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1325章 小糊涂蛋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1325章 小糊涂蛋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5:02:50 来源:小说旗

“首长结婚了,爱人在公安部工作。”看着脸上红成了两坨的美女幼师,蒋卫红又来了一句。

什么呀?老师嫌弃的夹了蒋卫红一眼。

这么年轻就结婚了呀,真是,有点可惜了。

呸呸,想啥呢?

蒋卫红的工作证在下面那是相当好使的,直接拿到了那位家长的家庭信息就出来了回了车上。

“干什么的?”

“东城外贸局的一个科级干部。”

“啧,越下面越有优越感,你处理处理吧。”张铁军摇了摇头,接着看工作笔记。

今天除了正常的工作汇报,他还打算交一份申请。

这份申请张铁军也是考虑了挺长时间了,那就是在国内建两座新城。你没看错,就是新城。

这两座新城一东一西,计划是做为工商业集中区来打造。

东边一座就是后来的雄安新区,把京津一带的工商业集中过去,既带动整个京津翼地区的发展,又能早一步化解未来京津地区的拥挤状况。

西边一座打算放在四川盆地中江县一带,左依成都右靠涪江,南有冠军国际机场,到时候可以合理从山区迁出大量人口。

京城这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飞速的,而且会在未来十年当中越来越快。

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建道路各方面规划和发展的各种矛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不但不会缩小,反而是越来越尖锐。

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堵,越来越大的城市集热效应,还有各种污染。

雄安新区的建设就是在这种矛盾大到了一定程度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诞生的,实际上算是一种妥协。

但实话实说,那时候就已经有点晚了,很多破坏和影响都已经形成了。

那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儿呢?在这会儿就把非首都的功能分出去,把工商业放出去集中起来,方方面面提前设限提前治理。

而且这个时候投资兴建也划算啊,不管是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成本都相当低廉,至少可以降低十几倍。

也就是说,那笔七千九百亿的城建投资,在这个时候可能连六百亿都用不到。

至于西部新城那就不用说了,该懂的都懂,而且也算是提前构造工业整体布局了。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这事儿由民间来办和国家办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内耗。

可以完全不给那些投机者任何的机会。

你知道那七千九百亿里面,有多少是被这些投机者给瓜分了?只能说,不少。

“到了。”蒋卫红提醒了一声,张铁军抬头往外面看了看,好家伙都开进来了。这也算是换车的一个好处了,哪都可以直接进。

这十四台车不管到哪都是免检的。

汇报工作,交申请书并进行讲解,一个半小时的汇报时间直接延长到了两个半小时,中间还把李总请了过来一起讨论。

这种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来结果的,讲解也不可能就是这么一次,不过张铁军还是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

不过显然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涛哥和李总都被说动心了。

事实上这方面的问题他们两位考虑的更深更远,对于京城的发展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早就有所探讨。

只不过限于当下各方面的条件,肯定没有张铁军的视角那么广,那么确定。

这也是张铁军能够说动他们的原因。

“小铁军儿,你那个城乡结合的发展模式我是认可的,很有深度和远见,这段时间,我们也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讨论。

在工业和船舶方面你是做出了成绩的,农村方面还需要加把子力气。

现在呢,把你放到这么一个位置上,是我们集体的意见,就是希望你能站的高一些,看的更远一些,你要尽快投入进来,把工作做好。”

“是。”张铁军敬了个礼:“我尽力,但是也别期望太高,嘿嘿,我怕我到时候扛不住。”

“不存在扛不扛的,也不需要你扛什么,把心放到肚子里,放心大胆的去做。第一步放到哪个方向,你想好没有?”

“粮食。”

“我怎么听说你是打算向企业这一块开刀呢?”涛哥笑着问了一句。

张铁军摇了摇头:“那是我故意说的,很多东西出了这个院儿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我也得防着点儿啊。”

“这么想是对的。”李总点了点头。对于小道消息跑的比正式公布快这种事儿他们也都知道,但是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确实是没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把整个院子里的人都换了吧?再说换了还不是要用人?几百上千人谁还没有个亲戚朋友?拦不住。

“这一块问题大不大?”涛哥问张铁军。

“不小,”张铁军说:“粮食这一块收储存放四大块的问题都不小,这一块如果不严治危害太大了,而且现在的供销也有问题。”

这个存放不是存放,而是存和放,就是新陈交替的过程。

储和存也不是一回事儿,各自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

“当然了,企业这一块后面肯定也是要捋一捋才行,问题也是不少,咱们现在走的太急了,很多问题都没能够及时发现处理。”

“行,这是你的工作,你自己慢慢考虑,我们是信任并支持你的,不过动作还是尽量不要太大,要多考虑影响和稳定,要及时请示汇报。”

“是。”

“你这个,新城计划,六百个亿能够吗?”涛哥拿起报告翻了几下,看向张铁军。

“主要就是城市的规划和功能建设,主体部分建设,具体的细节暂时不用考虑进来,我的想法是打造一个平台。”

涛哥点了点头:“行,那你去忙吧,这件事先放这儿,你抓紧时间把摊子支起来。老于说你文艺这一块这段时间搞的也不错,不要扔。”

“嗯,我打算拍几部电视剧和电影出来,拍几个系列,会对这一块的制作播放定一些标准。”

“你对报纸杂志和新闻的一些要求我看了,看来咱们的铁军同志对这一块还是蛮重视,那就继续抓一抓吧。”

张铁军关于宣传,关于媒体,关于意识形态是一场战争的论断,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接受了。

其实原来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好的应对办法,毕竟真实情况他们想了解是很难的,下面形形色色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中午张铁军就在涛哥家混了一顿儿。

吃完饭就滚蛋,人家老两口都要午休,张铁军出来想了想,还是去了宣传部那边。

处理了一下文件,时间就到了下午两点半。

张凤打电话过来说,刘小红带着杨兮月和杨兮月的爸妈已经到了,是从宜昌坐火车来的。

这个时候万县的火车站还没有建,整个川东万开云奉巫一带的所有市县铁路交通都只能到宜昌,包括湖北恩施和黔江地区。

这些地方的人都是先坐船到宜昌,然后乘坐火车。从九六年起又有了飞机。

巫山在二零一零年以前,交通只有船,是一个相当封闭的地区,也是旅游重镇。物价奇高,连本地人一起坑。

所以巫山巫溪一带包括奉节人,早都习惯了去万县消费买东西,实实在在的推动了万县的发展。

宜昌因为先后成为葛州坝和三峡大坝的所在地,在交通和城市发展方面都得到了国家的各种强力支持,铁路早就开通了直达京城的特快列车。

这也是为什么川东地区会在九十年代有那么多人去京城打拼的原因,方便。

“行,那你就给安排吧,我晚上请她们吃饭。”

“还请什么呀?直接回家吃吧,就住家里。”

“也行,这个人你好好用用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就是有点虚荣,有一点势力,不重。”

“正常,谁还不有一点儿?你没有啊?”

“没有吧?我有吗?”这个张铁军打死不服,要说羡慕嫉妒他肯定有,但是势力他是真的没有.

这可是经过了上辈子实际验证过的。

下午三点半,张铁军收拾了一下,驱车去平安里西大街。

半路上张铁军想了想,还是给曹书记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过来拜访,要不然总感觉有点像突然袭击似的,感官不太好。

结果幸亏是打了这个电话,曹书记并不在平安里西大街办公,而是在大钟寺的皂君庙。

原来监察部的办公地址是在最高检院里,就在妞妞她们幼儿园的边上,和张铁军现在住的那个地方在一条大街。

九三年和纪检委合署了以后,就迁到了大钟寺,搬进了纪检委在这边的一栋办公楼,距离纪检委六公里远。

事实上,监察部从成立一直到二零一四年都属于是零散式办公来着,这里一个处那里一个办公室的,主要就是地方小放不下。

哪怕是零三年在广安门建了自己的新办公楼,这种局面也没有得到解决。

大家自己形容自己的日常办公情况是‘开会两头跑,报件需半天’。

曹书记就在电话里笑:“你个小糊涂鬼,幸亏还知道打个电话,要不然不是白跑冤枉路?”

“这事儿可不能怪我哈,要怪也是怪大爷你,昨天你也没和我说呀,我哪知道这些?”

张铁军笑着和曹书记开玩笑,一边把地址说给小武。

“我哪知道咱们堂堂大部长连办公楼在哪都不知道?”

“那也不是咱们的办公楼啊,我以为就和纪委在一起呗……我靠,那我是不是应该问问军部监察委在哪呀?我在黄寺没见过这个单位。”

“政治部分两个部分,一部分在北海公园门口那,你应该知道吧?原来叫旃坛寺一号院儿,现在叫什么也不知道了,改来改去的。

我没记差的话,监察委员会就在那地方,应该就在那地方。”

“那地方我知道,我原来不知道黄寺大院儿,我最开始入职的时候就是去的那边儿。”

曹书记就哈哈笑起来,说张铁军是个小糊涂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