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初被接回时家后,便一直由沈妈妈照顾。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时间一个月便过去了。
在这三十天里,蔡秋琴几乎每天都会去沈若初的房间里看望孙子。可是,她却从没亲手给孙子洗过一块尿布。
却她总是故意将这些又脏又累的活儿统统交给沈妈妈去做。
每次见到沈妈妈,蔡秋琴总会满脸堆笑地说道:
“若初她妈呀,这尿布可是紧挨着宝宝娇嫩肌肤用的东西呐,我特意买的上乘绸缎面料的哟!”,
“那些个下人呀,笨手笨脚的,哪里能洗得干净嘛,还是得您亲自动手清洗我才放心呐!”
面对这样的说辞,善良而朴实的沈妈妈向来都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承下来:“好好好,没问题,放在那儿就行,等我给宝宝喂完奶马上就去洗。”,
就这样,沈妈妈默默地承担起了所有清洗尿布的工作。
听大家说母乳喂养对于宝宝来说不仅更为健康,还能够有效地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所以,沈若初一直坚定地选择母乳喂养宝宝。
只可惜,也许是因为她身材过于瘦弱的原因,导致母乳分泌不足,常常跟不上宝宝的正常需要。
每当这个时候时,沈若初就让妈妈给宝宝冲泡奶粉补充营养。
只是每次看见蔡秋琴当着自己的毫无顾忌的指使着沈妈妈忙前忙后,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又做那个,沈若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滋味……
一次又一次,沈若初起初都选择了忍耐。
可是,蔡秋琴不但不知道收敛,反而越来越得寸进尺了。
总是以一副理所应当的语气让沈妈妈做一些杂事,吩咐完之后她立马起身就走了,沈若初想跟她理论都来不及。
有一次看到妈好不容易刚忙完一会儿,蔡秋琴就又扔过来一些尿布让沈妈妈洗时。
她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但是也没直接对着蔡秋琴发飙,毕竟她跟蔡秋琴之间之前一直都是和和气气的,两个人从来没有发生过正面交锋。
面对谁,她都不想做那个第一个掀桌子的人。
只好对自己的妈说:“妈,您就别管这些琐事啦!您忙完手头的活儿后,赶紧坐下来歇一会儿吧。”,
“那些尿布交给家里的保姆去洗就行,不过就是一块布罢了,难道还有人能洗不干净吗?”
在过去这一个月时间里,沈若初也确实察觉到一些变化。
曾经对她关怀备至、呵护有加的婆婆蔡秋琴,如今对待她的态度好像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得冷漠疏离起来。
感觉完全没有把她当成自家人,让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家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外人。
更令她感到不安的是,丈夫时远对她的态度似乎也悄然改变了,原本他对她是细心体贴的,现在却经常变得漫不经心,甚至有时候有些敷衍了事。
自从从医院回时家之后,每晚都是沈妈妈陪着沈若初睡在那张宽大的双人床上,方便她能够随时照顾女儿和宝宝。
而时远,则搬到了客房去住。尽管他几乎每天都会回到卧室来看望一下宝宝和沈若初,但每次停留的时间却越来越短,话也越来越稀少。
从前那个喜欢与沈若初分享工作生活中趣事的时远仿佛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默寡言、行色匆匆的身影。
有时候,时远走进房间仅仅只是匆匆看一眼熟睡中的宝宝,然后便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连一句话都没有。
这样的转变让沈若初心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感,她深深地感觉到眼前的这个男人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深爱着她的时远了。
这一个月里,沈妈妈心中一直惦记着老家的那一方天地,嘴里时不时便念叨着该回去了。
尽管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都让她牵挂着,让她难以割舍。
这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沈妈妈坐在椅子上,一边收拾着行李,一边转头对女儿沈若初说道:
“若儿呀,我琢磨着要不这两天我就回家去吧!”言语间透露出些许坚决。
听到沈妈妈这么说,沈若初连忙说:“妈,您回去又没什么事,就在这儿再多陪我段时间嘛!”,
想到妈妈即将要回去,沈若初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恐惧,她现在这种状况,如果没有妈妈陪在身边,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糟糕。
然而,沈妈妈却说:“孩子,咋会没事儿呢,咱家不是还有块地嘛,那可不能荒废了呀 妈靠它吃饭的。”,
“再说了,家里头养的那些鸡呀、鸭呀的,这一个月来全靠隔壁你王婆婆帮忙照看着。人家也挺忙的,总不好一直麻烦人家不是?所以啊,妈必须得回去了。”
沈若初心里知道妈说得有理,可内心深处却一万个不情愿妈妈离开。
她多么希望妈妈能够从此以后都留在自己身旁,享天伦之乐。
只可惜目前条件还不允许,因为这儿是时家,并不是她的家,她在这里其实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想到这里沈若初不禁黯然神伤起来。
而去这一个月妈妈和婆婆相处下来,沈若初心中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婆婆蔡秋琴压根儿就是瞧不起自己的妈妈!
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偶尔谈及某些事情,蔡秋琴话里话外总是夹枪带棒地说着些讽刺人的话。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还算过得去,但那股子轻蔑和不屑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其实,沈若初心知肚明,妈妈对此虽然从未在她面前抱怨过半句,但是像妈那么敏感的一个人,她肯定是有体会的。
妈妈一定是承受了不少的委屈和冷落。恐怕这才是妈执意要离开的原因,一定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