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坐立不安,说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的男子名叫谢文达,是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还是一名父亲,孩子两岁,这次的主角就是他的孩子。一开始姚寅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谢文达说自己有五个孩子死了四个,剩下一个也危在旦夕,姚寅笙赶紧让谢文达从头开始说。
“我们家是五胞胎,生孩子的时候我老婆遭了不少罪,但好在几个孩子都顺利诞生了。可从今年春节结束后,我们家孩子死了四个,现在这个还在IcU里待着,每天花掉七千块钱也没有好转的迹象,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四个孩子的死法有些惨烈,当时正值午饭时间,五个孩子都排排坐好准备开饭了。幸存的老三是吃饭最不老实的那个,那天也是如此,正要开饭嚷着自己拉裤子了要换纸尿裤,谢文达的妻子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儿把老三带回房间给他换纸尿裤。就在这时候客厅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就是孩子奶奶的大喊声,天花板的灯罩毫无征兆的掉下来,正巧砸在四个脆弱的孩子头上,四个孩子当场血流成河。当时谢文达接到消息赶到医院才知道,老小和老二在家的时候就已经断气,老大和老四还在抢救,最后也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
这听上去是个意外啊,毕竟自己家的东西突然坏掉也是很正常的事,但刚才谢文达也说了,他幸存的孩子现在也在IcU里待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处理完四个孩子的葬礼后我们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大概有半年吧,我跟老婆每天都会看着这个孩子的睡相哭,到现在我们都没走出来。可是没走出来我们也要继续生活啊,就在上个月,我们带孩子到小区楼下玩耍,有一户人家高空抛物,往下扔了个花盆,那花盆正好就砸到我们孩子头上。”
要是说四个孩子的意外谢文达不在场,那这次他可是亲眼目睹啊,他还推着婴儿推车。就在一瞬间,一个花盆垂落,孩子一声没吭,血就布满整个脑袋了。送到医院检查,颅骨最严重的区域都碎成碎片了,当即手术也不可能,只能等孩子情况好一点再开颅清理。
姚寅笙明白了,五个孩子的意外都发生在脑袋上,而且是以近乎一招致命的方式受伤,所以谢文达才会找到她。
“你有没有对别人做过类似的事情?”
“这跟我的孩子有关系吗?”
“当然有,你既然找到我这里来,就说明你相信因果报应,一切事物皆有因果,一件事的发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想如果不是报应,老天爷也不会对你的孩子那么残忍。”
听了姚寅笙的话,谢文达愣在沙发上好久,他嘴巴微张,嘴角因为刚才情绪激动而产生的白沫还没来得及擦掉。他的眼神并不是空洞,而是震惊,姚寅笙可以肯定自己说对了。
“难道说......是那件事?”
姚寅笙抬起眼角,“愿闻其详。”
谢文达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道:“我曾经,杀死几只狗崽子。当时恰逢春节,我们家的习俗会在大年初一那一天供奉先人。我们在老家的房子,一大早我妈就杀好一只鸡,先用盘子装着放在门口,等到了下午再收进屋内,这是我们家那边的习俗。往年来我们家一直没出过事,就是今年,我要把贡品收回屋的时候发现少了一只鸡腿,这对祖先来说可是大不敬,贡品不完整说不定就不会保佑我们这些子孙后代,所以我妈很着急。我也很生气,以为是哪家熊孩子捣的鬼,奈何家门口没有监控,我们只好趁活鸡店还没关门的时候又买了一只鸡回来。”
谢文达喝了口水继续说下去:“至于那只被破坏的鸡,我就放在门口打算来个守株待兔,没想到傍晚的时候还真让我逮住了。是村里的流浪狗,从鸡身上扯下一个鸡腿就跑,我拿着棍子跟了上去,在我们村的一栋废弃的楼房里发现一窝崽子,我还记得有五个狗崽子......”
说到这里,谢文达惊讶得说不出话,报应,真的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给他。姚寅笙让谢文达继续说下去,谢文达只能照做。
“我当时看到狗窝里还有半个没吃完的鸡腿,那条母狗就是罪魁祸首,我当时挺生气的,举起棍子先打了那只母狗几下,后来气不过,又把那五只狗崽子都给敲死了。我......我真的只是太生气了,我平常不杀生的,对猫和狗都很好的。”
再多的解释都没用了,况且姚寅笙也不是当事人,谢文达说破天也无法挽回四个孩子的生命。从这个情况来看,现在幸存的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也保不住了,姚寅笙用怜悯的眼神盯着谢文达,谢文达知道这是报应后崩溃的抱着脖子。
“至少,把最后这个孩子保住吧?只要能让我这个孩子活下来,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谢文达这些日子肯定不好受,他根本没从四个孩子的离世阴影中走出来,现在真相又那么残忍地摆在他面前,相当于他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孩子,他没疯就不错了。
姚寅笙把方法告诉谢文达:“这个办法听起来有点扯,但已经是唯一的办法了,你需要得到那只狗的原谅,必要的话把它接回家一直照顾它。你应该庆幸的是你和爱人的生育能力没有被剥夺,如果真想要孩子,可以等以后母狗离世了再要,至于现在这个,我觉得很有可能保不住。”
“怎么可能?你不是大师吗?难道你也没有办法吗?”谢文达崩溃抬头,姚寅笙看到他的眼眶变成红色,他不会放弃这个孩子的。
姚寅笙耸肩道:“再怎么说你也要获得母狗的原谅,这样吧,我跟你去一趟老家,看看能不能找到那只母狗,具体表现诚意的还得是你,方法我已经告诉你了,要想保住孩子只能这么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