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 第129章 昭姬,你最好了

夜静谧而深沉,仿若一块巨大的墨玉,笼罩天野。

书房内,烛火跳跃。

吕布神色冷峻,将李肃带来的消息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随后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如今局势紧迫,诸位且说说,入京除董一事,该如何决断?”

戏志才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率先开口:

“温侯,皇甫嵩被架空,西凉兵马并未折损分毫。”

“董卓麾下精兵十万,皆是身经百战之徒。”

“若温侯贸然入京,定有一场惊世血战,胜负难料啊。”

郭嘉微微颔首,沉声道:

“董卓经营洛阳已久,根基深厚。”

“我们若除贼不成,反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受其迫害。”

贾诩轻抚胡须,神色平静如水,缓缓道:

“即便温侯成功诛杀董卓,关东诸侯也不会就此罢手。”

“他们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起兵,实则各怀鬼胎。”

“温侯诛杀董卓后,既要面对西凉兵的反扑,又要抵御关东兵的进攻。”

“腹背受敌,处境必然艰难呐。”

吕布非但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眼中燃起熊熊斗志,霸气道:

“论战,我吕布何惧天下英雄!”

“想我纵横沙场,历经无数战事,岂会畏畏缩缩?”

郭嘉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激昂地道:

“温侯既有此壮志,嘉愿倾尽所能,辅佐温侯成就大业!”

“只是前路坎坷。”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竭尽全力拉拢关东士族,都未能成功。”

“温侯若走此路,必然更加艰难。”

吕布转头看向郭嘉,眼神中充满期许:

“我有奉孝,有志才,有文和,难道还不够吗?”

“你们皆是我的左膀右臂,有你们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戏志才心中震惊不已,不禁感叹道:

“开弓没有回头箭呐!”

“温侯,此乃生死存亡之抉择,还需慎重考虑。”

贾诩依旧神色持重,沉思片刻后道:

“温侯,此事确实需从长计议,不可轻视敌人。”

“若要行动,必须制定周全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吕布身形威猛,浑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霸气。

仿若一把出鞘的利刃,锋芒毕露:

“诸位,这是天赐良机,我吕布绝不会错失!”

郭嘉神色专注,轻声问道:

“温侯,既已下定决心,接下来如何行事?”

吕布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一字一顿地道:

“奉天子,讨伐不臣!”

戏志才心中涌起一股豪气,不禁感叹:

“好一个奉天子,讨伐不臣!温侯此举,尽显英雄气魄!”

郭嘉也被吕布的豪情所感染,心神震颤。

他心思缜密,很快冷静下来,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温侯,此举虽好,可您不怕走上董卓的老路吗?”

“士族不稳,天下不稳!”

吕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奉孝不必担忧。西凉兵以劫掠为生,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自然不得人心。”

“我有并州作为根基,有百姓的支持和将士们的拥护。”

“只要我迎奉天子,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何愁没有士族效忠?”

郭嘉心中暗暗点头,渐渐信服。他不得不承认,吕布的分析确实有道理。

并州地势险要,粮草丰足,又有一支精锐的军队。

若能迎奉天子,占据大义之名,定能吸引众多人才归附。

吕布趁热打铁,继续道:

“如今乱世,群雄并起,正是我们大展宏图的好时机。”

“我们以天子为旗号,讨伐那些不臣之徒,既能安定天下,又能成就一番霸业。”

“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怎能错过?”

戏志才站起身来,激动地道:

“温侯,我愿誓死追随您,共图大业!”

贾诩也微微点头,神色庄重:

“温侯深谋远虑,诩愿效犬马之劳。”

吕布的每一步,都将掀起惊涛骇浪。

可他毫不退缩,决意以手中利刃,杀出一条血路。

想要成就大业,必然会与那些盘根错节的士族产生激烈冲突。

士族们占据着大量土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为了给百姓腾出耕种的土地,为了让苍生有一线生机,杀戮在所难免。

既然如此,为何不借助天子的名义?

以天子之威,行正义之事,虽背负骂名,却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内部纷争不断。

吕布走这一步,麻烦定不会少。

可既已穿越至此,怎能碌碌无为?

有兵有将,干脆闹他个天翻地覆!

吕布开口,声音洪亮:

“方今天下,恶贼当道,百姓受苦。”

“我们若想成就大业,救万民于水火,就必须与天下豪强对抗。”

“我打算奉天子之名,行均田之策。”

“虽知前路艰难,甚至可能失败,但为了天下苍生,我无怨无悔。”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戏志才眉头紧皱,上前一步道:

“温侯,豪强、士族势力庞大,盘根错节,我们此举怕是会招来诸多麻烦。”

吕布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

“我明白,可若不行动,百姓何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即便失败,我们也为百姓做了诸多实事。”

“后来者,必能在均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戏志才抱拳道:“好,一起豁出去,粉身碎骨又何妨?”

郭嘉起身,眼中满是钦佩:

“嘉愿倾尽所能,辅佐温侯成就大业!”

吕布目光睥睨,强势道:

“我出身寒门,深知底层百姓的疾苦。”

“若一辈子畏畏缩缩,永无出头之日。”

“我就是要战,战出一个太平盛世!”

郭嘉微微欠身,从容道:

“启禀温侯,嘉以为可行‘联董诛董’之策。”

吕布眉头一挑,饶有兴致地追问:“哦?奉孝详细说来。”

郭嘉条理清晰,言辞笃定:

“温侯可先联合董卓,共同抵御关东诸侯。”

“董卓麾下西凉军勇猛善战,与我并州军联手,定能重创关东联军。”

“待关东诸侯实力大减、元气大伤之时,温侯早已在战场上威名远扬,如日中天。”

“届时再寻机夺取董卓大权,取而代之 。”

戏志才微微皱眉,提出疑虑:

“此计虽妙,可董卓生性多疑,如此一来,他会不会对温侯有所防备?”

郭嘉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这一问,不紧不慢地道:

“如今河内、河东皆在温侯掌控之下,战略要地尽入囊中。”

“即便董卓战败后妄图退往长安,也无济于事!”

吕布重重一击掌,赞道:“善!”

贾诩轻轻咳嗽一声,缓缓开口:

“目前关东联军士气正盛,只要他们不退,温侯行事便诸多掣肘,很难放开手脚有所作为。”

“郭祭酒之计,正是我想说的。”

吕布点头,商讨一个时辰后,结束会议。

紧张压抑的气氛,随着众人的离去渐渐消散。

吕布揉了揉太阳穴,起身踱步至窗前。

月光如水,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坚毅的面庞上,勾勒出深邃的轮廓。

强者,怎能不沾染鲜血?

只有庸者与弱者,才无需面对残酷的抉择。

吕布注定要在血雨腥风中,闯出一片天地。

他做事向来霸道,从不拖泥带水,此次出征,亦是如此。

想到出征,吕布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

他轻轻合上书房的门,朝着蔡琰的房间走去。

“夫君,会议结束了?”蔡琰睡意很浅,轻声问道。

声如同山间清泉,清脆悦耳。

吕布走到她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

“嗯,结束了。过几日,我便要出征了。”

蔡琰心领神会,轻轻靠在吕布的肩头,道:

“夫君心怀天下,有远大的抱负,我不会拦着。”

“只是,此去千万要保重自己。”

吕布看着蔡琰,眼中满是深情:

“放心吧,我定会平安归来。有爱妻在,我怎会轻易涉险?”

两人依偎着,说着悄悄话,享受难得的宁静时光。

吕布忍不住动手动脚,蔡琰欲拒还迎。

蔡琰回应吕布殷切的眼神,素手摸了摸长笛,道:

“夫君,别这样,我为你吹一曲吧,权当是为你送行。”

吕布笑意渐浓,眼中满是期待。

蔡琰檀口凑到笛边,轻轻吹奏起来。

悠扬的笛声轻轻飘荡,如泣如诉。

吕布心中的疲惫与忧虑,渐渐消散。

他看着蔡琰专注的模样,心花怒放,人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不再相关。

蔡琰抚着笛子,斜睨着吕布,嘴角带着一丝俏皮的笑意:

“夫君,可满意了?”

吕布笑着点头:“满意,满意极了。昭姬过人的口技,让为夫听到了最美妙的笛声。”

蔡琰仰着头问:“可舒坦了?”

吕布紧紧握住她的手,轻颤道:

“舒坦,有昭姬在身边,我心里比什么都舒坦。”

“昭姬,你最好了。”

蔡琰靠在吕布肌肉结实的肚边,轻声道:

“夫君,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和孩子都在等你。”

吕布挺拔:“放心吧,我定会回来,与你们团聚。”

蔡琰檀口催请数次,忍不住心疼起来。

堂堂大丈夫,多日来守身真是受委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