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病弱书生壮夫郎 > 第126章 揭穿

病弱书生壮夫郎 第126章 揭穿

作者:素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0 17:06:18 来源:小说旗

太子之事的证据也比上一世要好处理得多,其如今与六皇子一样,势单力薄。

证据搜集好,六皇子并未亲自出手,避免落得一个兄弟相争的名声,最后还是平远侯出面。

——朝堂之上——

随着李平那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平远侯也随之站了出来,说道,

“禀圣上,微臣有本要奏!”

他对话一出,众人视线皆落到了他的身上,太子更是疑惑地看向平远侯,此时不懂他在此时要说些什么。

皇帝看向平远侯,允他说话,

“爱卿有何事要奏啊?”

平远侯无视众人的目光,手持玉板说道,

“回圣上,微臣要告太子私通敌国,蓄养大量死士,意图篡位!”

语毕,满座皆惊,太子满脸地不可思议看向他,皇帝更是重重击桌,厉声道,

“平远侯,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朝堂上众多臣子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像是完全想不到太子一党的平远侯,竟然会当众说太子通敌谋逆,皆是面面相觑。

唯有以太子为首的太子党派,站出来指责平远侯道,

“平远侯!太子平日清正廉洁,从未有过半分不妥,怎么你今日竟敢污蔑太子!”

“大胆平远侯!你可知污蔑皇子私通敌国,可是重罪,你不想活了吗!”

一句又一句的斥责恐吓传入耳中,平远侯却还是保持着持着玉板,面向皇帝的模样。

见此场景,太子早就身体麻木,站在一边怔怔看向平远侯,说不出任何话了。

他虽然不知道平远侯为何要背叛他,但是对方如今说的句句属实,且他敢在朝堂上这样,一定是有了实据。

太子只觉得浑身脱力,自己精心绸缪还未有多久,就被捅到了皇帝面前,若是皇帝这次对他彻底失望,那他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太子想要赌一把,或者说做最后的挣扎,也站出来,朝皇帝深深叩拜,

“父皇!儿臣冤枉啊父皇,平远侯今日不知何故,竟连通敌之罪都往儿臣身上推,父皇一定要给儿臣做主啊!”

他一通哭诉,仿佛蒙受了天大的冤屈,但皇帝也不傻,他不敢相信自己最爱的儿子,竟然在意图谋逆,甚至是通敌。

皇帝眼眸锐利,盯着平远侯道,

“你说太子通敌,……可有证据?”

他甚至此刻都还不愿提谋逆二字,他爱护太子,早早将他立为太子,却似乎并不能满足对方的野心。

皇帝现在十分想问问太子,待到自己退位之后,这天下迟早是他的,为何就这般等不得!

平远侯直起身板,对皇帝一一陈述太子通敌谋逆的证据,听得皇帝心头泛凉。

“不过太子殿下虽有意养私兵,但大概因着所需钱财甚多,还并未有太大的举动。”

皇帝气极反笑,

“那朕倒是要庆幸如今发现得早,太子还没做太多吗?”

平远侯不语,其他臣子更是默然,太子党派早有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跌倒在地,不敢面对接下来的结局。

跪在一旁的太子听到对方举证,知道前段时日大概也是平远侯……

他明白自己大局已定,干脆从地上爬了起来,对上皇帝失望的眼神,轻笑道,

“你何必这样看我,像是只有我错了,你很无辜似的——”

“你以为我不知道母后是因何而去的吗!”

他这话刚一说出,便有仍抱着太子尚有翻身机会的太子党派前来抱住太子大腿,对其阻拦,企图让他服软。

但太子自知大势已去,不再做任何挣扎,反倒如回光返照般,气势比往日还要足。

“怎么,你不敢回答我,你敢告诉众人,我母后真正的死因吗?!”

面对太子的质问,皇帝满脸失望,他摇了摇头道,

“朕从未想过你竟然是如此看待朕的,你是朕和皇后唯一的孩子,从你幼时朕便对你关怀倍加,宫中各事皆以你为先,甚至……!”

皇帝像是知道他接下来要说出的话,可能于一个皇帝而言并不妥,可她还是继续开口道,

“……甚至怕你被其他后妃利用,朕连一个妃子都不敢托付,你的一切皆是由朕亲力亲为,朕为天下人皇,本应做表率,不该唯独对一个皇子这样区别对待,可朕做不到,朕这大半生勤勤恳恳为了朝政,只你一事,从不顾及众人看法。”

看得出皇帝是真的伤心,他的目光紧紧锁在太子身上,不敢想象多年的付出与情谊,在太子眼中竟如此单薄,他最心爱的皇子,心中竟是对他充满了恨意。

皇帝说起从前,往事历历在目,他与太子的亲密时光仿佛就在昨日,可是这些记忆越清晰,他如今便越痛苦。

他只感觉自己的心好像被狠狠捏住,叫他喘不出气,呼吸间都变得重了起来。

“太子,朕的奕儿,你何至于如此啊!”

皇帝仍是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太子冰冷的目光。

杜斯年站在后排,将一切看在眼里,皇帝对太子的情深意重他十分清楚,若非如此,他上辈子作为皇帝的忠臣,也不会肆无忌惮的忠于太子了。

太子府的一切,上至太子太保,下至太子洗马,无一不是皇帝精心安排,若非如此,也不会让六皇子只能从后院里下手了。

不过无论如何,太子对皇帝的恶念一生,若不能化解,不管皇帝曾经做过什么,都难消太子之恨。

对此,杜斯年也很好奇,难道太子报复皇帝的原因之一,竟还有已逝皇后的事。

没等他再继续思考,太子便开了口,

“你自认为对我好,难道不是因为亏欠母后,所以才补偿到我身上的吗?”

“别装了,你就是一个靠牺牲发妻的懦夫!”

太子眼中浓烈的恨意,再一次刺痛了皇帝的心。

但太子并不会因为皇帝表现出的脆弱,而中断他对皇帝的控诉,像是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像现在这样控诉皇帝的机会,他干脆直接将心中郁结愤恨之处说了出来。

“你当年懦弱无能,外邦前来我国,直到我们刚打完仗,正需休养生息,无力再战,便趁此羞辱我们。”

他说着,似乎想到了难过的事情,停顿了一下。

皇帝却趁此打断他的话,

“太子,你不要再说了,朕会将你送去你母后之陵墓,让你为她守灵,从此再也不能出陵墓之地半步。”

对于皇子通敌谋反来说,这样的惩罚实在是轻缓,甚至于当场便有不少大臣来反对,但是他们还未开口说两句,便被皇帝呵退。

“朕意已决,这决定是朕下的,无论民间或是史书如何斥责朕,朕也认了,你们不要再劝!”

皇帝这样做,这样说,实在是荒谬之举,但是太子却当场嗤笑出声,

“谁稀罕你的袒护,我告诉你,若是我死可以换母后活,我现在就可以赴死。”

他几乎从喉咙里挤出那怨怼之言,

“若是换作我,母妃一定不会遭受那样的羞辱,一定不会自戕在我面前!”

太子这话一出,别说众人,就连皇帝震惊不已,他原先以为太子是从旁人口中得知了当年之事,没想到其竟然亲眼所见。

看见皇帝震惊的表情,太子大笑出声道,

“哈哈哈哈哈!”

“你不知道吧,那是我听说长相奇怪的外邦人前来,前殿热闹的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偷偷跑到前殿,可迎接我的,却是母妃自戕的画面,你知道我看到那么多血,心里在想什么吗?”

皇帝不说话,可眼中情绪翻涌滚出,其喉间苦涩阻挡了一切话语。

太子继续道,

“我想,我一定要杀遍四方,将外邦领土统统扩容,割了那些人的喉头,让他们给我母妃陪葬。”

他怒视皇帝,

“还有你,也要不得好死才行!”

太子说话间已经是目眦欲裂,常人都可以看出其心智不大正常了,皇帝也看出来了,但似乎其也没有解决之法,或者说他到现在还不知该如何面对太子的恨意。

皇后乃名门闺秀,京中才女之首,当年无论美貌才情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他拒绝了皇帝的兄弟,选择了当年资质最为平庸的皇帝。

成婚几年,二人皆是琴瑟和鸣,可好日子并未太久,皇帝登基,不久后外邦来访,竟在宴席之上,要求皇后当众赤足露腰献上一舞。

若不舞,则外邦可以给我朝扣上不敬外邦之由,发起战争。

那时的朝廷刚经历了些许风霜,经不起一点打击,但皇后同样有她的自尊。

最终,皇后选择了唯一可以维持他体面,并且不让使臣拿到把柄的方法,自戕于宴席,国丧一年,再无来使威胁。

虽只是短短一年,但也提醒了本朝对外防备,一年的格外加强,使其不再对于外界威胁毫无防守之力,为我朝争取了喘息的机会。

这一切太子知晓,皇帝却不想他知道,他想让太子不再背负上一代之事,可以安稳的做个守成之君,度过此生。

但是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太子早就亲眼见到了真相,便不可能对皇帝滋生好感,皇帝对他越好,他便越是会想自己的母后。

太子会一直认为,自己所额外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母后的性命所换来的。

于是皇帝对他的好,每多一分,太子对于自己母后的羞愧便多一分,对皇帝的恨意也多一分,征战四方的愿望也随之与日俱增。

此事无解,最主要的是皇帝同太子一样,释怀不了过去皇后的死。

所以最终只有一声叹息,

“李平,随朕口谕,命人拟旨。”

李平应是,随之准备拟旨。

“太子萧奕,大逆不道,勾结势力意图篡位,念其以往之功绩,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囚于牢狱,日日为上宗参拜,永不可出狱。”

圣旨拟成,当场宣告,不给众人一点反驳的机会,偏袒程度已经是昏君所为,但是此刻皇帝再也不去顾虑那许多,只想保住萧奕,好像这样才能缓解一些对发妻的愧疚之心。

对这个结果,只有杜斯年是有所准备的,其他臣子皆是怨声载道,不满皇帝此举。

但是圣旨已下,太子迅速被收押,太子党派众人不必等皇帝开口,便被处理了个干净。

虽不满,但事情已成定局,众人只能认账,二皇子一派也逐渐活跃起来。

从前二皇子一派的敌对只有太子,如今太子倒台,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日后登基的便是二皇子。

但是他们也没有笑太长时间,一段时日后,随着六皇子的崭露头角,皇帝给六皇子的目光也多了起来,二皇子一派终于察觉到不对劲,明白六皇子也打算分一杯羹。

于是二党争权的场面再次出现,二皇子并不如太子那样,因为巨大自信而产生了不少把柄,二皇子党的众人当下并没有谋反之心,再加之太子的事,就更不会做冒险举动。

所以两方只能僵持着,各自发展自己的势力,六皇子因着瑞景郡主的支持,在财力上少了很多压力,倒是并不比二皇子差。

太子落台后,还有一件事是杜斯年所没有想到的,江清风竟然与太子侧妃沈水荧荧哥儿,也就是平远侯之子来往甚密。

自从太子进入大狱后,其后院妻妾,除了已经有子或是家中不向皇帝要人的,基本都已经让皇帝下旨遣散了。

荧哥儿自然也不例外,早就在家中安定下来,江清风似是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许久,迫不及待地往平远侯府跑,平远侯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的哥儿本来奉旨嫁给太子就并非其所愿,如今既然已经并非太子侧妃,又何必顾忌呢?

对此百姓们也是津津乐道,说像太子这般意图谋反,篡位于亲父之人,实在不怪妻妾散去。

若是寻常人家,刚一离开夫家,便与人纠缠不清,难免被人嚼舌根子。

但太子之事快要引发民愤,对于他的妻妾众人只盼着其对太子并无感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