器和钢结构,找他们干啥?还有卫东,都成了纸箱厂了。

不过这会儿,张铁军又有点后悔了,感觉,就这么放弃了也许不对,实话实说,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张铁军也有这个能力。

就算不看厂子,就看那些厂里的新老几代技术工人,也应该伸伸手。

张铁军感觉自己有些狭隘了,不由就有点自责。

其实这个到也不能怪他,主要是这些厂子除了卫东纸箱厂以外,还都在船舶总公司手里握着的,张铁军不想让人家感觉他逾越。

破烂是破烂,也得看是谁手里的破烂,你一拿那就不是破烂的事情了。现实就是这么操蛋。

啾了啾嘴,叹了口气,呲了呲牙。张铁军有些犹豫。

“你干嘛呢?在这练变脸呐?”张凤走了过来,奇怪的看着张铁军。

张铁军前后看看,没人,伸手把张凤拉过来‘掐’了几把,心情顿时就好多了。

“烦人巴拉的。”张凤挣开退了几步,一边心虚的四处看一边整理了一下衣服裤腰:“你现在这么讨厌呢?”

“讨厌我了是不?”

“嗯,最烦人了你。”

“我哭你信不?”

“不信。”张凤看了看时间,瞄了张铁军一眼:“也不看看几点了还撩闲,真膈应人,弄的难受巴拉的。”

“凤姐。”徐熙霞找了过来:“你俩在这说啥呢?”

“他烦人,不搭理他。”张凤拉着徐熙霞就走:“黄姐起来没?去吃饭。对了,”张凤扭头看向张铁军:“今天走不走?”

“干什么?”

“不走我们吃完饭下船呗,昨天没逛够。”

张铁军想了想点了点头:“上午不走,你们去玩吧,中午回来吃饭。”

“你有事儿啊?”

“嗯,办点事儿,你们去玩吧,不用你们。”

张铁军打算去川东造船厂看看,找现任厂长聊一聊。

川乐造船厂在涪陵西北长江弯折处的江北岸李渡镇的江岸边上,这会儿从涪陵城区过去可以开车从涪陵长江大桥绕过去。再就是渡船。

涪陵长江大桥并不在涪陵城内,而是在城西五公里的聚云山,过了大桥从山路爬过去再绕个五公里,就到了川东厂。

一边打算着,张铁军下楼来到餐厅,自己去取了早饭。

蒲副省长也已经起来了,招呼张铁军和他坐到一起:“几点开船?”

“中午吧,”张铁军放下餐盘:“上午我打算去一趟川东造船厂,想起来点事情。”

“那也是个老厂,也是做过贡献的。”蒲副省长点了点头:“我陪你过去吧,我以前去过,熟悉一点,和秦厂长也打过点交道。”

“行,你不嫌麻烦就行,”张铁军坐下吃饭:“我打算开车过去,不想坐船了。”

“开车?”蒲副省长奇怪的看了看张铁军:“你那车,水陆两栖的?”

“哈?”张铁军愣了一下:“不是有过江大桥了吗?咱们下来的时候那个大桥。”

“还没通车,上面路面还没铺。”蒲副省长笑起来:“现在过江除了坐船你就只有游过去了,涪陵目前只有乌江上有架大桥,**年建的。”

“没通车呀?”

张铁军上辈子来涪陵去川东造船厂的时候都是零几年的事情了,长江大桥到底是哪年通的车他还真不清楚。

就是昨天晚上游轮下来的时候,看到了横卧在那里的桥身,结果没想到是还没建好。这都建了好几年了吧?

“嗯,这架桥修的有点慢,九四年动工的,省里拨了一部分钱,市里自筹了一部分。”蒲副省长点了点头。

他负责这一块,这些事儿都需要他签字,所以很清楚。

“这特么的,那就只能坐船了呗,这码头上有吧?”

“应该有,不行联系一下市里吧,让他们给派条船。”

“行,叭。”张铁军抿了抿嘴角。通知了市里就是一圈麻烦,但是没有办法。

吃过了饭让蒋卫红去打听,果然是,没有。这会儿没有私人运营的渡船,还都是国营,有固定航线的那一种。

涪陵是地级市,有自己的船运公司和客运航线,但就是没有出租包船业务。关键是这地方也没有这个市场。

这就没有办法了,只能联系市里,让水警派条快艇过来。就他们的船跑的快。

于是书记市长副书记副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都来了,连工会主席都凑了一下热闹。

和企业不一样,政府这边的工会主席属于市属团体,级别要低一级,如果是由常委兼任就是低半级。在企业是和企业一把手平级的。

政府的四套班子是党政人政,企业的四套班子是党政纪工,有些企业还要加一个武。武装部。

张铁军一看大势不好,把老蒲往外一推,自己猫在后面去了。

老蒲也乐得和地方上打交道,关心一下涪陵的移民和城市建设本来就是他的职责,而涪陵马上要划归渝城了,以后还是上下级。

“我看了一下你们的规划计划,也看了一下现在的建设迁移安置情况,基础工作还是做的不错的,这一点值得表扬。”

老蒲在这些人面前和在张铁军面前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讲话也是张口就来:“但是这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和调整。

工作要作扎实,要能沉得下去,移民和安置工作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这可不是小事情,一定要重视再重视,要落到实处。

在城建方面,我认为老城还是要尽量的保留保护,这是城市的历史记忆,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城市现代化绝对不是抛弃一切老的旧的,反而应该尊重并保护好这些老旧,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要把它们留给下一代,传承下去。

不要等后来有人过来问,你们涪陵是一座老城,一座历史名城,怎么都是新建筑,历史哪去了?

不要让将来我们的孩子都不知道这座城市的历史是什么样子。

实在需要拆掉的也要想办法留下影像和记录,看看有没有迁建的可能性,不要和我说资金紧张,具体怎么个事情我不想明说。

没有困难要上,有困难也要上,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

“我插一句,”张铁军在边上听着听着想起来点事儿,说:“对于原来江滩一带的居民安置我就不提了,后面会有检查。

我要说的是原来在江滩江沿一带的手工业者,个体户还有渔民这一部分人,要认真的对待,不是一句迁走就行的。

我会重点关注这一点,包括安置居民的生活情况。”

“张委员嘱咐的事情你们要牢记,要尽快去落实,不要摆架子什么事情只会动嘴,这一块省里也会持续关注。”

蒲副省长表达了一下对张铁军的支持。

等把这些老爷们应付过去,时间已经走到了十点。累挺。

张铁军带着蒋卫红,李树生,和蒲副省长一起坐上快艇去了川东造船厂。

张铁军过来,是找川东造船厂要给东方轮船公司造船壳子的证据,这东西也不是什么机密,就是怕时间长了散失掉。

顺便,张铁军和蒲副省长参观了一下造船厂,了解了一下现状,和秦厂长聊了一会儿。

也没说什么重要的话题,这会儿造船厂的注意力都在辅业上呢。

等拒绝了留餐回了游轮就到了午饭时间,涪陵这边也过来请示上岸吃饭,蒲副省长直接给推掉了,都没用张铁军吱声。

吃过饭,游轮鸣响了汽笛,缓缓离开码头。

东方之星早就走了,具体什么时候走的还真没注意。

长江在涪陵再次拐向东北,在南坨镇那里走出来一个几字型的江道,这里也是三峡库区江南最宽阔的一段。

而这一段宽阔江面的最最宽阔处,达到了两点四公里,中间有一座江心岛叫坪西坝。

这座江心岛原来是一个近地沙洲,上面有个坪西村,因为三峡蓄水出于安全考虑,整个村子都被迁走了。

等到蓄水以后,这座一平方公里大小的江心岛就成了唯一一座水土丰饶的无人岛,面积有一平方公里大小。

不过那都是零五年以后的事情了,张铁军曾经跟着朋友过来考察过,所以记着这事儿。

绕过南坨镇有十公里,江水又开始向东北方向走,就到了丰都地面。

丰都是三峡库区八座基本全部淹没的县城之一,整个老城区都是淹没带,整座县城都需要搬迁。

在游轮上面,能看到正在修建中的丰都长江大桥和南岸的新城工地。

要说起来,新县城其实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开阔程度,都要比北岸的老县城要好,这是实话,原来的老县城位置太窄了,背后就是高山。

这也算是一种因祸得福了,只不过可惜了一座千年鬼城。

老丰都码头的标志,鬼脸碑

没有停船,游轮长鸣一声径直从新老县城中间驶过,轻快的拐向了东北。这一段江道几乎没有什么弯拐,一路东北而去,直到万县。

也不对,在忠县那里还是拐了弯的,一个出乎意料莫名其妙的弯,就好像走到这里哪里不得劲儿扭了一下。

你就说这个弯扭的漂不漂亮

忠县,史称临江城,监江,唐代设临州。

贞观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有感巴国大将巴蔓子和巴郡太守严颜的忠烈忠义,下诏改临州为忠州,名字一直使用到今天。

一九一三年,设置忠县。

忠县属于半淹没区,县城原址后退,这会儿也正在大兴土木,建设上半新城。

石宝寨虽然是忠县的宝贝,但是并不在县城附近,而是在距离县城直线二十公里的石宝镇。

和白帝城一样,石宝寨是建在山边山峰上的,本来和长江一丁点关系都没有,是库区蓄水把人家搞到江心里来了的。

为了保护这个历史瑰宝,零五年启动了营救计划,建堰坝把孤立于江心的石宝寨给围起保护了下来,要不然怕是已经被江水给冲毁了。

石宝寨

等游轮来到石宝寨的时候天色已晚,人家已经关门了,让准备下船去游赏一番的几个人有点失望,但也没有办法。

船长是个机灵的,把游轮降了速,慢慢的靠了过去,让大家在船上欣赏了一下。

在围堰之前,所有的行船都是能直接靠到石宝寨近前的,可以隔着十几米清楚的看。后来围起来了就不行了。

你说……他把它围起来,是不是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原来一年可是少收不少门票。

一路不停,今天天气也好,江面上入了夜都没有起雾,游轮在夜色中轰哒哒的一直开到了万县。

等调个头停靠在万县码头,已经是半夜了,一船的人都已经睡着了。

一夜好眠到了第二天早晨,船上的工人顶着晨雾开始给游轮补水补蔬菜和新鲜肉类,把船上的垃圾清运下去。

张铁军起来来到阳台上,这才看到是到了万县了。

大家都没下船,船上补给好了就直接上路,经云阳奉节,中午的时候到了巫山港。

下行船就是比上行要轻快了许多。

张铁军陪着蒲副省长下了船,去旅游公司的工地上转了转,又到旅游公司那边去坐了一会儿,由刘小红给蒲副省长讲了一下规划。

蒲副省长一行就到这里,张铁军直接就把他交给刘小红陪着了,也算是联络一下感情。

和刘小红说了一下杨兮月去渝城读书的事情,大家就再次动身。

没见到杨兮月,她回学校去了,徐熙霞还想着把杨兮月介绍给张凤和小黄呢,结果人毛都没见到。

徐熙霞拿出在云阳拍的照片出来给两个人看,给她们讲云安镇,说张铁军打算把这个镇子也搬到巫山来复建的事儿。

小黄对这些事不懂也不关心,张凤到是很有兴趣儿,感觉这事儿办的可以,等以后建好了一定要过来看一看。

从巫山这里,长江就彻底钻进了峡谷里面,一直往东,这一路都是走在幽深的峡谷里面,一直到秭归县,也就是三峡大坝的所在地。

这会儿还什么也看不出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船是从侧边的引水道经过的,连工地的正脸都没看见。

也没停船,直接南下出了山区到达宜昌。

大家都知道三峡大坝,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宜昌还有一个葛州坝,是七一年五月开始建设,一直到八八年全部建成的另外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两座大坝中间就隔着西陵峡,三十七公里。

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都建了一个了,还要花好几千亿再建一个,这不是瞎折腾吗?

其实我也搞不明白,感觉那些解释都挺苍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