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张铁军是打算把生活区的居民楼全部建成七层。
七层加电梯,相信这是最合理最舒服的住宅楼了,再把户型搞的合理一些,房间大一些,阳台宽一些。完美。
可惜,不得行,装不下。
到也不是说不能把生活区的面积搞的再大一些,但是没有必要,毕竟占掉的都是肥沃的黑土地,有点太可惜了。
所以生活区里的居民楼现在建的全是十八层,每个单元块都采用了不同颜色的外墙石材,白色灰色黄色青色,按深浅穿插开。
最显眼的就是那些个有些异常宽大的阳台,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阳台。一楼是个小院子,楼顶是空中花园。
再加上楼下的草坪花圃,外围的树林,可不就是在公园里安了家一样。
而公共建筑全部是四层的,只是建的宽大了一些,庄重了一些,楼顶同样也都是绿植。
生活区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是挨在一起的,整整齐齐的三栋大楼,操场都在主楼的后面,从马路这边看不到。
唯一不同的是幼儿园这边,马路边的主楼其实是生活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
要从图书馆的大门进去穿过主楼到后面操场,才能看到操场侧面的一栋怪兽城堡,那才是幼儿园的教学楼。
幼儿园里面所有的大门都是各种造型的动物张着的大嘴,漆上油彩活灵活现,进楼就像是钻到了动物肚子里。
张书记看到这个场景就乐了,笑着指了指:“你搞的?这个有点意思。”
“逗小孩子的。当时设计了好几种方案,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
“现在有多少孩子?”
“一百多。”管理部的部长替张铁军回答:“现在入园的有一百二十多个孩子,最小的三岁半,最大的六岁。
我们在生活区现在一共有七所幼儿园,这边主园是寄宿制,方便一些实在是没有时间的年轻爸爸妈妈们工作。
另外六所都在居民区里面,采取就近入园的方式,都配有专业的卫生医疗人员和相关设备药品。
布局相对这里要简陋一些,就是利用民民楼的一层加一个小操场,空间上是够用的,其他方面和主园也都一样。
目前来看暂时够用,以后会按照实际情况看需不需要增加,师资还有其他方面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我们资金很充足。
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七园联谊,七个园的小朋友们都到主园这里来,在这一起举行一些活动,做游戏,演出,效果很好。”
“不错,看来安排的还是很细致。幼儿园工作很重要,不是简单的托儿问题,涉及到很多家庭的方方面面,一定要谨慎。”
“是。我们一定会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做到位。”
“小学有多少学生?”
“现在不到三千人,低年级和六年级人数要多一些,四五年级人数偏少。
我们的小学当初是按照五千人规模建设的,教学楼和师资配备也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所以很富余。
目前都是三十人每班,四五年级是二十四人每班。
目前在校生当中,我们自己职工家庭占了大部分,周边村屯的孩子还不多,不过以后慢慢这个情况肯定会变化,周边的孩子会多起来。”
生活区管理部部长姓褚,褚部长,是一个很丰满的女同志,四十岁出头,长相相对来说有些普通,但是说话声音很好听。
她原来是大钢厂福利处的中层干部。
大钢厂原来的管理团队经过考核后被打乱,有些被清退,有些下了车间,现在的干部团队是通过自荐评比的方式选拔上来的。
生活区这边的管理团队也是经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禇部长就是自荐过来的,而且已经通过了考察期。
生活区管理部的工作比较繁琐,整个生活区的环境,卫生,交通,治安,公共设施维护维修,商业,教育,医疗等等,都得管。
甚至邻里纠纷都要去调解。
实话实说,张铁军自认自己是搞不来这个工作的,对这个大姐是相当的佩服。她是真有这个能力和精神头。
“因为我们这边比较特殊一点儿,不管是职工还是周边都比较稳定,所以初中的配置和小学基本上是一致的。”
禇大姐一点也没有因为和省委书记说话而感觉紧张,而且还能笑出来,带着点自豪:“也是按照五千人规模。
不过我们说的五千人,如果拿到外面去,容纳个六七千人那绝对没问题,不管是教室教学设备还是师资都够用。
按照我们内部的要求,以后会加大对周边村镇适龄孩子的吸收,争取在提高农村孩子就学率这方面做一点贡献。
我们管理部这边马上会有一批大巴车到位,这批车里会有一部分专门用来做为校车使用,上下学全接送,到屯儿。
对家庭比较困难的,我们也有方案,会减免学费还供饭,怎么也让他们把高中念完。
等到了高中孩子也大了,明白事儿了,自己就知道怎么选择了。”
“你们高中在哪?”张书记问张铁军。
“在市里,高中部在市里。大学的话就要去沈阳了……老仲一直想让我在大连建个大学部,我还没想好。”
“其实我也感觉你应该在这搞一个,这边环境多好啊,找个靠海边的地方,同样的条件肯定更吸引人。”
“后面再说吧,怎么也得等现在建的这些正常运转起来。”
东方建了这么多大学部,现在已经招生的还只有沈阳这边一个,其他城市的校区都是在今年头一次招生。
九月开学,目前具体情况还不知道呢,怎么也得七月底才能统计出来。
而且张铁军感觉目前来说也够用了,现在东方大学已经建了八个校区,已经是国内大学里的另类了。
这也就是没公布,要不然说不上得被人怎么说呢。估计得骂声一片。
当然,这事儿也不用公布,就是招生数量上难免会有亿点点吓人。
九六年这会儿一般大学都是招个几百新生,能上千的学校都少,东方冠军大学今年的招生计划是两万五千人,百分之十五的浮动。
和今年的录取总人数相比两万五千人不值一提,但是和单个的大学比起来,那不管是和哪个比,都是多少带着点惊吓的。
这会儿全国一共也就一千零几所高校,九六年共招生九十七万零点,不到一百万人。平均数都没上千呢。
高校的扩招虽然说的是从九六年开始的,其实并不是,得从九九年开始算才对。
“今年就要开始全面招生了是吧?”张书记是知道这事儿的,随口问了一句。
“这个我不太清楚,得问冠军哥,学校和机场都是他那边管着的。”
“拉倒。”张冠军摇头:“别往我身上赖。学校我认,机场我可不认哈,那是你的事儿。”
“不是,是我要建的呗?”张铁军伸手把张冠军搂过来晃了晃。
“那是我要的建的呗?”张冠军斜了张铁军一眼:“要不咱们去找徐大爷问问?让他给评评。”
“说建的时候你激动的脸像猴屁股似的,现在要管了你又不想上了。啧啧,没法说你。”张铁军摇了摇头。
其实就是在开玩笑,现在下面这些公司啊什么的他俩都撒手了都不耽误挣钱。
“你俩接下来有什么活动?”张书记问了一句。
“回沈阳呗。”张冠军说:“今年学校统一招生这么大个事儿,他怎么也得回去露一面。而且今年大学开始正式军训了,得他回去主持。”
“我得在这边待几天。”张铁军说:“你在沈阳等我吧。”
“也行。”张冠军点点头,也没问因为什么。有些事儿心里明白就行了,不能问。
在小学的校园里转了转,没去初中,直接去了医院。红星职工医院金州医疗中心。
医院是整个生活区里最大的单位,占地达到了一百二十亩.
主要是里面有一个中医药研究中心,沈阳那边实在是没有地方了,于是就把这个研究所整体给挪到大连来了。
研究所主要是对于中药的分布,种植,采摘,泡制,药性,药理进行分析研究,对古方和中医相关技术学科进行还原分析。
整理出来的资料经过编撰以后,会做为冠军大学中医药学院的教材,也是建立中药种养植基地的指导性专业书籍。
医院的设施设备和科室相当齐全,建有急救中心和特殊诊疗区,光是专业级救护车就有十二辆。
医院的住院部大楼是整个生活区的最高楼,位于医院的最中心,三十三层还带三层地下室,地下室修的老大了,级别相当高。
单层面积四千一百平,共有床位两千四百张和若干高级病房。
这个高级病房可不是给干部准备的,而是给那些立功的,或者受重大伤害的职工准备的。
说到建筑,我们在生活里平时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为什么楼房都是五六层,十一层,十八层和三十三层?
其实很简单,超过六层按规定就要加装电梯了。
过去八十年代有盖八层九层步行梯楼的,最高干到十几层,后来不允许了。
而盖到十二层,除了电梯以外,还要加装消防电梯和相关设施。
那十八层呢?超过十八层的消防等级更高,至少要两部消防电梯加两部普通电梯,还要有隔层消防分区。
超过三十三层就成为了超高建筑,超高层建筑对地基深度、建筑材料、混凝土号等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那就更高了,成本直线拉升。
所以只要超过十八层的,一般就是直接建到三十三层最划算。都是成本。
至于其他的层高什么的,那就不是成本问题了,而是要看当地的一些规定或者限制。比如机场范围就有高度限制,这是强制性的。
就算是东方不差钱,仍然需要遵循这个规律,所以把居民楼都建成了十八层。再高就不划算了。
而之所以把医院的住院大楼建的这么高这么大,主要是针对周边的广大农村地区,是在尽量为他们提供一个医疗空间。
张铁军和张书记说了一下盖这栋大楼的原因:“其实我们本身来说用不到这么大,更不用着准备十几台救护车。
就是想着弄都弄了,干脆就到位点,也算是给农村的医疗建设帮帮忙。
但是现在有这么一个一问题,就是农村缺少通讯工具,我在想是不是政府这边也活动活动,以自然村为单位给装部电话。”
装电话这东西成本高不高?这话就看怎么说了,你说它高它就高,说不高其实真不高。
主要还是要看是谁要装。
这东西张铁军这边出面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还得是政府这边才好使,甚至完全可以免费安装。
如果每一个村民组都能有一部电话,那就方便多了,别的都不说,只是一个就医和生育就能解决好多问题,能救下来不少人。
“我回去提一提。”张书记点了点头,看了看大连这边陪着的干部:“你们回去也讨论一下,我看这个想法就不错。”
他们能说啥?只能点头说是呗。你看,张铁军说一千道一万,把嘴磨破,都没有人家这么描淡写的有力度。
一行人直接去了住院大楼,随便挑了几层溜达了一圈看了看,张书记相当满意,心里打算等回去了叫省里的几家医院都过来学习学习。
“铁军儿,冠军儿。”老史院长大步流星的从后面追上来。
张铁军回头看了看:“姐夫,你怎么在这?”张冠军也招手叫人。
“我怎么就不能在这了?”老史跑的有点喘,冲张书记点头问好:“张叔。”
“你什么时候来的?”张铁军问了一句。
“来了快一个礼拜了都。你们过来怎么没通知一声呢?我在办公室楼上看着是你们。”
“就随便逛逛看看,通知啥?我都不知道我今天会过来。你挺闲呗?”
“我闲?”老史瞪大了眼睛:“你听谁说的当大夫能闲着的?你知不知道加特林为什么会发明重机枪不?”
“为啥?”张冠军不知道这个事儿,问了一句。
张铁军笑着拍了张冠军一下:“因为太累了呗。直接突突突,敌人全死了,自己人少受伤,那他不就轻快了?
加特林是个大夫。”
“我靠,还有这事儿?真的假的?”
“肯定是真的呀,这还能有假?”
“我特么……这个大夫真基巴牛逼,我次草。”
张铁军拍了拍张冠军的肩膀:“同志,多看点书。那你知不知道发明巴雷特重狙的人是摄影师?发明狙击枪的目的是他打猎总打不准。
所以咱们平时千万别瞧不起任何人,不管他是做什么的。
你永远也想不到是谁是干什么的因为什么原因就跳出来给你一个电炮,弄出来一个大麻烦,或者改变一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