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109章 有真有假

我何时可以回去 第109章 有真有假

作者:种一块地养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5:42 来源:小说旗

次日清晨,天色破晓,厚重云层如墨般凝重,遮蔽了天际,阳光在云层后奋力挣扎,历经波折,才艰难地穿透缝隙,洒下几缕微弱光线。这光线仿若被抽离了所有的炽热,仅留下一丝朦胧的光亮,为整个京城披上一层薄如蝉翼的朦胧纱衣。皇宫深处,金銮殿巍峨耸立,琉璃瓦在微光中折射出清冷光泽。殿内,雕梁画栋间弥漫着肃穆气息,大臣们身着华丽朝服,依品级高低整齐排列,神色凝重,一场剑拔弩张的激烈朝堂辩论,在这看似平静的氛围中,已然一触即发 。

朱标早早来到朝堂,神色镇定,可内心却如翻涌的潮水,暗自思索着今日计划。待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宣布早朝开始后,朱标率先出列,双手抱拳,恭敬说道:“父皇,儿臣近日听闻诸多关于台岛林墨的不实言论,心中实在忧虑。儿臣经过多方查证,发现台岛之前的官员存在诸多贪腐恶行,正是他们的胡作非为,导致台岛百姓苦不堪言,林墨这才挺身而出,整顿台岛,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说着,朱标示意身后侍从呈上一叠罪证,上面详细记录着台岛前官员的种种罪行。

朝堂之上,大臣们的反应犹如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一时间嗡嗡之声不绝于耳。礼部侍郎王大人眉头紧皱,面露怀疑之色,凑到身旁工部尚书李大人耳边,小声嘀咕道:“太子殿下此番举动,是否过于偏袒林墨那小子了?这林墨不过是个初出茅庐之辈,殿下却在朝堂上这般力挺,着实令人费解。” 李大人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言语。而另一边,户部尚书赵大人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心中暗自觉得朱标所言在理,不禁低声自语:“太子殿下向来沉稳,此番力荐林墨,想必那林墨确有过人之处,不可小觑。”

朱标见状,继续说道:“父皇,林墨治理台岛,推行新政,发展经济,组建军队,皆是为了守护一方百姓,并无反叛之心。儿臣愿以性命担保,林墨实乃大才,若能为朝廷所用,必能为我大明江山增添助力。”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朱标所言,神色平静,让人难以捉摸他的心思。

接着,朱标深吸一口气,说出自己的决定:“父皇,儿臣恳请您,允许儿臣亲自前往台岛,说服林墨归顺朝廷。儿臣相信,凭借儿臣的诚意,定能打动林墨。”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 一位年迈的大臣,身着蟒袍,头戴乌纱,颤颤巍巍地从朝班中站了出来。他的脸上满是焦急之色,双手在空中用力地挥舞着,仿佛要以此阻挡太子前行的脚步。只见他深吸一口气,而后扯着嗓子大声说道:“台岛远在茫茫东海之外,路途遥迢,山川阻隔,舟车劳顿不说,且如今局势混沌不明,犹如迷雾笼罩。那地方到处潜藏着未知的危险,海贼流寇时有出没,风土人情与我中原大不相同。太子殿下乃千金之躯,肩负着我大明江山社稷的未来,是天下万民的希望所在,怎能轻易涉险前往?这要是在途中有个闪失,稍有意外,叫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依靠何人?祖宗的基业又将托付于谁?” 说罢,他因情绪过于激动,猛地咳嗽起来,咳得满脸通红,身子也跟着剧烈颤抖。旁边的大臣见状,赶忙快步上前,伸出双手稳稳地搀扶住他,眼神中满是关切。

朱标神色坚毅,袍袖一甩,阔步上前一步。他目光如炬,仿若寒星般锐利,缓缓扫过朝堂之上诸位神色各异的大臣,而后挺直脊梁,声若洪钟般朗声道:“诸位大人,如今台岛局势波谲云诡,犹如迷雾笼罩,难见真章。正因如此,才更需本太子亲赴险地。本太子此去,身负朝廷之赤诚与殷切期望,若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林墨,使其归顺朝廷,便能将这场潜在的干戈化为无形,化戾气为祥和。届时,林墨麾下的力量,将成为我大明开疆拓土、稳固江山的一股磅礴助力。这于江山社稷而言,岂止是大功一件,实乃福泽万民、利在千秋之举啊!”

这时,一名身着威风凛凛的武将服饰、身形如山般魁梧的大臣,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毅然跨出了队列。他神色凝重,面容因急切而微微泛红,那洪亮的声音仿若洪钟,在朝堂之上嗡嗡作响:“太子殿下,台岛那帮人狡黠成性,行事向来诡谲多端。此次邀约,怕是暗藏重重陷阱,稍有不慎,太子您踏入其中,便如同羊入虎口,危险万分呐!依臣之见,我朝猛将如云,只需选派一员得力大将,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压境,以雷霆之势逼林墨投降即可。殿下乃国之储君,身负社稷安危,怎能轻易以身犯险,前往那龙潭虎穴!” 言罢,他情绪激动,双手紧握拳头,在空中用力挥舞了一下,恰似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眼神中满是对局势的担忧与对太子安危的关切。

朱标听闻此言,眉头微微蹙起,神色瞬间凝重几分,语气坚定且不容置疑地反驳道:“将军此言差矣!如今大军压境,此乃兵家强攻之策,在当下情形,只会徒增林墨的反抗之心。林墨若觉朝廷以武力相逼,毫无转圜余地,必然会拼死抵抗,届时局势将愈发恶化,再难挽回。本太子此去,并非以势压人,而是以德服人。我怀揣着十足的诚意,一心只为化解纷争,力求能打动于他。且看林墨治理台岛这些时日,岛上百姓安居乐业,集市繁荣,民众对他皆是爱戴有加。从这诸多迹象便可看出,他绝非冥顽不灵、只知抗拒朝廷之辈。只要我方沟通之法得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定能让他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归顺朝廷,共筑太平盛世。”

朝堂之上,群臣见状,顿时如热油滴入冷锅,瞬间炸开了锅。以几位资历深厚的老臣为首,站出来反对朱标所言,而平日里与朱标往来密切、钦佩其远见卓识的一干臣子,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支持朱标,两派各执一词,谁也不肯退让半步。支持朱标的臣子们,言辞恳切,力陈朱标所提之策的种种利好,试图说服众人;反对的一方则满脸不屑,横眉竖眼,言辞间尽是对朱标提议的质疑与否定。有的大臣情绪激动到了极点,脖颈处青筋暴起,脸庞涨得犹如熟透的番茄,怒目圆睁,那眼神仿佛能喷出火来,手指直直地戳向对方,话语似利箭离弦,一句句掷地有声,带着十足的火药味。而那些平日里较为温和、试图从中斡旋的大臣,此时也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他们苦口婆心地说着劝解的话,可声音刚一出口,便如石沉大海,瞬间淹没在这如汹涌波涛般的争吵声中,根本无法起到任何平息纷争的作用。一时间,整个朝堂乱作一团,往日里庄严肃穆的氛围荡然无存,倒像是变成了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各方势力在你来我往的言语间激烈交锋,局势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

然而,朱标心意已决,宛如磐石般不为所动。他再次双膝重重跪地,那挺直的脊背仿若苍松,透着一股决然的气势,神色间满是坚定,朗声道:“父皇!如今我大明江山初定,内忧外患尚存。林墨之才,经天纬地,若能为我大明所用,定能助力江山稳固,开创万世之基。儿臣身为太子,肩负社稷重任,为了收服这等大才,哪怕前方荆棘丛生,龙潭虎穴,儿臣也甘愿以身犯险,为我大明踏出一条康庄大道!” 朱元璋听闻,目光如炬,深沉地凝视着朱标,大殿内一时陷入死寂,仿若时间都凝固了。他沉默良久,脑海中似有千头万绪,在心中反复权衡着这其中的利弊。片刻后,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沧桑与慎重:“标儿,此事干系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危及社稷,容朕再细细斟酌斟酌。”

远在台岛的林墨,凭借着此前精心安插、布局缜密的密探,将朝堂之上发生的这一幕幕纷争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他正端坐在书房之中,室内静谧无声,唯有窗外微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低语着什么。他手中轻轻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那玉佩质地细腻,在他指尖灵活地流转,泛着柔和的光,映照着他沉静的面容。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若有若无、极难察觉的笑容。他心里如同明镜一般,朱标身为一国储君,身上肩负着江山社稷的沉重重任,自古以来便有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的古训,从常理推断,朱标亲自前来台岛的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朱标此番在朝堂上这般强硬表态,十有**是为了收服自己,以此来为朝廷增添助力而做出的姿态。不过,林墨心中仍不免泛起一丝感动,毕竟朱标能在朝堂之上,面对一众大臣的反对声浪,力排众议,如此竭尽全力地为他辩护,这份心意,他还是真切地领了。

而此时,蓝玉得知朱标要亲自来台岛的消息后,心中开始慌张起来。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蓝玉深知,若朱标真的来到台岛,林墨面临的抉择将变得极为艰难。他担心林墨会为了台岛的未来,选择归顺朝廷,毕竟朱标开出的条件,对林墨来说具有不小的吸引力。蓝玉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林墨能坚守初心,不要轻易被朝廷招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