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十三章 八卦台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十三章 八卦台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通道出口有个中年汉子提着灯笼候着,见众人都走了出来,便在前方照亮。

见王恒三人均面带疑虑,诸葛岘开口道:“几位刚来时说要见咱们村子的宗长,我这就带你们去。”

王才瞪他一眼,道:“先前那老儿是何意?将咱们摔得七荤八素得,再关押起来。”

诸葛岘道:“不过是那些个老顽固,你们放心,村子里还轮不到他们只手遮天。”

魏先生对两名弟子道:“既来之,则安之。”

于是王才悻悻然跟在后面,王恒自恃是官宦家子弟,并不怎样惧怕。

中年汉子提灯前行,穿过一片树林,朝后山而去,停在一处山道旁,便止步不前。

此时天际微微露出鱼肚白,破晓在即。

“还请几位上八卦台与宗长会面。”

这个小山峰不太高,三五十丈的样子,人工砌着齐整的石阶,既不陡峭,也不荒芜,和村子里的巷道一般洁净。

未几登上峰顶,眼前出现一个宽阔的平台。这平台是用大麻石所建,每一块大石都凿得很是平正,建造时不知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可见高隆村财力何等雄厚。

这当口,东方红霞绮丽,旭日初初升起。

八卦台上,早已站立着一位长身玉立的年轻公子,这位公子身着厚厚的裘衣,面色苍白,容颜清减,望之便知面有病容。

年轻公子笑道:“八卦台近三十年,还是第一次有贵客登门。”说着翩然走下八卦台。

郑重其事地互相见礼,

“兰溪书院魏黎。”

“魏先生的弟子王恒。”

“魏先生的弟子王才。”

年轻公子拱手道:“高隆村现任宗长诸葛伯均”。

三人均是一愣,还未发话,小牧童诸葛岘一派了然,道:“想来是我那四兄自称是村长诸葛伯均,欺骗几位。”

“四族叔他们不过是个食古不化的老朽,他将你们骗过去,也是因他固守成规,你们只管放心,这些个老顽固妨碍不了你们。”诸葛伯均道。

诸葛岘年纪虽小,辈分却高,反而是诸葛伯均的六族叔。

魏先生暗骂自己昏头,在碧波舫明明听到仆役叫四员外,他怎么可能名字叫做诸葛伯均,伯字代表着嫡长。

王恒观此平台形状,暗道这莫不是他诸葛氏的祭台,当年诸葛武侯登台作法能借来东风,诸葛伯均好不好的把祭台给他几个看,怕不是有甚么图谋。

诸葛伯均似乎能看透人心思,神色肃然道:“事无不可对人言,我诸葛一村也是保守太过,诸事不欲张扬,倒叫外界对咱们多有误解,也慢待了一些好朋友。”

王恒好奇问道:“贵村莫非全是诸葛武侯之后裔?”

诸葛伯均道:“先世大狮公于元末迁来此处高隆村,也携带了一些外姓戚友,繁衍至此,人数亦为不少,都在外巷居住。你们要去的那所宅第,便是村中的外姓所有。”

诸葛伯均带着众人登上八卦台,其时天高气朗,清风拂面,众人皆是襟怀大敞。

王恒朝南眺望,朝霞璀璨,五色交辉,高隆村就在脚下,被那池水分成阴阳两鱼,又衍生出八个粉墙灰瓦的巷子,向远处蜿蜒。村子的东南方是重重叠叠的群山,西北方也是峰峦林立,村落正在群山合抱之中。

魏先生指点着东南方连绵起伏的山峦,问道:“诸葛先生,这座山恐怕不是砚山了?”

诸葛伯均道:“这是翠屏山,西北方才是砚山。”

魏先生连声赞道:“翠屏山,这名字起得好。以山为屏,贵村的风水真真高明,不愧是高人所建。“

王恒心道,以前听魏先生说宅前玉带围腰,宅后福山为靠,方才是好风水。这山是有靠了,高隆村里那一池湖水是人工所挖,美则美矣,还算不得上佳。

诸葛伯均指着村口牌坊,向西曲折至快接近砚山山隘处的第三家宅院,道:“诸位先看一下,这便是你们想要去的宅院,我之所以带诸位前来八卦台,也是表示诚意,咱们诸葛氏忠义传家,县衙办案,咱们村子里必然全力襄助。”

“好好好,诸葛先生果然是名门之后的风范,咱们自然得仰仗先生。”魏先生诚心诚意地谢过,一揖到底。

“咱们这便前去。”诸葛伯均问道:“这所房屋的主人姓张,不知他家同县衙甚么事务有关碍了?”

魏先生沉吟片刻,道:“现在只是有所怀疑,我瞧一瞧再跟先生分说分说。”

从八卦台下山,仍由诸葛岘带路,穿梭于奇石古松,悬泉瀑布,王才目光不敢稍离诸葛岘左右,可以断定的是已不是来时的路。

“六员外,你们村子的路,我怕是住半年都摸不清方向。”王才嘟囔道。

诸葛岘戏谑道:”小才哥,你住一辈子也找不全路。”

王才闻言嗤笑道:“那你太小看我了,难道我不能处处志之,纵一年不成,两年,三年呢。”

诸葛岘认真想了想,摇头道:“怕还是不成。”

王恒一直在听他们对话,猛然想通一点,背心冒出冷意来。

这个村落,甚么人能走在甚么闾巷,有等级规定,有宗法限制,诸葛村长他们掌握着八阵图的机密,他们让村民了解村子是甚么模样,村子就是甚么模样。

如此一来,就是穷尽一生,看到的也只是宗族长老他们让你看到的,又哪里能知晓村子全貌呢。

诸葛岘这个小孩子,为什么要告诉他们这些呢?

也不知穿过几条巷陌,青石板路渐渐荒芜起来,零落的黄叶飘得满地都是,房舍墙面污秽不堪。同一个村落,原来也不都是一样的干净整洁。

终于诸葛岘停在一座破旧的宅院前,宅院的屋顶快要坍塌的样子,长满了青灰色的瓦松,院门斑驳,扣环上蒙着一层灰尘。

诸葛岘上前叩门,喊道:“哑公公,哑公公,村长来了。”

魏先生见屋舍颓败,扣环振动时,颇有一种担忧,怕大门将要给震倒了。

不久,有个老仆探出头来,见是诸葛岘一行人,慌忙把门闩拔了,将正门大开,微微屈身侍立在一旁。

魏先生注意到他身上的衣衫,裤外系着褪色的围裙,古旧得叫不出名称。

诸葛岘对老仆道:“哑公公,你家张大姑娘可是还在庵里?”

老仆点点头。

诸葛岘道:“因与县里一桩要案有些关联,今儿村长陪同县衙的大人,来瞧一瞧你家的宅院。”

那老仆似有些惊愕,随即躬身请众人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