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320章 有用就行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320章 有用就行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嗯?周可丽眼睛就一亮,眨么着看向张铁军:“今天咋了?这是啥情况?有情况了?”

“什么情况?”

“那你咋这么说话?想弄啦?”

“什么呀,想起来一个笑话。”张铁军就把小白兔和小黑兔小灰兔的故事给周可丽讲了一遍:“你刚才一问,就把这个想起来了。”

“那还不是你心里黄,焦黄焦黄的,你就是琢磨别的了。……我都三个月了。”

“三个月怎么了?”

“能弄了。”

“说的像你没弄似的,净扯蛋,几个月也得注意尽量小心,随心所欲呀?”

“那能一样吗?反正我不干。你那都是糊弄我。”

“对,咱不干。”

小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张铁军去锅里拿了给他准备的饭,坐下来问周可丽:“你还吃点不?”

“你喂我。”周可丽挤在他身边仰起粉脸儿。

“这家伙,怎么还越活越小了呢?”张铁军去周可丽小嘴上叨了一口。

“我本来就小,才三个月。”周可丽美滋滋儿,伸手搂住张铁军的脖子起赖:“你得喂我吃饭,还得抱着我走。我还不会走呢。”

“你这还让我吃饭不?”张铁军把周可丽抱到腿上,用脸在她脸上蹭了蹭,滑溜溜热乎乎的,感觉真好。

“那你先吃吧,吃完了再贱。”

周可丽还是心疼自家爷们的,伸手拿过筷子:“真是的,这么晚回来连饭都不给吃,明天不给他干了。”

“嗯,行,不干了。”张铁军接过筷子。

木须肉,东北晚芸豆炖的排骨,一小碗小白菜汤,饭就是俩馒头。

东北人虽然主要是吃大米,但是馒头包子这些也是经常吃的,耐放还耐饿,随时加热一下就行,特别方便。

“你先喝点汤。”周可丽不让张铁军咬馒头:“喝点汤再吃。”

外面冷,胃里有寒气儿,喝点汤驱驱寒再吃饭不会肚子疼。

“你们晚上吃的什么?”张铁军端起汤碗。

“我们哪?大虾,肉酱鸡蛋闷儿,这两个,还有啥?还有炒菜,喝的二米粥,爸熬的。爸熬的二米粥可好喝了。”

“那都不给我留点粥啊?”张铁军咬了口馒头。

老肥蒸的馒头透宣,咬一口嘴里全是麦香味儿。

“没有了,嘿嘿,我帮你喝了。爸说你喜欢吃这两样,还喜欢啃馒头,要不我还寻思多弄几样菜呢。我发现我有点不合格。”

“怎么不合格了?”

“嘿嘿,我真不知道你都喜欢吃些啥,感觉你啥都能吃。”

“差不多,我不挑嘴,”张铁军点点头:“琢磨这些没用的,吃啥都行。不过要是真要说喜欢的呀,还真有。

我爱啃骨头,小时候家里总也吃不上,那个时候买骨头还得去医院开证明嘛,难得吃一回。

再就是我记忆里我姥炖的酸菜特别好吃,现在也不可能让老太太去炖哪,提都不能提。

还有啥?还有炒鸡蛋,就干炒啥也不放,盐也不放,我觉得特别好吃。”

“为什么呀?”周可丽感觉好奇怪呀,骨头和炖酸菜还都能得解,这干炒鸡蛋啥也不放是个啥?那能好吃吗?

“我也不知道。”张铁军摇摇头:“可能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呗,那个时候吃个鸡蛋都不容易。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是感冒的好朋友,一感冒就坏嗓子,我妈就那么炒鸡蛋给我吃,放蛇皮,烫一下嗓子就好了。可灵了。

应该是和这个有关系,具体我也说不清楚。”

周可丽撸了撸张铁军的后脑勺:“可怜见儿的娃。我可不爱吃鸡蛋,尤其是煮的,小时候我妈天天煮,还必须得吃完,够够的。”

“说明你家条件好呗,虽然那个时候当干部和老百姓差距不大,但在物资方面还是要比老百姓强不少,门路多机会也多。”

那个年代物资缺乏,不是穷和富的事儿,是有钱也买不到,根本就没有卖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靠副食和供销社,有啥买啥。

干部就不一样,一方面副食或者供销社来什么好东西他们能提前知道消息,再一个就是还有其他渠道,单位采购什么的。

那时候不允许私人买卖,但是单位采购可以,还特别支持。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随便说着话,张铁军把饭吃完了,两个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出来回屋。

吃完饭不用刷碗简直太舒服了。

张铁军从小什么活都能干,还乐意干,就是这个刷碗和擦玻璃,真的是从心里就抵触。宁可去挖两亩地。

外面的气温大概也就是六七度的样子。

对广大南方朋友来说,这个温度相当正常,虽然不暖和也谈不上有多冷,但是对于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来说,这就很冷了。

把全国各个地区的人全算上,事实上东北人是最不抗冷的。

院子里大树上的叶子已经掉的差不多了,稀稀疏疏的,树上的鸟也没有了影子。

猫猫狗狗们的小窝里都已经开始了供暖。

其实就是用电热毯在小窝里的墙壁和顶棚绷了一层,给上低温,这样就能保证小窝里的空气总是温暖的,又不会太燥热。

下面是不能铺的,最多铺上小棉被或者普通毛毯,要不然会严重影响它们的体温调节能力。

京城的供暖日期要比东北晚,比辽东要晚半个月,比黑龙江晚一个半月,是在每年的十一月十五号。

供暖晚,但是停止供暖早,停暖也是比东北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这几年供暖煤一直在涨价,供暖的成本一升再升,京城的供暖费已经两次提价了,但仍然有点无法保障供暖工作的正常进行。

主要是有些单位就是赖着不交或者少交,市政府年年都要特意发文件催缴,但是用处不大。

供暖收费的部门是房地产局,对于不能按时缴纳供暖费现像的处理权也在房地产局,房地产局是建设局的下属二级局,处级单位。

职级太小了,很多单位根本就拿他们不当个啥事儿。

他们敢去追究哪个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随便拎出来不是正部也是副部,各种厅级单位一大堆。

话说回来,煤炭这几年在原产地可没涨什么价,甚至有时候还会落价。

当然了,这些都和张铁军没啥太大关系,供暖人家只供单位和楼房,老张家属于平房范畴,没有这个待遇。

这也是为什么这会儿老百姓都想上楼的原因之一,平房真的方方面面都太差了,尤其冬天。

“你说他去吃个饭你非得跟着溜一圈儿,”一进屋,张妈就瞪了周可丽一眼:“傻乎乎的,现在外面多冷啊。”

“我没感觉冷啊,我穿这么厚。”

“你就得瑟吧你,还以为自己和从前一样啊?你现在是双身子。赶紧过来暖和暖和。”

“这话说的像烤炉火似的,空调在哪不暖和呢?”周可丽嘴站犟着,还是听话的走了过去,被张妈握拉着手感觉了一下体温。

“这几天降温厉害,小秋你是要注点意。”张爸在一边嘱咐了一声。

“爸,俺们你就不管啦?”张凤斜张爸。

“管管,那咋能不管呢,都注点意。”张爸有点不好意思的笑起来,这话可不敢说啊,这碗水可得端平了。

“姥,你感觉天凉不凉?”张铁军过去坐到老太太身边儿。

“不凉,吹着空调呢,”老太太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衣服:“够用了,别让我添衣裳,穿厚了怪不得劲儿。”

“不让你穿,你感觉不冷就行,降温就别总在院里站着了。”

“不站,就晌午在院里活动活动,有太阳呢。”

“铁军,”小柳叫了一声:“你那个高级巡视专员怎么免了呢?”

“啊?”大家伙全都看向张铁军。这可不是小事儿。

像张铁军现在的这种身份,职务的任免都是要下通知到各个够级别的单位的,也是为了方便各部局委和单位的工作。

小柳是学校的团委书记嘛,属于是校领导,级别也够,这种任免文件下发她也有一份儿。

“真的呀?”张妈下意识的问了一句。虽然说着不在意儿子当什么官,那能不在意吗?

“今天发下来的文件,”小柳说:“纪委和政治部两边的巡视职务都给免了,白天我也没敢打电话问。”

“拥护啥呀?”张爸坐直了身体:“是不是因为你抓人抓太多了?得罪人太多了。”

“就收到免职文件啦?”张铁军问小柳。

小柳点点头:“就免职,还有啥?”

张铁军拍了拍胸脯:“升了,明白不?那点小活以后不干了。”

“真的假的呀?”张妈就放下了心:“升啥了?你不是说你十年八年的都不能升了吗?不对呀,我看你肩章也没变哪。”

“职务,不是衔级,那个十年八年的就真别想了,”张铁军给家人解释了一下:“让我代理监察部和监察委去了,委任令在包里。”

巡视员属于是虚职,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任命,但巡视专员是实职,所以才需要有任免程序。

“监察部啊?那不是虚的吗?”小柳愣了一下,这个她真没想到。

看到通知她就知道张铁军的职务肯定有变化了,一点都没担心,但是去监察部这个确实出了她的意料之外。

谁不知道监察部和纪委是合署啊,一班人马两块牌子,日常都是以纪委工作为主,是事实上的有名无实的单位。

大多数老百姓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部门。

“从明天开始,监察部和军部监察委就都独立办公了,不再合署。”

“那下面呢?全部都要独立出来啦?”

“嗯,”张铁军点点头:“就是得需要点时间,我现在连人手都凑不够呢,慢慢来吧,还得找办公地点。”

“那以后是双管还是垂直啊?”

“垂直。以后纪监安检法公税都要垂直,都会脱离双管或者多管。”

“那这以后就是部长了呗?”张妈问。

“代的,代理算不上。”张爸又坐了回去。

“啥叫代的算不上?你来给我解释解释,”张铁军斜着张爸问:“你这是瞧不起谁呢你?”

张爸就笑:“那不就是吗,代理又不是正式的。”

张妈吧嗒吧嗒嘴,想了想:“代理才算是正常吧?那要是不代理不是给咱们降了吗?是不是降了?”

小柳冲张妈摇了摇头,用口型说了两个字。副国。

“真的呀?”张妈放低声音问,看小柳点头,马上笑的见牙不见眼的:“那就是这下给咱们彻底坐实了呗?是不?”

张铁军这两年干的都是这么个级别的工作,但是都是属于‘协调机构’,属于是有职无实。

“那就得看这个代字什么时候拿掉了。”小柳也笑起来,眉眼弯弯的看向张铁军。

张妈一挥手:“那不怕,有用就行,代他十年八年也行。”

“人员和办公地址还都得你自己琢磨呀?”周可丽问了一句。

“人员给了一部分,办公在九爷府,就是那院子估计得收拾收拾才行,我明天去看看。”

张凤抽了抽嘴角:“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这没有个三个月两个月的估计捋都捋不出来,然后还有省里市里呢。

还有区县要不要?经费给了多少?收拾院子这个钱从哪支出?”

“我得先把摊子支起来呀,部门健全能基本运转了再说其他,现在啥也没有呢给我经费往哪给?打我私人卡里呗?”

“我严重怀疑就是让你先垫着。”张凤翻了个白眼儿。

妞妞趴在爸爸的腿上跟着学,在那使劲儿挤咕眼睛。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我去四号院坐会儿,你们看电视吧。”

“我夷要,要去。”妞妞一把抱住张铁军的腿,仰着小脸盯着他。不带我我就这么抱着不撒手。

“行,带你。”张铁军把女儿抱起来,摸了摸身上:“得加衣裳,这一身可不能去外面。”

“我有大衣呢。”

“行,咱们穿大衣。”张铁军看向门口的衣帽架,他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外衣这些都放在哪里。

“干啥去?”豆豆跑过来。

“你去夷去?”妞妞居高临下的看向豆豆,小手一比划:“去后面儿,去,看老叔去。”

“要去。”

“我也要去。”乐乐低眉搭眼的凑过来。

今天星期五,小土豆去爷爷家了,不在院子里。

徐熙霞不等人叫就过去把三个小家伙的外出装备拿了过来,和张凤一起动手帮三个小人穿上,里里外外的给整理好。

照着屁股拍一巴掌:“滚蛋吧,就住你老叔那不用回来了。”

“才不,要回来。”乐乐藏到张铁军腿后面伸出个脑袋来和徐熙霞犟嘴。

“就要回来。”妞妞不躲,仰着小脸正面战斗。

“我,我也回来。”豆豆冲亲妈呲着小白牙笑,讨好。

“这么晚了你要过去干什么呢?”张爸问了张铁军一声。

“看看他们的节目,心里也好有个底,”张铁军解释了一下:“我明天把事情安排一下得去一趟申城,于老总的安排。

等从申城回来的话差不多就要去大连了,在大连得待几天,我还想趁这个机会回趟本市。”

“又要走啊?不是说不出差了吗?”

“不算出差,没有任务,就是去看一看。”

“我和你去申城吧,正好那边也要结束了,去看看安排一下。”张凤说。

“我也去。”徐熙霞抱住张铁军的胳膊晃:“我都好长时间没出去过了。”

“我夷去。”妞妞有样学样,抓着张铁军的衣服角扭着小身子晃。

“你们可不能去。”张妈在孙女小脸上捏了捏:“快点吧,不是要去看老叔吗?再等会儿该睡觉了,快去快回。”

“走。”乐乐很有气势的一挥小手,牵着弟弟妹妹就往门口走,张铁军乐呵呵的跟在后面。

“我也去,我去看看马嫂。”周可丽跟上。

“那都过去坐会儿得了,陪嫂子说说话。”小柳站了起来。

于是就变成了一家八口整整齐齐的去了后院儿。

老赵他们还在排练。

他的节目都是这么不停的边排边改边思考中硬磨出来的,一句台词儿都要反复的琢磨,有时候都要正式上台了还在改。

他是这样,其他人小品演员喜剧演员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样子,搞喜剧小品就没有容易的,是用几个人的折磨换来了大家的笑声。

大部分喜剧小品演员在台下都比较沉默,有的甚至会抑郁,差不多就是这么个原因。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这根本不是人干的活儿。

院子门没关,张铁军他们大小八个人直接进来,长驱直入来到正房的门口。

张铁军敲了敲门,等里面的人听到了这才开门让几个孩子进屋。

“哎哟,大部队来了。”老赵乐呵呵的迎过来,马嫂坐在一边冲小柳她拉招手:“快进来。”

“我这几天要出门,来看看你们准备怎么样了好有点数。”

“要走几天啊?”

“嗯,要去趟申城,然后大连,可能还要回一趟本市,再回来估计就要十二月了。”

“你可是真忙啊,这官当大了也是不容易。”

老赵感慨了一声,招呼几个人进来坐:“来,这小庆也不在,我们几个大概给你排一排看个样儿,这个要简单不少。”

等进了屋,才发现张铁兵他们小哥几个还有小杨雪都在屋里呢,在里面角里坐的整整齐齐的,合着在这免费看演出呢。

“老叔。”妞妞瞬间就笑成了一朵花,乍着小手就冲了过去。

“你们都在这干啥呢?”张铁军冲他们点点头。

“看赵大哥排戏呗,学习学习。”张铁兵抱起妞妞亲了一口,摸了摸跟着跑过来的喜喜的小脑袋瓜。

“我今年这个戏得不少人,十好几个人,”老赵说:“除了主要的一个跳舞蹈的其他都能换,我说让小铁兵他们上去蹦达蹦达,你说行不?”

张铁军摇摇头:“还是算了,你就不用给他们琢磨了,这个机会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但是对那几个演员就太宝贵了,这种事儿不能做。”

张铁军扭头看了看张铁兵他们:“你们感觉我说的对不对?咱们不能因为自己高兴这一下影响了别人的一生。

很有可能他们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机会。”

“我们不去,就是这几天赵大哥的演员还都没来,我们临时串串场。”

张铁兵笑着说:“感觉还挺有意思的,但是真要上台那还是算了,我怕我上去了下不来,腿抽筋再死上面。”

“说什么胡话呢?”小柳瞪了张铁兵一眼。

“我就是那么个意思。我错了。”张铁兵马上服了。

小柳她们四个张铁兵最怕的就是小柳,然后是张凤。周可丽和徐熙霞镇不住人,嘻嘻哈哈的。

“小品差不多了吧?”张铁军问老赵。

“差不多了,”老赵点点头:“今年这个段子还是崔书记写的,他的段子硬,基本上不用太改,去年就没怎么改。

我也找了几个人帮忙看,基本没什么改,我和小范俺俩就是在磨感觉,演这东西光靠演不行,得磨,磨的溜光水滑的看着就顺了。”

他说的是崔凯,他当初就是因为演了崔凯创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出名的,走上小品这条路到这会儿基本上也都是在演崔凯的作品。

包括后来的送水工,不差钱儿。

“等过些天演员来了,我俩这边也就磨差不多了,大家一起走几趟,主要还是看我俩。”

他说的磨,是磨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互相都得能跟得上接得住,包括台词也不是背下来就行的,那就太硬了,得丝滑。

“我那个呢?”

“你那个简单,俺们过一遍你看看。”他起来招呼老范和马嫂:“让你嫂子替一下小庆。”

“能行吧?”

“行,就是说话,没有动作。来,那个安庆伟,还有那个谁,你们也过来。”

几个人拉开椅子摆了摆现场,就给张铁军表演了一趟,大家都挺放松,演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整个故事和情节也都比较饱满。

这就是老赵说的要磨的意思,就连安庆伟他们都一点也看不出来生硬,感觉都已经排出来肌肉记忆了,完全不用思考。

演小品和拍电影电视剧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硬要是靠的话,和话剧能靠一靠,都是一镜到底没有容错率的表演。

讲的就是一个熟练度。

看了一遍,张铁军基本上满意,提了几个小意见大家再来一遍,也就差不多了。

“行,就这样吧,就按这个来,这个铁兵你们要是想露露脸还是可以的,反正也就是演这么一次。”

“确定不?”

“确定。”

几个臭小子都一脸的兴奋,年轻人嘛,都喜欢出风头找刺激,这演一回至少能吹半年的牛逼,肯定是不想错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