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荒野求生:主播你来真的呀! > 第514章 传国神器,龟范,夏朝遗族的下落

pS:我靠!南稣丹现在也乱起来了!各地暴动犯罪事件频频发生,就连首都朱巴也接连发生枪击事件。

一来是因为邻国打仗,涌入南稣丹的难民太多了,几十万的穆斯林难民涌进来,里面不少还是带着家伙的,导致当地经济治安直接崩溃。

二来是因为南稣丹内部山头林立,谁也不服谁,总想自己当老大,政府军主要对手不是外国敌军,而是本国反对派武装。

特么的!楚立真太岁当头!

南稣丹的武装人员封锁道路,已经分不清是不是政府武装了

先给各位书友报个平安,人没事。只是最近接连在外工作,前几天一度手机都坏掉了,打字上网都不方便。

其次,书不会太监,一定写完。我就不信邪了!

————————

“它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为什么那些上古帝王禅让也罢,造反也罢,都要搞一件这么个玩意儿?”

“我们三星堆出土这件龟背青铜器,又会是哪位上古帝王使用过的呢?”

唐飞峰兴奋的问道。

楚立眨了眨眼睛,指着照片中龟背网格器两侧的青铜飘带说道:

“这件礼器的原型应该是一种龟形玉,是上古帝王禅让时,祭祀天地用的。”

“我们之前提到的伏羲氏遇洛书河图创建易经八卦,而根据《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记载:‘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然后大雾,书中记载是:‘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

“看到祭祀时,天降大雾,轩辕黄帝心中忐忑,就召集史官烧龟甲进行占卜,接着大雾消散,就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

楚立顿了顿,对着镜头背诵道:

“‘雾既除,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

“是的,大家没听错!”楚立点点头道:

“轩辕黄帝也遇到龟书河图了!”

“再加上帝舜,大禹也遇到相似的祥瑞,而且这几人的帝位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从外姓部落手中获取的。”

楚立细数道:

“伏羲氏的帝位传说得自燧人氏禅让,黄帝得自神农氏禅让,帝舜得自帝尧禅让,大禹得自帝舜禅让。”

“这种龟形玉按史书中记载,代表着天命正统!它在上古时代的意义应该相当于后来封建王朝中的传国玉玺!”

楚立一边解说,一边在屏幕上写写画画:

“看,这是玉玺的‘玺’字大篆写法。像不像?”

只见直播间屏幕上,左边是楚立刚写的一个古篆字符,右边则是三星堆出土的龟背网格青铜器,两者居然看起来还真有些相似!

”玺“字古篆写法,整个结构是否和龟背网格器有些像?

楚立指着刚写好一个古篆字体介绍道:

“玺字,上尔下玉。在先秦时期,这个字特指帝王的印章。”

“东汉时期的着名学者蔡邕写了一部关于史学的重要文献,叫做《独断》,里面有专门描述玺字的:”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还有,《通典》记载:秦汉之制,皇太子储王金玺,皆龟纽。”

“综上所述,”楚立分析道:

“我们猜测,在上古时期一直到封建王朝,一直流传着一件龟形玉器,作为天授王权的信物。”

“最早可能就是某种玉龟甲图,直至后来这种礼器因为某种原因失传了,后来简化成我们熟知的玉玺样式。玉玺上的龟后来也变成了龙。”

(pS:这段内容涉及的古籍文献和字体演化来历,均为真实。但结论是小说脑洞,仅供娱乐!)

楚立接着解释道:

“龟作为原始信仰中可以通神的灵兽,在上古占卜过程中扮演传达上天启示的重要工具。”

“所以,上古时代龟甲占卜的历史甚至还早于伏羲氏。当时的部落首领遇到什么重要事情需要占卜,一定请大巫师烧龟甲问天意的。”

“《史记·龟册列传》就写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传曰:下有伏灵,上有兔丝;上有捣蓍,下有神龟。’”

“这件龟背网格青铜器虽然是青铜器和玉做得礼器,但它是有原型的!”

“你们看!”

说着,楚立将那张龟背网格青铜器的照片局部放大,然后指出:

“看到这件网格青铜器两侧的青铜飘带了吗?还有网格器上下对扣,四角的龙头形状的插销。

也就说这是一件可以自由开合,往里面装一件龟背形状东西的容器!”

下边两条飘带是青铜做得,明显是模仿一件原型器物!

“你们再仔细看看网格器,”楚立将网格器放大,然后问道:

“发现问题没?”

看着评论区各种靠谱不靠谱的猜测后,楚立笑着说道:

“这个龟背架外框,每间隔一段就有明显的斜杠突起,显得很粗糙!

但以同坑的其它青铜器的精美程度来看,三星堆人要把它做得光滑规整,其实非常容易!”

“所以,合理推断,它其实就是故意模仿一种绳索缠绕的状态!”

楚立语气断定的说道:

“这件青铜礼器的原型应该是摹仿一件更加古老的东西!”

“这件东西应该是用竹条编起来的两个大框,也就是龟背架上下四边的网格由来。”

“当上下两个竹条框架合拢后,还需要用绳索或飘带将竹筐两侧缠绕固定,令里面装得东西不至于掉落。也就是现在两侧青铜飘带的由来。”

说罢,楚立语气有些感慨:

“以先进的青铜技术模仿原始的竹编器物,说明被模仿的那件原始器物,所代表的意义及其重大!”

话说到这里,直播间里的网友们纷纷发弹幕道:

“【小准you】:川娃儿都晓得,这是青铜sao基!【滑稽得意】”

“【用户】:你说的是骚鸡……啊,不对,是筲箕吧?该死的智能输入法!【汗】”

“【小准you】:原谅我吃了没文化的亏,不过楼上老哥一看就懂很多知识,留个传送门让我也长长见识,好人一生平安!【叼花的哈士奇】”

“【用户】:楼上,筲箕……啊不,骚鸡是啥意思?【狗头】”

就连唐飞峰也忍不住,又打赏了一条金龙后赶忙问道:

“主播,那你知道被模仿的那件原始器物到底是什么?会是传说中的洛书河图吗?”

楚立摇摇头:

“应该不是,但是这件东西最初的形态可能更加古老,甚至是易经术数的源头!”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件被模仿的原始物件应该是——”他停顿了片刻,才继续说道:

“龟(gui)笵!”

直播间里的网友们闻言都是一阵迷茫,纷纷发弹幕道:

“【南方渡渡鸟】:规范?国标规范还是地标规范啊?【抠鼻】”

“【Kiaers】:什么鬼?什么饭?【滑稽流鼻涕】”

“【伶鹜】:咳咳,规范嘛,这还不知道?就是朝廷发布的行业标准。比如我们铁道部这边就发布新规范了:铁路车站男女厕所比例应为1:2【滑稽裂开】”

“【喜欢圣檀的杜邦格雷】:什么?!!干脆特么的直接取消男厕好了,我们男的对着绿化带滋就行!【皱眉叼烟】”

见唐飞峰也是一脸疑惑的样子,楚立随即解释道:

“我们之前刚说过,上古时代占卜主要用到龟甲,但并不是什么龟动能用,要选则专门品种的灵龟才可以!”

“然后,灵龟的大小纹路年龄,都有一定的要求标准的。”

他指出:“这个原始的框架,就是挑选龟甲大小的标准模具,叫做‘笵’。”

“笵字,最古老的字型是春秋时期的金文。从‘车’,含义是祖道,也就是祭祀路神的意思。”

“我们给出行的人祭祀路神,设宴送行的礼仪,在古代就叫做‘祖道’,这种习俗一直到现在还流传着。”

楚立说着在手机屏幕上写了一个古老的字符:

“后来演化出‘竹’字头,表示出行祭拜有法则,有规范的意思。此时,‘范’和‘笵’通用了。”

“‘笵’字,本意就是竹制模具的意思!”

“《通俗文》曰:规模曰笵。玄应曰:以土日型,以金曰镕,以木曰模,以竹约笵。一物材别也,说与许合。”

随即,楚立对着镜头解释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人用土、金(铜)、木、竹等不同材质做成模具,取了型、镕、模、笵四个名称。笵从竹,用竹做的模具谓之笵。”

说完,楚立再次调出龟背网格青铜道:

“大家看,这件网格器内部十字交错,类似竹编工艺。所以,它所模仿对应的原始物件叫做‘龟笵’!”

“巫师挑选完龟甲后,还能将龟甲用‘笵’固定好进行钻凿。要凿出枣核型竖坑和圆形的汤坑,一具龟甲上一般要凿出排列整齐的几十个小坑,这些小坑还都不能穿透龟甲。”

“龟甲有弧度,加工时容易摇晃,一不小心就会把孔凿坏。”

“而这,就是这些网格的意义所在了!”

“龟笵固定好龟甲后,巫师再通过网格进行凿坑。完成后,龟甲上密密麻麻的凿坑排列整齐,合乎规矩!”

“而这件龟背网格青铜器,从造型来看,它的选龟甲标准,则是背甲!”

“龟背?嗯……是有些少见。” 唐飞峰皱着眉头疑惑问道:“不过,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楚立见状解释道:

“有区别的!”

“上古每一个时代的占卜所用的龟甲,要求标准是不同的。也就是太史公在《史记》中所说的:‘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后各以决吉凶。’”

“我们都知道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用的都是龟的腹甲,少有例外。”

“周朝早期因为只是一方诸侯,多用牛羊肩胛骨,后来得了天下后也开始用龟甲,不过依然用的龟腹甲!”

解释完,楚立指着这件造型独特的龟背网格器的照片道:

“如果三星堆附近能挖出占卜用过的龟甲,我猜测,大概率也都会是龟背甲。而且龟甲个体很大,远不是殷墟龟甲所能比的!”

唐飞听到楚立对龟范和所对应的龟甲做出的解释和猜测,猛地睁大眼睛,激动到语无伦次,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

“背甲……背甲……靠啊!我怎么没想到啊!”

只见他疯狂的在电脑中查找起来,没一会儿就在直播间给楚立发出的是一张照片——

照片上赫然是一堆龟背甲!

接着,唐飞峰又接连发来几张照片,全是龟背甲!

有得龟背甲明显已经祭祀焚烧过,龟甲上穿凿的小坑密密麻麻,又横竖整齐划一,和之前楚立所说的几乎完全对应上了!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见状一片哗然!

纷纷发弹幕道:

“【道不清?说不明】:我靠!这不就是主播说的龟背甲吗?哪里来的?!【滑稽吃鲸】”

“【肥宅叶】:你俩不会在演戏吧?!还真有这玩意儿啊!【滑稽流鼻涕】”

“【Zombie小僵】:啊!主播的推测好有逻辑啊!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它就应该是龟笵!【大拇指】”

“【事与愿情】:太大了!长那么大的龟不多见,都跟桌子差不多了。【滑稽喝茶】”

唐飞峰也兴奋回答道:

“这是金沙遗址的祭祀坑出土的二十一具龟甲!全是龟背甲!而且都是大龟甲!最大的能有59cm长,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龟卜甲!”

呐,就这个龟甲,长59公分,目前龟卜甲体积最大的一个。金沙遗址出土

(pS:别信网上说得只挖到19具,那是多少年前的数据了。)

唐飞峰此刻语气很兴奋:

“和主播说的几乎一模一样的!这些龟卜甲和殷墟龟甲区别很大。第一是殷墟龟甲占卜用腹甲,而金沙这些全是龟背甲!”

“第二是龟的品种也不一样,金沙这边的龟甲都很大。”

“第三是占卜方式也不同,殷墟龟甲就像主播说的那样,凿一个竖坑,旁边再凿一个圆坑。而金沙这边的大龟甲,全部凿的是圆坑,没有竖坑。”

“第四也是最不一样的,商周龟甲占卜完都有刻字记录,但金沙这边包旁边的三星堆,所有出土文物,从龟甲到青铜器,再到陶器,都没有发现文字!”

左边为殷墟龟甲,长16cm,钻孔方式为一个竖孔旁一个圆孔。右为金沙龟甲,长46cm,全是圆孔

直播间的网友们闻言纷纷发弹幕道:

“【爱吃炖双皮奶的霍然】:没有文字?真没有还是发现文字不公开?【抠鼻】”

“【蜈支洲岛的胡天福】:嗯,什么品种呢?这么大的龟在大夏,不是巨亚就是靴脚。【滑稽推眼镜】”

“【私事已逝】:我爷爷他们那一辈人年轻的时候,河沟里乌龟多的很!【吃瓜】”

“【吃兔讲故事】:所以说,这个什么金沙和三星堆到底有什么关系啊?【滑稽摸头】”

见许多网友不理解,唐飞峰连忙解释道:

“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相距仅仅38公里,文化,信仰,艺术风格明显相似,同属于古蜀文明。”

“而且,从年代上看,三星堆遗址追溯到距今5000年到3000年,金沙遗址则追溯到据今3200年到2600年。也就是说,它们共同存在生活了200年!”

“因此,金沙遗址也被认为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续。”

唐飞峰说着耸耸肩:

“只不过金沙遗址远不如三星堆那么辉煌,我们猜测金沙遗址可能仅仅只是三星堆文明中的某一个部族分化出来的而已!”

接着,他再次向楚立问道:

“主播,那你知道这种使用龟背甲占卜的体系是哪种文明的特色?!”

楚立闻言思考了片刻,给出结论:

“我只能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占卜体系,明显区别于商周两代,更加的古老!”

“这种最原始的竹条龟范,里面应该装着一具真正的龟甲,上面应该有上古大巫师占卜后刻画下的符号,这就是易经术数的发端!”

“随着时间的流传,部落壮大,慢慢用玉器青铜器代替原始的竹条龟范和真正的龟甲。”

“而作为祭祀天地的礼器,用玉做一个龟形器,上面再刻画上一些文字图案,完全可以代表上天的意见。”

楚立猜测道:

“故老相传的洛书河图,很可能就是这种礼器出现在个别历史片段中的别称!”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闻言纷纷发弹幕道:

“【乄自由翼乄】:果然啊!我就说嘛,这件东西和记载中的河图洛书太像了,果然是有渊源吧!【鼓掌】”

“【阡之狐】:有没有可能,它就是一个烧烤架?【烤鱼架子.JpG】”(pS:图放评论里了)

“【诌客儿】:是啥不要紧,关键是它的制造技术,焊接工艺。那可是几千年前啊!还是青铜器!【哭笑】”

“【海蓝色心雨】:一定有更古老的文明!不管是三星堆的青铜器技术,还是殷商的甲骨文,都很成熟了。所以一定还有更加原始,简单的文明存在!夏朝都不够,应该就是主播说得那个河图洛书的源头——原始龟笵时代!”

楚立解释完后,随即接着说道:

“三星堆这件青铜器,它外层是青铜,里面放置龟玉板,周边又填放黄金,按你们的说法最外边还包裹着蜀锦。”

“青铜器,美玉,黄金,丝绸,龙龟。这些都是代表当时最高水准的礼器规格,这件祭祀礼器的重要性也绝不像你们三星堆官方所谓的‘只是件文物而已’那么轻描淡写。”

“而且,你们细数这些网格,纵横都是九条青铜线,祭祀礼器,代表数字的含义,是坚决不敢乱来的!九九之数的含义,只能代表上天,连人间的帝王也顶多只能用九五之数。”

(pS:大家有兴趣可以数一数,这种九九制的青铜礼器,极其罕见!)

“所以,”楚立郑重道:

“它对应的文明绝不会是什么偏安一隅的乡下土霸主,至少是正在担任或曾经担任天下共主的文明!”

“从时间上,以及大量牙璋和青铜冶炼能力等,综合判断——”

楚立沉声道:

“我觉得,这件龟背网格青铜器应该是夏朝部落制作的,至于是不是大禹的那件洛书河图的原型,就不好说了。”

说罢,楚立摇摇头:“甚至有可能是夏朝的末代君主夏桀,或者夏朝末代逃亡到三星堆的贵族们重新铸造的也有可能。”

“真的吗?!”唐飞峰闻言惊喜:

“也就是说,这件网格青铜器哪怕不是传说中的河图洛书,也很可能是夏朝的‘传国玉玺’?!”

楚立点点头:

“对!”

“我们前边已经分析过,伏羲,黄帝,尧舜禹汤,都在夺取天下共主的关键时刻,获得类似的龟玉甲图。”

“在上古时代,有这件礼器,就是禅让,就是正统。而没有这件礼器,就是叛逆,就是篡位!”

“最典型的就是商汤伐夏和武王伐纣,这两位从起誓到讨伐成功,成为天下共主整个过程,都没有出现这件龟玉礼器。史书上也从不将这两位帝王认为是禅让得位。”

“甚至不少后世学者认为成汤周武两人都是臣子叛逆弑君的典型。”

“这应该就是大禹家天下后,导致的上古禅让整套规则仪式和对应的礼器,在商汤时代都已经没几人懂这些套路了,所以商族人直接来硬的,把夏朝给灭了!”

“而夏王朝贵族逃亡过程中带走了这件礼器来到了三星堆。”

直播间里的网友们闻言大多点点头,表示认可:

“【烂瞰】:大禹的夏朝被商汤暴力推翻真是一点都不冤!前有车,后有辙。他为了把禅让制变成家天下,手里也没少干缺德事。可怜防风氏和伯益。【滑稽吃瓜】”

“【鹏?(ˉ﹃ˉ?)】:家天下没有半分有利于平民的,只有利于他全家。”

“【尘世平安】:博学多才,佩服!【大拇指】”

“【初始之音初心】:平时看不进去,但吃饭的时候看得津津有味!【好色】”

楚立接着说道:

“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来看,它是典型的融合性文化黄金权杖和青铜大立人是西亚游牧民族的特色,不过青铜神树则是典型的东夷海边神话色彩。大量的贝壳被鉴定出是印度洋的,这些都不是古蜀本地文化。”

(pS:简单科普一下,三星堆一些文物带有典型西亚文明的色彩,不是我乱说的,各位书友尽可以找相关专家咨询。

另,青铜神树,九乌十日,这是典型的东夷海洋系文明神话。山海经里记载的帝俊,就是东夷神话的祖神之一。

三足乌,扶桑树,没错,这是东夷海洋系神话,不是蜀地的。

还有,三星堆出土的贝壳不仅为海贝,而且是基本只生存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海贝,很好识别。但蜀川明显不靠海,所以这部分依然为舶来文明。

最后,三星堆出土了很多青铜尊和青铜罍,其实技术是落后于同时期中原青铜器的。从锻造手法和云雷纹的描绘,基本能判断出来,这些是后来三星堆工匠学习中原青铜器技术的,只是没学到位,也不排除中原的师傅留了一手。三星堆的这些青铜器很粗糙,表面沙眼很多。)

“而且,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牙璋,这是典型的夏朝礼器!后边的殷商和周朝都不用牙璋了,而是其它款式的玉璋!”

三星堆玉牙璋,这是典型的夏朝礼器。牙璋自商朝就不用了。

“三星堆这个地方似乎曾经连接各方文明,从南海到东夷,从西亚到印度洋,再到中原文明。这里有太多的舶来文明的痕迹!”

“所以,三星堆在上古时期可能地位十分特殊,应该是许多上古部落文明都有记载,甚至曾经往来过。”

“这个地方在上古肯定不叫三星堆,应该是另一个非常有名,甚至可能是我们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名!”

三星堆出土的海贝,基本只生存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另出土象牙过大,有的需要两人抗,不像亚洲象的尺寸。

“所以,”楚立道:

“当夏朝的末代贵族们在王朝破灭后,想要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首先就想到了大巫师故老相传的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很神奇,也很安全,不像其它蛮夷之地,充满危险。这个地方文明程度很高,而且似乎和历代天下共主的部落都有联系!”

“于是,夏朝的亡国贵族们逃到三星堆这个地方,和当地土着发生文化交流。也将具有夏朝特色的祭祀礼仪礼器带来了。”

“埋藏这些牙璋的时间,你们试验检测确定为商代晚期。”

“也就是说,一直到商代晚期,三星堆应该发生了几件大事,导致三星堆人将这些礼器全都埋进土坑中进行祭祀。集体离开了这座口口相传的上古神秘之地!”

“只留下一座空城,和填满各种象牙金玉,各路文明风格的器物和国之重器的多个祭祀坑!”

唐飞峰闻言点点头,但随即遗憾道:

“可惜啊,主播。虽然你的推论有理有据,但仍然没有多少客观证据能证明,这里是夏朝末代贵族们的庇护所,这件龟背网格青铜器是夏王朝传国礼器啊!”

“所有出土的文物,都没有文字,史书上也没有相关记载,一切都只能算是猜想啊!”

随即,他遗憾的摇摇头。

但楚立闻言却笑了笑,说道:

“谁说古籍中没有相关记载?!”

“三星堆出土了那么多《山海经》中记载的文物,你们怎么连这本书都忘了?”

————————

pS:八千字!明天继续!

关于文中推测的洛书河图的来历,其实是上古龟玉礼器在不同历史片段中的别称,河图洛书上面刻划的符号只是来自更古老的占卜体系的一脉相承。

原型的那只真正龟甲,应该有大巫师刻画记录天地自然的重要变化,以及总结的相应规律。

易经和八卦的体系远比伏羲氏更古老,伏羲氏可能对整个占卜体系做总结,但应该不是开创者。

以上,这只是作者的脑洞猜想,不要当真!

下面介绍一个真实的龟玉:凌家滩龟玉板,埋藏时间距今5800年至5300年!

上边是发现玉龟板时的状态,下边是拆开后的样子,玉板上刻有八风太极图案。

上面一个玉背甲,下面一个玉腹甲,中间一个刻画八风太极的玉板。

怎么办?龟玉甲图的年代居然比黄帝还要古老,更不要说大禹了。

凌家滩文化的考古年代如果准确,那么应该是伏羲氏之后,神农氏之前。

这块玉板上面刻画八方四维,中间的八角星应该同时可以代表北极星(夜观极星)和太阳(昼参日影)。不同的参照物,玉板用法不同。

以八角星为北极星为例子:

玉板上方九个小孔对应上古九斗,这样不管是用来观测天象定农时,还是测定地理方位,都很方便。

但唯独占卜,就属于我的盲区了。

下面我简单教大家如何利用八风(方)四维,与北斗(上古为九星,后世为七星),来测定时令,指导农业种植。

有机会穿越古代的书友们起码可以在乡下混个大巫或农官。

北斗九星在上,即面对北斗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确定好方向后,在黄昏时观察北斗斗柄。

斗柄指向东方时,表示春季;斗柄指向南方时,表示夏季;斗柄指向西方时,表示秋季;斗柄指向北方时,表示冬季。

凌家滩玉板用法如下图:

手绘的,凑和看,可以定八方方位,可以测四时节气

记着,这张图在测北斗定时令时,不是上北下南了,而是北在中间!中间是北极星,北斗围着北极星转,北极星对应的方向才是北方!

厉害一点的大巫\/书友,可以根据这张玉板,结合北斗方位,天干地支,测定出二十四节气,合理安排农事,有序进行社会生活。

建设村落,堪舆墓地,也可以用这块玉板进行方位测算。

而这块龟玉板,依旧不是易经术数的源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