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秘途之路 > 第11章 殡葬改革的艰难破冰

秘途之路 第11章 殡葬改革的艰难破冰

作者:不吃蝗虫的蚂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17:27:11 来源:小说旗

苏然才刚从刘大爷信访问题的繁杂事务中抽身,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新的棘手难题就如汹涌浪潮般扑面而来。这一次,是县里全面启动的殡葬改革工作,而曙光镇作为城关镇是县里点名的重点试点区域,被要求率先推行。

殡葬改革旨在破除传统殡葬中的铺张浪费与封建迷信现象,推广火葬,倡导文明节俭办丧的新风尚。可政策刚一落地,就遭遇了重重阻碍,当地群众对此满心疑惑,强烈抵触。

苏然身为主要负责宣传动员的工作人员,深知这项任务责任重大且困难重重。他和同事们迅速行动起来,日夜赶工制作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上面详细阐释了殡葬改革的意义、具体政策条文,以及火葬相较于传统土葬在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显着优势。同时,还精心制作了一系列宣传展板,摆放在镇里的集市、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

起初,他们在镇中心广场设置了宣传点,满心期待能吸引群众主动前来了解政策。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来来往往的村民们大多只是匆匆扫一眼展板,便一脸嫌弃地快步离开,眼神中满是排斥与不满。

苏然决定改变策略,主动出击,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他率先来到村里颇具威望的王大爷家。王大爷是村里的老住户,德高望重,他的态度对其他村民的影响不容小觑。苏然轻轻走进院子,满脸笑容地打招呼:“王大爷,您好呀!我是镇里的苏然,来跟您聊聊殡葬改革的事儿。”

王大爷正坐在门口晒太阳,闻声抬起头,神色冷淡地应了一声:“哦,小苏啊,有啥事快说。”

苏然赶忙递上宣传手册,语气诚恳又耐心:“王大爷,您看,咱县里现在大力推行殡葬改革,这可是件大好事。传统土葬占了太多土地,以后咱们子孙后代的耕地就少了,而且土葬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的做法。火葬不仅环保,还能节约土地,把节省下来的土地用来发展农业和建设,咱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王大爷皱紧眉头,把旱烟袋在地上磕了磕,没好气地说:“小苏,你说的这些大道理我都懂,可咱祖祖辈辈都是土葬,讲究个入土为安。人都没了,还要被火烧,这不是折腾人吗?我心里实在接受不了。”

苏然连忙解释:“王大爷,我特别理解您的想法,这观念转变确实需要个过程。但火葬并不影响咱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现在的火葬技术很先进,能最大程度保留逝者的尊严。而且,后续我们会把骨灰安置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公墓里,一样能让逝者安息,也方便咱们后人祭扫。”

王大爷沉默了好一会儿,缓缓说道:“小苏,不是我故意为难你,这事儿在村里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坚持,你还是再去问问别人吧。”苏然心里明白,想要说服王大爷绝非易事,他礼貌地告辞,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户人家。

在接下来的好些日子里,苏然和同事们不辞辛劳,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然而,得到的回应大多是质疑、反对和抱怨。有的村民情绪激动地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改不得,改了就是对祖宗的大不敬!”还有的村民满脸担忧,直言火葬费用太高,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苏然和同事们始终保持耐心,一一细致解答,可效果微乎其微,村民们的态度依旧十分坚决。

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苏然和镇政府商议后,决定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全面、深入地解读殡葬改革政策,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会议当天,村里的大晒场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满和困惑,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苏然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而有力:“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儿,就是想和大家好好唠唠殡葬改革这件事儿。这是县里的重要决策,是为了咱们城关镇的长远发展,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话还没说完,台下就传来一阵嘈杂的打断声。一位中年大叔扯着嗓子喊道:“你说得倒轻巧,那以后我们死了,连个埋的地方都没有,这怎么行?我们坚决不同意!”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瞬间变得异常紧张。苏然试图安抚大家的情绪,提高音量解释,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嘈杂的议论声和指责声中。

就在局面快要失控的时候,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句:“他们就是想强迫我们,我们绝对不答应,谁要是敢动,我们就跟谁拼命!”这句话就像一颗炸弹,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怒火,人群开始剧烈骚动起来。一些情绪激动的村民挥舞着拳头,气势汹汹地朝着主席台冲了过来。苏然和同事们见状,急忙上前阻拦,现场顿时乱作一团,群体**件一触即发。

关键时刻,镇领导火速赶到了现场。领导神色严肃,大步走上主席台,拿起话筒,大声喊道:“乡亲们,大家都先冷静一下!有什么问题,我们心平气和地说,千万不要冲动!”在领导威严而有力的声音震慑下,人群的骚动稍微缓和了一些,但大家的情绪依旧十分激动。

领导示意苏然先退到一旁,然后亲自走下主席台,来到村民中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和声细语地说:“我非常理解大家对殡葬改革的顾虑,这完全是人之常情。我们推行这项政策,绝对不是要强迫大家,而是真心希望大家能看到它背后的好处和长远意义。大家有任何意见和想法,都尽管提出来,我们一起商量,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这时,一位大妈眼眶泛红,带着哭腔站出来说:“领导啊,我们不是不想配合,可我们家祖祖辈辈的坟都在那儿,要是改了,祖宗的魂儿都不安生啊,这可怎么办?”领导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大妈的肩膀,安慰道:“大妈,您别着急。对于祖坟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充分尊重大家的意愿。那些有历史意义和家族传承价值的祖坟,我们不仅不会强制迁移,还会安排专人妥善保护,让祖宗们安息。同时,我们也在规划建设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公墓,以后大家可以把逝者的骨灰安置在那儿,一样能寄托我们的思念。”

接着,又有一位年轻小伙皱着眉头问道:“领导,那火葬的费用会不会很高啊?我们普通老百姓可负担不起。”领导耐心地解释:“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担心。针对火葬费用,县里已经出台了专门的补贴政策。对于选择火葬的家庭,政府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减轻大家的经济压力。而且,我们还会严格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杜绝乱收费现象,确保大家能够享受到合理、公正的服务。”

领导的一番话,如同春风化雨,让村民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苏然瞅准时机,再次走到人群中,诚恳地说:“乡亲们,殡葬改革确实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好。我们镇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向大家保证,一定会充分考虑大家的利益和感受,把每一项工作都做细做实。希望大家能给我们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一起携手为建设美丽新城关出一份力。”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沟通和交流,村民们的态度终于开始出现了转变。虽然仍有一些人心里还有疑虑,但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激烈反对了。苏然和同事们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深入到每一户村民家中,针对大家提出的具体问题,一个一个地给出详细、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于那些担心火葬费用的家庭,他们耐心地介绍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以及各项费用的减免措施;对于那些十分在意传统习俗的村民,他们详细讲解现代殡葬仪式如何巧妙融合传统元素,既能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符合殡葬改革的要求;对于那些关心公墓建设的群众,他们不仅展示公墓的规划设计图,还详细介绍公墓的配套设施、日常管理和服务内容,让大家能够直观地了解未来的安葬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苏然也遭遇了不少反复和挫折。有些村民今天好不容易同意了,可第二天又突然反悔;还有些村民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但看得出来,内心还是很不情愿。面对这些困难,苏然没有丝毫气馁,他始终坚信,只要用真心和耐心去打动每一个人,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他一次次地前往那些态度反复的村民家中,和他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担忧和诉求,用真诚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去化解他们心中的疑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苏然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真正理解并支持殡葬改革。村里的第一例火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尽管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总体来说,进行得还算平稳。看着逝者家属逐渐接受并认可了新的殡葬方式,苏然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这次殡葬改革工作的艰难推进,让苏然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每一个政策的推行,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件传达,更是一场与群众心灵沟通的漫长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领导在全镇干部大会上,对苏然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称赞他在面对复杂棘手的群体**件时,能够保持冷静沉着,灵活应变,处置得当,为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苏然心里十分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殡葬改革的全面推行和深入落实,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未来的道路上,必然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等待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凭借着对基层工作的满腔热爱和为群众服务的坚定信念,他将继续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城关镇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