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326章 自己建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326章 自己建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一老一小就在电话里扯了一会儿,这才撂了电话。

张铁军是随着曹书记说话,他是年轻人总不好先挂断,同时也是感觉曹书记带着善意。

至于老曹,那是因为他被确定为新的监察部党委书记以后,被叫到墙里去进行了一番谈话,以消除他对这个任命的心里抵触。

这是必然的程序。

不管是哪个老同志,这么明显的让他给一个小家伙保驾护航心里都难免会有一些抵触情绪,尤其张铁军还这么年轻。

老同志们也是有圈子的,退居的一个圈子,当年的顾委是一个圈子,然后这些仍然还在职的又是一个圈子,三个圈子之间也有走动。

所以有点什么消息传的是相当快的。

这几年张铁军虽然在外面声名不显,但是在这几个圈子里面那可是真正的大名鼎鼎,绝无仅有。

但说实话了解真实情况的人并不多,于是难免的就有了各种猜疑,各种不满。

老曹做为为数不多的副国级老同志,自然也是这里面的一员。

人都是最复杂的动物,不管和自己有没有关系都难免因为群体的代入关系而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

说起来,老曹同志并不是老革命,他是四九年参军的,然后就进入二野军政大学三分校学习,五零年才正式工作。

算是建国后的第一批军政干部。

从五零年到**年,三十九年时间他一直在四川,从县区公所干事一路升职到中纪委常委,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年进京,然后还是一直在纪委工作,九三年中纪委和监察部合署,他就开始以中纪委常委副书记的身份兼任监察部长。

结果这干了三年了,监察部又要独立办公了,部长还不是他,有点什么情绪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年纪大了也是人嘛,是人就会有自己的想法。

那谁亲自和他谈话,给他讲了一些张铁军近期的工作成绩,还有任命张铁军的用意。

老头这才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对张铁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这小子行啊,办事痛快手还狠,这家伙半年时间杀的人比老曹两辈子都多。

其实这些老同志也并不反对任用年轻人,只要有说法能服众。

就像公安的陶部长,当初从一个副科级干事到副部长只用了四年时间。这样的例子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期相当不少。

破格任用是那十年时间的最大特点,敢用还能重用。

这会儿监察部在皂君庙东路中间的位置,四号院,不起眼的小胡同里一栋不大起眼的小楼,院子对面是京城广播电视大学。

是六零年成立的一所电教大学。

这所学校是国内第一所通过电教方式进行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后来改了名字叫开放大学。

院子可以说是很小,都没有边上的通信局院子大。

张铁军的车畅通无阻的在门卫尊敬并审视的目光中开进了院子,停到楼前,曹书记已经带着几个人等在那里了。

院子不大,从大门进来到楼门口也就是十几米,相当逼仄,楼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用来停车,有两栋宿舍楼。

“曹书记,您这一下楼弄的我有点诚惶诚恐啊。”张铁军赶紧自己开门下车快步过去和曹书记握手:“真的,这也太折煞我了。”

“今天你第一次登门,都是应该的,以后就不会有了。”曹书记拍了拍张铁军的手,给他介绍了一下几位同志。

副书记,副部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副主任,还有在家的几个监察专员。

张铁军就挨个握手问好。

然后大家一起上楼,在小会议室坐了一会儿,也谈不上开会,就是认识认识,简单说了一下当下的工作情况和问题。

部门独立是部门每一个职工都高兴的事儿,不用再去感觉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了,所以说起来每个人都是开开心心的。

座谈了一会儿,曹书记把人都打发走,把张铁军让到他的办公室,两个人关上门聊。

张铁军本来就对这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正好有不少的事情要请教。

结果一说才知道,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没有人,人家给的人员是格外的。

监察部和纪委合署以后,两边原来独立的机构仍然都保持了下来,只有一小部分有重合性质的部门进行了小范围的合并。

现在的情况恰恰和张铁军认为的相反,不是没有人,而是放不下,急需换一个大的办公地点,还有需要解决宿舍和住宅。

“这么多年咱们就后面这一栋半宿舍,即是宿舍又是住宅,早就装不下了,纪委那边在这边上又盖了一些,咱们也轮不上。

还有一些福利待遇上的问题。

要不然怎么一说独立出来大家都这么开心,就是都有着点情绪在里面,我也不好说什么。

实际上现在哪哪都不容易,我在纪委那边也是老人了,也不是说真的有什么不平等不公平,那边一样大把的人没房子住。

这几年发展的快,人员增加的也快,不少方面确实是有点跟不上来。

咱们这边的条件说句实话,相对来说还算是不错的,比机关那边还要好一些,但是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这回你来了,我也就轻松了,你能耐也大,以后我主内你主外,家里的事情就交给我,我全力配合。”

“您老可别这么说,我还等着您帮传带呢。”

“哈哈,这个估计用不到,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用你的年轻气盛敢打敢拼,可不要被我带偏了。

老了就是老了呀,得承认,现在和以前可不一样了,什么都是新的。变化太快了。”

老头已经六十四岁了,这句话确实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几年的变化太快了,快的年轻人都有一点跟不上节奏。

张铁军具体了解了一下部里现在的结构和人员安排,总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两个人又探讨了一下独立出来以后的部门安排人员编制情况,准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撤并一些部门,也要增加一些部门。

还有原来和纪委合并的那些单位,现在要估计是要不回来了,只能重新建立。

张铁军也就心里有数了,九爷府那边原来的想法方案看样子是不大行了,得重新安排。

放不下呀,还想着是三个单位在一起呢,这一个单位感觉都够呛了,足足得小三千人编制,这还不包括肯定会有的一些临时机构。

难怪后来盖了自己的大楼还得分散办公。

点了根烟琢磨了一会儿,张铁军看了看曹书记:“书记,咱们这地方给搬家的时间了没?”

“没有。”曹书记摇摇头:“这给什么时间?总得要准备准备。我听说是九爷府是吧?

那院子这些年祸祸的都不成样了,收拾也得时间。”

“我现在感觉九爷府怕是不行了,”张铁军皱了皱鼻子:“那地方得修旧如旧,最多也就是起个二层,您感觉能够用吗?”

“够了吧?九爷府不小,我记着是三路五进是不是?还是六进?那不得六七十亩地?”

“啧。我是打算把三个单位放在一起的,互相还能协作一下。”张铁军吧嗒吧嗒嘴:“这一个就要放不下了。”

“哪三个?”

“咱们,军事监察委,还有安全部行动局。……要不,咱们晚一点搬您看行不行?

晚个大半年差不多了,明年年中的时候。”

“安全部你也兼着的?”

“嗯,那是我最早的正式职务,还给我授了个总监衔,一时半会儿的肯定是摘不掉。”

曹书记点了点头,也没再问什么。

有些事儿知道不知道的都不好问,也不能问,尤其安全是这一块。

“那你是什么打算?”

张铁军舔了舔嘴唇:“咱们新建吧,干脆一步到位,咱们也不往二环里挤,就在纪委那一片儿我找找,地方肯定是有。”

“那得多少钱?这钱从哪出?”

“换呗,”张铁军看了看曹书记:“你说,我用新建的办公区换这个王爷府的产权,有戏不?反正也占下来了。”

曹书记笑起来:“特么的,我忘了,你小子还是个大财主。你要是感觉可以那就换,我去说,你不觉着亏就行。”

“咱们先不吱声,”张铁军说:“这边同志们您老先给安抚安抚,叫大家伙别急,但是也别说太明白,就说在修。

我那边王府爷肯定也是要修的,谁来都没毛病。

然后我回去找找地方,马上安排施工,现在就开始动,当年四部一会用了十个月,咱们争取七个月完工,九个月入住。”

四部一会就是三里河那片那几栋大屋顶楼,前面说过的。

那个时候国家是打算在那一片修建国政中心,但是一会的屋顶还没搞好就有了变化,于是这个计划也就停下来了。

具体的东西咱们就不说了。

当时这五个楼群确确实实是只用了十个月完工的,相当震撼。

虽然说是五二年开始,但那只是设计,事实上是五四年冬天开工的。

国内像这样的工程那个时候还有很多。

这些建筑的设计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风格,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两口子的作品。

关于民族风格建筑的探讨实践,这两口子是走在了前面的,并且为此献出了一生,就是没赶上好时候。

历史上,曾经有三次汉民族风格建筑时期,分别是试验,探讨和定型,四部一会已经是属于定型期了。

试验期是老外在京城建的那些教会学校和医院,你敢信?

当时设计的可不只是这一点建筑,还有很多,包括住宅楼和民居。

但是吧,当时正好就是鼓吹拆城墙去旧貌嘛,某些人组织起来对这两口子进行了批判,其实就是争名夺利的过程。

至于对不对,好不好,他们是不管的,也不在意。

于是苏式板楼就开始大行其道了,美其名曰是节俭,国际化,就生生的把民族建筑给刹住了。

要不是因为这些人,我们现在的那些红砖楼筒子楼就都不会是这么个样子了。

张铁军第一反应就是按照梁林两口子的路子走,建一批咱们自己风格的大楼出来。

“有把握吗?”曹书记问:“我是说工期,九个月真能行?”

“肯定行,当初那么简陋的生产条件都能行,现在凭什么不行?冬季施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就是增加点成本的事儿。”

四部一会,人民大会堂,长春一汽,太多了,这都是典型的冬季施工的大型建筑群,那质量比现在那些先进生产力的大楼可好的太多了。

而且基本上都是十个月完工。

“行,你有信心就行,你说了算。”曹书记直接点头应了下来:“最好是直接考虑一下宿舍的问题,这个是大问题。”

“那肯定的呀,也别宿舍了,就是家属区,咱们直接建一批住宅出来,保证人手一套,再搞个接待酒店。”

曹书记啪的拍了一下巴掌:“好,那我可就等着了,我先替同志们谢谢你。”

“但是咱们得先说好,”

张铁军说:“住宅是住宅,产权不能给,当事人本人去世以后就要收回,不能像以前一样过了些年就变成杂院了。”

过去的家属院基本上都有这么个问题,就是职工老了去世以后,房子还是由儿女家属住着,慢慢的家属院的成分就开始复杂了起来。

这会对以后的管理安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和困难,别的都不说,新职工没房子,老房子收不回来,就这一样就够糟心的了。

但是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解决吗?还真不是,就是谁也不当个事儿,谁也不想得罪人,拖来拖去最后就成了这样子了。

曹书记眼睛一亮,看着张铁军:“这样……好吗?”

“这有什么不好的?单位住房自然是给单位职工用,非职工肯定不能使用,这事儿可以写在合同里,所有入住的职工都签一下。”

“就怕,到时候孤儿寡母的……”

“在单位一干几十年,儿女大了也要工作,不可能一套房子也买不起,到时候咱们帮着在外面买吧,压压价。

其实不用非得等到那个时候,儿女大了他就该买房子了,您说呢?”

曹书记摆了摆手:“你也别您您的了,你说着不习惯我听着也不得劲儿,总感觉京城这边的人说话拿着腔儿,不巴适。

这样的话,也行,反正也不是现在,我再琢磨琢磨,就先这么说着吧,也是为了单位好。”

“成,那,那就拜托你了这事儿,我只管建。”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那我今天就先回去了,晚上还有个局,我这两天把那边的事儿处理处理就过来,有我办公室吧?”

曹书记笑起来:“这话让你问的,真没水平,再怎么紧张还能差了你的办公室吗?

不过你到是不用这么急着过来,暂时也没有什么变动,你还是把你手头的捋好,再去监察委那边安排一下。你还没去吧?”

“没。也行,那我把手头上安排一下先去和周副主任做个交接。”张铁军点点头答应下来。

军事监察委员会现在的主任是总政周副主任兼着的,这也是向来的习惯,专门任命一个主任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换一个方式来说,就是军事监察委员会的主任,默认就是总政的副主任,还是排名在前的那种。

其实监察部这边也是一样,以前默认的部长就是纪委的常委副书记。

张铁军拒绝了给他安排秘书,告辞出来,想着是不是应该去拜访一下纪委尉书记。

但是今天肯定是不行了。

给张凤打了个电话问她在哪,张凤说在医院。

京城这会儿已经开展眼科准分子手术的医院有好几家,不过最早的就是同仁医院和空军总医院,还有协和,协和要稍晚一点儿。

哦,多说一句,协和医院是洛克菲勒家族成立的,胡某是医院的董事,这也是他为什么说谎也要坚决的反中医的原因。

同仁医院在崇文门,就是京城老火车站边上,空军总医院在八里桥。

张凤下午带着刘小红和杨兮月一家两家医院都去了,找的刘市长给打的招呼,在两家医院都做了检查。

然后选择了空总。

张铁军打电话的时候,她已经把杨兮月的爸爸安排在空总激光科住下了。

听她把下午的经历说了一遍,张铁军直接就笑了:“你也不嫌折腾,你这么调皮你爸妈知道吗?”

“这不是想着空军这边心里更有底嘛,在那边还得靠别人。”

说的到是也对。

“行吧,在哪都一样,那我马上过来。”

“你那边完事啦?你今天在哪了?”

“下午来监察部这边了,聊了一些情况。”

路程到是近,顺着西三环下来就到了,七公里,这边的交通情况也比火车站那边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火车站周边是这会儿京城最堵的地片儿。

西三环这边不管是当初修路还是城建的发展都要比东边慢了好多,这会儿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呢,城乡混合部的感觉。

马路上汽车不多,但是马车骡车就不少。京城的马骡驴车一直到零五年前后才慢慢消失,那个时候这边开始建设了。

来到医院,车子直接开到住院楼,在保卫人员的引导下把车停好。

张铁军下了车第一眼就看到了张凤的车,主要是这个年头车本来就少,奔驰230还是相当能打的。

“首长好。”保卫给张铁军敬了个礼。

“我要去激光科看望一个长辈,就不麻烦你们了。”张铁军回了个礼,冲他点点头,带着蒋卫红他们进楼去坐电梯。

九六年这会儿医院还没有后来那么忙,如果比较的话,甚至可以用冷冷清清来形容,坐电梯都不用那么挤。

当然了,人也不少。京城和申城的医院可以说是全国最忙的医院了,全国的病人都在往这两个地方跑。

按照张凤说的楼层病房找过来,走过略显空荡的走廊。

结果他还没到,院长政委先到了,三四个人等在病房门口。

“李院长。”张铁军笑着先伸出手:“实在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本来是不想打扰你。”

“首长来了我们是应该的,不麻烦,下面看到了肯定要打电话上来,要不然他就失职了。”

荣誉司令员也是司令员,正儿八经的上级首长。

“理解理解,不过确实是给你们添麻烦了,就是个长辈过来做个小手术。”

“我看了一下,问题不大,现在这种治疗还是很有效果的,不过他这个问题有点严重,估计不大可能恢复到正常来。”

“明白,我预期他能估恢到五六百度那就很好了,起码可以正常生活。”

“大概在这么个范围吧,实际情况也不敢说死,恢复是肯定能恢复的,恢复到一千度以下也没什么问题,其他的不好判断,只能说尽力。”

“那就挺好,尽力就好,一千度以下已经能够保证正常生活了。”

年纪大了,各方面的机能都在下降,这个具体的恢复情况确实是不太好说,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可以理解。

事实上,一千度以下的近视配上眼镜,确实是可以正常生活了,别看只是相差了几百度,一千度和一千五百度完全已经是两个世界。

“铁军。”张凤听到声音走到门口往外看。

“来,”张铁军把张凤叫出来:“这是李院长,李院长,这是我二姐,龙凤基金的张凤。”

大家又是握手互相介绍,让张凤把其他几个人都认了一遍。

龙凤基金的名气大,李院长和政委他们都是知道的。

进了屋,李院长又亲自过去给杨爸检查了一下,问了一些问题。这个就有点做样子了。

“张顾问。”刘小红笑着和张铁军打招呼。

张铁军冲刘小红点点头,看了看一脸激动的杨兮月。这家伙眼神都开始拉丝了。

“你弟弟没来?”张铁军问她。

“没,”杨兮月摇了摇头,小脸红扑扑的:“我妈说不带他来,怕来了管不住他惹祸。”

这个还真有可能,她那个弟弟确实挺能惹祸的。

杨爸的个子在他们那边算是高的,就是瘦,干瘦干瘦的,可能是因为视力的原因不大爱说话,也不怎么笑。

杨妈和杨爸正好相反,心宽体胖的人,特别能干活,她没上过学,爱说爱笑的眼神儿特别好使。

上辈子她七十多岁的时候,视力还有一点二,那时候杨爸已经奔着两千度去了。

但是你说杨爸又瘦又近视的,什么也看清楚,他还招老太太,身边总是围着几个,哎呀那个喜欢他呀,给他钱给他买东西。

啧啧。

人不可貌相啊,已经完败了一大批年轻小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