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 第15章 结党营私,对抗皇权 八股取仕,

八股取仕,这可是朱元璋的得意之作。

自从有了这玩意,南北榜的破事儿就再也没发生过。

南北榜,说白了就是南方北方各弄一个榜单,谁也别碍着谁。

这样一来,科举考试也算公平了些。

若依循旧例,南方学子独占鳌头,北方学子几乎尽数落榜。

长此以往,朱元璋在位时,尚能勉强维持局面。

可他百年之后呢?

后世的君主们,是否还能守住这微妙的平衡?

朱元璋心中并无确切答案,因此,八股取士已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最佳抉择。

然而,这被他视若珍宝的制度,在朱雄英口中,却沦为了文臣挟制皇权的祸根。

朱元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

既恼恨朱雄英将他的得意之作贬得一无是处,

又担忧朱雄英所言若真,大明江山岂不岌岌可危?

“不过,八股取仕也并非全无益处,至少眼下看来,它极大地维护了大明的稳定。”

“这一点,还是值得称道的。若无此制度,莫说后世,恐怕如今的大明早已乱作一团。”

朱雄英这番话,让朱元璋的神色稍稍缓和。看来,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全然无用。

但朱雄英接下来的话,却让朱元璋的心瞬间跌入谷底,寒意彻骨。

“八股取士的制度虽有可取之处,但所谓的八股文,绝对是祸国殃民的毒瘤!”

蓝玉闻言,眼皮猛烈跳动。

他看向朱雄英,迫切想知道这少年为何会出此惊人之语。

“八股文不过是些东拼西凑的文字,考核的并非真才实学,更非治国安邦的才能。”

“如此一来,所有学子皆皓首穷经,死钻四书五经,

又有谁会去关注四书五经之外的广阔天地?”

“而这些,对于那些真正怀揣经世之才的学子而言,

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使得这些不擅八股的俊杰,最终名落孙山,抱憾终身。”

“眼下,大明初立,八股文的影响尚不明显,还算寻常。但若长此以往,任其发展。”

“读书人只知埋首于八股文的拼凑技巧,不读策论,不习兵法。

试问,这样的读书人,于大明而言,又有何用?”

朱元璋听着,脸色时而青,时而白,变幻不定。

他无从辩驳,因他深知,朱雄英所言,字字句句,皆为实情。

“然而,更严重的后果远不止这些,这不过是八股取仕危害的冰山一角。”

“试想,一个学子,被八股文禁锢、折磨数年,

甚至数十年,却始终无法金榜题名,屡次落榜,心中会作何感想?”

“倘若此时,主考官慧眼识珠,录取了这位心灰意冷的学子。

二位不妨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何事?”

朱雄英脸上露出一抹神秘莫测的笑容。

朱元璋与蓝玉顺着他的思路细细思量,很快,一个令他们震惊不已的结果浮现脑海。

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这个结果,让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

屡次落榜的学子,如同溺水之人,濒临绝望。

而主考官,恰似那根救命稻草,出现在他眼前。

这名学子定会竭尽全力,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同时,对主考官感激涕零,视若再生父母,铭感五内。

而对于未能录取他的朝廷,心中则会滋生怨恨,愤懑难平。

从此以后,他的眼中,再无朝廷,再无大明的江山社稷。

有的,只是自己的主考官,以及那些与他一样,曾饱尝落榜之苦的文人。

主考官,又被称为座师,地位尊崇。所谓天地君亲师,

除了皇帝与父母,便数主考官最为尊贵。

这些文人,便会以主考官为中心,紧密团结,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利益集团。

长此以往,这些文官们皆抱团取暖,

只为自身利益奔走钻营,又怎会心系百姓,为民谋福?

朱雄英的话语,如同一道道惊雷,在朱元璋的耳畔轰然炸响,震耳欲聋。

不错,倘若这些学子不再研习治国之道,

不再钻研策论,只为拼凑八股文而耗尽心力,那他们所学,真能用于治国理政吗?

这些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究竟是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

还是危害大明江山的蛀虫?

朱元璋心中豁然开朗,升起一丝明悟。

八股取仕,看似公平公正,实则从根源上便已偏离正轨。

科举的根本目的,在于选拔人才,最终使这些学子能够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否则,八股取仕对于大明而言,将毫无意义,形同虚设。

此刻,朱元璋恍然大悟,方才意识到自己错得多么离谱,多么荒唐。

依照朱雄英的说法,未来,这些学子们心中若无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

那剩下的,便只有无尽的私欲。

文官抱团,结党营私,对抗皇权。

这样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想到此处,朱元璋只觉脊背发凉,冷汗涔涔而下。

他回想起最初朱雄英提出的问题,急忙追问道:

“那么,依你之见,这屠圣之法,究竟该如何实施?”

话音刚落,他便目不转睛地盯着朱雄英,

眼神中充满了急切与渴望,想要从他口中得到答案。

蓝玉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看向眼前的朱雄英,心中掀起滔天巨浪,震撼不已。

他万万没想到,这少年看问题的眼光竟如此长远,

如此独到,就连旁边的皇帝朱元璋都自愧不如。

至于看问题的深度,自己更是望尘莫及,远不及他的万分之一。

此刻,无论是朱元璋还是蓝玉,脑海中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个念头。

未来,若能让朱雄英继承大统,或许,

只有在他的手中,大明才能真正开创万世基业,屹立不倒。

朱雄英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端起桌上的茶杯,

轻轻啜饮一口。

却发现,茶水不知何时已经凉透。

他随即吩咐道:

“来人。”

“把这些茶水撤下去,重新换些热茶上来。”

朱元璋见他避而不答,心中如同猫爪挠心,焦躁难耐。

蓝玉也按捺不住,开口催促:

“雄英,你就别再卖关子了!”

“赶紧告诉我们,这屠圣之法,究竟要如何做?!”

他这外甥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他必须弄个明明白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