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321章 怕噎死还不吃饭了?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321章 怕噎死还不吃饭了?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这个段子问题不大,”

老赵说:“对演员的要求没那么多,词儿也不冷,都是大路话,要演也是在小庆那,眼神儿表情都有点要求。

对我这边的要求都不高,就是正常买个菜,边上溜缝这个,两个人三个人都行,四个人也不显多,主要就是哄着。

这个戏的重点不在台词也不在表演,重点就是这么个过程,是喻意。挺高级,真挺高级,就这么个事儿能让人深思。”

“确实,就是,”马嫂子看向张铁军:“这要播出去影响肯定小不了,你这个针对性太强了,把讽刺拉满了都。”

“这个得罪的人更多了,”小柳笑着冲张铁军竖起了大拇指:“棒,越来越得劲儿了。”

“我感觉也是,我感觉铁军这两年就是在不停的得罪人,打击面还越来越大。”周可丽噘起嘴看向张铁军。

张凤想的和她们不一样:“你们别跟着瞎咧咧,懂个屁?铁军没根没底的全靠自己熬,岁数又小,不立威能站得住吗?”

“关键是扛不扛得住,扛得住那就没啥,”老赵说:“那还说啥了?扛得住的话那打击面越大越好,见效快。”

“得了,我现在明白为什么让你去代监察部监察委了。”小柳吧了口气,抿了抿嘴。

别人看的都是意气风发,只有家里人才是担心,看到的是风风雨雨。

“为啥?”周可丽和徐熙霞张凤都看向小柳,其他人也都同样看过来。

“今年不少人都在找铁军的毛病,包括不少老同志,这就是给铁军立威呗。而且铁军又没有牵扯,比谁都合适。”

“关键是敢干,还能干。”张凤在一边点头。

“还有钱。”徐熙霞也是会抓重点的。

“不是咱家铁军正义吗?”周可丽挨个斜了一圈:“你们怎么不说咱家铁军一身正气呢?这些年做的事儿哪样不是大好事儿?”

马嫂吭吭乐,挨个指了指:“就你们这就不是啥好事儿。”

“妈呀,你可别乐呀,可不能这么乐。”老赵急忙起来去给马嫂拍背:“别笑别笑,想点难过的,快。”

这话一出来不光是马嫂,大家都跟着乐了。

“没事儿,又不是危险期,我有那么弱吗?”

马嫂子推开老赵,自己扶着肚子来了两个深呼吸:“哎呀妈呀,跟你们在一起要不能活了。太招笑了。”

“你也多加点小心,六个月了都。”小柳去摸了摸马嫂的肚子,扭头看了看周可丽的:“小秋六个月能有多大?

我现在都忘了当初我多大了,小凤不大,老丫能大一点。”

“我估计我肯定没多大,现在三个月感觉都没咋变样。”周可丽按了按肚子:“看,我听人家说三个月就要显了,我这啥也没有。”

“你听谁说的?三个月本来也没啥明显变化,我三个月的时候都没显,就是感觉胖了点。”马嫂说:“怎么也得四五个月开始显。”

“是吗?”周可丽抬头看了一圈,就看到小柳张凤徐熙霞三个人都是一脸迷茫。全都忘了。

人是记吃不记打的,不管什么事情,也都会随着时间慢慢平淡,消散,化成一声叹息,或者一声轻笑。

“来来来,咱们再走一遍,走一遍就休息,明天继续。”老赵看媳妇儿没事儿,就开始招呼排练。

“礼拜天也不休息啊?你们。”周可丽问马嫂。

“歇,怎么可能不歇,他是忘了明天礼拜了,一天稀里糊涂的。”马嫂翻了老赵一眼。

老赵的排练就是拉着老范演,让几个编剧在一边看,挑毛病,他自己也一边演一边琢磨,不时的停下来和老范讨论一下。

张铁兵他们就是帮着搭戏,演里面的其他演员的戏份儿,没什么台词儿,就是眼神动作,连小杨雪也被拉过来了。

三个小娃娃挨着爸妈坐成一排,虽然啥也看不明白,就在那鼓着巴掌瞎乐,都是合格的气氛组。

夜色森森,天边弯月似新钩,云如薄绫,暗影娑婆,廊檐飞角如画。

几只小猫在暗色中奔跑而过,留下几声喵喵声像似在和主人一家打招呼。

“小喵。”妞妞往那边指:“它们嘎哈呢?”

“干什么。”张铁军纠正妞妞说话。

“干哈呢?”妞妞的大眼睛在月色里又圆又亮。

牵着乐乐和豆豆的小柳张凤哈哈笑了起来,感觉张铁军改孩子口音的这个想法有点遥遥无期,太难了。

除非他能先把张爸张妈和老太太,还有王大姐黄大姐她们的口音先给改过来。

就算是她们四个口音其实也是有问题的,时不时的也会蹦东北音儿。

习惯这东西,想改的话实在是太难了。

“它们抓耗子,要不耗子就会偷肉吃,还咬衣服。”

“耗几真坏。打洗它。”

“嗯,打死它,猫猫就抓耗子,把它们打死。”

“喵喵好。”妞妞吸明白了,点了点头,瞪着大眼睛往角落里找猫,这又去哪找去,早就跑没影了。

“可别提了,咱家院里哪有耗子?又不能打洞,偶尔跑进来几只都不够它们分的,”张凤说:“我听说咱家小猫把业务都扩散到周边邻居家里去了。”

“真的假的?”

“可不真的,咱们宿舍那边都没有耗子了,后面胡同里都是它们的地盘。”

这个到是正常,毕竟家里的小猫又没关着拴着,一天到晚随便疯跑。

要知道猫也是有很强的领地意识的,是食物链上层小型食肉兽,正常一只公猫的领地一般都得有六七十个足球场那么大。

“为什么晚上的风要比白天大呢?”周可丽往张铁军背后躲。

“晚上还比白天冷呢。”

“快走快走,回屋里再听你嘟囔。”徐熙霞抓着她往前跑。

孩子们看着妈妈的样子跟着一起嘻嘻哈哈的跑起来。

……

二十六号,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张铁军在家里陪着家人吃了早饭,带着李树生去了九爷府。

九爷府也在老张家的东边儿,和总部园是一个方向,不过和总部园是一北一南。

总部园是在东北方向一公里,九爷府是东南方向两公里多,要从冶金部门前过去,王府左面紧挨着就是鼎鼎大名的文化部大院儿。

九爷府算是这会儿整个京城保存相对完整的王府了,总体格局和大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就是里面有点乱,这些年被不断的拆改乱建,尤其是房子内部,早已经面目全非。

最严重的是西北角,那一片儿是家属区,已经基本上都找不到原来的样子了,全是后面各种私搭乱建的小红砖房,棚子房。

没有办法,京城的居住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管什么大院儿都无法幸免。

那些盖起了楼的家属区还好一点儿,毕竟是楼,想搭也没有地方搭,只能在空间上想办法,而平房和杂院儿统统都是这么个样子。

事实上,也正是京城和申城的居住难,才推动了计划生育的开展。实在是太能生了,家家五六个六七个。

王府一共三路,整个逛下来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

里面的四家单位已经搬走了,感觉搬的有点急躁,到处都是破桌子烂椅子纸张画册各种垃圾,又脏又乱,蜘蛛网到处都是。

西北角上小四百户居民只搬了一部分,还有差不多一半儿。

原来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四家单位的职工,不过几十年时间过去,早就混杂了,这些不是单位职工的人家几个单位自然也管不了。

这些住户只能扔给街道去处理,好在这会儿大部分住宅都属于是公房租住,处理起来到也不是那么难,就是需要时间。

住房的商品化就是楼房,并没有包含舍宅和杂院儿。

实际上,就算到了二四年,京城还是有着很大一部分居民是租住的公房,和几十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那个时候就已经不好处理了。

住了十几年二十年,和住了一辈子还是不一样的,时代和政策也早就已经完全不同。

街道那边需要在管片儿内给这些人家去张罗房子,这个时候想找上百户房子也是挺不容易的,只能是这里塞一家那里塞一家,解决一户是一户。

具体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谁也不敢说,也估计不出来,只能是尽力,谁逼也没有用,毕竟街道只是管理又不能自己盖房子去。

关键是找到了房子还得看这边的住户能不能看得中,能不能愿意搬。这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到了九六年这个时候,一户人家和过去的一户人家可是完全不一样了,这会儿的一家人基本上都得是十几口人,甚至四世同堂。

尤其是商品房推出来以后,已经有了动迁和拆迁的概念,不少人家里已经分了户,二十来个平方能拿出来好几个户口本。

在这挤着大家都是习惯了的,但是迁出去再让人家这么挤着住,谁能干?那肯定得按户口本来才行。

于是一百多户人家很可能就成了新的三四百户。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到了二几年京城还是到处都是大杂院儿的原因,谁也迁不起了。关键是没人敢开这个头。

这辈子虽然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年实业公司一直在往外迁人对四合院进行修缮复原,但也只能做民宅,这种单位性质的管不到。

“这得怎么整?”陪着张铁军逛了一大圈的李树生感觉有点不好办,小声问张铁军。

这些人肯定是要迁走的,不可能留在这里,那再等几年就更不好处理了,到时候扯都扯不清。

京城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留着留着最后性质就变了,那些人可不感觉是你容留了他们,而是感觉你肯定是有好处的,或者明知故赖,要求会越来越高。

张铁军瘪了瘪嘴:“不好办,但是也得办,迁是必须得迁的,还得快点迁,具体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接迁去咱们那边不行吗?三环的那些住宅小区。”

“行到是行,关键是,这里都是公房啊,又不存在交换,也没有补偿,怎么迁?要去他们就只能买房,就算成本价也得十万吧?”

“试试呗,我感觉他们肯定乐意买,再说都是本地坐地户,十万八万的都能借得到。再说不是还能贷款嘛。”

九六年住在杂院儿和老居民区的人家,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房主,房子是私产,二一种就是没钱,没有那个搬走的能力。

后一种是大多数。

“贷款总得有收入吧?据我所知现在住杂院儿的尤其年轻人,不少都是没工作的。没有固定收入怎么贷?”

“感觉你有点瞧不起人,我感觉可以试试,要不然你有啥好办法?”

“试试也行。”张铁军想了想,感觉确实也没有别的什么高招了,总不能强制把人都扔出去。那就试试呗。

“铁军儿。”连文礼举着手和张铁军打招呼,一晃一晃的走过来,后面跟着他的大儿子连建军。

连建军是七八年的,比张铁兵还小两岁,今年高三。

建军这个名字在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里算是非常少见了,这是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的流行名,和建国,卫国,抗美,援朝并称五大最多重名。

其他的还有卫红,卫军,卫兵,拥军爱民,建华爱国,国庆跃进,建设这些,都是重名率比较高的名字。

“建军不是高三吗?这是歇礼拜?”张铁军冲连建军点了点头。大小伙子已经比他爹高了,大体格子,带着点腼腆。

这个时代的高三学生还在歇礼拜,还没到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分数就是一切的时候,还是挺幸福快乐的。

连建军本来是在本市念高中,连文礼给他转了学。具体怎么办的张铁军也没问。

连建军学习成绩还是挺好的,打算大学学土建。土建,不是土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

“可不是歇礼拜嘛,一天总在屋里憋着不动弹,我带他出来透透气儿。”

“张叔。”连建军叫了一声就不吱声了。

对于管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张铁军叫叔叔这事儿,在连建军这个年纪还是会感觉有点羞耻的,就总有点不情不愿。

“都搬空啦?速度还挺快,”连文礼四下看了看:“就剩这点住户了呗?他们什么时候搬?”

张铁军撇了撇嘴:“不知道。刚才我和李哥正说这事儿呢。”

“不好搬。”连文礼摇了摇头:“京城这边就特么这个住太是问题了,除非能按户口本解决,要不然这事儿就不好办。”

“不管他,先从东边开始弄,整个都要修一下,该拆的拆掉,该复原的复原,改造一定要细心。”

连文礼抻了个懒腰:“那就弄呗,多简单点事儿,现在就古建改造这一块咱们绝对是头子,一点毛病不带犯的。”

“功能你都记住了吧?别给我整漏项了。这边地底下应该能挖吧?”

“能挖,这一片儿没事儿,”连文礼点点头:“那个羁押室审讯室啊,我感觉还是别分,弄两进院子大家共用最好。

反正看守的还不是咱们安保?都一样,还省得这边空着那头不够用,你感觉呢?”

“也行。”张铁军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那靶场也共用吧,还能省不少事儿。”

“靶场训练场,备装库,我感觉都可以共用,就是档案得严格分开保存,证据资料这些。其实说白了,这里面就两个部门。”

“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监察委员会和行动局不算是一家人哪?都是当兵的,对不?你这不得干五十年?里外里是不是就监察部是外人?”

“这话可别在外面说,这还没等怎么的呢,你这到是给我分出来山头了。”

“说着玩呗,还不都是你说了算?你现在是真厉害了,这家伙,部队警察加监察,叫你给干全了,你说我是不是运气好抱了个大腿?”

老连真的是从来不拿自己当外人,这些年和张铁军的关系还有态度那是真的一点变化也没有,也不管张铁军职务怎么变化。

就相当从容自然,除了自己管那一摊他啥也不关心也不问。

“大哥啊,你没发现哪?全是得罪人的活。”

“靠,怕噎死还能不吃饭哪?干啥玩艺儿不得罪人?干什么玩艺儿只要你想认真,你想好好干那都得罪人。

再说你这个得罪啥了?还有谁权力比你高咋的?得是他们怕你怕得罪你才对劲儿。”

“行吧,你是会劝人的,说的我热血沸腾了,恨不能现在就去抓几个人回来。”张铁军开了句玩笑:“那你就赶紧安排吧,这个得抓紧,越快越好。”

“行,那这一段就不休了呗,转起来干,我叫人先把围墙和前后大门给弄起来。这个时候施工和夏天可不是一个价哈,你心里有点数。”

这个时候天已经冷了,半夜的时候已经要开始结霜结冰,施工方式和材料都和夏天不一样,成本确实是要高出来不少。

就比如水泥,这会儿就得上高效防冻了,也叫速凝防冻水泥,那价格是普通水泥的好些倍。

“把账做细做全就行,这个估计最后得是直接和财政部结算,你们心里都有点数。”

“那肯定是没问题,咱们又不用做假。”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又转了一圈儿,把三个部门的办公区都指定了一下,还有各个功能性分区,包括一些需要保密的地方。

张铁军的办公室就放在整个三路线的中心点上,最中心的一个院子,到时候三部门的办公厅秘书室还有副职办公室都会放在这里。

两个人从里面转出来,安保这边也到了,正式接手王府的安保工作,在周边六个出入口设了卡。

安保的办公室暂时就放在前面大门口这里,反正现在里面就他们这一伙办公的,随便用,等弄好了再调整。

还有就是大门口这边两侧有两排门面房,都是已经租出去了的,这个张铁军还没想好怎么处理,是继续租还是收回来。

其实想收也不是马上就能收回来的,总得等合同到期。

张铁军让老连安排人去后面的住宅区试试谈一谈搬迁的事儿,可以帮他们买楼,可以帮着贷款,看看能不能快点把人都迁走。

其实如果大家一起买楼的话还是有好处的,起码老邻居还是邻居,不至于搬到陌生的地方谁也不认识。

把事儿都交给连文礼,安保也到了位,张铁军就出来回了家。

他得准备出门的事儿。

半道上接了杨兮月的电话,她和刘小红要提前过来京城了,不等寒假,说是为了给她爸爸的眼睛做手术。

行吧,反正这个学她上不上的意义其实也不大。

等回到家,张凤又给了他一张请柬,是泰山产业研究会邀请张凤的,请她星期一下午到长安俱乐部。

这个泰山产业研究会呀,原来就是几个个体户喝茶聚会,后来大家都发了财,人也越聚越多,就在国科委牵头下成立了一个民协。

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

后来这个协会的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于是最开始的几个人,也是协会里最大牌的几个人感觉不舒服了,感觉这些人配不上他们,于是另起炉灶搞了个会中会,就叫泰山产业研究会。

这个研究会沿袭了他们最开始的习惯,一年一聚,就他们几个人玩儿,制定了严苛的入会制度,并且许入不许出。

这个会成立以后柳联想就是会长。

“他们找你干什么?”

“不道啊,谁知道他们找我干啥?我这不是问你吗?我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艺儿。”

张铁军拿着邀请函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印的还挺精致,邀请龙凤基金会张凤理事长莅临指导,时间,地点。

张铁军想了想,他们在京城的聚会地点是长安俱乐部吗?肯定不是,他们有自己的秘密基地,从来不对外公开。

他们一开始就制定了严密的会规,不公开,不对外,不记录,不录音录像,会务保密,地址保密,不邀请非会员。

九三年办会,一共十五个会员,这几年基本上没怎么变化。

今年他们柳会长刚被张铁军给拿下了,这会儿又来邀请张凤。

这是要干嘛?感觉这是要搞事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