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十八章 义父在上,策有一计

......

袁军一夜破城,生擒刘繇,威势之盛于江东一时无两。

不忘初心!

袁术即刻乘胜追击,率部直捣丹阳,势要击破刘繇余孽,助孙策救母。

孙策对于义父这份热切的拳拳爱护之心,只感烫手。

眼看将至丹阳,一旦袁术大军抵达,这最后一支因对抗刘繇所需,而始终掌控在母舅吴景、堂兄孙贲麾下的数千孙家精锐,只怕也要被收编吞并。

孙策挺身上前,主动为父分忧。

“义父在上,策有一计!

周瑜叔父周尚,现为丹阳太守,我母舅及母亲家小也在丹阳郡治下牛渚等地,始终与刘繇所部争斗。

今刘繇已灭,其众惶惶,又何需大军开拔?只请义父派我三千精兵,不出半月,我必携周瑜劝说周尚归降,扫平刘繇余孽,将丹阳献上。”

“......”

袁术不语,只目光深邃凝视着他,直看得孙策心中发怵。

“策儿,我大汉以孝治天下,若为人子而不孝,实非善事。

昔日董卓祸乱朝纲,我与庶兄袁绍会盟讨董,惊闻洛阳亲族尽死于贼手,当时恨不得十八路诸侯数十万大军顷刻间兵临城下,以除国贼,又岂会为争夺功劳而率小股兵马贪功冒进?”

他眸光深沉,话语里满是哀恸之情,“正因我曾救援不力,致使亲族惨死,是以如今才不忍见你们母子分离。

文台兄将孤儿寡母托付于我,今你年幼不懂事,我却不得不管,你之计策休要再提,我必尽起大军亲至丹阳,以保你孙家万全。”

孙策:“......”

若我没记错的话,十八路诸侯讨董那会义父你还卡我爹粮草来着。

不过非要照这么说,也没错就是,当时袁家满门惨死,义父你与袁绍那真是急得面红耳赤,每天都在宴会上痛斥国贼,劝说大家出兵,只是没有成功,然后......

第二天,继续摆宴,继续骂。

虽说心中腹诽,但面上被袁术拿孝道压住,孙策也深感无奈,毕竟,放着稳妥的大军压境之策不用,偏要亲率三千人马冒险救母,此举确实难以自圆其说。

甚至那句【若为人子而不孝,实非善事】,更是一语双关的警告,孝这个字太重,压的他无力反驳。

见他被袁术话语逼住,情知眼下时机已失,周瑜抱拳行礼。

“袁公,我可修书一封,请叔父相助袁公,与您内外齐出,必教刘繇余孽死无葬身之地。”

孙策闻言也领会了他的意思,是了,若是母舅、堂兄他们能在此次大战中立下功勋,义父也就暂时动不得他们麾下兵马,否则岂非寒了功臣之心?

“策可与公瑾一同写信,母舅受困丹阳,得慕援军久已,今知义父将至,怎不奋勇向前?“

孙策重重叩首,慷慨呈辞,甲胄铿然作响于青砖,铮铮铁骨,若金铁相击。

“策一心救母,实心急也,愿为先锋亲率死士为大军开路,破营攀城,蹈死无悔!“

案头烛火摇曳,将少年将军的影子投在营帐上,恍惚间竟与原身记忆里孙坚初入袁营,跪请先锋时的身影渐渐重合。

【某家孙坚,愿为袁公先锋,攻必克,战必取,如不胜,请斩某头!】

当年他也是这般跪在大帐中,其志壮烈慷慨,至今记忆犹新。

似孙策这般骁勇猛将,若不能一刀一枪效命疆场,岂不可惜?

且有周瑜辅佐,其锋势不可当,将来若与曹刘相争,必为他手中最为锋利的宝剑,攻无不克,战无不取,岂有畏惧宝剑太过锋利而束之高阁,自缚手脚的道理?

然,伯符我儿,你若以为这样就能脱离掌控,跳出罗网,也未免太过天真,为父今个就教你个乖。

昔秦皇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以势压人者,教天下不得不为臣!

今我以大势凌压江东,吞刘繇而并世家,你拖家带口的逃得了和尚,还能逃得了庙?

“罢了。“

袁术忽然长叹,他眸光深望孙策,恰似真有了几分父子间孺慕温情。

“文台兄当年也总如你这般倔强,既如此,便暂允你虎符,自领三千兵马为先锋攻伐刘繇余孽,周瑜为副将随行。“

孙策神色一振正要谢恩,却听袁术话锋陡转。

“文台托付,不忍相负。

我将亲率韩、程、黄等老将军,开拔大军于牛渚汇合吴景、孙贲诸部,迎回吴夫人及权儿、翊儿等,伯符率军于阵前拼杀,我必保你家小后顾无忧,绝不使你寒心。”

孙策面上刚浮现的喜色,骤然煞白,听袁术所言,其间恳切温情,只令他不寒而栗。

公瑾之谋,竟又被看破?

此行得以领兵出征,得到他心心念念的三千人马,本是喜事。

可几家欢喜几家愁,他这里带三千人马是去拼杀打仗的,袁术却直接去收编吴景所部,据他所知母舅及堂兄处,大抵还有孙家军五、六千人,这么一进一出,他还亏了两三千。

最关键的是,他这三千兵马还是虎符调兵,回来之后是要还的!他若一去不回,则母亲家小及众孙氏老将尽殁于袁术之手。

回想此前袁术曾言:洛阳袁氏满门落于国贼董卓,闻他与袁绍起兵,皆遭屠戮。

孙策骤然惊觉,原来此般冷冽如刀剑的威胁,竟深藏一句句温情细雨之中。

什么叫保我家小后顾无忧?这下孙家几位老将军并母亲家眷,除我之外尽落你手,才教我如芒在背,脊背生寒。

孙策咬牙领命,袁术亦似那不放心孩子出门的父母,如长辈叮咛嘱托。

“胜败不足论,吾儿当以自身安危为要。

我大军汇合吴景,顷刻便至,若不见丹阳全境改换旌旗。“

他轻笑间,手中半饮的青铜樽掷于几案,其间蜜水倾洒,恰似琥珀光。

“我亲自踏平丹阳,接你回家!“

他似笑非笑的眸光逡巡在帐下两张年轻面孔之间,起身出营,大红披风于风中猎猎作响。

“伯符我儿,随为父出征!”

“末将...领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