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110章 鹤唳风声

我何时可以回去 第110章 鹤唳风声

作者:种一块地养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5:42 来源:小说旗

朝堂之上,关于林墨的处置方式依旧争论得热火朝天。支持朱标的大臣们,言辞恳切,力陈林墨治理台岛的功绩,恳请朱元璋给予林墨招安的机会,以彰显朝廷的仁德。而那些主张强硬镇压的大臣,则慷慨激昂,强调林墨拥兵自重,对朝廷构成了严重威胁,必须予以剿灭,方能维护朝廷的威严。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吵声在大殿内回荡,久久不绝。

朱元璋身着绣有金龙的明黄色龙袍,稳稳端坐在那威严庄重的龙椅之上,周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他神色平静,目光如炬,静静地俯瞰着殿下群臣,将那激烈的争论尽收眼底,深邃的眼眸中光芒闪烁,似在思索着什么。其实,他心中早已有了成熟的盘算,此刻看似在认真倾听大臣们的争论,实则是在等待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

朝堂之上,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丝毫没有察觉到朱元璋内心的波澜。良久,朱元璋缓缓抬起手,轻咳一声,原本嘈杂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他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虽不高亢,却带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传遍朝堂的每一个角落:“诸位爱卿,林墨之事暂且搁置一旁。朕近日听闻,朝堂上下贪腐之风盛行,诸多官员竟罔顾国法,中饱私囊,全然不顾百姓疾苦,视朝廷律法如无物,实在是罪大恶极。朕决定,即日起,彻查朝堂贪腐,不论涉及何人,官位高低,一律一查到底,凡有涉及者,绝不姑息!”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大臣们彼此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惊愕与不安,心底那股不祥的预感如汹涌潮水般翻涌。朱元璋向来雷厉风行,不容丝毫迟疑,当即在朝堂之上高声下令,且特意指定自己的心腹大臣亲自统领,全权负责此次调查事宜。一时间,整个朝堂仿佛被卷入一场凛冽的风暴之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 锦衣卫奉皇命行事,目光如炬,犹如暗夜中的猎鹰,将那些平日里仗着权势耀武扬威、私下里大肆贪赃枉法的官员逐一锁定。在他们细致入微的调查下,那些官员的不法行径无所遁形。不出数日,如山的铁证便被查实,桩桩件件,均是令人触目惊心。从侵吞的巨额官银,到强占的民田,再到卖官鬻爵的交易记录,无一不昭示着这些官员的贪婪与**。朱元璋见状,铁面无私,秉持其一贯的强硬手段,将这些罪行累累的官员一一判以极刑,人头落地。他以这种决绝的方式,向朝堂内外、天下臣民昭示大明律法的威严,警示众人莫要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在这场风暴中,朱元璋更是巧妙布局,借着清查贪腐之名,将诸多对太子朱标存在潜在威胁的势力,连根拔起,使其再无翻身之日。

昔日热闹非凡,每日都充斥着激烈争论与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朝堂,如今宛如遭受了寒霜侵袭,一片肃杀冷清。大臣们上朝之时,皆如行走在薄冰之上,步步惊心。每一句话出口前,都要在心中反复权衡、斟酌再三,生怕因言辞稍有不慎,便招来杀身之祸,无端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朝堂之上,往日的激昂争辩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唯有官员们小心翼翼的脚步声和偶尔因紧张而发出的轻微咳嗽声 。

朱标听闻朝堂之上掀起的这场查贪腐风暴后,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他深深明白父皇的用心,这般雷厉风行地惩治贪腐,无疑是在为自己日后顺利登基称帝清扫障碍,将那些可能在自己登基后兴风作浪的潜在威胁一举铲除,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相对平坦的道路,这份深沉的父爱,朱标怎能不心怀感激。另一方面,当他细细思量父皇所采用的手段,那血腥的一幕幕,众多官员人头落地,又不禁感到一阵揪心的不忍。他自幼熟读经史子集,深知治理国家需刚柔并济,父皇此举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群臣胆寒,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可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必定会让朝廷失去众多经验丰富、才华横溢的人才。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犹如斩断了国家前进的羽翼。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朱标在内心深处做出了决定,他要进宫面见朱元璋,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知父皇。

在皇宫那庄严肃穆的御书房内,朱标见到了端坐在案几前的朱元璋。他神色凝重,没有丝毫犹豫,扑通一声双膝跪地,身姿端正,双手伏地,以极为恭敬的姿态说道:“父皇,儿臣近日听闻朝堂之上如火如荼地开展查贪腐之事,心中对父皇的这份深切关怀感激涕零。儿臣深知,父皇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儿臣日后能顺利继承大统,为儿臣排忧解难。然而,儿臣经过深思熟虑,以为父皇此举虽然在当下能让群臣震慑,不敢再有贪腐之念,但杀戮过重,实在是太过血腥。如此一来,恐怕会让天下有识之士寒心,使得朝廷在民间的威望受损。儿臣认为,培养自己的班底,稳固朝堂根基,应当徐徐图之,以温和且有效的方式进行。儿臣期望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慢慢考察、悉心培养,组建起一支忠诚且有能力的队伍,而不是依靠父皇这般雷霆暴力的手段来达成目的。”

朱元璋负手而立,目光深沉地看向远处的宫墙,而后缓缓转身,看向朱标,脸上露出一丝复杂难辨的神情。他微微眯起双眼,仿佛在回忆着往昔那些艰难困苦却又波澜壮阔的岁月,许久,才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标儿,你心地善良,这在寻常人家,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你生在帝王家,这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犹如波谲云诡的战场,稍有不慎,一步踏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为父这些年杀伐决断,手段狠辣,皆是为了保护你,为了咱们大明的江山社稷能够千秋万代。你还年轻,许多人心的险恶、权力的争斗,有些事情,你还不懂。”

朱标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坚定,直直地望向朱元璋,语气沉稳且郑重地说道:“父皇,儿臣深知您所谋深远,一片苦心皆为江山社稷。然而儿臣以为,治理偌大的国家,以德义感化众人,方能使人心悦诚服,远比以严苛暴烈手段压制更为有效。儿臣愿倾尽全力,以自己秉持的仁德之道,去逐步赢得朝中大臣们的真心拥护与全然信任。”

朱元璋听闻此言,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无名之火,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可念及父子之情,又实在不便当场发作。他强忍着情绪,重重地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期许,叹道:“罢了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有自己笃定的行事想法,那就放手去做吧。但你务必时刻铭记,这万里江山未来终是交付于你之手,你所行的每一步,都要为这天下苍生,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负起全责。”

朱标缓缓跪地,郑重地叩谢圣恩,随后缓缓起身,袍袖轻拂,转身离去。他的背影略显落寞,心中满是无奈与矛盾的情绪。无奈于父皇行事风格强硬,与自己一贯秉持的仁政理念大相径庭,每一次朝堂上的争论,都像是在他心上划下一道伤痕。但他的眼神中却又透着决然,无论前路如何艰难险阻,他都决心以自己的方式,去探寻一条更符合民生的治国之路,哪怕这条道路荆棘丛生,他也绝不退缩。

而在台岛,林墨并没有因为朝堂上的风云变幻而放松警惕。他深知,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唯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立足。于是,他加紧训练士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在产业发展方面,林墨以海盗岛那边的制盐基础为依托,召集了岛上的能工巧匠,对制盐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经过一番努力,台岛的制盐产量大幅提高,而且盐的品质也有了显着提升。与此同时,林墨也没有忽视钢铁产业的发展。他派人四处寻找优质的铁矿,引进先进的冶炼技术,大力发展钢铁制造业。在他的带领下,台岛的钢铁产量逐渐增加,为军队的武器装备更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林墨深知民间奇技淫巧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潜力。他派人回到大陆,以及在台岛各地,四处收集民间的各种技艺和发明。这些人不辞辛劳,深入到各个村落、城镇,与民间艺人、工匠们交流,将他们的技艺详细记录下来,汇录成书。林墨相信,这些技艺和发明,将来一定会为台岛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在林墨的努力下,台岛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各项事业都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而林墨也在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默默地做着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